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7297发布日期:2024-03-05 11:4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通信机柜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机柜。


背景技术:

1、随着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无线、传输设备集成化程度和业务承载能力大幅度增强。通信设备的集成电路板的布线密度更高以提高运算速度更快,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通讯服务。然而,诸如电子元件的中央处理器等运算幅度大幅度提高,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加剧,也将导致通信设备的散热负担增加。

2、通信机柜包括机柜和导风柜。导风柜可以用于将机柜内通信设备产生的热量导出至柜体的外部,以实现对通信设备的散热处理。然而,相关技术中,机柜和导风柜的布局不合理,气流在导风柜和机柜内流动路径复杂,气流运动不充分,从而容易导致气流散热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机柜,可以解决现有通信机柜结构布局不合理导致影响散热效果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机柜,其包括:

3、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正门、背门、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正门、所述背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任一两者上分别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柜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柜体分隔为相互连通的设备腔、第一导风腔和第二导风腔,沿所述柜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导风腔和所述第二导风腔位于所述设备腔的两侧。

4、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进风孔设置于所述正门,沿所述长度方向,所述正门包括第一门板、第二门板和第三门板,所述背门包括第一背板、第二背板和第三背板,所述第一门板、所述第一背板对应所述第一导风腔,所述第二门板、所述第二背板对应所述第二导风腔,所述第三门板、所述第三背板对应所述设备腔。

5、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隔板包括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分隔所述柜体形成所述设备腔、所述第一导风腔和所述第二导风腔,所述第一导风腔和所述第二导风腔的尺寸均小于所述设备腔的尺寸。

6、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以使所述设备腔、所述第一导风腔和所述第二导风腔相互连通,所述进风孔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板,所述出风孔设置于第二背板;

7、或者,所述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以使所述设备腔、所述第一导风腔和所述第二导风腔相互连通,所述进风孔设置于所述第二门板,所述出风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背板。

8、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隔板还包括水平分隔板,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所述水平分隔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水平分隔板连接两个所述竖板,所述水平分隔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过渡通道,所述水平分隔板上设有第二通孔,以通过所述过渡通道连通所述设备腔、所述第一导风腔和所述第二导风腔,所述进风孔设置于所述第三门板,所述出风孔设置于所述顶板。

9、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顶板对应所述第一导风腔、所述第二导风腔和所述设备腔的至少部分区域设有出风孔,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进风孔设置于所述第三门板的中间区域。

10、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柜体还包括多个竖向插板,多个所述竖向插板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设备腔内,相邻两个所述竖向插板之间形成容纳槽。

11、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水平分隔板靠近所述底板设置。

12、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所述进风孔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出风孔的高度。

13、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沿所述柜体的厚度方向,所述设备腔、所述第一导风腔和所述第二导风腔的尺寸相等。

14、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机柜,第一导风腔和第二导风腔分别设置于设备腔的两侧,因此,气流可以通过第一导风腔进入设备腔,然后将设备腔内的热量通过第二导风腔排出至柜体的外部。因此,气流可以在柜体的第一导风腔、设备腔和第二导风腔内充分流动,以提高对设备腔的散热效果。

15、此外,本申请通信机柜的内部结构简单,设备腔、第一导风腔和第二导风腔并排设置,气流在柜体内流动路径简单,有利于提高气流流动的通畅性,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16、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机柜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正门、背门、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正门、所述背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任一两者上分别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柜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柜体分隔为相互连通的设备腔、第一导风腔和第二导风腔,沿所述柜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导风腔和所述第二导风腔位于所述设备腔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设置于所述正门,沿所述长度方向,所述正门包括第一门板、第二门板和第三门板,所述背门包括第一背板、第二背板和第三背板,所述第一门板、所述第一背板对应所述第一导风腔,所述第二门板、所述第二背板对应所述第二导风腔,所述第三门板、所述第三背板对应所述设备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分隔所述柜体形成所述设备腔、所述第一导风腔和所述第二导风腔,所述第一导风腔和所述第二导风腔的尺寸均小于所述设备腔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以使所述设备腔、所述第一导风腔和所述第二导风腔相互连通,所述进风孔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板,所述出风孔设置于第二背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还包括水平分隔板,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所述水平分隔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水平分隔板连接两个所述竖板,所述水平分隔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过渡通道,所述水平分隔板上设有第二通孔,以通过所述过渡通道连通所述设备腔、所述第一导风腔和所述第二导风腔,所述进风孔设置于所述第三门板,所述出风孔设置于所述顶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对应所述第一导风腔、所述第二导风腔和所述设备腔的至少部分区域设有出风孔,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进风孔设置于所述第三门板的中间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还包括多个竖向插板,多个所述竖向插板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设备腔内,相邻两个所述竖向插板之间形成容纳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水平分隔板靠近所述底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所述进风孔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出风孔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柜体的厚度方向,所述设备腔、所述第一导风腔和所述第二导风腔的尺寸相等。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机柜。通信机柜包括柜体。柜体包括正门、背门、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正门、背门、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任一两者上分别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柜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柜体分隔为相互连通的设备腔、第一导风腔和第二导风腔,沿柜体的长度方向,第一导风腔和第二导风腔位于设备腔的两侧。本申请的通信机柜可以解决现有通信机柜结构布局不合理导致影响散热效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闫健,史晓峰,姜晓君,滕达,杨瑛洁,侯永涛,王殿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