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4781发布日期:2024-03-12 19:3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高压氧舱,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微高压氧舱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微高压氧舱通过给人体补氧可以增强体质、缓解运动后的疼痛、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精神状态、治疗辅助慢性病的调节、帮助老弱让人群强身健体、促进代谢循环、修复受损细胞,改善人体健康状况,微高压氧舱通过控制箱控制整个箱体的功能参数。

2、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5113659a,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微高压氧舱的多功能控制箱,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装置、通讯设备和总控制开关,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和显示面板,所述主箱体内设置有若干个通气接口、若干个电源插口和若干个接线口;气压控制装置,所述气压控制装置安装于主箱体的内部,所述气压控制装置与微高压氧舱相连通;集成电路控制系统,所述集成电路控制系统与用电器件电连接。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集成电路控制系统与用电器件电连接,并通过操控设置在主箱体上的控制装置,可以简单操控各用电器件的运行状况,无需再单独调节每一个单独的设备,提高了微高压氧舱的可操控性以及使用便利性。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氧舱的箱体功能较为单一,不足以满足改善人体健康的多种需求,制氧的复杂使得氧仓的使用也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可拆卸连接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箱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箱体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滚轮回收装置,所述滚轮回收装置包括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内壁上,所述电机箱中的电机通过联轴器和转轴固定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上固定连接有卡接杆,所述底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上滑动连接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内框,所述底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内框上固定连接有滑动筒,所述滑动筒通过滑动块滑动连接在固定柱上,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滑动筒的贯穿限位环并固定连接有车轮,所述固定内框上固定连接有空心板,且所述卡接杆与空心板相接触,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空气制冷装置,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氧弹更换装置,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抽风机b,所述抽风机b上固定连接并连通设置有抽风管,所述抽风管上固定连接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上固定连接并连通设置有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贯穿箱体至箱体的外部并与箱体固定连接。

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通孔与抽风机b处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抽风机b的输入口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层。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连通孔使得抽风机b能够进行正常运转,使得抽风机b将风力输送到抽风管中。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空气制冷装置包括抽风机a,所述抽风机a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固定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框。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空气制冷装置还包括制冷风扇,所述制冷风扇固定连接在连接框上,所述循环管上固定连接并连通设置有输入管,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压缩机,所述输入管与压缩机固定连接并连通设置,所述压缩机上固定连接并连通设置有膨胀阀,所述膨胀阀上固定连接并连通设置有输出管。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风孔、循环管和制冷风扇处于同一平面上面,且所述制冷风扇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制冷风扇呈线性设置在连接框上。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通风孔使得抽风机a能够正常的进行工作,并通过制冷风扇将热量进行传输。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氧弹更换装置包括弹仓,所述弹仓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弹仓上固定连接并连通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弹仓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氧气弹。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氧弹更换装置还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开设在氧气弹的顶部外壁上,所述氧气弹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保护盒,所述保护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贯穿保护盒至保护盒的外部,所述弹仓上固定连接有过滤板。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杆对称设置在氧气弹的外壁两侧,且所述滑动杆。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滑动杆使得氧气弹能够在弹仓中进行滑动,使得氧气弹能够快速的从弹仓中进行更换。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通过设置滚轮回收装置将滚轮进行人为的控制回收,电机箱运转带动摇杆转动,摇杆上的卡接杆带动空心板进行移动,空心板使得固定内框在滑动环和滑动柱的配合下运动,使得固定柱上的滑动筒带动车轮通过限位环进行支撑移动,使得控制箱主体能够进行移动和固定,方便移动。

15、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通过设置空气制冷装置提供冷却效果使得氧气的挥发性降低,抽风机a运转抽气将气体输送到循环管中并通过制冷风扇进行制冷并通过压缩机,压缩机将气体通过膨胀阀运输到混合箱中,使得氧气随着冷气进行输送,并提供制冷效果,提高人体舒适度。

16、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通过设置氧弹更换装置使得氧气产生装置与箱体分离,氧气弹通过其上方的滑动杆在滑动槽的配合下滑入弹仓中,并使得连接管正对过滤板进行压实,保护盒中的液压伸缩杆运转使得其贯穿弹仓上的通槽并与氧气弹上的固定槽相接触进行限位,最后通过控制阀进行输氧,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使得氧气的输送效果更加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可拆卸连接有检修门(2),所述检修门(2)上开设有通风孔(3),所述箱体(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箱体(1)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内部设置有滚轮回收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8)与抽风机b(10)处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抽风机b(10)的输入口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制冷装置(7)包括抽风机a(701),所述抽风机a(701)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壁上,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框(702),所述固定框(702)上固定连接有循环管(703),所述固定框(70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04),所述连接杆(704)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框(7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制冷装置(7)还包括制冷风扇(706),所述制冷风扇(706)固定连接在连接框(705)上,所述循环管(703)上固定连接并连通设置有输入管(707),所述箱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压缩机(708),所述输入管(707)与压缩机(708)固定连接并连通设置,所述压缩机(708)上固定连接并连通设置有膨胀阀(709),所述膨胀阀(709)上固定连接并连通设置有输出管(7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3)、循环管(703)和制冷风扇(706)处于同一平面上面,且所述制冷风扇(70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制冷风扇(706)呈线性设置在连接框(70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弹更换装置(9)包括弹仓(901),所述弹仓(901)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弹仓(901)上固定连接并连通设置有控制阀(902),所述弹仓(901)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903),所述滑动槽(903)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杆(904),所述滑动杆(904)上固定连接有氧气弹(9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弹更换装置(9)还包括固定槽(906),所述固定槽(906)开设在氧气弹(905)的顶部外壁上,所述氧气弹(905)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07),所述箱体(1)上固定连接有保护盒(908),所述保护盒(908)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909),所述液压伸缩杆(909)贯穿保护盒(908)至保护盒(908)的外部,所述弹仓(901)上固定连接有过滤板(9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90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杆(904)对称设置在氧气弹(905)的外壁两侧,且所述滑动杆(90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氧舱用多功能控制箱,涉及微高压氧舱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可拆卸连接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箱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箱体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滚轮回收装置,所述滚轮回收装置包括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内壁上。本技术通过设置滚轮回收装置将滚轮进行人为的控制回收,电机箱运转带动摇杆转动,摇杆上的卡接杆带动空心板进行移动,空心板使得固定内框在滑动环和滑动柱的配合下运动,使得固定柱上的滑动筒带动车轮通过限位环进行支撑移动,使得控制箱主体能够进行移动和固定,方便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马能,何继乔,陈仙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能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