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1093发布日期:2023-09-20 20:0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电路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


背景技术:

1、电路板,就是印制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随着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多,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芯片也越来越多,生产成本和储运成本高,不容易散热,从而造成过热现象而短路;另外如果一块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等损坏,整块电路板就会报废,需要更换整个电路板,造成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路板组件。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的结构和第二电路板的结构相同,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都包括框架、环扣、卡块、支撑架、电路板本体,环扣、卡块分别位于框架的两侧,卡块与相邻一个框架上的环扣卡合,支撑架与框架的内侧固定,电路板本体位于支撑架上;电连接件,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电连接件实现电连接。

3、优选地,所述框架的两侧设有把手,方便进行搬运,即不用手接触电路板本体。

4、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米字形,使电路板本体各个方位受力稳定,增加电路板的强度,同时可以保证散热性能。

5、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多个定位柱,电路板本体上设有定位孔,定位柱的直径大小与定位孔的直径大小相同,定位柱与定位孔插接。

6、优选地,所述电连接件的两端上都设有插头,电路板本体设有一个供电连接件一端插入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下面设有一个插孔,插头与插孔插接,插孔内设有第一金属触点,插头与第一金属触点接触。

7、优选地,所述电连接件的两端上都设有排孔,电路板本体设有一个供电连接件一端插入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下面设有一组排针,排孔与排针插接,排孔内设有第二金属触点,第二金属触点与排针接触。

8、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板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电路板拆分成了能够拼凑连接的两块电路板本体,即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减小了电路板的生产成本和储运成本,并且便于大型电路板的安装,增大了线路板的整体尺寸,另外也方便进行散热,不会发生过热现象而短路;当第一电路板或第二电路板在使用过程中损坏时,仅需替换损坏的电路板本体即可,大大减小了维修成本,并且单独更换其中一块电路板本体所需要的维修时间也相应缩短;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板还通过支撑架增加了电路板本体的机械强度,增加了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9、二,卡块与相邻一个框架上的环扣卡合,连接更牢固,且拼接的操作十分简易。

10、三,支撑架上设有多个定位柱,电路板本体上设有定位孔,定位柱与定位孔插接,这样方便将电路板本体进行定位,防止电路板本体随意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第一电路板(1)的结构和第二电路板(2)的结构相同,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都包括框架(4)、环扣(5)、卡块(6)、支撑架(7)、电路板本体(8),环扣(5)、卡块(6)分别位于框架(4)的两侧,卡块(6)与相邻一个框架(4)上的环扣(5)卡合,支撑架(7)与框架(4)的内侧固定,电路板本体(8)位于支撑架(7)上;电连接件(3),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通过电连接件(3)实现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的两侧设有把手(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的形状为米字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上设有多个定位柱(10),电路板本体(8)上设有定位孔(11),定位柱(10)的直径大小与定位孔(11)的直径大小相同,定位柱(10)与定位孔(11)插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3)的两端上都设有插头(12),电路板本体(8)设有一个供电连接件(3)一端插入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下面设有一个插孔(13),插头(12)与插孔(13)插接,插孔(13)内设有第一金属触点,插头(12)与第一金属触点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3)的两端上都设有排孔(14),电路板本体(8)设有一个供电连接件(3)一端插入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下面设有一组排针(15),排孔(14)与排针(15)插接,排孔(14)内设有第二金属触点,第二金属触点与排针(15)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路板组件,其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的结构和第二电路板的结构相同,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都包括框架、环扣、卡块、支撑架、电路板本体,环扣、卡块分别位于框架的两侧,卡块与相邻一个框架上的环扣卡合,支撑架与框架的内侧固定,电路板本体位于支撑架上;电连接件,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电连接件实现电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电路板拆分成了能够拼凑连接的两块电路板本体,即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减小了电路板的生产成本和储运成本,并且便于大型电路板的安装,增大了线路板的整体尺寸,另外也方便进行散热,不会发生过热现象而短路。

技术研发人员:计君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雷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