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桌面式通信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8125发布日期:2023-10-25 13:4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简易桌面式通信机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网络通信用机架(机柜),尤其涉及一种简易桌面式通信机架。


背景技术:

1、通讯用机柜(机架)一般用于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中心,主要用于安装集线器、路由器、网络交换机、服务器或其它数据传输设备,便于将上述各种设备集中管理,防止外人任意使用。按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放置于地面的机柜和挂墙使用的挂墙机柜。

2、如一申请号为cn201210267817.6(公开号为cn10281158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用于收容电子元件的通讯机柜”披露了这样一种放置于地面的通讯机柜,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焊接框架及至少两对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设置在焊接框架之间,连接横梁两端分别固定有连接件,连接横梁通过连接件与焊接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横梁上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覆盖有至少两对可沿安装板滑动的安装支架及走线架,安装板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安装支架及走线架上的圆孔对应设置。

3、如一专利号为cn202022663758.7(公开号为cn21490150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可拆式挂墙小型通信机柜”披露了这样一种挂墙机柜,包括由多根立柱和横梁拼装起来的前框架,前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顶盖和底板遮蔽,前框架的左右两侧设有侧板遮蔽,前框架的前部设有前门,前门与前框架之间设有前锁结构,还包括由后框架,后框架具有后板、顶壁、底壁和左右设置的两侧壁,所述后板、顶壁、底壁和左右设置的两侧壁围成凹腔,后板上开有多个供固定于墙面的螺栓通过的挂孔,所述后框架的其中一个侧壁与所述前框架后部的一个侧边沿铰接,后框架的另一个侧壁与所述前框架后部的另一个侧边设有后锁结构。

4、前述两种机柜体积均较大,且结构复杂,并部适合放置于桌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且适合放置在桌面上使用的简易桌面式通信机架。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简易桌面式通信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根侧梁、一根底部横梁、及两根立柱组成,所述立柱具有前安装壁和侧安装壁而呈l形,两根所述侧梁左右间隔设置,两根立柱向上延伸彼此平行并左右间隔设置;所述前安装壁和侧安装壁上均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侧梁具有下连接壁和侧连接壁而呈l形,所述侧连接壁的前边沿具有向内翻折的前连接壁,所述底部横梁为长条状的金属板件,所述立柱的侧安装壁与侧梁的侧连接壁贴合并锚固,所述立柱的前安装壁与前连接壁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底部横梁则与前连接壁的外表面贴合,且前安装壁、前连接壁与底部横梁三者锚固在一起。

3、所述底部横梁为长条状的金属板件,所述立柱的下端搁置在下连接壁上,所述立柱的侧安装壁与侧梁的侧连接壁贴合并锚固,所述底部横梁的左右两侧与立柱的前安装壁的下部贴合并锚固。

4、作为改进,上述侧安装壁具有第一水平壁、横向壁和第二水平壁而呈z形,所述第一水平壁的后边沿并向内延伸形成所述横向壁,所述横向壁的内边沿并向后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水平壁,所述第一水平壁与侧梁的侧连接壁贴合并锚固,所述安装孔设于侧安装壁的第二水平壁上。侧安装壁呈z形,提升立柱的刚性,同时可将安装孔设置在不与侧连接壁用于连接的面错位。

5、进一步改进,上述侧连接壁的顶部边沿具有向内翻折的侧限位翻边,所述侧限位翻边与所述横向壁及第二水平壁抵触。侧限位翻边对立柱的宽度方向有限位作用,使得该机架整体稳定性更好。

6、更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水平壁上设有扎线孔,所述扎线孔位于侧连接壁的上方。扎线孔的设置方便理线,使得安装到该机架上设备的线设置有条理不杂乱。

7、作为优选,上述扎线孔为呈两排两列分布的条形孔。上下两个条形孔可以作为一组完成绕线,也可以左右两个条形孔完成绕线,扎线操作更便捷。

8、作为改进,上述底部横梁的下边沿具有向内延伸的下翻边。下方便的设置可增加底部横梁强度。

9、进一步改进,上述底部横梁的上边沿具有向内延伸的上翻边,上翻边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相应侧的前安装壁接触。上翻边位于两安装柱之间折边对安装柱的起到一定约束作用,使得该机架整体稳定性更好。

10、作为改进,上述下连接壁的内边沿具有向上延伸的折边。折边的设置能增加侧梁的刚性。

11、作为改进,上述下连接壁的上开有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地脚安装孔。地脚安装孔可以安装地脚,避免左右的侧梁底面直接与桌面接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个通信机架仅由两根侧梁、一根底部横梁、及两根立柱组成,摒弃传统挤架中顶部框架和后部框架的设置,每个零部件均为板材弯折形成的型材部件,结构非常简单,且成本低;传统机架的立柱仅起到支撑框架的作用,若要安装设备,还需要在整体框架内额外设置设有安装孔的安装条,本方案中的立柱上直接设置安装孔,立柱起到是固定通讯设备的作用,进一步简化结构;侧梁中的下连接壁增加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侧梁中的侧连接壁则与立柱形成面接触,再结合锚固,底部横梁为长条状的金属板件,立柱的前安装壁与前连接壁的内表面、底部横梁与前连接壁的外表面均为面接触,再结合三者的锚固,使得侧梁、底部横梁和立柱彼此之间牢靠结合,机架整体稳定性及刚性均得到有效加强。



技术特征:

1.一种简易桌面式通信机架,其特征在于:其由两根侧梁(1)、一根底部横梁(2)、及两根立柱(3)组成,所述立柱(3)具有前安装壁(31)和侧安装壁(32)而呈l形,两根所述侧梁(1)左右间隔设置,两根所述立柱(3)向上延伸彼此平行并左右间隔设置;所述前安装壁(31)和侧安装壁(32)上均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33),所述侧梁(1)具有下连接壁(11)和侧连接壁(12)而呈l形,所述侧连接壁(12)的前边沿具有向内翻折的前连接壁(13),所述底部横梁(2)为长条状的金属板件,所述立柱(3)的侧安装壁(32)与侧梁(1)的侧连接壁(12)贴合并锚固,所述立柱(3)的前安装壁(31)与前连接壁(13)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底部横梁(2)则与前连接壁(13)的外表面贴合,且前安装壁(31)、前连接壁(13)与底部横梁(2)三者锚固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桌面式通信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安装壁(32)具有第一水平壁(321)、横向壁(323)和第二水平壁(322)而呈z形,所述第一水平壁(321)的后边沿并向内延伸形成所述横向壁(323),所述横向壁(323)的内边沿并向后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水平壁(322),所述第一水平壁与侧梁(1)的侧连接壁(12)贴合并锚固,所述安装孔(33)设于侧安装壁(32)的第二水平壁(3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桌面式通信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连接壁(12)的顶部边沿具有向内翻折的侧限位翻边(121),所述侧限位翻边(121)与所述横向壁(323)及第二水平壁(322)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桌面式通信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壁(321)上设有扎线孔(34),所述扎线孔(34)位于侧连接壁(12)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桌面式通信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线孔(34)为呈两排两列分布的条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桌面式通信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横梁(2)的下边沿具有向内延伸的下翻边(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桌面式通信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横梁(2)的上边沿具有向内延伸的上翻边(22),上翻边(2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相应侧的前安装壁(31)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桌面式通信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壁(11)的内边沿具有向上延伸的折边(1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桌面式通信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壁(11)的上开有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地脚安装孔(1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桌面式通信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根侧梁、一根底部横梁、及两根立柱组成,立柱具有前安装壁和侧安装壁而呈L形;所述前安装壁和侧安装壁上均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侧梁具有下连接壁和侧连接壁而呈L形,侧连接壁的前边沿具有向内翻折的前连接壁,底部横梁为长条状的金属板件,立柱的侧安装壁与侧梁的侧连接壁贴合并锚固,立柱的前安装壁与前连接壁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底部横梁则与前连接壁的外表面贴合,且前安装壁、前连接壁与底部横梁三者锚固在一起。其摒弃传统挤架中顶部框架和后部框架的设置,每个零部件均为板材弯折形成的型材部件,结构非常简单,且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王利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盛威安全设备(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