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测器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8317发布日期:2023-08-04 00:0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探测器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探测器的,具体涉及一种探测器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光电探测器的原理是由辐射引起被照射材料电导率发生改变,光电探测器在军事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有广泛用途,在可见光或近红外波段主要用于射线测量和探测、工业自动控制和光度计量等,在红外波段主要用于导弹制导、红外热成像和红外遥感等方面。

2、现有的集成式光电探测器由于多数的元件设置在电路板上,当光电探测器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导致多元件的电路板高温,高温不但容易影响元件的正常工作,且容易对元件造成一定的损伤。

3、如申请号为202221417016.9提出的中国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成式光电探测器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可拆卸地横向设置有集成电路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可拆卸地设置有封闭盖,所述封闭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塔式散热片,所述塔式散热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集成电路板相贴合的导热硅胶,所述导热块的表面且位于所述塔式散热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该集成式光电探测器的散热结构,利用风力将塔式散热片表面的热量进行风冷,从而到达散热的目的,使集成电路板在长时间的工作下不会产生高温现象,从而适应长时间的工作,有效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主要能够解决现有的集成式光电探测器由于多数的元件设置在电路板上,当光电探测器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导致多元件的电路板高温,高温不但容易影响元件的正常工作,且容易对元件造成一定的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探测器散热结构,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对探测器元器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集中导出,配合其中的散热结构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整体装置便于快速拆装进行使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探测器散热结构,包括支撑架、安装架、安装板、导流结构和导温结构,安装架和支撑架活动连接,安装板和安装架固定连接,导流结构和安装架固定连接,导温结构位于支撑架下方位置,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网,支撑架的顶部嵌入设置有散热座,散热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罩,散热座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散热扇,导流结构包括有固定架和导流扇,固定架和导流扇固定连接,导温结构包括有内框架、限位座、导温板、散热翅片、接触头和套接筒,接触头和套接筒活动连接,限位座和内框架固定连接,导温板和限位座固定连接,散热翅片和导温板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支撑架和安装架之间通过轴体翻转设置,支撑架和安装架为本装置挤出架体结构,整体呈半包围架体结构设置。

5、进一步的,导温结构整体位于安装架的内侧位置,整体呈梯形向下突出设置,而导流结构位于导温结构和安装架之间的两侧位置。

6、进一步的,防尘网覆盖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位置,散热座和防尘罩整体呈锥形设置,散热扇嵌入在散热座和防尘罩之间,设置为无动力扇体结构。

7、进一步的,散热扇、散热座和防尘罩三者配套设置,沿支撑架顶部横向分布设置多组。

8、进一步的,固定架和支撑架垂直连接,导流扇配套设置驱动马达,和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同时水平位于散热翅片的外侧位置。

9、进一步的,导温板呈“z”状贯穿内框架设置,设置为导温硅胶板,散热翅片设置为铜制翅片,嵌入在导温板的顶部位置,同时散热翅片整体呈竖向偏心设置,表面设置导流条槽。

10、进一步的,接触头和套接筒两者之间通过弹簧活动套接,接触头设置为橡胶软头。

1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翻转连接的支撑架和安装架便于对整体装置快速和外部探测器结构进行拆装调节。

13、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尘网达到避免外部灰尘进入散热座内部的效果,通过无动力驱动设置的散热扇达到将热量向外导出的效果,同时避免了动力驱动产生的热量反作用于本装置。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扇配合固定架达到水平对散热翅片上集中的热量进行导出散热的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温板底端接触到探测器中的元器件以及电路板结构,从而达到将其中的热量进行集中导出的效果,而导温板集中的热量通过散热翅片二次集中,此时由于散热翅片为偏心设置,增加和气流的接触面积,配合导流结构整体产生的散热气流从而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产生的气流一部分同时带动散热座中的散热扇转动,配合散热扇增强热量导出效果,加强散热处理。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套接的接触头和套接筒便于将装置整体和外部安装结构进行接触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探测器散热结构,包括支撑架(1)、安装架(2)、安装板(3)、导流结构(4)和导温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和支撑架(1)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板(3)和安装架(2)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结构(4)和安装架(2)固定连接,所述导温结构(5)位于支撑架(1)下方位置,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网(6),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嵌入设置有散热座(7),所述散热座(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罩(9),所述散热座(7)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散热扇(8),所述导流结构(4)包括有固定架(10)和导流扇(11),所述固定架(10)和导流扇(11)固定连接,所述导温结构(5)包括有内框架(12)、限位座(13)、导温板(14)、散热翅片(15)、接触头(16)和套接筒(17),所述接触头(16)和套接筒(17)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座(13)和内框架(12)固定连接,所述导温板(14)和限位座(13)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15)和导温板(1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测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和安装架(2)之间通过轴体翻转设置,支撑架(1)和安装架(2)为本装置挤出架体结构,整体呈半包围架体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测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温结构(5)整体位于安装架(2)的内侧位置,整体呈梯形向下突出设置,而导流结构(4)位于导温结构(5)和安装架(2)之间的两侧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测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6)覆盖设置在支撑架(1)的顶部位置,散热座(7)和防尘罩(9)整体呈锥形设置,散热扇(8)嵌入在散热座(7)和防尘罩(9)之间,设置为无动力扇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测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8)、散热座(7)和防尘罩(9)三者配套设置,沿支撑架(1)顶部横向分布设置多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测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0)和支撑架(1)垂直连接,导流扇(11)配套设置驱动马达,和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同时水平位于散热翅片(15)的外侧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测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温板(14)呈“z”状贯穿内框架(12)设置,设置为导温硅胶板,散热翅片(15)设置为铜制翅片,嵌入在导温板(14)的顶部位置,同时散热翅片(15)整体呈竖向偏心设置,表面设置导流条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测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头(16)和套接筒(17)两者之间通过弹簧活动套接,接触头(16)设置为橡胶软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探测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探测器散热结构,包括支撑架、安装架、安装板、导流结构和导温结构,安装架和支撑架活动连接,安装板和安装架固定连接,导流结构和安装架固定连接,导温结构位于支撑架下方位置,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网,支撑架的顶部嵌入设置有散热座,散热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罩。通过导温板底端接触到探测器中的元器件以及电路板结构,从而达到将其中的热量进行集中导出的效果,而导温板集中的热量通过散热翅片二次集中,此时由于散热翅片为偏心设置,增加和气流的接触面积,配合导流结构整体产生的散热气流从而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产生的气流一部分同时带动散热座中的散热扇转动。

技术研发人员:高阳,甘红果,周泽华,刘刚,万生鹏,李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旭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