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8136发布日期:2023-09-16 18:5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源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源模块是可以直接贴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源供应器,其特点是可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处理器、存储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及其他数字或模拟负载提供供电。其中,按现代电力电子的应用领域,可以把电源模块划分为绿色电源模块、开关电源模块、变换器、ups、变频器电源、焊机电源模块、直流电源模块、滤波器等。

2、目前,公开号为cn21659723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该结构通过在电路板一侧面的发热元器件发热面(电源模块发热面)上贴附散热绝缘膜,通过散热绝缘膜对电路板一侧面的发热元器件进行散热,并个外壳的通风通道把散热绝缘膜的热量带走,但是该装置仅通过散热绝缘膜对电源模块进行散热,散热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包括能够铺设于电源模块发热面的散热绝缘膜,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散热绝缘膜边缘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吸热面边缘部密封连接,且散热绝缘膜与半导体制冷片构成一个密闭腔室,该密闭腔室内填充有导热液体。

4、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吸热面边缘部密封连接有围板,且围板背离半导体制冷片的开口端部边缘与散热绝缘膜边缘对应密封连接,所述散热绝缘膜、半导体制冷片和围板构成一个密闭腔室。

5、优选的,所述围板背离半导体制冷片的开口端设有缺口,散热绝缘膜对应该缺口的位置设有折叠部。

6、优选的,所述围板背离半导体制冷片的开口端与电源模块对应连接。

7、优选的,所述围板设有能够开合以便于向密闭腔室填充导热液体的填充嘴。

8、优选的,所述散热绝缘膜边缘部与对应的围板内板面对应连接。

9、优选的,所述散热绝缘膜通过导热硅胶铺设于电源模块发热面。

10、优选的,还包括能够安装电源模块的外壳,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绝缘膜均置于所述外壳内。

11、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具有与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面对应连通的散热风道。

12、优选的,所述散热风道内具有加快气流流通的散热扇。

13、有益效果在于:

14、1、由于半导体制冷片的设置,使得散热绝缘膜快速的下降,保证散热绝缘膜始终与电源模块发热面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进而提高了对电源模块降温效率;由于密闭腔室内填充有导热液体使得半导体制冷片吸热面与散热绝缘膜之间不存在气体间隔,能够有效的提高半导体制冷片对散热绝缘膜的降温;

15、2、使用时散热绝缘膜吸收电源模块发热面的热量,并把热量传递给氟化液,氟化液吸热有液相变为气相,气相上升至矿物油区域,然后在有气相变为液相,保证了散热绝缘膜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温度,因此能够保证散热绝缘膜始终与电源模块发热面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进而提高了对电源模块降温效率。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包括能够铺设于电源模块发热面的散热绝缘膜(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2),所述散热绝缘膜(1)边缘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吸热面边缘部密封连接,且散热绝缘膜(1)与半导体制冷片(2)构成一个密闭腔室,该密闭腔室内填充有导热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吸热面边缘部密封连接有围板(3),且围板(3)背离半导体制冷片(2)的开口端部边缘与散热绝缘膜(1)边缘对应密封连接,所述散热绝缘膜(1)、半导体制冷片(2)和围板(3)构成一个密闭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3)背离半导体制冷片(2)的开口端设有缺口,散热绝缘膜(1)对应该缺口的位置设有折叠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3)背离半导体制冷片(2)的开口端与电源模块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3)设有能够开合以便于向密闭腔室填充导热液体的填充嘴(3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绝缘膜(1)边缘部与对应的围板(3)内板面对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绝缘膜(1)通过导热硅胶铺设于电源模块发热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安装电源模块的外壳(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和散热绝缘膜(1)均置于所述外壳(4)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内部具有与半导体制冷片(2)散热面对应连通的散热风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内具有加快气流流通的散热扇(4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源模块技术领域的一种电源模块散热结构,包括能够铺设于电源模块发热面的散热绝缘膜,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散热绝缘膜边缘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吸热面边缘部密封连接,且散热绝缘膜与半导体制冷片构成一个密闭腔室,该密闭腔室内填充有导热液体。本技术由于半导体制冷片的设置,使得散热绝缘膜快速的下降,保证散热绝缘膜始终与电源模块发热面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进而提高了对电源模块降温效率;由于密闭腔室内填充有导热液体使得半导体制冷片吸热面与散热绝缘膜之间不存在气体间隔,能够有效的提高半导体制冷片对散热绝缘膜的降温。

技术研发人员:王郁茜,冯英,李卓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深蓝静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