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理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4765发布日期:2023-12-06 20:5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管理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理模块,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制冷剂和冷却剂对车辆中的部件进行冷却的热管理模块。


背景技术:

1、在热管理模块的运行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换热器实现流经制冷剂板的制冷剂与流经冷却剂板的冷却剂之间的热交换。在现有技术中,换热器的接口分别与制冷剂板和冷却剂板上对应的开口连通,将换热器与制冷剂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将制冷剂板与冷却剂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现有技术中,换热器与冷却剂板的连接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理模块,包括:制冷剂板,具有用于流经制冷剂的制冷剂流道,制冷剂流道具有制冷剂流道开口;冷却剂板,与制冷剂板相邻布置,具有用于流经冷却剂的冷却剂流道,冷却剂流道具有第一冷却剂流道开口;换热器,具有用于流经制冷剂的制冷剂通道和用于流经冷却剂的冷却剂通道,制冷剂通道具有第一制冷剂通道接口,冷却剂通道具有第一冷却剂通道接口;其中,热管理模块还包括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固定至换热器,连接部件紧固至制冷剂板以及冷却剂板,且其中,连接部件具有:制冷剂连接通道,用于流经制冷剂,制冷剂连接通道的一端与制冷剂板的制冷剂流道开口连通,另一端与换热器的第一制冷剂通道接口连通。

2、根据该方案,连接部件固定至换热器,制冷剂板中的制冷剂流道依次与连接部件中的制冷剂连接通道和换热器中的制冷剂通道连通,使得制冷剂板中的制冷剂可以通过连接部件中的制冷剂连接通道流入换热器中的制冷剂通道,且连接部件紧固至制冷剂板以及冷却剂板,从而使得换热器与冷却剂板之间的连接更稳定,并且减少了制冷剂管路的使用从而使得热管理模块的结构紧凑。

3、在一些方案中,连接部件还具有:冷却剂连接通道,用于流经冷却剂,冷却剂连接通道的一端与冷却剂板的第一冷却剂流道开口连通,另一端与换热器的第一冷却剂通道接口连通。

4、根据该方案,冷却剂板中的冷却剂流道依次与连接部件中的冷却剂连接通道和换热器中的冷却剂通道连通,使得冷却剂板中的冷却剂可以通过连接部件中的冷却剂连接通道流入换热器中的冷却剂通道,从而减少了冷却剂管路的使用从而使得热管理模块的结构紧凑。

5、在一些方案中,连接部件与换热器连接成一体。

6、根据该方案,连接部件与换热器之间的固定连接更可靠。

7、在一些方案中,制冷剂连接通道或冷却剂连接通道是贯穿连接部件的通孔。

8、根据该方案,这样的连接部件结构简单并且易于加工。

9、在一些方案中,连接部件具有用于使紧固件穿过的安装孔。

10、根据该方案,可以通过螺钉穿过连接部件上的安装孔将连接部件与制冷剂板或冷却剂板固定连接。

11、在一些方案中,冷却剂板在其面向制冷剂板的第一侧上设有朝向制冷剂板突出的凸棱。

12、根据该方案,凸棱可以减少制冷剂板与冷却剂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缓了制冷剂板中的制冷剂与冷却剂板中的冷却剂之间的热交换。

13、在一些方案中,冷却剂板包括冷却剂板主体和盖板,冷却剂流道形成在冷却剂板主体与盖板之间,且其中,凸棱设置在盖板上。

14、根据该方案,冷却剂流道可以由其主体上的沟槽和盖板配合形成,其中沟槽可以是半敞开的,从而降低了沟槽的加工难度,尤其适合形状不规则的冷却剂流道。

15、在一些方案中,制冷剂板位于冷却剂板的第一侧且定位在冷却剂板与换热器之间,冷却剂板的第一冷却剂流道开口位于冷却剂板的角部且朝向换热器延伸,制冷剂板在其角部设置有允许第一冷却剂流道开口穿过的缺口。

16、根据该方案,虽然制冷剂板位于冷却剂板与换热器之间,但是冷却剂板仍然能够通过制冷剂板上的缺口与换热器连通。

17、在一些方案中,换热器包括与外部管路流体连通的第二制冷剂通道接口和第二冷却剂通道接口。

18、根据该方案,在换热器中,制冷剂通道中的制冷剂与冷却剂通道中的冷却剂可以分别通过第二制冷剂通道接口和第二冷却剂通道接口与外部热管理元件连通,使得热管理模块能够满足更复杂的热管理需求。

19、在一些方案中,换热器包括与制冷剂板流体连通的第二制冷剂通道接口和与冷却剂板流体连通的第二冷却剂通道接口,且其中,连接部件包括分别用于第一制冷剂通道接口和第二制冷剂通道接口的第一连接部件和分别用于第一冷却剂通道接口和第二冷却剂通道接口的第二连接部件。

20、根据该方案,在换热器中完成热交换的制冷剂和/或冷却剂可以返回至制冷剂板中的制冷剂流道和/或冷却剂板中的冷却剂流道。

21、在一些方案中,换热器是水冷冷凝器或电池冷却器。



技术特征:

1.一种热管理模块(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700)还具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700)与所述换热器(600)连接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连接通道(710)或所述冷却剂连接通道(720)是贯穿所述连接部件(700)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700)具有用于使紧固件穿过的安装孔(7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板(200)在其面向所述制冷剂板(500)的第一侧上设有朝向所述制冷剂板(500)突出的凸棱(2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板(200)包括冷却剂板主体和盖板(400),所述冷却剂流道形成在所述冷却剂板主体与所述盖板(400)之间,且其中,所述凸棱(220)设置在所述盖板(40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板(500)位于所述冷却剂板(200)的第一侧且定位在所述冷却剂板(200)与所述换热器(600)之间,所述冷却剂板(200)的第一冷却剂流道开口(210)位于所述冷却剂板(200)的角部且朝向所述换热器(600)延伸,所述制冷剂板(500)在其角部设置有允许所述第一冷却剂流道开口(210)穿过的缺口(5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600)包括与外部管路流体连通的第二制冷剂通道接口和第二冷却剂通道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600)包括与所述制冷剂板(500)流体连通的第二制冷剂通道接口和与所述冷却剂板(200)流体连通的第二冷却剂通道接口,且其中,所述连接部件(700)包括分别用于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接口(610)和所述第二制冷剂通道接口的第一连接部件(701)和分别用于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接口(620)和所述第二冷却剂通道接口的第二连接部件(7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理模块,包括:制冷剂板,具有用于流经制冷剂的制冷剂流道,制冷剂流道具有制冷剂流道开口;冷却剂板,与制冷剂板相邻布置,具有用于流经冷却剂的冷却剂流道,冷却剂流道具有第一冷却剂流道开口;换热器,具有用于流经制冷剂的制冷剂通道和用于流经冷却剂的冷却剂通道,制冷剂通道具有第一制冷剂通道接口,冷却剂通道具有第一冷却剂通道接口;其中,热管理模块还包括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固定至换热器,连接部件紧固至制冷剂板以及冷却剂板,且其中,连接部件具有:制冷剂连接通道,用于流经制冷剂,制冷剂连接通道的一端与制冷剂板的制冷剂流道开口连通,另一端与换热器的第一制冷剂通道接口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锋,蒋云飞,高杨,孙禄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