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调频接收机用超小型电子调谐fm高频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48809阅读:5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调频接收机用超小型电子调谐fm高频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收音机,特别是一种车载调频接收机用超小型电子调谐FM高频头。
现有汽车用收音机FM高频头一般采用卧式或者坐式结构,占用汽车收音机主板面积分别为41×23mm2、41×11mm2。这种结构FM高频头占用汽车收音机主机板面积大,对汽车收音机的内部空间的活用性影响很大,不能更好的合理利用空间,对主板的合理布线不利。这种结构对分布电容,外界干扰,高频电流的相互干扰无法消除。致使其接收灵敏度、抗干扰性能和选择性无法实现最佳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车载调频接收机用超小型电子调谐FM高频头,其采用直插式,体积小,接收灵敏度、抗干扰性能和选择性等较现有产品明显提高。
本车载调频接收机用超小型电子调谐FM高频头,包括天线输入回路,高频放大电路,AGC控制电路,混频回路,连接于高频放大电路与混频回路之间的选择回路,与混频回路和选择回路的输入端连接的本机振荡电路以及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放大电路采用场效应管高频放大器;天线输入回路、选择回路和本机振荡电路分别采用一个变容三极管构成;还设置有一个本机振荡输出回路,本机振荡信号经本机振荡输出电路输出,用于为汽车收音机微处理器提供本机振荡信号,经所述微处理器取样后,产生高频放大电路需要的AGC电压和调谐选择电压VT,AGC电压控制高放电路场效应管FET1的增益,调谐选择电压用于控制天线输入回路、选择回路和本机振荡电路的变容三极管的变容量。
所述屏蔽外壳是双光马口铁屏蔽外壳,其连接插件直接安装于电路板的一边。
本直插式(立式)电子调谐FM高频头,屏蔽外壳采用0.5t双光马口铁成型,连接插件采用0.6t黄铜板冲压成型。比传统的FM高频头所用的普通马口铁材料相比,大大提高了对高频辐射的防备及抗氧化的能力。
这种装配方式结构紧凑,布线理想,装配简单合理,引脚功能标准,由于减少了同汽车收音机主机板的覆盖面,能有效的降低高频头与汽车收音机主板的分布电容,使得高频头在汽车收音中的接收灵敏度,抗干扰性能和选择性工作在最佳状态。这种结构还使到汽车收音机开发工程师在开发设计中对汽车收音机的内部空间的活用性有很大帮助。这种结构是对汽车收音机要求所选用的高频头对汽车收音机要求的内部空间占用要少,需求灵敏度,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又要强的矛盾的最佳选用。
本实用新型高频头高放部分采用双栅场效应管,带AGC功能,工作稳定,灵敏度高接收部分采用三组独立的变容三极管及外围元件组成的超外差接收方式,全面提高收音机的选择性及抗干扰能力。


图1是其原理方框图;图2是实施例电路图;图3是其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FM高频头由输入回路1,高频放大电路2,AGC控制电路3,选择回路4,本机振荡回路5,混频输出回路6及本机振荡输出电路7组成。本机振荡信号经本振荡输出电路7输出,用于为汽车收音机微处理器提供本机振荡信号,经所述微处理器取样后,产生FM高频头需要的AGC电压和调谐选择电压VT,AGC电压控制高放电路②场效应管FET1的增益,调谐选择电压用于控制天线输入回路、选择回路和本振荡电路的变容三极管的变容量。
信号流程是从C1耦合进来的收音信号经电感线圈L1,变容三极管D1进行筛选后由C4耦合至高放管FET1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由R5输出至电感线圈L2,再由电感线圈L2,L3耦合至选择回路,选择回路由电感线圈L3,变容三极管D2和从C8提供的比选择信号高10.7MHz的本机振荡信号混频,混频后的信号经三极管TR1放大后由中频变压器选择输出。
在实施例电路图2中,天线输入回路由电容C1~C4,电感线圈L1,电阻R2,变容三极管D1组成。电感线圈L1与变容三极管D1并联,电容C1、C2接变容三极管D1的一正极端子,电容C1另一端连接连接接头的ANT脚;电容C3、C4,电阻R2接变容三极管D1另一正极端子;变容三极管D1的中间负极串联电阻R1连调谐电压端VT。
高频放大电路采用场效应管高频放大器,所述场效应管高频放大器由双栅场效应管FET1、电阻R3~R5及电感线圈L2组成,电阻R3、R4接场效应管FET1的栅极G1,FET1栅极G2脚接AGC电压,场效应管FET1的漏极D同电阻R5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同电阻R4、电感线圈L2相连,场效应管FET1源极S端子接地,通过电容C4连接输入回路。
AGC电路3由双栅场效应管FET1栅极G2端子、连接与所述栅极G2端子的电阻R8以及电容C10、C12组成,电阻R8另一端接连接插件的AGC端。
选择回路4由电感线圈L3、L4,电容C5~C7,及变容三极管D2组成。由电感线圈L3从高频放大电路电感线圈L2耦合信号进入选择回路,再由电容C6耦合至混频三极管TR1。电感线圈L3、电容C5、电容C6均与变容三极管D2一正极端子相连,D2的另一正极端子接地,D2的中间负极端子串联电阻R6接于连接插件的AGC端,电容C7串联电感线圈再接电容C6。
本机振荡电路5由电感线圈L5、变容三极管D3、电容C18~C21、电阻R13~R15及三极管TR2组成。振荡信号一路由电容C8连接混频选择回路,一路由电容C16连接本机振荡输出回路。变容三极管D3一正极端子经C19同三极管TR2的基极b相连,TR2集电极c经电阻R13接电源正极,TR2发射极e经电阻R15接地线。电容C20连接三极管TR2的基极b和发射极e之间。变容三极管D3另一正极端子接地,D3的中间负极端子接电阻R12接至连接插件的AGC端。C18与D3并联,C17接于D3负极端子与地之间。
混频输出回路6由电阻R7,电容C8、C9,三极管TR1,及中频变压器T1组成。电容C8、C9,电阻R7均与三极管TR3基极b相连,TR3集电极c连接中频变压器T1初级的s端子,中频变压器T1初级的d端子电源正极VCC,TR3的发射极e接地。中频变压器T1的次级s端子连接连接插件的IF端,此引脚连接至汽车收音机FM的中频输入接口上,中频变压器T1的次级d端子接地线。
本机振荡输出电路7由电阻R10、R11,电容C15、C16,及三极管TR3组成。三极管TR3基极经电容C16连接至本机振荡回路上,TR3集电极经电容C15连接至高频头连接插件的本振信号输出OSC端。三极管TR3的集电极接负载电阻R10,三极管TR3的基极接基极电阻R11,三极管TR3的发射极e接地。
汽车收音机微处理器输出的调谐电压从高频头的连接插件Vt端引入后,经电阻R1、R6、R12分别送到变容三极管D1、D2、D3的公共负极,以调整变容三极管的容量。
图3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示的各部分是屏蔽外壳31,中频变压器32,1.2t线路板33,电子元件34,片状电子元件35,固定引脚36和38,连接插头37,以及弹簧线圈39、40和41等。连接插头37从结构示意图左边算起分别为①,②,③,④,⑤,⑥脚。各脚功能分别为①天线输入ANT,②自动增益控制AGC,③电源供应VCC,④调谐电压VT,⑤中频输出IF,⑥本机振荡输出OSC。
连接插头37引线端子采用0.6t黄铜板轧制成型。屏蔽外壳31采用0.5t双光马口铁成型,选取这两种材料制作引脚端子及屏蔽外壳,大大提高了高频头的防止高频辐射和抗氧化性的能力。片状电子元件35贴装在1.2t的线路板上;中频变压器32、弹簧线圈39、40、41、电子元件34插装在1.2t的线路板上,连接插头焊接在1.2t线路板33的引出端上,整个线路板固定在屏蔽外壳的固定焊接点上,所示的连接插件37是6线连接插头,它直接焊装于电路板上。
整个高频头按图示立式方向插装在汽车收音机的主板上,汽车收音机主板上的大面积铜铂地线焊接高频头的固定引脚36、38。高频头的6线连接插头的天线输入①连接汽车收音机的天线输入端,AGC控制②连接汽车收音机微处理器的AGC端子上,电源VCC③连接汽车收音机的8V电源端子上,调谐电压VT④连接汽车收音机微处理器上的VT端子上,中频信号输出IF⑤连接汽车收音机FM中频信号输入端,本振信号输出端OSC⑥连接汽车收音机微处理器FM的OSC端子上。由于高频头的连接插件能对应汽车收音机的标准接口,采用直插装配方式,故整个机构装配简单,互相干扰少,性能稳定。装配方式采用直插式(立式)结构,占用汽车收音机主板面积为19.5×7.7mm2,仅为传统FM高频头的一半以内。
本实用新型直插式超小型FM高频头实现了缩小占用汽车收音机内部空间的要求。占用汽车收音机主板面积由原来的41×23mm2和41×11mm2缩小本产品的19.5×7.7mm2。由于采用了直插式安装工艺,使得汽车收音机在装配高频头时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布线更合理,装配工艺更简单,节约生产成本达三分一以上。尤其是采用了直插式安装,占用汽车收音机主板面积比原来的减少三分二以上,使得在对汽车收音机在开发设计中对空间的活用性有更大帮助。更重要的是采用直插式安装减少了高频头同汽车收音机主板的接触面,降低了它们之间的分布电容和高频电流相互干扰的不良因素,使得高频头在汽车收音机里面在灵敏度,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方面工作在最佳状态。
本实用新型直插式FM高频头可应用在所有具备电子选台功能的汽车收音机中,而且安装简便,调试容易,可大大节约汽车收音机主板面积。对汽车收音机的内部空间活用性有很大的帮助,对降低汽车收音生产成本起到重要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调频接收机用超小型直插式电子调谐FM高频头,包括天线输入回路,高频放大电路,AGC控制电路,混频回路,连接于高频放大电路与混频回路之间的选择回路,与混频回路和选择回路的输入端连接的本机振荡电路以及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放大电路采用场效应管高频放大器;天线输入回路、选择回路和本机振荡电路分别含有一个变容三极管;还设置有一个本机振荡输出电路,用于为汽车收音机微处理器提供本机振荡信号;所述屏蔽外壳是双光马口铁屏蔽外壳,其连接插件直接安装于电路板的一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调频接收机用超小型直插式电子调谐FM高频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高频放大器由双栅场效应管FET1、电阻R3~R5及电感线圈L2组成,电阻R3、R4接双栅场效应管FET1的栅极G1,双栅场效应管FET1的栅极G2脚接AGC电压,双栅场效应管FET1的漏极D同电阻R5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同电阻R4、电感线圈L2相连,双栅场效应管FET1源极S端子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调频接收机用超小型直插式电子调谐FM高频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机振荡输出电路由三极管TR3,三极管TR3的基极电阻R10,三极管TR3的负载电阻R11,以及电容C15、C16组成,三极管TR3基极经电容C16连接至本机振荡电路,集电极经电容C15连接至连接插件的OSC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调频接收机用超小型直插式电子调谐FM高频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插件是6线连接插头,采用直插的装配方式安装于电路板的一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调频接收机用超小型直插式电子调谐FM高频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件的引线端子是黄铜板轧制成型的。
专利摘要一种车载调频接收机用超小型电子调谐FM高频头,包括输入回路,高放电路,AGC电路,混频回路,选择回路,本振电路及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高放部分采用双栅场效应管,输入回路、选择回路和本振电路分别采用一个变容三极管;还设有本机振荡输出电路,其屏蔽外壳是双光马口铁屏蔽外壳,连接插件直接装于电路板。其采用片状元器件、直插式连接件,结构紧凑,布线理想,直插式安装减少了同主机板的覆盖面,能有效的降低高频头与主板的分布电容,其接收灵敏度、抗干扰性能和选择性等等性能指标较现有产品明显提高。
文档编号H04B1/16GK2461208SQ0026806
公开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2日
发明者柳成根 申请人: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黄埔太峰电子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