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寿命便捷式控制箱用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0863发布日期:2023-10-14 18:5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寿命便捷式控制箱用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控制箱,具体为一种长寿命便捷式控制箱用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控制箱适用开厂矿、企业、高层建筑和生活小区等场合,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压为交流380v的低压电网系统中,作为动力、照明配电及电动机控制之用,适合室内挂墙、户外落地安装的配电设备。

2、在大型商场电力输出中需要通过控制箱进行分配电力,但现有的控制箱大多不具有主动散热的作用,导致控制箱内部长时间工作出现高温过载的现象,降低了控制箱使用的安全性。

3、因此,需要对控制箱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防止其控制箱大多不具有主动散热的作用,导致控制箱内部长时间工作出现高温过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寿命便捷式控制箱用散热结构,具备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控制箱大多不具有主动散热的作用,导致控制箱内部长时间工作出现高温过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寿命便捷式控制箱用散热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腔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盒,所述连接盒内腔的前端和背端均纵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腔固定连接有l型卡杆,所述l型卡杆的顶部贯穿连接盒的顶部并与箱体的顶部卡接。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腔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宽度大于滑块的宽度。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顶部与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框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强磁铁,所述强磁铁与箱体配合使用。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连接盒顶部的前端和背端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l型卡杆的宽度。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直径大于l型卡杆的直径,所述固定环与l型卡杆配合使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板、滑块、连接杆、固定环和l型卡杆的设置,能够使拉伸l型卡杆调节框架处于箱体的位置,然后卡接在箱体的顶部使其框架紧贴箱体,替代现有的控制箱大多不具有主动散热的作用,导致控制箱内部长时间工作出现高温过载,从而提高了控制箱使用的安全性。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矩形槽的设置,能够使滑块在矩形槽内部上下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滑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长寿命便捷式控制箱用散热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框架(2),所述框架(2)的内腔安装有散热风扇(3),所述框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盒(4),所述连接盒(4)内腔的前端和背端均纵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8),所述固定环(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l型卡杆(9),所述l型卡杆(9)的顶部贯穿连接盒(4)的顶部并与箱体(1)的顶部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便捷式控制箱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内腔开设有矩形槽(10),所述矩形槽(10)的宽度大于滑块(6)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便捷式控制箱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簧(11),所述拉簧(11)的顶部与滑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便捷式控制箱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强磁铁(12),所述强磁铁(12)与箱体(1)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便捷式控制箱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盒(4)顶部的前端和背端均开设有开口(13),所述开口(13)的宽度大于l型卡杆(9)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便捷式控制箱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8)的直径大于l型卡杆(9)的直径,所述固定环(8)与l型卡杆(9)配合使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长寿命便捷式控制箱用散热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腔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盒,所述连接盒内腔的前端和背端均纵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本技术通过固定板、滑块、连接杆、固定环和L型卡杆的设置,能够使拉伸L型卡杆调节框架处于箱体的位置,然后卡接在箱体的顶部使其框架紧贴箱体,替代现有的控制箱大多不具有主动散热的作用,导致控制箱内部长时间工作出现高温过载,从而提高了控制箱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建平,周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云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