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0846发布日期:2023-12-29 21:46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表面贴装设备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取结构。


背景技术:

1、smt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英文缩写,表面贴装指的是在pcb产品的表面上进行元器件贴装加工的系列工艺流程的简称;所述的pcb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的英文缩写。表面贴装技术是当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工艺。

2、smt贴片机通常是指可实现pcb的表面贴装技术的一种组装设备。而smt贴片机的吸嘴装置则通常可用于对电子元器件的抓取,其具体抓取过程为:电磁阀将控制负压发生器与吸嘴装置进行连通,以令吸嘴装置通过负压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抓取;然后,机械臂带动吸嘴装置移动,以将吸嘴装置上的电子元器件放置到pcb板的表面上。接着,电磁阀切换吹气管,使得吹气管与吸嘴装置连通,进而向吸嘴装置内吹气;以破除吸嘴装置的真空,使吸嘴装置将电子元器件放下。

3、现有的技术中,当吹气管向吸嘴装置内吹气的瞬间,气流的推力推动电子元器件向下运动,强气流容易带动电子元器件晃动,进而影响贴片的精度。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真空吸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内部容易吸入杂物,而造成真空发生器内部由于灰尘积累而使真空度下降的技术缺陷;该种情形也使得电子元器件在搬运的期间容易发生晃动的情况。

4、基于此,中国专利cn108366525a公开了一种用于smt贴片机的吸嘴装置,其包括吸嘴、第五筒体、第二滑环、第二筒体、支板、弹簧和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的底部与第一筒体之间连接有容纳槽,第一筒体的外侧还通过若干条第一支架连接有第二圆环,第二圆环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刷毛,第五筒体的底部插设有插接部,插接部下方连接有第四筒体,第四筒体的下方连接有隔板,隔板的下方连接有第三筒体,第三筒体和第四筒体的外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第四筒体的外侧套设有筒形滤网,第三筒体的底部通过第一滑环活动插设至第一筒体内,隔板的下方连接有若干个环形排布的支杆,相邻的支杆之间连接有第二过滤网,该种吸嘴装置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有效的防止真空度不足而影响吸取精度的情况。

5、然而,基于现有技术所改进的吸嘴结构还存在容易漏真空以及容易偏位的技术问题。具体的,在现有的生产实践中,3210陶瓷电容元件常需要使用到基于现有技术所改进的长方形吸嘴结构以及圆形吸嘴结构。对于长方形吸嘴结构,其吸嘴的吸附面积小,从而导致其真空吸附力不足;而且,该种吸附结构附带有多层过滤网结构,进一步降低了其真空吸附力;基于该种长方形吸嘴结构的生产实践记录中,其抛料率达到12500ppm,偏移不良率达到2300ppm;为了降低其不良率,则必须要针对物料进行降速生产,影响了3210陶瓷电容元件的贴装效率。此外,现有的圆形吸嘴结构的吸附面积大于电容元件的吸取面,从而导致其吸取的过程中会漏真空;基于该种圆形吸嘴结构的生产记录中,其抛料率达到10000ppm,偏移不良率达到1850ppm,也同样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改善smt工艺中陶瓷电容元件的吸取稳定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吸取结构。

2、一种吸取结构,其包括:连接部、动力机、传动结构、动作部、导气连接部以及吸嘴结构;所述连接部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所述动力机与所述传动结构,所述动力机与所述传动结构动力连接。所述动作部与所述传动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面,所述动作部与所述传动结构相连。所述动作部的侧面连接所述导气连接部;所述导气连接部的末端连接之上一所述吸嘴结构。所述吸嘴结构具有吸嘴连接部、杆体、吸附部以及贯通孔;所述吸嘴连接部与所述导气连接部的端部相连;所述杆体分别连接所述吸嘴连接部与所述吸附部;所述吸附部具有吸附端,所述吸附端为外方内圆的结构;所述吸嘴连接部、所述杆体以及所述吸附部的内部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所述贯通孔,所述管通孔与所述导气连接部连通。

3、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具有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以及传动连接块。

4、更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动力机相连,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相对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侧面。

5、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带分别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所述传动带的侧面连接所述传动连接块。

6、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连接块与所述动作部相连。

7、更进一步的,所述动作部具有导轨、滑动块以及动作连接块。

8、更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侧面,所述滑动块活动连接于所述导轨。

9、更进一步的,所述动作连接块分别连接所述传动连接块与所述滑动块。

10、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还设置有上辅助块以及下辅助块;所述上辅助块与所述下辅助块相对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部。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动作连接块的侧面设置有导行片;所述导行片分别与所述上辅助块及所述下辅佐块活动连接。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吸取结构分别设有连接部、动力机、传动结构、动作部、导气连接部以及吸嘴结构;所述连接部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所述动力机与所述传动结构,所述动力机与所述传动结构动力连接。所述动作部与所述传动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面,所述动作部与所述传动结构相连。所述动作部的侧面连接所述导气连接部;所述导气连接部的末端连接之上一所述吸嘴结构。所述连接部可与外部的smt设备进行连接;所述动力机在通电后驱动所述传动结构,进而令所述传动结构带动所述动作部往复运动。当所述动作部带动所述导气连接部动作至待吸附元件的上方时,设置于所述导气连接部下端的所述吸嘴结构可以将元件吸附起来。而所述吸嘴结构设置有匹配元件的吸取结构,从而,可以增强陶瓷电容元件等电子元器件的吸取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吸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接部(1)、动力机(2)、传动结构(3)、动作部(4)、导气连接部(5)以及吸嘴结构(6);所述连接部(1)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所述动力机(2)与所述传动结构(3),所述动力机(2)与所述传动结构(3)动力连接;所述动作部(4)与所述传动结构(3)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的同一侧面,所述动作部(4)与所述传动结构(3)相连;所述动作部(4)的侧面连接所述导气连接部(5);所述导气连接部(5)的末端连接之上一所述吸嘴结构(6);所述吸嘴结构(6)具有吸嘴连接部(601)、杆体(602)、吸附部(603)以及贯通孔(604);所述吸嘴连接部(601)与所述导气连接部(5)的端部相连;所述杆体(602)分别连接所述吸嘴连接部(601)与所述吸附部(603);所述吸附部(603)具有吸附端(603a),所述吸附端(603a)为外方内圆的结构;所述吸嘴连接部(601)、所述杆体(602)以及所述吸附部(603)的内部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所述贯通孔(604),所述贯通孔(604)与所述导气连接部(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3)具有主动轮(301)、从动轮(302)、传动带(303)以及传动连接块(3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301)与所述动力机(2)相连,所述主动轮(301)与所述从动轮(302)相对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303)分别连接所述主动轮(301)与所述从动轮(302),所述传动带(303)的侧面连接所述传动连接块(3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接块(304)与所述动作部(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部(4)具有导轨(401)、滑动块(402)以及动作连接块(4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吸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01)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的侧面,所述滑动块(402)活动连接于所述导轨(4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连接块(403)分别连接所述传动连接块(304)与所述滑动块(4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吸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还设置有上辅助块(101)以及下辅助块(102);所述上辅助块(101)与所述下辅助块(102)相对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的两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吸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连接块(403)的侧面设置有导行片(304a);所述导行片(304a)分别与所述上辅助块(101)及所述下辅助块(102)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取结构,其属于表面贴装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连接部、动力机、传动结构、动作部、导气连接部以及吸嘴结构;所述连接部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所述动力机与所述传动结构,所述动力机与所述传动结构动力连接。所述动作部与所述传动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面,所述动作部与所述传动结构相连。所述动作部的侧面连接所述导气连接部;所述导气连接部的末端连接之上一所述吸嘴结构。本技术解决了如何提高电子元器件吸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湘,李华增,汪文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西文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