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3031发布日期:2023-10-25 11:2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控制器领域,具体指一种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


背景技术:

1、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或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2、随着可编程控制器功能的不断增加,其型号多样,传统的可编程控制器的壳体开口为固定设置,一般仅适用于相近功能的可编程控制器的生产使用,当plc所需的电路元件端口需求增加时,需另外开模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壳体,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且在可编程控制器的生产过程中灵活性不足,再者,可编程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串联,目前的可编程控制器的客体上缺乏定位安装的结构,操作不十分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尤其是对其壳体的结构改进,大大增加了适用范围,也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

2、一种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包括壳体以及电路元件,所述壳体整体呈长方体状,包括底面和与底面相对的顶面、左侧面和与左侧面相对的右侧面以及前侧面和与前侧面相对的后侧面,所述前侧面包括若干用于容纳电路元件端口的开口,所述开口的至少一侧连接裁切片,所述裁切片呈点状连接于前侧面;所述右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排母的母槽、分布于右侧面四角的第一磁吸片以及设置于相邻两第一磁吸片之间的定位凹槽,所述左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排针的子槽、第二磁吸片以及设置于相邻两第二磁吸片之前的定位凸起,当两个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时,所述子槽插入母槽,所述第一磁吸片与第二磁吸片磁吸连接,所述定位凸起插入定位凹槽中。

3、进一步的,所述前侧面、顶面和底面一体连接,所述左侧面、左侧面和后侧面一体连接,所述顶面和底面靠近后侧面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后侧面的上、下端设置有用于插入连接槽用于卡位连接的卡扣。

4、进一步的,所述后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安装凹台,所述安装凹台沿左右方向贯通,其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限位的凸型片。

5、进一步的,所述后侧面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限位的滑槽组件,所述滑槽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定位滑槽和连接于滑槽中的定位卡扣,所述定位滑槽沿上下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所述定位卡扣的内侧面包括第一卡扣凸起和第二卡扣凸起,当第一卡扣凸起置于第一定位控制,第二卡扣凸起置于第三定位孔内下边缘,当第一卡扣凸起位于第二定位孔时,第二卡扣凸起置于定位孔内上边缘。

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卡扣包括第一空心槽和第二空心槽,第一空心槽和第二空心槽内均一体连接第一延长件和第二延长件,所述第一卡扣凸起设置于第一延长件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卡扣凸起设置于第二延长件的内表面。

7、进一步的,所述顶面和/或底面均设置有用于容纳电路元件端口的开口。

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定位放置电路元件的凹槽。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水晶膜,其中与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投光口端口相应的位置设置有标识性数字以利于辨认信号灯编号。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1、1前侧面连接裁切片,裁切片呈点状连接于前侧面的开口一侧,当电路元件的端口需要增加时,便于去掉裁切片形成新的用于容电路元件端口的开口,可根据需要裁掉用于拓展新的槽块,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应用从而使得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壳体的适用性更强,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生产更加灵活。

12、2左侧面和右侧面通过子槽和母槽、磁吸片以及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的三重设定来实现迅速定位两个或多个串联的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并起到限位作用,使用更加便捷。

13、3滑槽组件具有双重定位作用,当第一卡扣凸起滑至第一定位孔时,可用于定位提醒,当第一卡扣凸起滑至第二定位孔时,实现最终限位,阶梯式的定位滑动,也利于操作者掌握安装情况,更利于其准确安装。

14、4壳体外设置的水晶膜便于标识的设置,利于辨认信号灯编号等;

15、5整个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壳体卡扣连接,无需螺丝钉,避免螺钉脱落,也避免锁钉时误伤电路板。



技术特征:

1.一种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包括壳体以及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整体呈长方体状,包括底面和与底面相对的顶面、左侧面和与左侧面相对的右侧面以及前侧面和与前侧面相对的后侧面,所述前侧面包括若干用于容纳电路元件端口的开口,所述开口的至少一侧连接裁切片,所述裁切片呈点状连接于前侧面;所述右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排母的母槽、分布于右侧面四角的第一磁吸片以及设置于相邻两第一磁吸片之间的定位凹槽,所述左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排针的子槽、第二磁吸片以及设置于相邻两第二磁吸片之前的定位凸起,当两个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时,所述子槽插入母槽,所述第一磁吸片与第二磁吸片磁吸连接,所述定位凸起插入定位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面、顶面和底面一体连接,所述左侧面、左侧面和后侧面一体连接,所述顶面和底面靠近后侧面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后侧面的上、下端设置有用于插入连接槽用于卡位连接的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安装凹台,所述安装凹台沿左右方向贯通,其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限位的凸型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面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限位的滑槽组件,所述滑槽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定位滑槽和连接于滑槽中的定位卡扣,所述定位滑槽沿上下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所述定位卡扣的内侧面包括第一卡扣凸起和第二卡扣凸起,当第一卡扣凸起置于第一定位孔时,第二卡扣凸起置于第三定位孔内下边缘,当第一卡扣凸起位于第二定位孔时,第二卡扣凸起置于定位孔内上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扣包括第一空心槽和第二空心槽,第一空心槽和第二空心槽内均一体连接第一延长件和第二延长件,所述第一卡扣凸起设置于第一延长件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卡扣凸起设置于第二延长件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和/或底面均设置有用于容纳电路元件端口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定位放置电路板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水晶膜,其中与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投光口端口相应的位置设置有标识性数字以利于辨认信号灯编号。


技术总结
本技术控制器领域,具体指一种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壳体整体呈长方体状,包括底面、顶面、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前侧面包括若干开口,开口的至少一侧连接裁切片,裁切呈点状连接与点侧面;右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排母的母槽、第一磁吸片以及定位凹槽,左侧面上相应设置有用于安装排针的子槽、第二磁吸片和定位凸起。本技术前侧面连接裁切片,裁切片呈点状连接于前侧面的开口一侧,当电路元件的端口需要增加时,便于去掉裁切片形成新的用于容电路元件端口的开口,可根据需要裁掉用于拓展新的槽块,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应用从而使得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壳体的适用性更强,堆叠卡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生产更加灵活。

技术研发人员:陈占标,苏晓辉,周高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天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