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87968发布日期:2024-04-30 16:58阅读:6来源:国知局
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信号采集器,尤其是涉及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


背景技术:

1、信号采集器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和处理的集成盒。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采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及分布式领域,数据采集领域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目前,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所使用的信号采集器大多采用一体式固定一体式的结构设计,采用这种固定一体式结构设计的信号采集器整体性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信号采集器内部的元器件进行有效的散热处理,也不能根据使用情况对安装壳体与导线接线端进行拆装连接和维修更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我们提出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能够解决现有的信号采集器散热效果差,不能根据使用情况对安装壳体与导线连接接线端进行拆装连接和维修更换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安装组件和接线组件,安装组件的一端连接有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包括接线端盖,所述接线端盖的一侧设置有元件安装盒;

4、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四周外侧贯穿开设有若干组散热槽,所述金属壳体的外部两侧分别安装有提手,所述金属壳体远离提手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若干组垫脚。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在金属盒体外侧四周中部分别加装的定位板,以及在安装槽内壁四周分别加装的定位架,因定位板与定位架结构相匹配,可以将金属盒体限位连接在金属壳体的安装槽中,通过在安装槽内腔四角分别加装的夹持部件,以及在金属盒体外侧四角分别铺设的橡胶垫,还可以对限位在金属壳体内部的金属盒体四角起到夹持固定的作用,通过上述可知,该信号采集器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对安装组件和接线组件进行拆装连接和维修更换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升接线组件与安装组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6、本方案通过在金属壳体四周外侧贯穿开设的若干组散热槽,以及在金属盒体外侧四周贯穿开设的若干组通风孔,可以提升金属壳体与元件安装盒之间的空气流通性,可以对信号采集器内部安装的元器件起到有效的散热效果,配合在隔离空腔内部填充的空气滤网,可以保证通风孔与散热槽之间空气流通性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元件安装盒的内部;

7、通过上述可知,此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的结构设计新颖,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定位板、定位架、夹持部件和橡胶垫,可以将金属盒体限位连接在金属壳体的安装槽中,还可以对限位在金属壳体内部的金属盒体四角起到夹持固定的作用,使得信号采集器能够根据使用情况对安装组件和接线组件进行拆装连接和维修更换操作,通过散热槽、通风孔和空气滤网结构,可以提升金属壳体与元件安装盒之间的空气流通性,可以对信号采集器内部安装的元器件起到有效的散热效果,还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元件安装盒的内部,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该装置在信号采集器技术领域的实用性。

8、可选的,所述金属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金属壳体靠近安装槽的开口处四周还开设有隔离空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在金属壳体内部开设的安装槽,用于金属盒体的限位安装。

10、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腔四角分别安装有夹持部件,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四周还分别设置有定位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在安装槽内腔加装的夹持部件和定位架,可以将金属盒体限位安装在金属壳体的内部。

12、可选的,所述接线端盖的外侧中部安装有操控面板,所述接线端盖靠近操控面板的外侧底部连接有插线板,所述接线端盖靠近操控面板的外侧顶部还设置有显示屏。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在接线端盖外侧加装的操控面板、插线板和显示屏,用于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的采集使用。

14、可选的,所述元件安装盒包括金属盒体,所述金属盒体的外侧四角分别铺设有橡胶垫,所述金属盒体的外侧四周中部分别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定位架结构相匹配,所述定位板与定位架之间为卡接配合,所述金属盒体的外侧四周还贯穿开设有若干组通风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定位板与定位架之间为卡接配合,可以将金属盒体限位连接在金属壳体的安装槽中。

16、可选的,若干组所述隔离空腔的内部均填充有空气滤网。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在隔离空腔内部填充的空气滤网,可以保证通风孔与散热槽之间空气流通性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元件安装盒的内部。

18、可选的,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与橡胶垫结构相匹配,所述弧形夹板的底部安装有调节基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弧形夹板与橡胶垫结构相匹配,可以对限位在金属壳体内部的金属盒体四角起到夹持固定的作用。

20、可选的,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开设有在安装槽内腔四角的收纳调节槽,所述收纳调节槽与调节基座结构相匹配,所述收纳调节槽与调节基座之间还连接有压缩弹簧。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在收纳调节槽与调节基座之间连接的压缩弹簧,弧形夹板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在安装槽的内腔拐角进行伸缩调节和复位。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此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的结构设计新颖,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定位板、定位架、夹持部件和橡胶垫,可以将金属盒体限位连接在金属壳体的安装槽中,还可以对限位在金属壳体内部的金属盒体四角起到夹持固定的作用,使得信号采集器能够根据使用情况对安装组件和接线组件进行拆装连接和维修更换操作,通过散热槽、通风孔和空气滤网结构,可以提升金属壳体与元件安装盒之间的空气流通性,可以对信号采集器内部安装的元器件起到有效的散热效果,还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元件安装盒的内部,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该装置在信号采集器技术领域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包括安装组件(100)和接线组件(200),安装组件(100)的一端连接有接线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200)包括接线端盖(201),所述接线端盖(201)的一侧设置有元件安装盒(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10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01a),所述金属壳体(101)靠近安装槽(101a)的开口处四周还开设有隔离空腔(101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1a)的内腔四角分别安装有夹持部件(101a-1),所述安装槽(101a)的内壁四周还分别设置有定位架(101a-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盖(201)的外侧中部安装有操控面板(201a),所述接线端盖(201)靠近操控面板(201a)的外侧底部连接有插线板(201b),所述接线端盖(201)靠近操控面板(201a)的外侧顶部还设置有显示屏(201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安装盒(202)包括金属盒体(202a),所述金属盒体(202a)的外侧四角分别铺设有橡胶垫(202b),所述金属盒体(202a)的外侧四周中部分别设置有定位板(202c),所述定位板(202c)与定位架(101a-2)结构相匹配,所述定位板(202c)与定位架(101a-2)之间为卡接配合,所述金属盒体(202a)的外侧四周还贯穿开设有若干组通风孔(202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隔离空腔(101b)的内部均填充有空气滤网(101b-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101a-1)包括弧形夹板(101a-1a),所述弧形夹板(101a-1a)与橡胶垫(202b)结构相匹配,所述弧形夹板(101a-1a)的底部安装有调节基座(101a-1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101a-1)还包括开设有在安装槽(101a)内腔四角的收纳调节槽(101a-1c),所述收纳调节槽(101a-1c)与调节基座(101a-1b)结构相匹配,所述收纳调节槽(101a-1c)与调节基座(101a-1b)之间还连接有压缩弹簧(101a-1d)。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信号采集器技术领域的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包括安装组件和接线组件,此人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号采集器的结构设计新颖,通过定位板、定位架、夹持部件和橡胶垫,可以将金属盒体限位连接在金属壳体的安装槽中,还可以对限位在金属壳体内部的金属盒体四角起到夹持固定的作用,使得信号采集器能够根据使用情况对安装组件和接线组件进行拆装连接和维修更换操作,通过散热槽、通风孔和空气滤网结构,可以提升金属壳体与元件安装盒之间的空气流通性,可以对信号采集器内部安装的元器件起到有效的散热效果,还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元件安装盒的内部,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该装置在信号采集器技术领域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发,张志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安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