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电源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6458发布日期:2023-11-30 01:2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功率电源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源,具体为一种大功率电源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传统电源,都是利用散热板进行单面散热,在大功率电源上使用时,单面散热散热效率低,且散热板吸热后散发较慢,不能快速的散热,从而无法将电源产生热量进行吸收,影响大功率电源的散热使用。

2、同时大功率电源缺乏相对保护性,容易在颠簸磕碰中损坏。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功率电源的散热结构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电源的散热结构,以解决电源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功率电源的散热结构,包括:安装框、散热板及电源,所述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框的表面设置有环壁槽,所述安装腔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之间连接有电源,所述散热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预留口。

3、优选的,所述散热板上设置有散热凹槽,散热凹槽表面设置有石墨烯散热层。

4、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内部设置有降温腔,降温腔之间连接有输送管。

5、优选的,所述散热板上安装有微型泵,微型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降温腔,微型泵的出水口连接有降温管,降温管位于环壁槽内侧,降温管的另一端连接下端散热板的降温腔。

6、优选的,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对称安装有阻尼减震器,阻尼减震器的下端固定有散热板。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源上下表面的散热板吸热,散热板通过降温腔内部循环流动的降温液吸热后散发配合散热凹槽增加散热面积及石墨烯散热层提高散热效果,能够将散热板吸收的热量快速散热,保持散热板的吸热效果从而能够快速的对电源进行散热。

9、2.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板设置电源正反面,配合阻尼减震器的设置在颠簸磕碰时能够给以缓冲保护避免电源受损。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功率电源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电源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2)上设置有散热凹槽(22),散热凹槽(22)表面设置有石墨烯散热层(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电源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2)的内部设置有降温腔(21),降温腔(21)之间连接有输送管(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电源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2)上安装有微型泵(3),微型泵(3)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降温腔(21),微型泵(3)的出水口连接有降温管(31),降温管(31)位于环壁槽(11)内侧,降温管(31)的另一端连接下端散热板(2)的降温腔(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电源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3)的内壁对称安装有阻尼减震器(12),阻尼减震器(12)的下端固定有散热板(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功率电源的散热结构,包括:安装框、散热板及电源,所述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框的表面设置有环壁槽,所述安装腔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之间连接有电源,所述散热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预留口。本技术通过电源上下表面的散热板吸热,散热板通过降温腔内部循环流动的降温液吸热后散发配合散热凹槽增加散热面积及石墨烯散热层提高散热效果,能够将散热板吸收的热量快速散热,保持散热板的吸热效果从而能够快速的对电源进行散热;通过散热板设置电源正反面,配合阻尼减震器的设置在颠簸磕碰时能够给以缓冲保护避免电源受损。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丰,唐万光,陈定文,谭定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欣顿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