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晶体管、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4575发布日期:2023-07-27 23:0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发光晶体管、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智能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晶体管、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主动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以其超薄可柔性、低驱动电压等优点逐渐成为热门技术。薄膜晶体管(tft)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构建主动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的关键基础元件,推动了amoled在移动智能终端上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但是现有的amoled显示器需要单独对tft和oled进行制作,整体制程工艺难度很大,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发光晶体管、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艺难度到达,生产升本高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晶体管,所述发光晶体管包括栅极、半导体层、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3、所述半导体层的至少部分结构夹设于所述栅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栅极;

4、当所述栅极被施加电压时,所述半导体层用于生成感生电荷,并用于向所述发光层传输所述感生电荷;

5、所述第一电极用于向所述发光层提供第一电荷,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向所述发光层提供第二电荷;

6、所述感生电荷和所述第一电荷的带电类型相反,并与所述第二电荷的带电类型相反。

7、可选的,所述半导体层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所述半导体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8、将靠近所述栅极的半导体层作为第一半导体层,将远离所述栅极的半导体层作为第二半导体层;

9、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用于生成所述感生电荷,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生成的所述感生电荷,并用于向所述发光层传输所述感生电荷;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的迁移率高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的迁移率。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的迁移率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的迁移率的差值大于等于1平方厘米/(伏·秒)。

11、可选的,所述发光晶体管还包括第一电荷传输层,所述第一电荷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12、当所述栅极被施加的电压为正电压时,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的导带与所述第一电荷传输层的导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0.5电子伏特;或者,当所述栅极被施加的电压为负电压时,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的价带与所述第一电荷传输层价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0.5电子伏特。

13、可选的,沿厚度方向,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投影远离所述栅极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投影。

14、可选的,沿厚度方向,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投影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投影。

15、可选的,所述发光晶体管还包括第一电荷传输层,所述第一电荷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16、当所述栅极被施加的电压为正电压时,所述第一电极的金属功函数与所述第一电荷传输层的导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0.5电子伏特;或者,当所述栅极被施加的电压为负电压时,所述第一电极的金属功函数与所述第一电荷传输层价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0.5电子伏特。

17、可选的,所述发光晶体管还包括第二电荷传输层,所述第二电荷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和发光层之间,所述第二电极的金属功函数与所述第二电荷传输层的价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0.5电子伏特。

18、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发光晶体管。

19、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和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固定于所述外壳。

20、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2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晶体管包括栅极、半导体层、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层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所述半导体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的迁移率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的迁移率的差值大于等于1平方厘米/(伏·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晶体管还包括第一电荷传输层,所述第一电荷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沿厚度方向,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投影远离所述栅极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投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沿厚度方向,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投影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投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晶体管还包括第一电荷传输层,所述第一电荷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晶体管还包括第一电荷传输层,所述第一电荷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晶体管。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固定于所述外壳。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光晶体管、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其中,发光晶体管包括栅极、所述半导体层、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半导体层夹设于所述栅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栅极;当所述栅极被施加电压时,所述半导体层用于生成感生电荷,并用于向所述发光层传输所述感生电荷;所述第一电极用于向所述发光层提供第一电荷,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向所述发光层提供第二电荷;所述感生电荷和所述第一电荷的带电类型相反,并与所述第二电荷的带电类型相反。可以实现,通过上述设置,将晶体管与发光二极管结合,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工艺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毕文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