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6940发布日期:2023-11-30 05:1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源箱散热,尤其涉及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源箱主要是为真空断路器及其它高压开关提供操作电源。电源箱均采用输入电压220v或380v经可控硅调压整流,输出直流,具有输出直流电压多档可调电流大的特点或交流电压,进行单分、单合操作的功能。

2、现有电源箱的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通过箱体、散热风机和散热风道组成,从而有效散发内部的蓄电池、处理面板和变压器的温度。

3、但是,上述的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在摆放时,采用横流风进行热量的散发,这样在散热时,不能带出拐角处的热气,而且横流散热时,对处理面板散热不是很高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当风道散热风机通电工作时,则吸附前方的气体进行排出散热,吸附的气体从处理板散热架处过时,则向上移动,这样则可以带走处理板散热架上端处理面板本体处的热力,并且有效带走蓄电池本体放置拐角处的热量,而变压器散热架中变压器本体的热量则被横风带走,从而有效确保电源内部功能模块热量能在风道中及时排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包括散热电源箱,所述散热电源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处理板散热架,所述散热电源箱和处理板散热架的内部底侧设置有下侧风道腔,所述散热电源箱和处理板散热架的内部顶侧设置有上侧风道腔,所述下侧风道腔的内侧位于散热电源箱上设置有蓄电池本体,所述处理板散热架的上端设置有处理面板本体,所述处理面板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变压器散热架,所述变压器散热架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散热架的左侧位于散热电源箱上设置有风道散热风机。

4、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散热电源箱因内部的处理板散热架,从而将散热电源箱内部分为上侧风道腔和下侧风道腔两个区域,当风道散热风机通电工作时,则吸附前方的气体进行排出散热,吸附的气体从处理板散热架处过时,则向上移动,这样则可以带走处理板散热架上端处理面板本体处的热力,并且有效带走蓄电池本体放置拐角处的热量,而变压器散热架中变压器本体的热量则被横风带走,从而有效确保电源内部功能模块热量能在风道中及时排出。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处理板散热架包括斜向上孔透气槽、直角架板和斜向下孔槽,所述直角架板的上端内侧设置有斜向下孔槽,所述直角架板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斜向上孔透气槽,所述直角架板连接在散热电源箱上。

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处理板散热架结构,从而便于通风散热使用。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变压器散热架包括凹型架板、安装套腔和侧边散热孔,所述凹型架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套腔,所述凹型架板的两端内侧设置有侧边散热孔,所述凹型架板连接在散热电源箱上。

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变压器散热架结构,从而便于横风散热使用。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道散热风机包括连接竖板和散热风扇,所述连接竖板的下端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连接竖板连接在散热电源箱上。

1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风道散热风机结构,这样便于风力散热使用。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电源箱包括左侧散热槽、箱体外壳和右侧散热槽,所述箱体外壳的左端内侧设置有左侧散热槽,所述箱体外壳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右侧散热槽。

1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散热电源箱结构,这样便于横风散热使用。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道散热风机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风道散热风机对称设置在散热电源箱上。

14、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风道散热风机共设置有两个,且风道散热风机对称设置在散热电源箱上,这样便于风力散热使用。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电源箱和处理板散热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1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散热电源箱和处理板散热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从而便于加工制备使用。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电源箱和变压器散热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1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散热电源箱和变压器散热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从而便于加工制备使用。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0、1、当风道散热风机通电工作时,则吸附前方的气体进行排出散热,吸附的气体从处理板散热架处过时,则向上移动,这样则可以带走处理板散热架上端处理面板本体处的热力,并且有效带走蓄电池本体放置拐角处的热量,而变压器散热架中变压器本体的热量则被横风带走,从而有效确保电源内部功能模块热量能在风道中及时排出。

21、2、通过设置有处理板散热架结构,这样便于散热使用,处理板散热架的直角架板一体连接在散热电源箱上,从而直角架板便于稳定放置,直角架板因下端的斜向下孔槽,这样外部右侧风经过斜向下孔槽时,因孔由大变小,从而加速气体的流动速度,使得可以上升到斜向下孔槽中,而后因由小变大,则可以及时带走处理面板本体散发的热量,使得便于高效散热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包括散热电源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电源箱(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处理板散热架(6),所述散热电源箱(1)和处理板散热架(6)的内部底侧设置有下侧风道腔(7),所述散热电源箱(1)和处理板散热架(6)的内部顶侧设置有上侧风道腔(5),所述下侧风道腔(7)的内侧位于散热电源箱(1)上设置有蓄电池本体(8),所述处理板散热架(6)的上端设置有处理面板本体(2),所述处理面板本体(2)的上方设置有变压器散热架(4),所述变压器散热架(4)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本体(3),所述变压器散热架(4)的左侧位于散热电源箱(1)上设置有风道散热风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板散热架(6)包括斜向上孔透气槽(61)、直角架板(62)和斜向下孔槽(63),所述直角架板(62)的上端内侧设置有斜向下孔槽(63),所述直角架板(62)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斜向上孔透气槽(61),所述直角架板(62)连接在散热电源箱(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散热架(4)包括凹型架板(41)、安装套腔(42)和侧边散热孔(43),所述凹型架板(4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套腔(42),所述凹型架板(41)的两端内侧设置有侧边散热孔(43),所述凹型架板(41)连接在散热电源箱(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散热风机(9)包括连接竖板(91)和散热风扇(92),所述连接竖板(91)的下端设置有散热风扇(92),所述连接竖板(91)连接在散热电源箱(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电源箱(1)包括左侧散热槽(11)、箱体外壳(12)和右侧散热槽(13),所述箱体外壳(12)的左端内侧设置有左侧散热槽(11),所述箱体外壳(12)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右侧散热槽(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散热风机(9)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风道散热风机(9)对称设置在散热电源箱(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电源箱(1)和处理板散热架(6)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电源箱(1)和变压器散热架(4)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涉及电源箱散热技术领域,包括散热电源箱,所述散热电源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处理板散热架,所述散热电源箱和处理板散热架的内部底侧设置有下侧风道腔,所述散热电源箱和处理板散热架的内部顶侧设置有上侧风道腔,所述下侧风道腔的内侧位于散热电源箱上设置有蓄电池本体。本技术当风道散热风机通电工作时,则吸附前方的气体进行排出散热,吸附的气体从处理板散热架处过时,则向上移动,这样则可以带走处理板散热架上端处理面板本体处的热力,并且有效带走蓄电池本体放置拐角处的热量,而变压器散热架中变压器本体的热量则被横风带走,从而有效确保电源内部功能模块热量能在风道中及时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钱云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礼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