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板和分层印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57573发布日期:2024-01-23 10:4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中间板和分层印制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印制板互联,具体地,涉及一种中间板和分层印制板。


背景技术:

1、目前的常规的分层式印制板连接器方式有:

2、采用连接器,使用导线形式进行互联;

3、采用连接器,使用柔带形式进行互联;

4、采用连接器,对分层式印制板进行板板对插形式连接。

5、其中采用导线形式互联连接器,需另外增加制作导线或导线选型工作。额外增加了生产工序,提高了制作成本。在产品制作时由于导线具有一定的体积,会对产品的空间有需求;反之由于产品空间有限,也将导致制作导线或导线选型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选用导线形式互联难易实现产品集成化。

6、采用柔带形式互联连接器,较导线有所改进,柔带具有柔软且轻薄等优点,能够用在分层式印制板之间互联。但柔带具有一定的宽度,在空间狭小的印制板内会受到影响,且柔带比较柔软容易造成刺穿、撕裂等问题,且柔带接连接器稳定性不是很好,难易保证可靠性。

7、采用印制板对插型连接器,通常就是使用排针排座对插形式进行分层式印制板连接,此种连接器方式连接性稳定,强度高,但选用此种连接方式时,在需要多通道信号传输时会造成引脚过多过密集,连接器过大,焊接连接器时比较麻烦,并且印制板布局有限,产品空间不足等问题,难易实现产品集成化。

8、因此,急需提供一种中间板和分层印制板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间板和分层印制板,该中间板和分层印制板能够降低成本,不会增加空间体积,保证电源线路的耐压,保证信号线路阻抗。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设置于两个印制板中间,以实现两个所述印制板的互联,并且所述中间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印制板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印制板材质相同,所述中间板内部集成有多种线缆走线。

3、优选的,所述线缆包括电源线、通讯信号线、差分信号线。

4、优选的,所述中间板厚度为0.6-2mm。

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层印制板,所述分层印制板包括多个印制板,相邻的两个所述印制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上述的中间板。

6、优选的,多个所述印制板相互平行,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印制板相互垂直。

7、优选的,所述中间板的端部与所述印制板上设置有能够相互咬合的锯齿,所述锯齿外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印制板的焊锡。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间板采用纯印制板制作,无需贴敷任何元器件,只需通过简单的原理图设计及pcb layout后制板即可,减少了额外辅材的使用,降低成本。中间板可根据实际需要内置集成多种多样的电源线路或信号线路,相比于导线形式互联连接器、柔带形式互联连接器和印制板对插型连接器,不仅不会增加空间体积,而且能够保证电源线路的耐压,保证信号线路阻抗。

9、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中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1)设置于两个印制板(2)中间,以实现两个所述印制板(2)的互联,并且所述中间板(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印制板(2)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板(1)与所述印制板(2)材质相同,所述中间板(1)内部集成有多种线缆走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电源线、通讯信号线、差分信号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1)厚度为0.6-2mm。

4.一种分层印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印制板包括多个印制板(2),相邻的两个所述印制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中间板(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层印制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印制板(2)相互平行,所述中间板(1)与所述印制板(2)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层印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1)的端部与所述印制板(2)上设置有能够相互咬合的锯齿,所述锯齿外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中间板(1)与所述印制板(2)的焊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印制板互联技术领域的一种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设置于两个印制板中间,以实现两个所述印制板的互联,并且所述中间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印制板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印制板材质相同,所述中间板内部集成有多种线缆走线。能够降低成本,不会增加空间体积,保证电源线路的耐压,保证信号线路阻抗。

技术研发人员:桑亮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