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2677发布日期:2023-08-27 10:0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散热装置及矿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散热,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矿机。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热流密度越来越大,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导致其温度升高。比如矿机在高负荷运行时,cpu等电子元件会释放出很大的热量,当温度过高时,电子元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会降低。因此,对电子元件进行及时有效的散热是至关重要的。通常采用两相浸没式散热装置对矿机的发热元件进行散热。

2、现有技术中,两相浸没式散热装置的风冷模块的风冷效果较差,导致不能较好地对相变工质转移的热量进行排出,严重时导致电子元件过热损坏。

3、所以,亟需一种散热装置及矿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矿机,换热效果更好,资源利用率更高。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散热装置,包括:

4、浸没模块,其内设置浸没腔,所述浸没腔用于盛放液相的冷却介质和发热元件;

5、风冷模块,包括风扇、导流腔和散热器,所述风扇的冷风能沿第一方向依次流经所述导流腔和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能与所述冷却介质和所述冷风换热,且所述散热器沿第二方向的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浸没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延伸长度;所述导流腔由相互间隔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以及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导流板围设形成,两个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散热器一端的间隔距离与所述散热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延伸长度相同,且均小于所述两个导流板远离所述散热器一端的间隔距离。

6、作为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冷模块还设置有两个挡风板,两个所述挡风板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散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器夹设于两个所述挡风板之间。

7、作为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风扇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设置。

8、作为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浸没腔远离所述散热器的一端还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板、所述下板和所述导流板均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风扇一一对应的通风孔,所述风扇与所述通风孔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9、作为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导流板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散热器向靠近所述散热器的一端逐渐减小。

10、作为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器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

11、作为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器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翅片,所述翅片能与所述冷却介质换热,所述冷风能流经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以与所述翅片换热。

12、作为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装置还设置有壳体,所述浸没模块和所述风冷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风扇连通的入风孔,所述后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散热器连通的出风孔。

13、作为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冷模块设置于所述浸没模块的上方。

14、矿机,包括发热元件和如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发热元件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的浸没腔内。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浸没模块和风冷模块,用于实现对发热元件的两相散热;其中浸没模块用于将发热元件浸没于浸没腔内,以使得浸没腔内的液相冷却介质可以吸收发热元件的热量并将热量转移至风冷模块的散热器中;风冷模块的风扇转动产生冷风,压强迫使冷风沿第一方向经过导流腔后进入散热器,以将散热器的热量进一步排出。通过将散热器沿第二方向的延伸长度不小于浸没腔沿第二方向的延伸长度,使得浸没腔内沿第二方向的各处均能与散热器进行换热;导流腔为与散热器形成的一个封闭的风道,避免漏风,其设置有利于将风扇产生的冷风进行汇集,即两个导流板靠近散热腔一端的间隔距离与散热器沿第二方向的延伸长度相同,一方面保证了散热器沿第二方向的各处均能与冷风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冷风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特征:

1.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模块(200)还设置有两个挡风板(240),两个所述挡风板(240)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导流板(222)靠近所述散热器(230)的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器(230)夹设于两个所述挡风板(24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1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风扇(210)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腔远离所述散热器(230)的一端还设置有安装板(223),所述安装板(223)与所述上板(221)、所述下板和所述导流板(222)均连接,所述安装板(223)上设置有与所述风扇(210)一一对应的通风孔(2231),所述风扇(210)与所述通风孔(2231)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流板(222)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散热器(230)向靠近所述散热器(230)的一端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3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器(230)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30)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翅片,所述翅片能与所述冷却介质换热,所述冷风能流经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以与所述翅片换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设置有壳体(300),所述浸没模块(100)和所述风冷模块(200)均设置于所述壳体(300)内,所述壳体(300)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前板(310)和后板(320),所述前板(310)上设置有与所述风扇(210)连通的入风孔(311),所述后板(320)上设置有与所述散热器(230)连通的出风孔(3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模块(200)设置于所述浸没模块(100)的上方。

10.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元件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发热元件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的浸没腔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散热装置及矿机。其中散热装置包括浸没模块和风冷模块,浸没模块的浸没腔用于盛放液相的冷却介质和发热元件;风冷模块包括风扇、导流腔和散热器,风扇的冷风能沿第一方向依次流经导流腔和散热器;散热器能与冷却介质和冷风换热,且散热器沿第二方向的延伸长度不小于浸没腔沿第二方向的延伸长度;导流腔由相互间隔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以及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导流板围设形成,与散热器形成一个封闭的风道,避免漏风,两个导流板靠近散热器一端的间隔距离与散热器沿第二方向的延伸长度均小于两个导流板远离散热器一端的间隔距离。本技术既能提高换热效果,又能提高冷风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孙涛,张嘎,王鹏飞,李家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讯热传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