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7156发布日期:2023-09-21 03:53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体加热,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液体加热领域(电子茶壶、养生壶、水壶),大多采用继电器或者可控硅(常伴有大面积的散热片)控制的方式进行功率加热,极大地便利了日常的生活。

2、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有如下缺点,继电器开关对于闭合断开动作的次数有寿命的限制,一般动作的次数为几万次,因此经常性的开闭会减少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可控硅虽然没有使用寿命的限制,但是其发热量较大,如果在使用大功率的情况下,比如500w,就需要装配大面积的散热片,这样对器件的使用不方便,结构上也有限制。从而两者对于恒定功率加热需求的实现均存在困难。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加热器难以达到恒定功率加热需求的问题。

2、本申请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和可控硅控制模块,其中,

4、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开启继电器控制加热模式,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加热丝;

5、所述可控硅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二控制信号,以开启可控硅控制加热模式,所述可控硅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加热丝;

6、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和所述可控硅控制模块连接,并用于根据加热功率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7、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开关子单元和继电器子单元;

8、所述开关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以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开关子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继电器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子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继电器子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继电器加热信号。

9、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子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和第一三极管;

10、所述第一电阻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电阻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开关子单元的输出端。

11、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子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继电器;

12、所述继电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开关子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源,所述继电器常开开关的两端连接加热丝。

13、进一步地,所述可控硅控制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二三极管和可控硅;

14、所述第三电阻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三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一端、第一电容器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四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器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器的一端、第六电阻器的一端以及可控硅的控制极,所述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第六电阻器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加热丝的一端,所述可控硅的阳极连接所述加热丝的另一端。

1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器、第八电阻器和第三电容器;

16、所述第七电阻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加热丝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器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器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加热丝的另一端。

17、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六电容器和第七电容器,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之间依次并联所述第四电容器、所述第五电容器,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七引脚和所述第五电容器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六电容器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器的一端以及地线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九引脚与所述第六电容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七电容器的另一端以及电源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可控硅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十引脚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可控硅的型号为bt139-600e。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型号为bc846b。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型号为ss8550。

21、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主控模块对继电器控制模块和可控硅控制模块进行控制,能够实现大功率时使用继电器控制模块加热,小功率时采用可控硅控制模块加热,这样不仅达到了恒定功率加热的目的,也实现了两种加热模式的自由切换,使用场景更灵活;而且如此设计,减少了继电器开关的使用次数的同时,散热片也可以采用小面积的,使用更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和可控硅控制模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开关子单元和继电器子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子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和第一三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子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继电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控制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二三极管和可控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器、第八电阻器和第三电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六电容器和第七电容器,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之间依次并联所述第四电容器、所述第五电容器,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七引脚和所述第五电容器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六电容器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器的一端以及地线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九引脚与所述第六电容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七电容器的另一端以及电源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可控硅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十引脚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的型号为bt139-600e。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型号为bc846b。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型号为ss855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恒定功率加热的控制电路,涉及液体加热技术领域,其包括主控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和可控硅控制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主控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加热丝;可控硅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主控模块,可控硅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加热丝;主控模块分别与继电器控制模块和可控硅控制模块连接。具有以下效果:通过主控模块对继电器控制模块和可控硅控制模块的控制,实现大功率时使用继电器控制模块加热,小功率时采用可控硅控制模块加热,不仅达到了恒定功率加热的目的,也实现了两种加热模式的自由切换,使用更灵活;而且如此设计,减少了继电器开关的使用次数,散热片也可以采用小面积的,使用更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蒋小军,冯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捷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