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3361发布日期:2023-08-27 10:3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散热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均温板。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电子装置的运算速率越来越快,而其体积与重量却也日益缩减,进而使电子装置朝向轻薄短小的设计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电子元件的效能也相对提高,伴随而来的是电子元件在单位时间内所发出的热量越来越多。

2、均温板是一种散热装置,被广泛用于芯片散热。专利号:cn202021305353.x公开了一种均温板,公开了:“均温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以及夹设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支撑中框,支撑中框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分别覆盖所述通孔并与支撑中框共同围合形成封闭空间;由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设置有支撑中框,通过支撑中框的支撑作用。毛细结构可以设置在第一盖板与支撑中框之间,也可以是设置在第二盖板与支撑中框之间,还可以是分别设置在第一盖板与支撑中框之间和第二盖板与支撑中框之间。优选地,毛细结构分别设置在第一盖板与支撑中框之间和第二盖板与支撑中框之间。”也就是,上下两组毛细结构是被支撑中框分隔开的,虽然支撑中框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支撑中框仍然会阻碍工作液体的回流,影响其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均温板,其冷却液回流通畅,散热效率更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本申请一种均温板,包括下盖,所述下盖的边缘折弯形成有下焊边;所述上盖的边缘形成有上焊边;所述上焊边和下焊边焊接在一起;所述上盖和下盖焊接后,其内部形成有真空腔室;真空腔室注入有冷却液;

4、所述下盖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外壁向外侧凸出,形成吸热座;第一毛细结构紧贴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的底壁;所述第三毛细结构紧贴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的顶壁;若干条状的第二毛细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毛细结构和第一毛细结构之间;

5、支撑柱设置在真空腔室内,并与所述上盖和下盖焊接在一起。

6、优选的,所述第三毛细结构和第一毛细结构为铜网。

7、优选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为铜粉烧结的条状毛细结构。

8、优选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有至少两组;一条或多条的第二毛细结构相连成t形状或分叉状。

9、优选的,部分所述支撑柱上套设置有第四毛细结构。

10、优选的,所述第四毛细结构为铜网或铜粉烧结的环状结构。

11、优选的,所述下盖为中部低,边缘高的结构;所述下盖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道的回流槽;所述回流槽与所述凹槽连通。

12、优选的,所述上盖和下盖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支撑柱的上下两端插入在限位孔之中。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所述均温板,包括上盖、下盖、第一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第三毛细结构、支撑柱。所述上盖和下盖焊接后,其内部形成有真空腔室;真空腔室注入有冷却液,用于传递冷却介质。上盖和下盖之间焊接支撑柱,防止均温板受热膨胀变形。条状的第二毛细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毛细结构和第一毛细结构之间,因此冷却液在上盖凝结后会迅速地经第三毛细结构和第二毛细结构回流到第一毛细结构,然后继续吸热,不断循环。条状的第二毛细结构、竖向设置的支撑柱均不会阻挡冷却液的回流,同时第一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第三毛细结构组合后是一种复合型的毛细结构,其回流的效果也更好,因此热传导效率更高,散热效率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所述下盖的边缘折弯形成有下焊边;上盖的边缘形成有上焊边;所述上焊边和下焊边焊接在一起;所述上盖和下盖焊接后,其内部形成有真空腔室;真空腔室注入有冷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毛细结构和第一毛细结构为铜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为铜粉烧结的条状毛细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有至少两组;一条或多条的第二毛细结构相连成t形状或分叉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支撑柱上套设置有第四毛细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毛细结构为铜网或铜粉烧结的环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为中部低,边缘高的结构;所述下盖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道的回流槽;所述回流槽与所述凹槽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下盖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支撑柱的上下两端插入在限位孔之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均温板,包括上盖、下盖、第一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第三毛细结构、支撑柱。所述上盖和下盖焊接后,其内部形成有真空腔室;真空腔室注入有冷却液,用于传递冷却介质。上盖和下盖之间焊接支撑柱,可有效防止均温板受热膨胀变形。条状的第二毛细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毛细结构和第一毛细结构之间,因此冷却液在上盖凝结后会迅速地经第三毛细结构和第二毛细结构回流到第一毛细结构,然后继续吸热,不断循环。条状的第二毛细结构、竖向设置的支撑柱均不会阻挡冷却液的回流,同时第一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第三毛细结构组合后是一种复合型的毛细结构,其回流的效果也更好,因此热传导效率更高,散热效率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徐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睿嘉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