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04933发布日期:2024-02-22 21:0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显示装置的coe技术指的是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表面形成一层对应于oled亚像素的rgb透射薄膜、并在亚像素之间的空隙使用黑色材料。其中,黑色材料能做到对环境光的全波长高效吸收;rgb三原色材料,能保证8成乃至更高oled材料反射的显示光线透过,并进一步提纯的同时,亦能有效吸收环境光线中非对应原色的其他波长光线。

2、ees技术为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形成的结构,而ees技术和coe技术结合的显示装置,具有反射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封装层、彩膜层以及平坦层,

4、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5、位于所述平坦层上的阵列分布的设置在非像素发光区域的第一折射层;

6、覆盖所述第一折射层和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二折射层,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以及

7、至少贯穿所述第一折射层的开槽结构,在层叠方向上所述开槽结构的槽体口径越来越大。

8、可选的,所述彩膜层包括:

9、设置在非像素发光区域的黑矩阵;和

10、设置在相邻的黑矩阵所界定的像素发光区域处的滤光层,

11、所述第一折射层在衬底的最大面积的正投影落在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中,

12、所述开槽结构在所述的衬底的最大面积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折射层在所述衬底的最大面积的正投影中。

13、可选的,所述开槽结构包括:

14、贯穿所述第一折射层的第一槽体;和

15、贯穿所述平坦层并露出所述彩膜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表面的第二槽体。

16、可选的,所述第一折射层和所述平坦层为以同一工艺形成的整体结构,

17、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的槽体侧壁为连续的平滑侧壁,

18、所述第一折射层和所述平坦层的材料相同。

19、可选的,所述第二槽体的槽体侧壁和所述第二槽体的槽体底壁所在的水平面形成的锐角夹角为第二槽体坡度角,

20、所述第一折射层靠近像素发光区域一侧的折射侧壁和所述平坦层的平坦表面形成的锐角夹角为像素区坡度角,

21、所述第二槽体坡度角大于所述像素区坡度角。

22、可选的,所述第一槽体的槽体侧壁和所述第二槽体的槽体侧壁为不连续结构,

23、所述第一折射层和所述平坦层的材料相同;

24、所述第一槽体的槽体底壁在衬底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槽体的槽体顶部在衬底的正投影。

25、可选的,所述第一槽体的槽体侧壁和所述第二槽体的槽体底壁所在的水平面形成的锐角夹角为第一槽体坡度角,

26、所述第二槽体的槽体侧壁和所述第二槽体的槽体底壁所在的水平面形成的锐角夹角为第二槽体坡度角,

27、所述第一折射层靠近像素发光区域一侧的折射侧壁和所述平坦层的平坦表面形成的锐角夹角为像素区坡度角,

28、所述第一槽体坡度角大于所述像素区坡度角,所述第二槽体坡度角大于所述像素区坡度角。

29、可选的,所述第一槽体坡度角为60°-90°,所述第二槽体坡度角为60°-90°,所述像素区坡度角为45°-75°。

30、可选的,所述滤光层包括红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以及蓝色滤光片,

31、同一黑矩阵在衬底的正投影覆盖相邻的两个不同颜色滤光片的部分边缘区域,

32、对应于同一黑矩阵的两个不同颜色的滤光片在衬底的正投影不重叠,或者,

33、在各个颜色滤光片的排布方向上,对应于同一黑矩阵的两个不同颜色的滤光片在衬底的正投影在所述排布方向上具有重叠投影。

34、可选的,对应于同一黑矩阵的两个不同颜色的滤光片在衬底的正投影不重叠时,所述平坦层覆盖各个颜色的滤光片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以及覆盖两个不同颜色的滤光片在衬底的正投影不重叠位置处的所述黑矩阵的表面,

35、所述第二槽体贯穿所述不重叠位置处的平坦层并漏出所述黑矩阵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

36、可选的,在各个颜色滤光片的排布方向上,对应于同一黑矩阵的两个不同颜色的滤光片在衬底的正投影在所述排布方向上具有重叠投影时,

37、所述第二槽体至少贯穿重叠位置处的平坦层并漏出两个不同颜色的滤光片中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滤光片的表面。

38、可选的,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填充在所述开槽结构中的吸光层,所述吸光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彩膜层贴合,

39、或者

40、所述吸光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端覆盖所述第一折射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

41、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模组。

42、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3、在衬底上依次形成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封装层、彩膜层以及平坦层;

44、在平坦层上形成阵列分布的设置在非像素发光区域的第一折射层;

45、在第一折射层上形成覆盖所述第一折射层和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二折射层,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以及

46、对第一折射层进行刻蚀从而形成至少贯穿所述第一折射层的开槽结构,在层叠方向上所述开槽结构的槽体口径越来越大。

4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48、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通过对显示模组的膜层进行开槽设计,在低折射率材料的第一折射层和平坦层材料进行开槽设计,能够减少环境光的反射面积,起到降低环境光的反射率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封装层、彩膜层以及平坦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层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结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坡度角为60°-90°,所述第二槽体坡度角为60°-90°,所述像素区坡度角为45°-75°。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填充在所述开槽结构中的吸光层,所述吸光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彩膜层贴合,

13.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其中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封装层、彩膜层以及平坦层,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平坦层上的阵列分布的设置在非像素发光区域的第一折射层;覆盖所述第一折射层和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二折射层,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以及至少贯穿所述第一折射层的开槽结构,在层叠方向上所述开槽结构的槽体口径越来越大。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显示模组的膜层进行开槽设计,在低折射率材料的第一折射层和平坦层材料进行开槽设计,能够减少环境光的反射面积,起到降低环境光的反射率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宾,袁长龙,石博,左凯龙,沈武林,冯靖伊,朱莉,曹席磊,王晓宵,霍堡垒,张振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