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EMS微弹簧针整体垂直信号导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8532发布日期:2024-01-16 11:1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MEMS微弹簧针整体垂直信号导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信号导通机构,具体为一种mems微弹簧针整体垂直信号导通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的信号导通技术主要采用的是弹簧探针pogopin,此种探针为双头可垂直伸缩达到上下垂直导通目的。垂直弹簧探针通过伸缩来导通信号,但是在此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探针针尖氧化或者沾污,从而造成信号失真或者阻断,导致了加长测试进程的问题,降低了芯片测试良率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mems微弹簧针整体垂直信号导通机构,mems微弹簧探针双侧受压之后,两侧探针针尖会横向相对发生微小位移,通过其摩擦性能达到了良好接触效果,并解决了传统弹簧探针氧化或者针尖异物造成信号失真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mems微弹簧针整体垂直信号导通机构,包括pcb电路板、导通板和mlc陶瓷电路,所述导通板上开设有若干导通孔,且导通孔呈垂直开设,所述导通孔内设有mems微弹簧探针;

3、所述pcb电路板与mlc陶瓷电路间通过安装件连接,且导通板置于pcb电路板和mlc陶瓷电路间的空隙中;所述mems微弹簧探针的两端分别与pcb电路板和mlc陶瓷电路接触。

4、优选的,所述mlc陶瓷电路的另一面设有若干微悬臂探针。

5、优选的,所述安装件呈l型,所述mlc陶瓷电路的两侧设有安装突起,且安装件与安装突起相配合。

6、优选的,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pcb电路板和安装件上开设有螺孔,且螺孔内螺接有螺钉。

7、优选的,所述mems微弹簧探针包括一对接触突起,一对所述接触突起间通过s型连接件连接。

8、优选的,一对所述接触突起分别置于导通孔的两侧开口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通过采用mems微弹簧探针,其在受压过程中即可发生形变,使得整个操作过程简便,接触性能高,成本较低,易于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导通的测试。同时mems微弹簧探针双侧受压之后,由于s型连接件的自身结构使得两侧探针针尖会横向相对发生微小位移,通过摩擦达到了良好的接触效果,并解决了传统弹簧探针氧化或者针尖异物造成信号失真的问题。

11、并通过长方形导通孔限制mems微弹簧探针形变大小,从而进一步提升mems微弹簧探针两端的接触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mems微弹簧针整体垂直信号导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电路板(1)、导通板(2)和mlc陶瓷电路(3),所述导通板(2)上开设有若干导通孔(4),且导通孔(4)呈垂直开设,所述导通孔(4)内设有mems微弹簧探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ems微弹簧针整体垂直信号导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mlc陶瓷电路(3)的另一面设有若干微悬臂探针(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ems微弹簧针整体垂直信号导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6)呈l型,所述mlc陶瓷电路(3)的两侧设有安装突起,且安装件(6)与安装突起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ems微弹簧针整体垂直信号导通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8),所述背板(8)、pcb电路板(1)和安装件(6)上开设有螺孔,且螺孔内螺接有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ems微弹簧针整体垂直信号导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mems微弹簧探针(5)包括一对接触突起(51),一对所述接触突起(51)间通过s型连接件(5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mems微弹簧针整体垂直信号导通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接触突起(51)分别置于导通孔(4)的两侧开口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MEMS微弹簧针整体垂直信号导通机构,包括PCB电路板、导通板和MLC陶瓷电路,所述导通板上开设有若干导通孔,且导通孔呈垂直开设,所述导通孔内设有MEMS微弹簧探针;所述PCB电路板与MLC陶瓷电路间通过安装件连接,且导通板置于PCB电路板和MLC陶瓷电路间的空隙中;所述MEMS微弹簧探针的两端分别与PCB电路板和MLC陶瓷电路接触。通过采用MEMS微弹簧探针,其在受压过程中即可发生形变,使得整个操作过程简便,接触性能高,成本较低,易于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导通的测试。并且MEMS微弹簧探针双侧受压之后两侧探针针尖会横向相对发生微小位移,通过其摩擦的性能达到了良好接触,并解决了传统弹簧探针氧化或者针尖异物造成信号失真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卞学礼,刘通,朱佳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圣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