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6262发布日期:2023-10-25 17:25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灯,具体为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


背景技术:

1、汽车,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汽车是有多种部件组装而成的,其中在黑夜、雨雪雾等可视度较低的环境下行驶时,常常使用的是汽车车灯,汽车车灯,是为保证安全行车而安装在汽车上的各种交通灯,分为照明灯和信号灯两类,是车辆夜间行驶在道路照明的工具,也是发出各种车辆行驶信号的提示工具,但常见的汽车车灯无法进行亮度调节。

2、常见的汽车车灯,通常灯罩、灯泡、灯座、反光板、透镜、灯光调节装置几部分组成,灯罩对整个大灯总成起到保护作用;透镜其实就是凸透镜,利用它的物理特性可达到聚光的目的,当车辆在在黑夜、雨、雪、雾等可视度较低的环境下行驶时,通过汽车驾驶室内部的远光灯与近光灯的控制开关,控制汽车车灯的远近灯光,此为常见的汽车车灯结构及使用方式。常见的汽车车灯的亮度是固定的,但在雨、雪、雾与沙尘等天气下行驶时,尤其是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一般的汽车车灯亮度无法进行有效的穿透照明,无法对道路上附近车辆进行灯光提醒,从而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如专利号cn216047421u一种可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则通过在内部调整电阻器的阻值,实现对汽车车灯进行亮度调节操作。但此种方式,由于环境能见度的不同,使得驾驶人员在车内无法准确的进行亮度调节,为保证能见度与安全通常会将亮度调节至最大,但会影响到前车的正常行驶,无法对汽车车灯亮度进行自动调节,为此提出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包括灯罩壳,所述灯罩壳的内腔中心位置横向安装有照明灯,所述灯罩壳的一侧四周均匀横向加设有光照传感器,所述灯罩壳的另一侧横向安装有圆柱壳体,所述圆柱壳体的内腔中心位置横向安装有电阻器,且电阻器的外表面中心位置加设有滑片,所述圆柱壳体的内腔上部与下部中心位置均横向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中心位置均套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对应位置均纵向安装有绝缘连接杆,且绝缘连接杆的一端均与滑片的对应位置相连接。通过光照传感器检测外界的光照强度,从而根据光照强度,使得螺纹杆转动,并使得滑动板与绝缘连接杆带动滑片在电阻器进行移动,滑片向一端移动,此时电阻器的阻值变大,电流变小,此时照明灯的亮度变暗,当滑片向另一端滑动时,电阻器的阻值变小,电流变大,此时照明灯的亮度变亮,待光照传感器检测光照充足后,即可通过内置控制器停止螺纹杆。

5、优选的,所述圆柱壳体的一侧上部、中心位置以及下部均开设有圆形凹槽,且圆柱壳体一侧中心位置的圆形凹槽安装有主动轮,所述圆柱壳体一侧上部以及下部圆形凹槽均加设有从动轮。使得主动轮与从动轮在圆柱壳体的圆形凹槽内旋转。

6、优选的,所述主动轮的中心位置主动轴同轴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四周横向安装有防护外壳,所述主动轮与对应的从动轮相啮合,且从动轮的从动轴均贯穿圆柱壳体的外壁向内延伸,并与螺纹杆的对应端之间同轴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主动轴带动主动轮旋转,而主动轮则带动相啮合的从动轮旋转,从动轮则带动对应的螺纹杆旋转,同时驱动电机的启动端与内置控制器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圆柱壳体的正面与背面中心位置均竖向安装有转动t杆,且转动t杆的前端均加设有u形底板,所述u形底板的正背面上下部均安装有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转动t杆可在u形底板上带动圆柱壳体及其连接结构进行俯仰度调节。

8、优选的,所述转动t杆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u形底板内壁向外延伸,并与对应的第一皮带轮内侧面中心位置相连接。第一皮带轮可带动转动t杆进行旋转。

9、优选的,所述u形底板的正背面下部中心位置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u形底板顶部中心位置加设有双头电机,且双头电机的正背面转动端均同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u形底板内壁向外延伸,并与对应的第二皮带轮内侧面中心位置相连接,且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均加设有传动皮带。双头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对应的第二皮带轮旋转,并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对应的第一皮带轮旋转。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通过光照传感器检测外界的光照强度,从而根据光照强度,使得螺纹杆转动,并使得滑动板与绝缘连接杆带动滑片在电阻器进行移动,滑片向一端移动,此时电阻器的阻值变大,电流变小,此时照明灯的亮度变暗,当滑片向另一端滑动时,电阻器的阻值变小,电流变大,此时照明灯的亮度变亮,待光照传感器检测光照充足后,即可通过内置控制器停止螺纹杆,采用此种方式,可根据外界的光照强度,来实现汽车车灯的亮度自动调节,从而使得汽车车灯的亮度可适用于当前行驶的环境天气等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包括灯罩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壳(1)的内腔中心位置横向安装有照明灯(2),所述灯罩壳(1)的一侧四周均匀横向加设有光照传感器(3),所述灯罩壳(1)的另一侧横向安装有圆柱壳体(4),所述圆柱壳体(4)的内腔中心位置横向安装有电阻器(5),且电阻器(5)的外表面中心位置加设有滑片(6),所述圆柱壳体(4)的内腔上部与下部中心位置均横向安装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外表面中心位置均套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对应位置均纵向安装有绝缘连接杆,且绝缘连接杆的一端均与滑片(6)的对应位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壳体(4)的一侧上部、中心位置以及下部均开设有圆形凹槽,且圆柱壳体(4)一侧中心位置的圆形凹槽安装有主动轮(8),所述圆柱壳体(4)一侧上部以及下部圆形凹槽均加设有从动轮(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8)的中心位置主动轴同轴连接有驱动电机(10),且驱动电机(10)四周横向安装有防护外壳,所述主动轮(8)与对应的从动轮(9)相啮合,且从动轮(9)的从动轴均贯穿圆柱壳体(4)的外壁向内延伸,并与螺纹杆(7)的对应端之间同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壳体(4)的正面与背面中心位置均竖向安装有转动t杆(11),且转动t杆(11)的前端均加设有u形底板(12),所述u形底板(12)的正背面上下部均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3)和第二皮带轮(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t杆(11)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u形底板(12)内壁向外延伸,并与对应的第一皮带轮(13)内侧面中心位置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底板(12)的正背面下部中心位置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u形底板(12)顶部中心位置加设有双头电机(15),且双头电机(15)的正背面转动端均同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u形底板(12)内壁向外延伸,并与对应的第二皮带轮(14)内侧面中心位置相连接,且第二皮带轮(14)与第一皮带轮(13)之间均加设有传动皮带(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包括灯罩壳,所述灯罩壳的一侧四周均匀横向加设有光照传感器,所述灯罩壳的另一侧横向安装有圆柱壳体,所述圆柱壳体的内腔中心位置横向安装有电阻器,且电阻器的外表面中心位置加设有滑片,所述圆柱壳体的内腔上部与下部中心位置均横向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中心位置均套设有滑动板。该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灯,通过光照传感器检测外界的光照强度,使得螺纹杆及其连接结构转带动滑片在电阻器上移动,并通过滑片移动方向,控制亮度,待光照传感器检测光照充足后,即可通过内置控制器停止螺纹杆,采用此种方式,实现汽车车灯的亮度自动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权武宣,卓祥植,金一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日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