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器上盖板结构、电机控制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4146发布日期:2023-11-17 14:4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电机控制器上盖板结构、电机控制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上盖板结构、电机控制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1、噪声、振动及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nvh)性能是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的关键技术指标,电驱动总成nvh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驾驶舒适性。电驱动总成nvh的主要激励源是电机和减速器,电机和减速器在运行时,产生的激励力通过三合一一体壳体结构传递到电机控制器。由于电机控制器上盖板一般采用薄板结构,四周用螺栓与控制器壳体连接,上盖板中间面积大,该盖板结构形式的一阶模态低,很容易与外激励力频率发生共振,并产生辐射噪声,长时间的共振还会引起结构疲劳,继而降低控制器使用寿命。

2、目前电机控制器上盖板引起的nvh问题改善主要是通过两种方案进行改善。

3、方案一是增加控制器上盖板的壁厚或增加加强筋,提高控制器总成一阶模态,避开共振频率带,提升nvh效果,该方案虽然能提升nvh效果,但是提升的效果有限,并且还会增加控制器整体重量。随着整车nvh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种以提高模态一个维度进行设计已经无法满足整车nvh需求。

4、方案二是上盖板采用复合静音板冲压成型,利用静音板内的阻尼层来抑制上盖板的振动,达到降噪的效果,但是以复合静音板冲压成型的盖板结构简单,刚度差,且在盖板内部不能做复杂的emc隔离板,从而降低电驱动总成的emc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机控制器上盖板容易与外激励力频率发生共振,并产生辐射噪声,长时间的共振还会引起结构疲劳,继而降低控制器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上盖板结构、含有该上盖板结构的电机控制器和车辆,该上盖板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共振,进而达到降噪的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上盖板结构,所述上盖板结构包括:上盖板本体;以及静音板,所述静音板设置于所述上盖板本体顶部,其中,所述静音板被配置为至少三层的薄板结构,且中间层材料阻尼系数大于外层材料阻尼系数。

3、优选的,所述静音板通过粘接或铆接或螺接的方式和所述上盖板本体相连。

4、优选的,所述静音板的中间层材料是粘弹性材料,所述静音板的外层材料是金属;所述静音板表面涂设有镀层。

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以及所述的上盖板结构,所述上盖板结构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顶部。

6、优选的,所述上盖板本体顶部边缘位置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配合第一定位件将所述上盖板本体和所述控制器本体顶部的壳体相连。

7、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件是螺栓。

8、优选的,所述上盖板本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配合第二定位件将所述上盖板本体和所述控制器本体顶部的壳体相连。

9、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件是螺栓;所述静音板对应所述第二定位孔位置设有避让孔。

10、优选的,所述上盖板本体顶部设有至少一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延伸至所述上盖板本体的边缘并贯穿;所述静音板设有若干散热孔和/或凸起,所述散热孔沿所述导流槽方向设置。

11、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电机控制器。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盖板本体顶部设置至少三层薄板结构的静音板,通过中间层材料和外层材料的阻尼系数差,提供高阻尼,将动力总成传递到静音板的激励力共振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进行耗散,有效抑制上盖板本体的共振,进而达到降噪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工艺容易实现,nvh提升效果明显且工艺制造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控制器上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板(2)通过粘接或铆接或螺接的方式和所述上盖板本体(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板(2)的中间层材料是粘弹性材料,所述静音板(2)的外层材料是金属;

4.一种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本体(1)顶部边缘位置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101),配合第一定位件将所述上盖板本体(1)和所述控制器本体(3)顶部的壳体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是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本体(1)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102),配合第二定位件将所述上盖板本体(1)和所述控制器本体(3)顶部的壳体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是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本体(1)顶部设有至少一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102)的导流槽(103),所述导流槽(103)延伸至所述上盖板本体(1)的边缘并贯穿;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控制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上盖板结构、电机控制器和车辆,所述上盖板结构包括:上盖板本体;以及静音板,所述静音板设置于所述上盖板本体顶部,其中,所述静音板被配置为至少三层的薄板结构,且中间层材料阻尼系数大于外层材料阻尼系数,本技术的上盖板本体顶部设置至少三层薄板结构的静音板,通过中间层材料和外层材料的阻尼系数差,提供高阻尼,将动力总成传递到静音板的激励力共振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进行耗散,有效抑制上盖板本体的共振,进而达到降噪的效果,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工艺容易实现,NVH提升效果明显且工艺制造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刘蕾,朱玲玉,吴鸿信,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巨自动化装备(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