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电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3761发布日期:2024-03-22 10:17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电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为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电路板结构。


背景技术:

1、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配置有空调,汽车空调用于把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疲劳;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对确保安全行车起到重要作用的通风装置,一般包括制冷装置、取暖装置和通风换气装置,这种联合装置充分利用了汽车内部有限的空间,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是国际上流行的现代化汽车空调系统,在汽车空调使用时需要通过控制面板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汽车内部的温度进行调整,现有技术中心,某些汽车的空调控制面板的旋钮的轴心线与主电路板的最小夹角小于90°,然而,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却要求旋钮的轴心线必须和与之连接的那一部分电路板垂直,为此,现有技术中,往往是将和旋钮连接的那一部分电路板和主电路板分别设计并制造,然后再利用排线将其连接,此过程增大了控制面板的使用空间。

2、为此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电路板结构,申请号为202022105567.9,通过将旋钮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设计成一个整体,这样旋钮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就无需通过排线即fpc或者ffc连接,这样就减少了连接点,也就减少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接触不良等质量问题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3、虽然上述申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问题如下,由于电路板在使用时与电容器是焊接的,从而电路板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振动而造成电容器的损坏,进而不便于工作人员对损坏的电容器进行更换处理,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电路板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电路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电路板结构,包括外壳和旋钮,所述外壳顶端两边部均转动连接有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卡接组件,所述限位卡接组件包括电路板体、电极柱、电极板、限位框和引脚;

3、所述外壳内侧嵌入固定安装有电路板体,所述电路板体顶端边部等距对称焊接有电极柱,所述电极柱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极板,所述电极板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内侧滑动连接有引脚,便于工作人员对引脚的位置进行固定。

4、优选的,所述限位卡接组件还包括固定板、卡杆和电容器;

5、两个所述电极板外侧共固定套接有固定板,所述限位框内侧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卡杆,两个所述引脚一端部共固定安装有电容器,便于工作人员对电容器进行安装。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7、通过限位卡接组件,便于工作人员对引脚位置进行移动固定,降低了工作人员安装拆卸电容器难度,从而避免电容器后期损坏时需要工作人员通过焊枪对其进行安装更换,同时,也能够对引脚移动后的位置进行固定,保证了电容器与电路板体连接时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电路板结构,包括外壳(1)和旋钮(3),所述外壳(1)顶端两边部均转动连接有旋钮(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卡接组件(2),所述限位卡接组件(2)包括电路板体(201)、电极柱(202)、电极板(203)、限位框(205)和引脚(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接组件(2)还包括固定板(204)、卡杆(206)和电容器(2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205)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引脚(207)纵截面为l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柱(202)数量为若干个,且每两个电极柱(202)为一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206)端部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卡杆(206)一侧与引脚(207)外侧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电路板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外壳和旋钮,所述外壳顶端两边部均转动连接有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卡接组件,所述限位卡接组件包括电路板体、电极柱、电极板、限位框和引脚,所述外壳内侧嵌入固定安装有电路板体,所述电路板体顶端边部等距对称焊接有电极柱,所述电极柱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极板,本技术通过限位卡接组件,便于工作人员对引脚位置进行移动固定,降低了工作人员安装拆卸电容器难度,从而避免电容器后期损坏时需要工作人员通过焊枪对其进行安装更换,同时,也能够对引脚移动后的位置进行固定,保证了电容器与电路板体连接时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佳,邹一凡,程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嘉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