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组合式的IGCT门极驱动单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5428发布日期:2023-09-27 12:4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组合式的IGCT门极驱动单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的igct门极驱动单元结构。


背景技术:

1、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是一种适合于中高压应用的全控型半导体开关器件,具有高阻断电压、大通流、低导通压降、适于串联应用、无需缓冲电路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储能系统、智能电网、工业电机拖动、大功率变流、海上风电、矿山、冶金机械等领域。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由gct芯片和门极驱动单元共同组成,其中,门极驱动单元是器件应用的关键部分。

2、目前的igct门极驱动单元主要采用单块多层pcb板,与gct芯片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构成。但是采用这种方法有以下弊端:

3、1)驱动pcb板空间利用率不高,现有igct驱动电路通用型pcb板整合了多个模块,长度较长,在工程应用中,存在部分空间较小的环境难以应用,以及导致设备体积相应增大的问题。

4、2)维修不便。由于驱动电路是整体结构,一旦单个部分出现损坏,只能整体拆装维修或整体更换,维修不便且成本较大。

5、3)不利于门极驱动的提升与改进。门极驱动作为一个整体设计,无法进行局部电路的改进,只能整体重新设计制作,增大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驱动单元空间利用率不高,维修不便且成本大,不利于门极驱动的提升与改进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的igct门极驱动单元结构。

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4、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的igct门极驱动单元结构,包括母板,所述母板上通过排针连接器及pcb板上铜导线设有控制模块、信号接收及反馈模块、电源模块、门极电流触发及电荷抽取模块、驱动状态检测模块、电容器组模块;

5、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母排插针及铜导线,与信号接收及反馈模块、门极电流触发及电荷抽取模块、驱动状态检测模块相连接,进行控制信号发送与接收;

6、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电容器组模块并向其供电;

7、所述门极电流触发及电荷抽取模块通过pcb板铜排从电容器组模块传输电流至igct芯片门极。

8、所述控制模块、信号接收及反馈模块、电源模块、门极电流触发及电荷抽取模块、驱动状态检测模块、电容器组模块架空后所留出的母板区域敷设通流铜层。

9、采用上述电路改进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在于:

10、极大改善了在驱动器出现故障时,可通过更换单元模块快速完成门极驱动器维修工作。

11、充分利用空间结构,缩短了现有igct门极驱动器长度,使整体设备体积缩减,预计主pcb板面积将缩小30%。

12、通过模块化,降低了系统改进成本,提高了改动效率及有效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的igct门极驱动单元结构,包括母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板(7)上通过排针连接器及pcb板上铜导线设有控制模块(1)、信号接收及反馈模块(2)、电源模块(3)、门极电流触发及电荷抽取模块(4)、驱动状态检测模块(5)、电容器组模块(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的igct门极驱动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信号接收及反馈模块(2)、电源模块(3)、门极电流触发及电荷抽取模块(4)、驱动状态检测模块(5)、电容器组模块(6)架空后所留出的母板(7)区域敷设通流铜层。


技术总结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的IGCT门极驱动单元结构,为了解决现有驱动单元空间利用率不高,维修不便且成本大,不利于门极驱动的提升与改进的问题,通过模块化的驱动电路设计,模块化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信号接收及反馈模块、电源模块、门极电流触发及电荷抽取模块、驱动状态检测模块、电容器组模块,控制模块与信号接收及反馈模块、门极电流触发及电荷抽取模块、驱动状态检测模块相连接,进行控制信号发送与接收;电源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电容器组模块;本技术将IGCT门极驱动电路各部分进行模块化设计,可有效简化安装调试步骤,提升维修替换的便捷性,同时对驱动各模块间互不影响的改造升级提供了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张琦,范佩佩,范超,于庆,纪卫峰,李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派瑞功率半导体变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