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模块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05354发布日期:2024-04-18 17:14阅读:8来源:国知局
电力模块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散热装置的,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模块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由于规模和用电量均越来越大,数据中心需要配备独立的电力模块,电力模块安装在机房内,电力模块的各个结构单元通过电力电缆电性连接。电力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热量,由于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为正比关系,若电力电缆上的热量持续集聚,将会增加电力电缆的温度,加大电力电缆的电阻率,减小电力电缆的载流量,减弱电力模块的供电能力。

2、因此,需要对电联电缆进行散热,当前常用的散热方式为风冷散热,通过安装风机将气流引入到电力模块内,将电力电缆的热量带走。然而,机房内各个用电设备的发热量较大,机房内部整体的温度较高,风扇送入电力模块内部的气流温度较高,所能够带走的热量较少,散热效率低,为了避免电力电缆过热,只能加大风机的送风功率,增加耗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模块散热结构,以解决当前电力模块散热方式效率低、耗能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模块散热结构,包括箱体,箱体内装设有电力电缆和空气换热器;

3、空气换热器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4、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相连通,并均延伸至箱体之外,用以通过通风管与机房外的空间相连通;

5、通风管装设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将机房外的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送入空气换热器;

6、第二进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相连通,第二出风口上安装有第二风机,第二风气将箱体内的空气通过第二进风口吸入到箱体内。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空气换热器和电力电缆分别位于箱体内的顶部和底部,第二风机位于空气换热器的一侧,用以将空气向下吹向电力电缆,第二进风口设置在空气换热器的底面。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风机连接有分流管,分流管与电力电缆相平行,分流管沿其轴向设置多个分风口,第二风机将空气通过多个分风口向下吹向电力电缆。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散热板,电力电缆沿箱体的纵向间隔设置多个,多个电力电缆均贴在散热板上。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电力电缆分为上下两层,散热板对应设置有上下两个,每层电力电缆均贴在对应散热板的上表面,散热板为孔板。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导热板,导热板装设在散热板远离第二风机的一端,并竖向设置,用以使其顶端延伸到电力电缆的上方。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均位于空气换热器的同一侧,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通过换热管相连通,换热管呈u形,用以使其中部延伸至空气换热器内部远离第一进风口的一侧。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空气换热器位于电力电缆的上方,第二进风口位于空气换热器的底面,第二出风口位于空气换热器远离第一进风口的一侧。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位于空气换热器一端的上部,第一出风口位于空气换热器另一端的下部。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管具有多根。

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空气换热器,使机房外的空气能够与箱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两者温度差较大,从而能够高效的带走电力电缆散发到箱体内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无需对空气循环进行加速,降低能耗,解决了当前电力模块散热方式效率低、耗能高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装设有电力电缆和空气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换热器和所述电力电缆分别位于所述箱体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空气换热器的一侧,用以将空气向下吹向所述电力电缆,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空气换热器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与所述电力电缆相平行,所述分流管沿其轴向设置多个分风口,所述第二风机将空气通过多个分风口向下吹向所述电力电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散热板,所述电力电缆沿所述箱体的纵向间隔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电力电缆均贴在所述散热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力电缆分为上下两层,所述散热板对应设置有上下两个,每层所述电力电缆均贴在对应所述散热板的上表面,所述散热板为孔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力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装设在所述散热板远离所述第二风机的一端,并竖向设置,用以使其顶端延伸到所述电力电缆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均位于所述空气换热器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通过换热管相连通,所述换热管呈u形,用以使其中部延伸至所述空气换热器内部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换热器位于所述电力电缆的上方,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空气换热器的底面,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空气换热器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空气换热器一端的上部,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空气换热器另一端的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具有多根。


技术总结
一种电力模块散热结构,包括箱体,箱体内装设有电力电缆和空气换热器;空气换热器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相连通,并均延伸至箱体之外,用以通过通风管与机房外的空间相连通;通风管装设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将机房外的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送入空气换热器;第二进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相连通,第二出风口上安装有第二风机,第二风气将箱体内的空气通过第二进风口吸入到箱体内。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空气换热器,使机房外的空气能够与箱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两者温度差较大,从而能够高效的带走电力电缆散发到箱体内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无需对空气循环进行加速,降低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唐巨光,梁子朋,郑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恒华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