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2142发布日期:2023-12-29 19:1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备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备冷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都建立了相应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需要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持续供电,并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需要在恒温状态下运行,然而服务器的持续运行容易导致温度的升高,进而导致发生故障。因此,对服务器的持续供电和持续供冷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2、配电室内配置有制冷空调和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ups)。制冷空调可以用于对服务器持续供冷。不间断电源可以用于为制冷空调持续供电。然而,不间断电源在运行过程中也会持续发热,因此还需要对不间断电源单独配置制冷设备。

3、因此,对不间断电源配置制冷空调的方式,一方面会导致能源的消耗,并占用配电室内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当市电发生故障而停止供电时,用于对不间断电源供冷的制冷设备也暂停工作,而不间断电源持续工作产生的热量容易导致其自身发生故障,从而影响对服务器的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备冷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备冷方式能源消耗较大、备冷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备冷装置,其包括:

3、换热柜,包括柜体、电源设备和排热风扇,所述电源设备和所述排热风扇位于所述柜体内,所述柜体包括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前侧板和隔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隔板上均设有进气口;

4、风道箱,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隔板背向所述前侧板的一侧,所述风道箱与所述换热柜相连通,所述风道箱设有排气口,所述风道箱包括隔离风阀和驱动风机,所述隔离风阀和所述驱动风机靠近所述排气口;

5、蓄冷柜,设置于所述风道箱面向所述前侧板的一侧,所述蓄冷柜与所述风道箱相连通。

6、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风道箱的顶部,所述隔离风阀设置于所述排气口,所述隔离风阀开启或闭合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口。

7、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驱动风机设置于所述隔离风阀背向所述排气口的一侧。

8、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蓄冷柜包括蓄冷材料、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水平方向相对设置,所述蓄冷材料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前侧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二通孔。

9、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蓄冷材料填充所述蓄冷柜的内部空间,所述蓄冷柜还包括过滤件,沿所述水平方向,所述蓄冷材料靠近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过滤件。

10、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蓄冷柜设置于所述换热柜的底部,所述蓄冷柜的底面与所述风道箱的底部齐平;和/或,

11、沿所述水平方向,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表面与所述前侧板远离所述隔板的表面相齐平;和/或,

12、所述风道箱的顶部与所述换热柜的顶部齐平。

13、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沿所述水平方向,所述风道箱的尺寸小于所述换热柜的尺寸。

14、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柜体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层板,所述电源设备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一个所述电源设备对应设置于一个所述层板上。

15、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排热风扇设置于所述隔板,所述排热风扇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至少一个所述排热风扇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16、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前侧板和所述隔板上均设有多排通风孔,多排所述通风孔以形成所述进气口。

17、本申请提供的备冷装置,风道箱可以在市电正常供电或停止供电时,将电源设备在换热柜内产生的热气流导向至不同的空间,以实现对电源设备的散热处理,从而,不需要对电源设备再单独外接一个制冷设备用于对电源设备的备冷,有利于节省能源、节省占用空间。

18、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备冷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风道箱的顶部,所述隔离风阀设置于所述排气口,所述隔离风阀开启或闭合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风机设置于所述隔离风阀背向所述排气口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柜包括蓄冷材料、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水平方向相对设置,所述蓄冷材料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前侧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二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材料填充所述蓄冷柜的内部空间,所述蓄冷柜还包括过滤件,沿所述水平方向,所述蓄冷材料靠近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过滤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柜设置于所述换热柜的底部,所述蓄冷柜的底面与所述风道箱的底部齐平;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水平方向,所述风道箱的尺寸小于所述换热柜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层板,所述电源设备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一个所述电源设备对应设置于一个所述层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风扇设置于所述隔板,所述排热风扇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至少一个所述排热风扇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隔板上均设有多排通风孔,多排所述通风孔以形成所述进气口。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备冷装置。备冷装置包括换热柜、风道箱和蓄冷柜。换热柜包括柜体、电源设备和排热风扇,所述电源设备和所述排热风扇位于所述柜体内,所述柜体包括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前侧板和隔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隔板上均设有进气口。风道箱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隔板背向所述前侧板的一侧,所述风道箱与所述换热柜相连通,所述风道箱设有排气口,所述风道箱包括隔离风阀和驱动风机,所述隔离风阀和所述驱动风机靠近所述排气口。蓄冷柜设置于所述风道箱面向所述前侧板的一侧,所述蓄冷柜与所述风道箱相连通。本申请的备冷装置能够可以解决现有的备冷方式能源消耗较大、备冷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闫健,朱清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