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DC数据机房的微模块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1747发布日期:2023-11-22 14:1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数据中心,尤其是涉及一种idc数据机房的微模块化结构。


背景技术:

1、互联网数据中心简称idc,就是电信部门利用已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电信专业级机房环境,为企业、政府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以及相关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数据机房指的是电信部门利用已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电信专业级机房环境,为企业、政府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以及相关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

2、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7201207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效微模块数据中心,心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两组机柜组,两组所述的机柜组将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三部分,两个所述机柜组之间的空间为冷通道,所述机柜组与箱体侧壁之间的空间为热通道。所述箱体的前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的冷通道相连通的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所述的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分别通过管路与静压箱的出风口相连,所述静压箱的进风口与空调机组的出风口相连。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的热通道相连通的回风口,所述的回风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空调机组的进风口相连。

3、该设计方案下,冷风经过若干数据模块后,温度上升,以至于位于后方的数据模块无法实现有效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数据机房降温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idc数据机房的微模块化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idc数据机房的微模块化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idc数据机房的微模块化结构,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两组数据机组,每数据机组均呈一字排开使得箱体被分割成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二通道位于两组数据机组之间;包括设置在箱体外侧并连接箱体内部的空调机组,所述箱体和所述空调机组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连通第二通道,第二管道位于箱体外部并伸至箱体背离空调机组端部;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连通空调机组形成气体的循环流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调机组的冷风主要是先从第一管道进入第二通道,经过数据机组,然后进入第一通道或者第三通道,最后循环重新进入空调机组,以此实现冷气的循环;还有另一组循环,第二管道将冷气运输至箱体背离空调机组的末端,使得末端数据机组能够有充足的冷气,实现末端数据机组降温效果显著,继而实现箱体整个环境温度的有效降温。

5、可选的,所述第二管道内设置有用于加快冷气流动的若干风机。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管道内的冷气能够快速进入箱体末端,减小在运输过程中的冷气损失。

7、可选的,所述第二管道连接并连通于箱体顶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冷气的密度较大,易下沉,因此将第二管道的出风口设置在箱体顶板上,使得温度较低的冷气下沉,温度较高的热气向上运动,实现上下层的气体相对流动,实现箱体内的快速降温。

9、可选的,所述箱体底板上设置有向上鼓风的若干风扇。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风扇加快箱体内气流的快速流动,另一方面使得下沉的冷气再次上升,能够充分和较热空气接触。

11、可选的,所述箱体底板上设置有两导轨,每组数据机组滑移连接于对应导轨;每组数据机组包括若干数据机体,相邻数据机体之间间隔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数据机组滑移设置在导轨上,使得相邻数据机体可进行调节,能够和冷气充分接触,继而使得数据机体可以加快散热;当然,箱体内需要进行扩容,增加数据机体时,可以通过导轨实现数据机体间距的调节,以此实现便于扩容的效果。

13、可选的,所述导轨内设置有用于减小摩擦的若干滚珠,若干滚珠沿导轨长度方向摆放,且滚珠接触于数据机体底壁。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数据机体较重,通过滚珠,减小数据机体和导轨之间的摩擦,使得数据机体能在导轨上的滑移较为方便。

15、可选的,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数据机体的固定板,导轨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凹点,定位凹点沿导轨长度方向排布;固定板内壁固定有定位凸点,定位凸点位于定位凹点时,相邻两固定板限制于一数据机体。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数据机体在移动完成之后,将固定板的定位凸点卡接于定位凹点处,使得两固定板抵接于数据机体两侧,防止数据机体的滑移,提高数据机体的稳定性;当在进行调节数据机体的过程中,需要将固定安拆下,即可实现数据机体的移动。

17、可选的,所述数据机组包括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位于若干数据机体两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配电箱位于数据机体两端,使得配电箱能够极大程度的先接触到冷气,使得对于配电箱的降温更加明显。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第一管道和第二通道连接,第二管道向内延伸至箱体背离空调机组端部,使得箱体前后两侧端均有相对较低的冷气,使得位于箱体前后位的数据机体都能有很好的降温效果。

21、第二管道内增加风机,箱体底板上增加风扇,促进第二管道和箱体内部空气的流通,使得降温效果进一步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idc数据机房的微模块化结构,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的两组数据机组(2),每数据机组(2)均呈一字排开使得箱体(1)被分割成第一通道(3)、第二通道(4)和第三通道(5),第二通道(4)位于两组数据机组(2)之间;包括设置在箱体(1)外侧并连接箱体(1)内部的空调机组(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和所述空调机组(8)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6)和第二管道(7),第一管道(6)连通第二通道(4),第二管道(7)位于箱体(1)外部并伸至箱体(1)背离空调机组(8)端部;第一通道(3)和第三通道(5)连通空调机组(8)形成气体的循环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dc数据机房的微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7)内设置有用于加快冷气流动的若干风机(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dc数据机房的微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7)连接并连通于箱体(1)顶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dc数据机房的微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板上设置有向上鼓风的若干风扇(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idc数据机房的微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板上设置有两导轨(11),每组数据机组(2)滑移连接于对应导轨(11);每组数据机组(2)包括若干数据机体(12),相邻数据机体(12)之间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idc数据机房的微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1)内设置有用于减小摩擦的若干滚珠(13),若干滚珠(13)沿导轨(11)长度方向摆放,且滚珠(13)接触于数据机体(12)底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idc数据机房的微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数据机体(12)的若干固定板(14),导轨(11)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凹点(16),定位凹点(16)沿导轨(11)长度方向排布;固定板(14)内壁固定有定位凸点(15),定位凸点(15)位于定位凹点(16)时,相邻两固定板(14)限制于一数据机体(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idc数据机房的微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机组(2)包括配电箱(17),所述配电箱(17)位于若干数据机体(12)两端。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IDC数据机房的微模块化结构,涉及数据中心技术领域,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两组数据机组,每数据机组均呈一字排开使得箱体被分割成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二通道位于两组数据机组之间;包括设置在箱体外侧并连接箱体内部的空调机组,所述箱体和所述空调机组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连通第二通道,第二管道位于箱体外部并伸至箱体背离空调机组端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空调机组形成气体的循环流动。本申请具有改善数据机房降温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常亮,刘先桃,邓凡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红杉智慧人居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