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电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6497发布日期:2024-03-22 10:1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电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用电源模块,具体为一种车用电源模块。


背景技术:

1、电源模块是可以直接贴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源供应器,其特点是可为专用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及其他数字或模拟负载提供供电,一般来说,这类模块称为负载点电源供应系统或使用点电源供应系统,由于模块式结构的优点甚多,因此模块电源广泛用于交换设备、接入设备、移动通讯、微波通讯以及光传输、路由器等通信领域和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电源模块的应用较为广泛,且可作为电源供应器应用于车辆中。

2、目前,车载dcdc电源模块可以将商用车24v的系统电源转成12v,为车载12v系统的用电设备供电,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客户需求。现有的车用电源模块在使用时会产生热量,一般都是通过散热机构对其进行散热,但是现有的电源模块散热机构多是通过风机进行散热或是排热,这种散热方式会导致外接的灰尘以及空气中的湿气侵入电源模块内,当灰尘与湿气进入电源模块不仅会影响其整体散热还会加速模块整体的老化速度,影响其使用寿命,并且当湿气侵入电源模块内还会导致电源模块内电子元件出现短路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车用电源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电源模块,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用电源模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车用电源模块外壳,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车用电源模块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下散热翘片,所述下散热翘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铝板,所述支撑铝板的顶部设置有车用电源模块组件,所述车用电源模块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散热翘片,所述上散热翘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散热片,所述车用电源模块外壳顶部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罩,所述散热罩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半导体散热片,所述半导体散热片的制冷面与上散热片接触,所述散热罩的内侧且位于半导体散热片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罩的内部且位于散热风机的两侧均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半导体散热片和散热风机配合。

3、优选的,所述支撑铝板的底部且位于下散热翘片的内侧开设有下气槽,所述上散热片的底部且位于上散热翘片的内侧开设有上气槽,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下散热翘片的一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导气罩,所述导气罩与下气槽配合。

4、优选的,所述车用电源模块外壳的内侧且位于散热罩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散热罩的内侧且位于控制器的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5、优选的,所述车用电源模块外壳一侧的内部安装有安装罩,所述安装罩的内侧设置有接线端子组。

6、优选的,所述车用电源模块外壳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支脚,所述支脚内部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支脚的内部与底板螺纹连接。

7、优选的,所述上散热片的顶部与半导体散热片的底部涂抹有导热硅脂。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电源模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车用电源模块,通过车用电源模块外壳、下散热翘片、支撑铝板、上散热翘片、上散热片、散热罩、半导体散热片、散热风机和进气口配合,可以使车用电源模块组件处于密封的状态下进行散热,有效避免在散热时外界的空气中的灰尘与湿气进入到车用电源模块外壳内影响车用电源模块组件的使用寿命以及散热。

10、2、该车用电源模块,通过下气槽、上气槽、气泵和导气罩配合,可以在散热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启气泵,使车用电源模块外壳内空气循环流动,可以对车用电源模块组件整体进行散热,继而加速整体的散热效果,提高了散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用电源模块,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车用电源模块外壳(2),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车用电源模块外壳(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下散热翘片(3),所述下散热翘片(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铝板(4),所述支撑铝板(4)的顶部设置有车用电源模块组件(5),所述车用电源模块组件(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散热翘片(6),所述上散热翘片(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散热片(7),所述车用电源模块外壳(2)顶部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罩(8),所述散热罩(8)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半导体散热片(9),所述半导体散热片(9)的制冷面与上散热片(7)接触,所述散热罩(8)的内侧且位于半导体散热片(9)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10),所述散热罩(8)的内部且位于散热风机(10)的两侧均开设有进气口(11),所述进气口(11)与半导体散热片(9)和散热风机(10)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铝板(4)的底部且位于下散热翘片(3)的内侧开设有下气槽(14),所述上散热片(7)的底部且位于上散热翘片(6)的内侧开设有上气槽(15),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下散热翘片(3)的一侧设置有气泵(16),所述气泵(1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导气罩(17),所述导气罩(17)与下气槽(14)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电源模块外壳(2)的内侧且位于散热罩(8)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2),所述散热罩(8)的内侧且位于控制器(12)的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电源模块外壳(2)一侧的内部安装有安装罩(18),所述安装罩(18)的内侧设置有接线端子组(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电源模块外壳(2)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支脚(20),所述支脚(20)内部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21),所述固定螺栓(21)穿过支脚(20)的内部与底板(1)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散热片(7)的顶部与半导体散热片(9)的底部涂抹有导热硅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电源模块,涉及车用电源模块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车用电源模块外壳,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车用电源模块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下散热翘片,所述下散热翘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铝板,所述支撑铝板的顶部设置有车用电源模块组件,所述车用电源模块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散热翘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车用电源模块外壳、下散热翘片、支撑铝板、上散热翘片、上散热片、散热罩、半导体散热片、散热风机和进气口配合,可以使车用电源模块组件处于密封的状态下进行散热,有效避免在散热时外界的空气中的灰尘与湿气进入到车用电源模块外壳内影响车用电源模块组件的使用寿命以及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周贤鹏,于瀚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中瀚蓝盾电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