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板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32896发布日期:2023-09-04 16:0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路板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路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路板的固定结构 。


背景技术:

1、电路板的又称线路板,pcb板等,现有技术中的线路板安装方式较为简单,一般通过螺钉进行安装,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自攻螺丝100和螺丝帽子200,通过在面壳300和线路板400上设置螺纹孔(图中不可见),线路板400安装在面壳300上对应的位置,然后将螺丝帽子200贴在线路板400上的螺纹孔处,再将螺丝帽子200依次旋入螺丝帽子200、线路板400螺纹孔和面壳300螺纹孔内,从而实现线路板在面壳上的固定安装。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螺丝固定结构,由于产品较小,空间很小,柱子与线路板的高度只有板的厚度,柱子的打露丝的有效高度不够无法直接锁螺丝固定线路板,就必须加高柱子然后借助金属帽来压板紧锁,由于手指无法够着必须实用镊子夹住套上金属压帽,再用拧螺丝的工具打紧螺丝,然拧螺丝工具的螺丝刀头必须有磁性才能吸住螺丝,但是螺丝一靠近由于磁性作用很容易进金属压板帽子一起吸上,造成组装费时困难,且组装费时,不便于维护。

2、中国专利文献cn 205830209 u公开了一种线路板固定装置,包括上壳和下壳,下壳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第一固定柱上设置有纵向第一螺孔;第二固定柱上设置有纵向的第二螺孔;上壳下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柱对应配合的第三固定柱,第三固定柱上设置有第三螺孔;第一螺孔为通孔;第三螺孔为盲孔;通过第二固定柱将线路板与下壳固定,而后合上上壳与下壳,通过第一固定柱与第三固定柱进行螺丝固定,有效减少外表面螺丝数量以及工人固定螺丝数量,缓解了拆卸难的问题。

3、但是,上述中国专利文献中的线路板固定装置,其还是需要使用螺丝固定,且使用螺丝固定在产品的返修和售后的装拆螺丝柱还容易滑丝,轻则导致线路板松动影响性能和客户体验感,重则可导致外壳报废无形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或营销成本。由螺丝结构带来的组装难的根部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其次,螺丝结构需要对面壳和线路板上设置螺纹孔,加工程序更复杂,使用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拆装更加容易的、在任何场景下都能够徒手拆装的、使用成本更低的线路板的固定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包括与线路板结构匹配且用于固定线路板的线路板固定位,所述线路板固定位的四周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扣,每个所述弹性扣包括本体部、由所述本体部中央镂空形成的弹片部,以及由弹片部下部向内延伸而成的接触部。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弹性扣与所述线路板固定位垂直。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本体部的角r是圆角。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本体部的底边长度l1大于顶边长度l2。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弹片部内侧下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接触部的底面与线路板固定位所在的面平行。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接触部的顶面为斜面,且由所述弹片部处向线路板固定位侧倾斜。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弹性扣是一体成型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线路板固定位呈圆形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弹性扣有四个,且围绕所述线路板固定位相隔预定的间距设置。

1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包括与线路板结构匹配且用于固定线路板的线路板固定位,所述线路板固定位的四周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扣,每个所述弹性扣包括本体部、由所述本体部中央镂空形成的弹片部,以及由弹片部下部向内延伸而成的接触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轻轻向外侧掰弹性扣的本体部,弹性扣向外倾斜,将线路板放置在线路板固定位处,松开弹性扣,弹性扣复位,所述接触部抵靠在线路板的上表面,从而将线路板限位在线路板固定位处,拆卸时,同样地轻轻向外侧掰弹性扣的本体部,弹性扣向外倾斜,将线路板从线路板固定位处取出,松开弹性扣,弹性扣复位,如此快速且轻松完成了线路板的固定和拆卸。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的整个过程可以徒手操作,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操作简单且容易拆装,尤其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螺丝固定结构而言,具有拆装更加容易的、在任何场景下都能够徒手拆装的优点。此外,本实用新型需要的固定结构的零部件更少,对模具要求更低,成型更易,具有使用成本更低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包括与线路板(9)结构匹配且用于固定线路板(9)的线路板固定位(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固定位(1)的四周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扣(2),每个所述弹性扣(2)包括本体部(21)、由所述本体部(21)中央镂空形成的弹片部(22),以及由所述弹片部(22)下部向内延伸而成的接触部(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2)与所述线路板固定位(1)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21)的角r是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21)的底边长度l1大于顶边长度l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23)位于所述弹片部(22)内侧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23)的底面与线路板固定位(1)所在的面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23)的顶面为斜面,且由所述弹片部(22)处向线路板固定位(1)侧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2)是一体成型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固定位(1)呈圆形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2)有四个,且围绕所述线路板固定位(1)相隔预定的间距设置。


技术总结
一种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包括与线路板结构匹配且用于固定线路板的线路板固定位,所述线路板固定位的四周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扣,每个所述弹性扣包括本体部、由所述本体部中央镂空形成的弹片部,以及由弹片部下部向内延伸而成的接触部。因此,本技术具有组装更加容易的、在任何场景下都能够徒手拆装的、使用成本更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彭宇星,肖兵,周强,陈书,吴天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美莱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