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0730发布日期:2023-10-14 13:1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液冷机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冷机柜。


背景技术:

1、液冷机柜通常包括液冷柜、换热单元、电源分配单元和电控单元,其中液冷柜用于盛装冷却液,电控单元和换热单元电连接以使换热单元为液冷柜内的冷却液进行换热,电源分配单元通常设置在液冷柜上以便于对被冷却设备供电。现有技术中的液冷机柜,其通常采用上下布置,即将换热单元和电控单元设置在液冷柜的上方以减少或避免取出液冷柜内的被冷却设备时,冷却液淋到电控单元和换热单元上的情况。但是,上述设置使得整体设备的高度过高,对电控单元和换热单元进行维护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机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冷机柜高度较高而导致的对液冷机柜维护比较困难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冷机柜,其包括:箱体,具有沿前后方向独立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开口设置在箱体的顶部,第二腔室的开口设置在箱体的侧部,第一腔室的底部用于盛装冷却液;电源分配单元,设置在第一腔室的顶部;换热单元,设置在第二腔室内,换热单元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用于与第二换热通道热交换;第一换热通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二换热通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外接的冷却系统连通;电控单元,设置在第二腔室内,电控单元用于与换热单元电连接,以使换热单元对冷却液进行循环冷却。

3、进一步地,第二腔室的开口设置在箱体的后侧壁上;电源分配单元靠近第一腔室的开口设置;电控单元和换热单元沿箱体的高度方向分布,电控单元位于换热单元的上方。

4、进一步地,换热单元包括水泵和换热部,水泵的进液管与第一腔室连通;换热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水泵的出液管与第一换热通道的进液口连通,第一换热通道的出液口与第一腔室连通。

5、进一步地,水泵并联设置有多个,多个水泵的进液管分别与第一腔室连通,多个水泵的出液管分别与第一换热通道的进液口连通。

6、进一步地,换热单元还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总管和第一多通阀,第一总管的远离第一多通阀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一多通阀具有多个第一分支管路,多个第一分支管路分别与多个水泵的进液管连通;相互连通的第二多通阀和第二总管,第二多通阀具有多个第二分支管路,多个第二分支管路分别与多个水泵的出液管连通,第二总管的远离第二多通阀的一端与第一换热通道的进液口连通。

7、进一步地,多个水泵沿第二腔室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换热部和多个水泵沿水平方向分布。

8、进一步地,液冷机柜还包括:冷却液出管,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冷却液出管上设置有冷却液出孔,冷却液出孔与第一腔室连通,冷却液出管与第一换热通道的进液口连通以使第一换热通道与第一腔室连通;冷却液进管,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冷却液进管上设置有冷却液进孔,冷却液进孔与第一腔室连通,冷却液进管与第一换热通道的出液口连通以使第一换热通道与第一腔室连通。

9、进一步地,冷却液出管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腔室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冷却液出孔设置在冷却液出管的底部;冷却液进管包括沿冷却液的流通方向顺次连通的连接段和主体段,连接段与第一换热通道的出液口连通,主体段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腔室的延伸方向相同,冷却液出管的高度高于主体段的高度,冷却液进孔设置在主体段的顶部。

10、进一步地,冷却液进孔的截面面积小于冷却液出孔的截面面积。

11、进一步地,液冷机柜还包括过滤部,过滤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第一腔室连通,以对第一腔室内的冷却液过滤。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沿箱体的前后方向独立设置,且冷却液盛装在第一腔室的底部,电源分配单元设置在第一腔室的顶部,同时,换热单元和电控单元设置在第二腔室内,如此设置,能够在避免取出被冷却设备时被冷却设备上的冷却液淋到换热单元和电控单元的前提下,减少本液冷机柜的高度,提升对液冷机柜的换热单元和电控单元维修的便捷性。具体地,第一腔室的开口设置在箱体的顶部,取出被冷却设备后,被冷却设备上的冷却液可能淋到箱体的顶部,由于电控单元和换热单元均位于第二腔室内,且第二腔室的开口设置在箱体的侧部,因此冷却液几乎不会滴落至第二腔室的内部,进而避免了冷却液淋到电控单元和换热单元的情况。同时,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沿箱体的前后方向分布,如此设置,能够降低箱体的整体高度,保证维修电控单元和换热单元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柜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机柜,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30)包括水泵(31)和换热部(32),所述水泵(31)的进液管与所述第一腔室(101)连通;所述换热部(32)具有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所述水泵(31)的出液管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腔室(10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31)并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水泵(31)的进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101)连通,多个所述水泵(31)的出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进液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30)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机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泵(31)沿所述第二腔室(102)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换热部(32)和多个所述水泵(31)沿水平方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柜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冷机柜,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冷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孔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冷却液出孔的截面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柜还包括过滤部(70),所述过滤部(70)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101)连通,以对所述第一腔室(101)内的冷却液过滤。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机柜,其包括:箱体,具有沿前后方向独立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开口设置在箱体的顶部,第二腔室的开口设置在箱体的侧部,第一腔室的底部用于盛装冷却液;电源分配单元,设置在第一腔室的顶部;换热单元,设置在第二腔室内,并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用于与第二换热通道热交换;第一换热通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二换热通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外接的冷却系统连通;电控单元,设置在第二腔室内并用于与换热单元电连接,以使换热单元对冷却液进行循环冷却。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冷机柜较高而导致的对液冷机柜维护比较困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孟雷,苏琪,王飞,万积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维谛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