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箱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2036发布日期:2023-07-28 02:5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箱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冲床/压力机,具体涉及一种电箱控制器。


背景技术:

1、电箱控制器主要用于气动冲床或压力机上,可以用于控制冲床或压力机的工作。电箱控制器主要包括控制器壳体,以及竖直固定于控制器壳体上的线路板,线路板上设置有数码管、按钮和其他电子部件,由于线路板的尺寸较大,这样导致整个控制器壳体的体积较大,不满足产品小型化的需求;另外,线路板的四个角通过螺钉固定与控制器壳体的安装柱上,这样装配工序比较繁琐,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箱控制器尺寸大、装配工序繁琐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体积小、装配快捷方便的电箱控制器。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箱控制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线路板组件,所述线路板组件包括第一线路板,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相连、且呈交叉设置的第二线路板。

3、所述壳体上成型有供所述第二线路板的左右两侧对应插入的第一插槽,和/或,所述壳体的底面成型有供所述第二线路板底部的第一插块插入的第一插孔。

4、所述第一线路板与所述第二线路板固定装配,所述壳体包括扣合设置的盖板和基座,所述线路板组件的顶面与所述盖板的顶壁相抵,且其底面与所述基座的底壁相抵。

5、所述第一线路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线路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导电部对应设置的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通过焊锡固定相连。

6、所述第一线路板与所述第二线路板之间设有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线路板和所述第二线路板一方的第二插孔,以及设于另一方、与所述第二插孔对应插接的第二插块,所述第二插块上设有所述第一导电部或所述第二导电部。

7、所述盖板的背面成型有供所述第一线路板卡入的卡槽。

8、所述第二线路板上设有用于与外部导线相连的端子排,所述壳体上成型有供所述端子排从其底面伸出的开孔。

9、所述壳体上设有适于遮挡所述端子排的遮挡板,以及位于所述遮挡板下方、供外部导线插入的下开口。

10、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具有与所述壳体装配的第一安装板,以及与外部设备装配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均成型有穿孔。

11、所述壳体的外侧面成型有供所述安装件的第三插块插入的第三插孔,所述第三插孔的内壁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三插块过盈配合的凸筋。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箱控制器,线路板组件包括第一线路板,以及至少一个与第一线路板相连、且呈交叉设置的第二线路板,与现有技术采用一整块线路板的方式相比,通过多个线路板交叉设置,能够合理利用壳体的横向和纵向空间,使得壳体体积较小,满足产品小型化的需求。

1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箱控制器,壳体上成型有供第二线路板的左右两侧对应插入的第一插槽,这样第二线路板能够沿着第一插槽插入,装配快捷方便;进一步的,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固定装配,线路板组件的顶面与盖板的顶壁相抵,且其底面与基座的底壁相抵,从而限制了线路板组件的安装位置,与现有技术需要通过螺钉固定线路板的方式相比,这样装配工序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1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箱控制器,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之间设有插接结构,插接结构包括设于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一方的第二插孔,以及设于另一方、与第二插孔对应插接的第二插块,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对插后,在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焊接时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焊接效率。

16、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箱控制器,第二线路板上设有用于与外部导线相连的端子排,壳体上成型有供端子排从其底面伸出的开孔,与现有技术导线需要伸入至壳体内部安装的方式相比,这样接线更加快捷方便。

17、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箱控制器,壳体上设有适于遮挡端子排的遮挡板,以及位于遮挡板下方、供外部导线插入的下开口,遮挡板能够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提高了可靠性。

18、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箱控制器,壳体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安装件,安装件具有与壳体装配的第一安装板,以及与外部设备装配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均成型有穿孔,装配时,先通过螺钉将第一安装板与壳体固定,然后通过螺钉将第二安装板与外部设备装配,这样方便电箱控制器的安装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以及设于所述壳体(3)上的线路板组件,所述线路板组件包括第一线路板(1),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相连、且呈交叉设置的第二线路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上成型有供所述第二线路板(2)的左右两侧对应插入的第一插槽(4),和/或,所述壳体(3)的底面成型有供所述第二线路板(2)底部的第一插块(5)插入的第一插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板(1)与所述第二线路板(2)固定装配,所述壳体(3)包括扣合设置的盖板(7)和基座(8),所述线路板组件的顶面与所述盖板(7)的顶壁相抵,且其底面与所述基座(8)的底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板(1)上设有多个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线路板(2)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导电部对应设置的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通过焊锡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板(1)与所述第二线路板(2)之间设有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线路板(1)和所述第二线路板(2)一方的第二插孔(9),以及设于另一方、与所述第二插孔(9)对应插接的第二插块(10),所述第二插块(10)上设有所述第一导电部或所述第二导电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的背面成型有供所述第一线路板(1)卡入的卡槽(23)。

7.根据权利要求1,2,4,5,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路板(2)上设有用于与外部导线相连的端子排(12),所述壳体(3)上成型有供所述端子排(12)从其底面伸出的开孔(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上设有适于遮挡所述端子排(12)的遮挡板(14),以及位于所述遮挡板(14)下方、供外部导线插入的下开口(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安装件(16),所述安装件(16)具有与所述壳体(3)装配的第一安装板(17),以及与外部设备装配的第二安装板(18),所述第一安装板(17)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8)上均成型有穿孔(1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外侧面成型有供所述安装件(16)的第三插块(20)插入的第三插孔(21),所述第三插孔(21)的内壁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三插块(20)过盈配合的凸筋(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箱控制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上的线路板组件,线路板组件包括第一线路板,以及至少一个与第一线路板相连、且呈交叉设置的第二线路板。与现有技术采用一整块线路板的方式相比,通过多个线路板交叉设置,能够合理利用壳体的横向和纵向空间,使得壳体体积较小,满足产品小型化的需求;另外,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固定装配,装配时,第二线路板沿着第一插槽插入至基座内,然后盖上盖板,盖板与线路板组件顶面相抵,从而限制线路板组件的位置,与现有技术需要通过螺钉固定线路板的方式相比,这样装配工序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清市福控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