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结构及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2500发布日期:2023-11-07 00:5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散热结构及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充电桩。


背景技术:

1、目前,电动汽车发展迅猛,电动汽车的充电桩的发展应运而生,充电桩再给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充电桩的变压器以及主控制板均会产生热量,随着热量不断发散出来,整个充电桩内部的温度就会快速升高,当充电桩内部热量达到一定温度值的时候,高温环境将影响充电桩内部的变压器、整流模块以及电路板的稳定运行,可能出现电子故障降低充电桩的充电效率。倘若充电桩内部多个问题同时出现,也可能出现火灾隐患出现。小功率直流充电桩模块电路高度集成,传统直流充电模块采用强制风冷,风扇与发热元器件均处于同一壳体内,壳体两端开孔,形成风道,实现壳体内部与外部空气热交换。此种散热结构,雨水和灰尘容易进入壳体内,损坏充电模块,导致充电桩寿命锐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及充电桩,以解决传统散热结构雨水和灰尘容易进入壳体内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功率模块、分隔组件、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所述分隔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分隔组件将所述壳体分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密封设置,所述功率模块和所述第一散热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扇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3、可选地,所述分隔组件包括隔板和散热组件,所述隔板开设有安装口,所述散热组件盖设于所述安装口上,且所述散热组件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口密封连接,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扇与所述散热孔之间。

4、可选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包括相连接的基板和翅片,所述基板盖设于所述安装口上,且所述基板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口密封连接;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固定口,所述固定口内设置有变压器,所述第二散热器对应所述变压器设置。

5、可选地,所述第二散热器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内凹形成固定腔,所述变压器设置于所述固定腔内。

6、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所述翅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翅片成块设置,每一块中的多个所述翅片通过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基板连接。

7、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本体、顶盖和后盖,所述顶盖与所述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顶盖与所述本体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后盖与所述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后盖与所述本体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二腔室。

8、可选地,所述本体形成有安装边,所述安装边向外延伸,所述安装边上设置有密封条。

9、可选地,所述安装边远离所述密封条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顶盖包括主体和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的外缘相连接;所述散热充电桩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固定槽的槽底壁可拆卸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二散热扇包括安装架、叶轮和过滤网,所述安装架开设有通风口,所述叶轮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通风口对应设置,所述过滤网对应所述通风口设置。

11、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桩,充电桩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结构。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分隔组件将壳体分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功率模块和第一散热扇设置于第一腔室内,第一腔室密封设置,避免灰尘和雨水进入第一腔室导致功率模块损坏,延长功率模块的使用寿命,提高充电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一散热扇用于实现第一腔室内部空气循环流动,热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实现第一腔室内部均温的效果,增大壳体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功率模块的散热效率。壳体上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与第二腔室相连通,通过设置散热孔实现第二腔室与外部空气相连通。第二散热扇位于第二腔室内,第二散热扇转动,以使第二腔室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进行换热,降低分隔组件和功率模块的温度,加快功率模块的散热速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隔组件将壳体分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功率模块设置在封闭的第一腔室内,避免灰尘和雨水进入导致的功率模块损坏。并且,通过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配合,提高功率模块的散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功率模块、分隔组件、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所述分隔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分隔组件将所述壳体分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密封设置,所述功率模块和所述第一散热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扇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包括隔板和散热组件,所述隔板开设有安装口,所述散热组件盖设于所述安装口上,且所述散热组件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口密封连接,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扇与所述散热孔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包括相连接的基板和翅片,所述基板盖设于所述安装口上,且所述基板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口密封连接;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固定口,所述固定口内设置有变压器,所述第二散热器对应所述变压器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器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内凹形成固定腔,所述变压器设置于所述固定腔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所述翅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翅片成块设置,每一块中的多个所述翅片通过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基板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本体、顶盖和后盖,所述顶盖与所述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顶盖与所述本体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后盖与所述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后盖与所述本体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二腔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形成有安装边,所述安装边向外延伸,所述安装边上设置有密封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边远离所述密封条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顶盖包括主体和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的外缘相连接;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固定槽的槽底壁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扇包括安装架、叶轮和过滤网,所述安装架开设有通风口,所述叶轮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通风口对应设置,所述过滤网对应所述通风口设置。

10.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散热结构及充电桩,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功率模块、分隔组件、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所述分隔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分隔组件将所述壳体分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密封设置,所述功率模块和所述第一散热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扇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本技术通过设置分隔组件将壳体分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功率模块设置在封闭的第一腔室内,避免灰尘和雨水进入导致的功率模块损坏。并且,通过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配合,提高功率模块的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戴国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驿普乐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