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路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0687发布日期:2024-02-07 12:1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驱动电路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灯具。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不同的场景中对照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led因其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光效高等优点,在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led照明的普及应用过程中,由于led灯珠对电流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设置相应的驱动电路来对其加以驱动。

2、为此,业内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在led照明也出现了很多led驱动的方案,其中高pf(power factor,功率因数)非隔离两级方案其中一种常用线路架构,通常为前级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架构,后级buck(降压)架构。

3、buck架构中,从成本考虑越来越多厂商把功率mos管集成到ic芯片内部,集成功率mos方案由于ic芯片发热主要是内部供电线路、内置mos及逻辑控制线路的发热组成,而通常小封装的ic芯片(比如sop8 or sop7)是不能做到驱动30w以上功率的负载。而更高功率的应用中只能换大封装内置mos方案的ic芯片,或者外置mos方案,又或者外加散热措施,这样又会使得整体的制造成本提高。

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及灯具,通过采用小封装内置mos的buck架构方案来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控制发热量的驱动电路及灯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包括:

3、整流模块,用于将外部的交流电转换为半波交流电;

4、pfc模块,用于升压调整所述半波交流电并输出第一电压的直流电,所述pfc模块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

5、buck模块,用于对所述pfc模块输出的第一电压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并提供给负载,所述buck模块与所述pfc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6、buck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buck模块供电,所述buck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buck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buck模块连接。

7、可选的,所述buck供电模块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二极管、第三电解电容和第四电解电容,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对所述第三电解电容和所述第四电解电容进行充电,并且,所述第二二极管输出的电压经所述第三电解电容与所述第四电解电容分压后提供给所述buck模块。

8、可选的,所述buck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用于减小所述buck供电模块输出的电流,所述第五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buck模块以及所述第四电解电容的正极,所述第四电解电容输出的电流经过所述第五电阻流入所述buck模块。

9、可选的,所述buck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电解电容,所述第二电解电容与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容量相同。

10、可选的,所述第三电解电容与所述第四电解电容均为铝电解电容,并且,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容量大于6.8uf,所述第四电解电容的容量大于6.8uf。

11、可选的,所述buck供电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并为所述第二电容充电,所述buck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容连接,所述第二电容为所述buck模块供电。

12、可选的,所述buck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用于减小所述buck供电模块输出的电流,所述第五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buck模块,所述第二电容输出的电流经过所述第五电阻后流入所述buck模块。

13、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容的容量在33nf-100nf之间。

14、可选的,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防雷模块,用于抑制来自外部的雷击电压,所述防雷模块的一端与外部市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pfc模块连接。

15、可选的,所述防雷模块包括保险电阻和压敏电阻,所述驱动电路的l端依次通过所述保险电阻和所述压敏电阻与所述驱动电路的n端连接。

16、可选的,所述buck模块包括降压芯片,所述降压芯片用于为内部hv脚供电,所述降压芯片的hv脚与所述buck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17、可选的,所述降压芯片内置功率mos,所述buck模块工作在buck拓扑结构。

18、可选的,所述pfc模块的工作拓扑结构为boost结构。

1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驱动电路的灯具。

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上述的驱动电路和负载,所述负载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路通过设置的buck供电模块从整流模块后进行取电,buck供电模块对输入的电压进行分压向buck模供电,相较于buck模块直接从pfc模块之后进行取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大幅降低了buck模块的输入电压,进而减小了buck模块的损耗发热,同时通过buck供电模块的线路结构的设计,将防雷线路与供电线路进行整合,做到了在为buck模块供电的同时也能防止雷击浪涌电压,整体结构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供电模块(40)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二极管(d2)、第三电解电容(ec3)和第四电解电容(ec4),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d2)对所述第三电解电容(ec3)和所述第四电解电容(ec4)进行充电,并且,所述第二二极管(d2)输出的电压经所述第三电解电容(ec3)与所述第四电解电容(ec4)分压后提供给所述buck模块(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供电模块(40)还包括:第五电阻(r5),用于减小所述buck供电模块(40)输出的电流,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buck模块(30)以及所述第四电解电容(ec4)的正极,所述第四电解电容(ec4)输出的电流经过所述第五电阻(r5)流入所述buck模块(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模块(3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电解电容(ec2),所述第二电解电容(ec2)与所述第三电解电容(ec3)的容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解电容(ec3)与所述第四电解电容(ec4)均为铝电解电容,并且,所述第三电解电容(ec3)的容量大于6.8uf,所述第四电解电容(ec4)的容量大于6.8uf。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供电模块(40)包括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整流模块(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并为所述第二电容(c2)充电,所述buck模块(3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为所述buck模块(30)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供电模块(40)还包括第五电阻(r5),用于减小所述buck供电模块(40)输出的电流,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和所述buck模块(30),所述第二电容(c2)输出的电流经过所述第五电阻(r5)后流入所述buck模块(3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容(c2)的容量在33nf-100nf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防雷模块(50),用于抑制来自外部的雷击电压,所述防雷模块(50)的一端与外部市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pfc模块(2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模块(50)包括保险电阻(rf1)和压敏电阻(mov1),所述驱动电路的l端依次通过所述保险电阻(rf1)和所述压敏电阻(mov1)与所述驱动电路的n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模块(30)包括降压芯片(u2),所述降压芯片(u2)用于为内部hv脚供电,所述降压芯片(u2)的hv脚与所述buck供电模块(40)的输出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芯片(u2)内置功率mos,所述buck模块(30)工作在buck拓扑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fc模块(20)的工作拓扑结构为boost结构。

14.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和负载,所述负载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及灯具,驱动电路包括:整流模块,用于将外部的交流电转换为半波交流电;PFC模块,用于升压调整所述半波交流电并输出第一电压的直流电,所述PFC模块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BUCK模块,用于对所述PFC模块输出的第一电压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并提供给负载,所述BUCK模块与所述PFC模块的输出端连接;BUCK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BUCK模块供电,所述BUCK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BUCK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BUCK模块连接。本技术的驱动电路将防雷线路与供电线路进行整合,做到了在为BUCK模块供电以降低供电损耗的同时也能防止雷击浪涌电压,整体结构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显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