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高可靠的电机调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89133发布日期:2023-08-03 20:2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高可靠的电机调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调速器,尤其涉及一种装配高可靠的电机调速器。


背景技术:

1、电机调速器,是一种可用于调节电动机速度的设备。现市面上使用的电机调速器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上实现对于电机时所需的调速器开关、调节旋钮、电位器、接线座、接插件、控制板、有线电容等,而壳体一般包括与面板一体式设置并形成呈筒状式结构的壳罩、以及连在壳罩开口一端的后板,后板通过卡扣或螺钉连接的方式接到壳罩上;其中调速器开关、调节旋钮均限位于壳体的面板区域,控制板设于壳罩内的区域,电位器、接线座、接插件均固定于控制板上,且有线电容同样设于壳罩的区域并与调速器开关、调节旋钮均接到控制板上的方式进行设置。

2、但市面上的电机调速器一般由于内部空间所限,且由于使用在电机调速器上的有线电容其体积一般也较大,即有线电容在壳罩区域内装入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使得了装在壳罩区域的有线电容一般会延伸到后板的区域,由此则会使得当后板组装到罩壳上时,会由于有线电容的所限,造成后板不易安装的情况。

3、同时,现有市面上的部分电机调速器,其壳体的样式采用左右式结构,即左右式结构的壳体在进行装配时,是在壳体侧边的位置进行配合,但配合方式一般也为卡扣或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其中螺钉的方式一般会出现成本偏高或生产工艺过程过于繁复以及装配繁琐的情况,而通过卡扣配合的壳体,一般通过普通的卡扣及卡扣槽配合的方式进行,由此使得该结构的电机调速器,虽说可正常使用,但该类电机调速器其体积一般不大,同时其使用时通常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拿取后,并在操作台上进行,由此使得了拿取过程中或在操作台上使用时,有一定的可能会出现没抓牢掉落或意外从操作台上摔落的情况,而当掉落或摔落时,有一定的概率会出现壳体上的卡扣从卡扣槽的位置,回退并脱出的情况,进而造成了电机调速器的壳体会出现散架的情况,由此也造成了电机调速器设计不可靠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可靠,且意外掉落或摔落不易散架的电机调速器。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装配高可靠的电机调速器,包括壳体、限位于壳体上的电机调速组件,所述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第一壳体适配的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的第一、第二壳体配合,两者之间形成有供电机调速组件放置并限位的容置空间,所述的第一壳体上包括开设于第一壳体的侧边上的卡扣槽、以及于第一壳体上形成的限位板,该限位板分布于卡扣槽一侧,所述的第二壳体上包括与卡扣槽适配的卡扣;

3、所述的第一、第二壳体通过该卡扣于限位板、卡扣槽之间伸入,并通过卡扣与卡扣槽配合,构成第一、第二壳体的卡合连接,该伸入于限位板、卡扣槽之间的卡扣,所述的卡扣相对于远离卡扣槽一侧与限位板临近。

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电机调速器的壳体设计成由第一、第二壳体组成,即通过由两半壳体拼合而成的结构,使得了设计到壳体内的有线电容,可分布在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区域,避免了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筒状式结构的壳罩与后板配合样式的壳体,所造成的有线电容安装时会延伸到后板位置,即有线电容位于壳体拼合的位置,造成的不易安装的情况,此外,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卡扣及卡扣槽方式进行卡合组装的同时,并在设置有卡扣槽的该半壳体上加装有限位板,使得了卡扣及卡扣槽组装后,卡扣区域相对于与卡扣槽配合的另一侧,可被限位板进行阻挡,由此使得了当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机调速器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掉落或摔落时,卡扣的区域会由于限位板挡于卡扣上卡合区域的后侧,使得卡扣牢牢卡在卡扣槽内,不易出现类似于现有技术由于电机调速器外部受力,造成电机调速器的壳体向内震荡,出现卡扣回退,进而造成卡扣于卡扣槽中脱出,导致壳体散架的情况,由此且确保了实用新型电机调速器设计及装配的可靠性。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卡扣包括延伸部、分布于延伸部一侧的扣合部、以及分布于延伸部另一侧的加强部,卡扣通过所述的加强部朝向限位板。

6、通过上述设置,使得了卡扣强度大大提升,即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卡扣可具备有两道防护,由于卡扣强度的提升,使得了电机调速器意外掉落或摔落时,不易出现由于壳体向内震荡,造成卡扣弹性回退或回弹,使得卡扣从卡扣槽的位置脱出,同时即使卡扣弹性回退或回弹的情况出现,通过限位板的作用,也可起到阻挡回退的作用,由此进一步电机调速器其设计及装配的可靠性。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加强部上相对于与第一壳体卡合方向开设有倒角,且所述的加强部上的倒角方向朝向限位板,限位板上于朝向加强部的一侧开设有与加强部上的倒角方向呈相反设置的反向倒角,通过卡扣槽与卡扣配合,该所述的倒角与反向倒角相抵触。

8、通过上述设置,由于卡扣槽与卡扣配合后,是通过卡扣上的倒角与限位板上的反向倒角相抵触的方式,进行的卡扣回退限位,使得了卡扣及限位板的主体部分的厚度可进行提升,不会由于两者若为平面接触时,造成卡扣或限位板的厚度无法做的太厚的情况,即进一步提升了壳体卡合后的强度。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卡扣槽开设于第一壳体的壳壁上,所述的限位板分布于壳壁的一侧,且该限位板为自第一壳体的壳底朝向远离壳底的方向延伸式设置,并与所述的壳壁平行。

10、通过上述设置,确保了壳体涉及的第一、第二壳体其卡合结构可在不影响容置空间内电机调速组件可靠设置的同时进行可靠设计。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壳体的壳壁上形成有壳壁加强部,第一壳体的底壳上形成有底壳加强部,壳壁加强部、底壳加强部分别与所述的限位板连接。

12、通过上述设置,实现限位板设置在壳体区域时,可确保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强度,且不会出现由于限位板的自身强度不足,造成电机调速器意外掉落或摔落时,出现有卡扣的回退或回弹,使得限位板断裂,进而造成电机调速器内部卡扣阻挡设计失去作用的情况,导致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机调速器出现设计不可靠的情况。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电机调速组件包括控制板、有线电容,所述的控制板限位于第一壳体内,有线电容分布于所述的第二壳体与控制板之间,该有线电容的电气端与控制板连接,所述的有线电容相对于朝向第二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黏胶,所述的第二壳体相对于有线电容上的设有黏胶的区域开设有线电容安置区,通过所述的黏胶,构成有线电容于有线电容安置区的限位。

14、通过上述设置,使得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机调速器可对电机调速组件进行可靠布置及限位。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该电机调速器还包括接插件,所述的接插件包括连接端与对插端,控制板开设有所述的连接端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的接插件通过连接端与连接孔的配合,构成接插件与控制板的连接,且接插件的对插端伸裸露于电机调速器的外部。

16、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当电机调速器需与外界产品或设备进行连接,可通过接插件对插的方式进行,且可避免出现类似于现有的电机调速器通过在控制板引出导线,通过导线与其他外界产品或设备连接时,出现的连接繁琐,操作不便捷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高可靠的电机调速器,包括壳体、限位于壳体上的电机调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第一壳体适配的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的第一、第二壳体配合,两者之间形成有供电机调速组件放置并限位的容置空间,所述的第一壳体上包括开设于第一壳体的侧边上的卡扣槽、以及于第一壳体上形成的限位板,该限位板分布于卡扣槽一侧,所述的第二壳体上包括与卡扣槽适配的卡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高可靠的电机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包括延伸部、分布于延伸部一侧的扣合部、以及分布于延伸部另一侧的加强部,卡扣通过所述的加强部朝向限位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高可靠的电机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部上相对于与第一壳体卡合方向开设有倒角,且所述的加强部上的倒角方向朝向限位板,限位板上于朝向加强部的一侧开设有与加强部上的倒角方向呈相反设置的反向倒角,通过卡扣槽与卡扣配合,该所述的倒角与反向倒角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配高可靠的电机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槽开设于第一壳体的壳壁上,所述的限位板分布于壳壁的一侧,且该限位板为自第一壳体的壳底朝向远离壳底的方向延伸式设置,并与所述的壳壁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装配高可靠的电机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的壳壁上形成有壳壁加强部,第一壳体的底壳上形成有底壳加强部,壳壁加强部、底壳加强部分别与所述的限位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装配高可靠的电机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调速组件包括控制板、有线电容,所述的控制板限位于第一壳体内,有线电容分布于所述的第二壳体与控制板之间,该有线电容的电气端与控制板连接,所述的有线电容相对于朝向第二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黏胶,所述的第二壳体相对于有线电容上的设有黏胶的区域开设有线电容安置区,通过所述的黏胶,构成有线电容于有线电容安置区的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高可靠的电机调速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机调速器还包括接插件,所述的接插件包括连接端与对插端,控制板开设有所述的连接端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的接插件通过连接端与连接孔的配合,构成接插件与控制板的连接,且接插件的对插端伸裸露于电机调速器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采用了一种装配高可靠的电机调速器,通过将壳体设计成由第一、第二壳体组成,即通过由两半壳体拼合而成的结构,第一、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卡扣及卡扣槽进行卡合组装,在设置卡扣槽的该半壳体上加装限位板,使得卡扣及卡扣槽组装后,卡扣区域相对于与卡扣槽配合的另一侧,可被限位板进行阻挡,使得电机调速器在使用过程中,掉落或摔落时,卡扣的区域会由于限位板挡于卡扣上卡合区域的后侧,使得卡扣牢牢卡在卡扣槽内,不易出现类似于现有技术由于电机调速器外部受力,造成电机调速器的壳体向内震荡,出现卡扣回退,造成卡扣于卡扣槽中脱出,导致壳体散架的情况,由此且确保了技术电机调速器设计及装配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伊达,徐延端,许占英,裴新明,胡伊特,张彭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欣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