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机构及逆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9010发布日期:2023-09-13 23:4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固定机构及逆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尤其涉及一种固定机构及逆变设备。


背景技术:

1、电气设备(例如,逆变设备等)内设有发热器件,发热器件(例如,mos管、电感等)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需要及时散发出去。相关技术中,发热器件通过与散热器紧贴以实现散热,但发热器件需要通过螺钉以及压板等配件固定,安装较复杂,且螺钉容易松脱,可靠性较低,导致发热器件不能贴紧散热器,不利于发热器件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固定机构及逆变设备,以解决“发热器件需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较复杂,可靠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固定机构,其可应用于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包括基板、与基板电连接的第一发热器件和第二发热器件、散热板。固定机构包括:

3、导热件,设于散热板;和

4、固定件,固定件的外周供导热件套设,固定件包括顶壁和由所述顶壁朝背离所述散热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侧壁,侧壁沿延伸方向逐渐靠近导热件并抵推第一发热器件贴合于导热件。

5、一种实施方式中,侧壁具有朝向导热件凸伸的突状部。突状部抵持第一发热器件,以使第一发热器件贴合于导热件。

6、一种实施方式中,侧壁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摆动。当侧壁在第一位置时,侧壁限位于基板,阻止侧壁抵推第一发热器件;当侧壁在第二位置时,侧壁脱离基板的限位,并抵推第一发热器件贴合于导热件。

7、一种实施方式中,基板设有通孔。侧壁远离顶壁的一端设有凸起,当凸起穿设于通孔内时,侧壁限位于通孔,以使突状部远离导热件;当凸起从通孔内脱离,解除对侧壁的限位,突状部抵持第一发热器件,以使第一发热器件贴合于导热件。

8、一种实施方式中,导热件形成有收容腔,固定件位于收容腔内。收容腔内设有导热胶,导热胶通过通孔灌入。导热胶可为但不限于有机硅导热胶、环氧树脂ab胶、聚氨酯胶、聚氨酯导热胶、导热硅脂等,上述导热胶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1.1~1.5w/(m·k))。在收容腔体内填充导热胶,导热胶能将第一发热器件和第二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板,提升了对第一发热器件和第二发热器件的散热效果。

9、一种实施方式中,侧壁包括多个。多个侧壁均设有突状部,且均与顶壁连接。

10、一种实施方式中,顶壁和多个侧壁合围形成一腔体,第二发热器件位于腔体内。

11、一种实施方式中,散热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面对于基板,导热件设于第一表面,第二表面设有散热器。散热器可为翅片式散热器。翅片结构紧凑,能增大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即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这样就可以提高散热器的换热效率。翅片的结构形式可为但不限于绕片式、串片式、焊片式、轧片式等,本申请并不作限制。翅片的材料可为但不限于钢、不锈钢、铜、铝等,本申请并不作限制。

12、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件为弹性钢。

13、本申请第二方面提出一种逆变设备,包括壳体、基板、与基板电连接的第一发热器件和第二发热器件、散热板以及如上所述的固定机构。基板、第一发热器件、第二发热器件、固定机构位于壳体内,散热板与壳体连接,固定机构的导热件设于散热板。

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机构,通过将导热件套设于固定件的外周,并将固定件的侧壁配置为沿延伸方向逐渐靠近导热件并抵推第一发热器件贴合于导热件,使第一发热器件抵持于导热件和固定件之间,完成了对第一发热器件的压紧固定,还能将第一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高效地传导到导热件,并通过散热板逸散。本申请的固定机构仅通过导热件和固定件相配合便能达到对第一发热器件压紧的效果,无需使用螺钉等配件,安装简便,没有螺钉松脱的风险,提高了可靠性。

15、本申请中,逆变设备包括上述固定机构。由于无需使用螺钉等配件对第一发热器件进行固定,因此简化了逆变设备的结构。通过将第一发热器件抵持在导热件和固定件之间,既提升了第一发热器件的安装可靠性,也改善了对第一发热器件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了逆变设备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固定机构,应用于电气设备,所述电气设备包括基板、与所述基板电连接的第一发热器件和第二发热器件、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具有朝向所述导热件凸伸的突状部,所述突状部抵持所述第一发热器件,以使所述第一发热器件贴合于所述导热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摆动,当所述侧壁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侧壁限位于所述基板,阻止所述侧壁抵推所述第一发热器件;当所述侧壁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侧壁脱离所述基板的限位,并抵推所述第一发热器件贴合于所述导热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设有通孔,所述侧壁远离所述顶壁的一端设有凸起,当所述凸起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时,所述侧壁限位于所述通孔,以使所述突状部远离所述导热件;当所述凸起从所述通孔内脱离,解除对所述侧壁的限位,所述突状部抵持所述第一发热器件,以使所述第一发热器件贴合于所述导热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形成有收容腔,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收容腔内设有导热胶,所述导热胶通过所述通孔灌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多个,多个侧壁均设有所述突状部,且均与所述顶壁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和所述多个侧壁合围形成一腔体,所述第二发热器件位于所述腔体内。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面对于所述基板,所述导热件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有散热器。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弹性钢。

10.一种逆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基板、与所述基板电连接的第一发热器件和第二发热器件、散热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机构,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发热器件、所述第二发热器件、所述固定机构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固定机构的导热件设于所述散热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固定机构及逆变设备。固定机构包括导热件和固定件,导热件设于散热板并套设于固定件的外周。固定件包括顶壁和由顶壁朝背离散热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侧壁,侧壁沿延伸方向逐渐靠近导热件并抵推第一发热器件贴合于导热件。本申请仅通过导热件和固定件相配合便能达到对第一发热器件压紧的效果,无需使用螺钉等配件,安装简便,没有螺钉松脱的风险,提高了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赵密,陈熙,王雷,王晨,汤桂衡,陈勇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