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导电基材的加热传感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8253发布日期:2024-02-22 21:0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导电基材的加热传感垫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加热和传感系统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导电基材的加热传感垫。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在汽车领域,自动驾驶、高级辅助驾驶、舒适域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搭载离手检测方向盘、汽车座椅加热等功能。在方向盘离手检测和座椅加热中需要使用到一种感应和加热垫,用于感应人体位置并实现加热功能。为了实现感应和加热功能,常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感应用的感应材料和加热用的加热材料分别布局在不同层结构中,通过中间加入屏蔽层,形成三层结构,这种结构的弊端是形成的传感加热垫结构厚重,成本高,层间顺序和控制电路有一定局限性。另外一种方式是将感应用的感应材料和加热用的加热材料布局到同一层,为了规避时漂、温漂等问题,通常采用分时控制的方式来实现,这样做的弊端是感应和加热无法同时工作,影响了感应和加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导电基材的加热传感垫,传感线和加热线布置在带有预设槽的导电基材上。

2、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导电基材的加热传感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传感线及加热线,所述的基材层为导电材质,基材层上表面设有若干用于传感线和加热线埋设的预设槽,所述的传感线和加热线布置在相应的预设槽内。

3、进一步地,用于传感线和加热线埋设的预设槽在基材层上呈现的形状为无交叉点的任意形状。

4、进一步地,基材层可以为导电胶、导电泡棉、聚乙烯醇、聚酯、聚酰亚胺、导电橡胶、金属或碳晶材质的单层,或者两种及以上的复合层。

5、进一步地,基材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或者择其一表面复合柔性层。

6、进一步地,基材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或者择其一表面复合离型纸。

7、进一步地,复合柔性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或者择其一表面复合离型纸。

8、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新型采用在具有导电性能的基材设有预设槽,将传感线和加热线埋设在预设槽内,将传感和加热集成在一层结构中,导电基材既可以作为基材层,接地后同时作为屏蔽层,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多层结构及不同线材间产生的干扰,并且打破多层结构受层间顺序和控制电路有局限性限制,同时解决在传感和加热在同一层布局结构时产生的时漂、温漂问题。

9、综上所述具备结构布局灵活简单、抗干扰、加热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检测精度高、材料轻薄、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导电基材的加热传感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1)、传感线(2)及加热线(3),所述的基材层(1)为导电材质,基材层(1)上表面设有若干用于传感线(2)和加热线(3)埋设的预设槽,所述的传感线(2)和加热线(3)布置在相应的预设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导电基材的加热传感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传感线(2)和加热线(3)埋设的预设槽在基材层(1)上呈现的形状为无交叉点的任意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导电基材的加热传感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层(1)为导电胶、导电泡棉、聚乙烯醇、聚酯、聚酰亚胺、导电橡胶、金属或碳晶材质的单层,或者两种及以上的复合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导电基材的加热传感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或者择其一表面复合柔性层(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导电基材的加热传感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或者择其一表面复合离型纸(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导电基材的加热传感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柔性层(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或者择其一表面复合离型纸(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导电基材的加热传感垫,包括基材层、传感线及加热线,基材层为导电材质,基材层上表面设有若干用于传感线和加热线埋设的预设槽,两种预设槽在呈现的形状为无交叉点的任意形状,防止传感线与加热线有交叉点,将传感线和加热线分别埋设相对应的预设槽,并打胶固定。本新型将传感线和加热线埋设在预设槽内,将传感和加热集成在一层结构中,导电基材既可以作为基材层,接地后同时作为屏蔽层,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多层结构及不同线材间产生的干扰,并且打破多层结构受层间顺序和控制电路有局限性限制,同时解决在传感和加热在同一层布局结构时产生的时漂、温漂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雨,李卫江,陈轶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科大领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