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IN灌浆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7713发布日期:2023-09-24 01:3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GIN灌浆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记录仪,具体涉及一种gin灌浆记录仪。


背景技术:

1、gin灌浆法也称为灌浆强度值灌浆法,在一个灌浆段全部灌浆过程中保持gin是一常数值,实现帷幕灌浆施工,只要做到各个灌浆段的gin值大体一致,就可以建造一道均匀连续的防渗帷幕,而为了保证灌浆的质量,就需要使用灌浆记录仪对施工的信息进行记录;

2、而由于灌浆记录仪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因此就需要在记录仪的壳体上设置一些散热孔,用于保持壳体内外空气流通而实现通风散热;但是由于壳体上设置的散热孔结构简单,使得在实现通风散热的过程中,外部的灰尘以及水汽也容易进入记录仪壳体内部,很容易造成壳体内部的元器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gin灌浆记录仪,用于解决现今的灌浆记录仪由于壳体上设置的散热孔结构简单,使得在实现通风散热的过程中,外部的灰尘以及水汽也容易进入记录仪壳体内部,很容易造成壳体内部的元器件损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隔片承载设置有记录仪本体,所述隔片与壳体内底之间,以及记录仪本体周侧壁与壳体内侧壁之间均设置有散热流道,所述壳体内底贯通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器;

4、所述壳体的对向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进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内部设置有除湿结构与除尘结构,所述除湿结构位于除尘结构上方,除尘结构用于拦截进入进风结构内的灰尘,除湿结构用于拦截预进入到散热流道的湿气。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

6、进一步,所述进风结构包括扣板,所述扣板通过凹槽卡扣在壳体的外侧,所述扣板内侧与凹槽槽底之间构成有若干个进风流道,所述进风流道的上半部呈竖立状,下半部呈向外倾斜状,每个所述进风流道的顶部均设置有与散热流道贯通的进风孔。

7、进一步,所述除湿结构包括组装板,所述组装板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组装板对向设置在进风流道的上半部两侧壁上,两块所述组装板的对向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挡片,两块所述组装板上的对应挡片呈相互交叠分布。

8、进一步,所述除尘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进风流道的下半部一侧壁上,所述安装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网片。

9、进一步,所述扣板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每个所述连接柱分别插接在凹槽上对应的连接孔内,所述连接柱与连接孔接触处设置有防滑套。

10、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盒盖。

11、进一步,所述记录仪本体上设置有电源开关、usb插口、打印插口、显示屏以及多个连接头。

12、进一步,所述记录仪本体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流量传感器、密度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

13、所述记录仪本体上还设有控制器与监测模块,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检测模块的运行状态,控制器用于接受监测模块信息并控制记录仪本体。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通过在进风结构的上半部设置除湿结构,能对进入到进风流道内的空气中的水汽实现拦截滤除,减少空气中的水汽,使得干燥的空气进入到散热流道,能避免壳体内部的记录仪本体的元器件受潮损坏;

16、2、通过在进风结构的下半部设置除尘结构,使得在外部空气进入到进风流道内前能实现预先除尘处理,避免灰尘进入到散热流道内,对记录仪本体造成污染;

17、3、通过设置的连接头可与多台灌浆泵信号连接,实现对多个通道的密度值、压力值、进浆流量以及回浆流量监测;

18、4、通过设置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中的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灌浆流量与回浆流量,密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灌浆水泥浆密度,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灌浆压力;

19、5、通过设置的监测模块可用于监测各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并将监测到的检测模块中的异常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分析后能第一时间对记录仪本体进行控制保护,避免记录仪本体受到损害。



技术特征:

1.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通过隔片(102)承载设置有记录仪本体(2),所述隔片(102)与壳体(1)内底之间,以及记录仪本体(2)周侧壁与壳体(1)内侧壁之间均设置有散热流道(1601),所述壳体(1)内底贯通设置有散热孔(1602),所述散热孔(1602)内设置有散热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13)包括扣板(12),所述扣板(12)通过凹槽(103)卡扣在壳体(1)的外侧,所述扣板(12)内侧与凹槽(103)槽底之间构成有若干个进风流道(1301),所述进风流道(1301)的上半部呈竖立状,下半部呈向外倾斜状,每个所述进风流道(1301)的顶部均设置有与散热流道(1601)贯通的进风孔(1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结构(14)包括组装板(1401),所述组装板(1401)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组装板(1401)对向设置在进风流道(1301)的上半部两侧壁上,两块所述组装板(1401)的对向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挡片(1402),两块所述组装板(1401)上的对应挡片(1402)呈相互交叠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结构(15)包括安装板(1501),所述安装板(1501)设置在进风流道(1301)的下半部一侧壁上,所述安装板(150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网片(15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12)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柱(1201),每个所述连接柱(1201)分别插接在凹槽(103)上对应的连接孔(104)内,所述连接柱(1201)与连接孔(104)接触处设置有防滑套(12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盒盖(1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仪本体(2)上设置有电源开关(3)、usb插口(4)、打印插口(5)、显示屏(7)以及多个连接头(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仪本体(2)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检测模块(9),所述检测模块(9)包括流量传感器、密度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所述记录仪本体(2)上还设有控制器(10)与监测模块(11),监测模块(11)用于监测检测模块(9)的运行状态,控制器(10)用于接受监测模块(11)信息并控制记录仪本体(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记录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通过隔片承载设置有记录仪本体,隔片与壳体内底之间,以及记录仪本体周侧壁与壳体内侧壁之间均设置有散热流道,壳体内底贯通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器;壳体的对向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进风结构,进风结构内部设置有除湿结构与除尘结构,除湿结构位于除尘结构上方,除尘结构用于拦截进入进风结构内的灰尘,除湿结构用于拦截预进入到散热流道的湿气,用于解决现今的灌浆记录仪由于壳体上设置的散热孔结构简单,使得在实现通风散热的过程中,外部的灰尘以及水汽也容易进入记录仪壳体内部,很容易造成壳体内部的元器件损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杨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鸿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