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758882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通信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通信系统和方法,并且例如适于应用到这样一种信息通信系统,用于在发生灾难的紧急时刻,指定一人作为通信目标,并且将相应灾难的信息传送给他。
背景技术
通常,在紧急时刻,例如,当在核电站发生诸如放射泄漏的灾难时,相应灾难的信息(例如,撤离命令)靠所说的大众媒体诸如电视广播和无线广播报告给大众。
然而,在这种靠大众媒体报告的新闻中,对于在信息通信侧的人(以下称为“信息通信者”)通过只指定居住在撤离目标区并且必须被告知信息的人,来传达相应这个灾难的撤离命令等是困难的。
这样,信息通信者同时在一个广阔的区域向包括居住在撤离目标区外的无关人们报告信息,当居住在撤离目标区附近的人它们自己难以确定是否必须撤离时,存在某些人可能错过而没有撤离的可能性。
此外,由于用户的位置很难掌握,对于信息通信者向人们传达一定信息是困难的。
还有,如果人们不看电视广播或听无线广播(如果它们不访问信息通信者报告撤离的媒体),即使它们自己必须撤离,人们也不能被告知这些信息。
发明的公开鉴于上述问题,设计了本发明,并且提议了一种能够显著改善信息通信的可靠性的信息通信系统和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终端,由用户携带,用于发送被提前给定的用户个人标识信息;通信装置,具有通信功能,用于通过预定通信线路与外部通信,和接收从所述终端发送的个人标识信息;和管理装置,用于当通信装置接收个人标识信息时与通信装置相联系,存储和管理从通信装置通过预定通信线路发送的个人标识信息。管理装置根据外部指定的个人标识信息,通过访问线路访问用户,由此,通过通信装置能够确定地访问用户,其中用户被通过通信装置利用用户携带的终端通知个人标识信息。于是,能够实现可以显著改善信息通信可靠性的信息通信系统。
此外,在本发明中,信息通信方法提供有第一步利用通信装置接收从用户携带的终端发送的用户的个人标识信息,所述通信装置具有通过预定通信线路与外部通信的通信功能;第二步,当通信装置接收个人标识信息时,与通信装置相联系,存储和管理从通信装置通过预定通信线路发送的个人标识信息;和第三步,根据从外部指定的个人标识信息,通过可访问的通信装置访问用户。由此,通过通信装置能够执行对用户的访问,其中用户被通过通信装置利用用户携带的终端通知个人标识信息。于是,能够实现可以显著改善信息通信可靠性的信息通信方法。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信息通信系统提供有终端,用于发送被提前给定的用户个人标识信息;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从所述终端发送的个人标识信息和通知管理部分接收的个人标识信息;和管理装置,设置在管理部分中,根据从接收装置发送的个人标识信息,管理目标用户位置和对用户的可访问的设备。管理装置根据用户位置,使用设备给指定区域的用户提供预定信息。由此,能够根据用户的位置选择必须被提供预定信息的用户,同时,能够使用可访问的设备向用户发送预定信息。于是,能够实现可以显著改善信息通信可靠性的信息通信系统。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信息通信方法提供有第一步,发送被提前给定的用户个人标识信息;第二步,接收发送的个人标识信息和通知管理部分所接收的个人标识信息;第三步,根据发送的个人标识信息,管理目标用户位置和对用户的可访问设备;和第四步,使用设备给指定区域的用户发送预定信息。由此,能够根据用户的位置选择必须被提供预定信息的用户,同时,能够使用可访问设备向用户发送预定信息。于是,能够实现可以显著改善信息通信可靠性的信息通信方法。
附图的简单描述

图1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是表示卡保持器的结构透视图;图3是卡保持器的结构框图;
图4是家庭基站的结构框图;图5是便携式电话终端的结构框图;图6是管理部分的结构框图;图7是存储在管理部分中的用户数据D1的数据库中的内容列表;图8是第一通信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图9是第二通信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图10是通信确认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图11是数据库登记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图12是在信息通信系统中通信处理情况的箭头表示图;图13是按照另一实施例的信息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图14是一准备就绪的无线基站的结构框图;图15是按照另一实施例在信息通信系统中信息分布情况的箭头表示图;图16是按照另一实施例的个人计算机结构框图。
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1)关于蓝牙下面首先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蓝牙。
蓝牙是代替电缆和红外线通信技术的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红外数据协会)的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并且执行在2.45[GHz]的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工业科学医疗)频段数据、音频信息等的发送和接收。此外,蓝牙对于一个主设备有七个从设备,其中通信速率是721[Kbps]并且输出是在0dBm到20dBm范围中,并且具有低功率损耗。此外,在总是在发送侧和接收侧跳频(移动位置)进行通信的跳频扩频方法中,它使用高频。于是,其特征在于在发送侧和接收侧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中的无限方向性。
(2)按照该实施例的信息通信系统的结构在图1中,参考标号1表示该实施例中整个信息通信系统,包括非接触型IC卡2,存储包括提前给用户(未示出)的特定ID(标识号)等的用户数据D1;终端3(以下称为卡保持器3),用于从IC卡2读出用户数据D1;和信息通信部分5,用于根据使用所说的蓝牙从卡保持器3发送的用户数据D1,通过管理到用户的访问线路,传达来自信息源4的各种信息S1。
信息通信部分5包括接收部分5A,接收从卡保持器3发送的IC卡2的用户数据D1;和管理部分5B,用于根据通过各种访问线路从接收部分5A传送的用户数据D1,管理到用户的最佳访问线路。
在接收部分5A中,有一家庭基站5AA和用户拥有的便携式电话终端5AB,家庭基站5AA通过家庭网络HN例如遵循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1394,相互连接到用户家中的家用电话5Aa,电视机5At(以下称为电视机5At)和个人计算机5Ap。家庭基站5AA通过电话5Aa或个人计算机5Ap经公共电话线路TA或互联网TP互连到管理部分5B,公共电话线路TA由相应PSTN(公共交换电信网络)和ISDN(综合业务服务网)等组成,互联网TP由公共电话线路TA等组成。
此外,便携式电话终端5AB能够与便携式电话的相应基站5Ab相互通信,并且基站5Ab通过诸如蜂窝或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的便携式电话网络TB互连到管理部分5B。
这样,这些家庭基站5AA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分别通过相应的公共电话线路TA、互联网TP和便携式电话网络TB将从卡保持器3接收的用户数据D1传送到管理部分5B。
然后,管理部分5B通过依次更新到用户的最佳访问线路、相互确认从接收部分5A发送的用户数据D1通过哪条线路发送、或确认是否能够访问以预定时间间隔发送用户数据D1的接收部分5A,同时在内置第二硬盘设备68(后面将描述)中登记接收部分5A中用户数据D1的当前接收灵敏度,来管理访问线路。
这样,当从信息源4给出各种信息S1诸如撤离命令、灾难信息等时,管理部分5B在到用户的访问线路中选择最佳访问线路,并且使用该通信线路向用户传达各种信息S1。
即,如果公共电话线路TA被选择为到用户的访问线路,管理部分5B通过公共电话线路TA向电话5Aa和经家庭网络HN连接到电话5Aa的电视机5At传递从信息源4给出的各种信息S1,另一方面,如果互联网Tp被选择为访问线路,经互联网Tp向个人计算机5Ap传递各种信息S1,并且如果便携式电话网络TB被选择为访问线路,再通过便携式电话网络TB向便携式电话终端5AB传递各种信息S1。
顺便提到,当公共电话线路TA被选择为访问线路时,通过识别将经公共电话线路TA连接的用户家中的电话5Aa的位置(即,用户家的位置),管理部分5B能够识别用户的位置。
利用这个功能,管理部分5B例如依据各种信息S1,向在撤离目标区中的特定用户传递各种信息S1。
这样,在信息通信系统1中,当从信息源4给出各种信息S1时,管理部分5B通过利用信息通信部分5的接收部分5A接收从插入用户持有的IC卡2的卡保持器发送的用户数据D1、通过经预定线路给管理部分5B数据管理到用户的访问线路,来选择到用户的最佳访问线路,并且能够通过经相应线路向电话5Aa、电视机5At、个人计算机5Ap或便携式电话终端5AB发送各种信息S1,通知用户各种信息S1。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包括用户ID的用户数据D1存储在非接触型IC卡2中,并且使用蓝牙从卡保持器3发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配置成例如在接触型IC卡等存储用户数据D1,或可以配置成通过使用蓝牙之外的各种无线数据通信技术从卡保持器3发送用户数据D1。
(3)卡保持器的详细结构如图2所示,此处用户持有的卡保持器3配置有显示部分3AA;和在前面3A上的确认按钮3BA和取消按钮3BB,它们作为操作按钮3B用于执行相应于显示部分3AA上显示的图像的操作;和在侧面3C上的微动拨盘3D。
当IC卡2通过插卡口(未示出)插入时,卡保持器3读出存储在IC卡2中的用户数据D1,并且使用蓝牙(未示出)将用户数据D1发送到信息通信部分5的接收部分5A。
此外,卡保持器3通过存储从IC卡2读出的用户数据D1和从其它各种IC卡读出的各种数据,在显示部分3AA上显示基于用户数据D1等的图像。
然后,通过用户使用微动拨盘3D操作,卡保持器3执行针对将在显示部分3AA上的图像切换到下个图像的控制,并且通过使用确认按钮3BA和取消按钮3BB操作,进行控制以基于所述操作确认或取消在显示部分3AA上的图像内容。
如图3所示,在实际的卡保持器3中,CPU(中央处理单元)10、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1、ROM(只读存储器)12、用于IC卡的第一通信控制部分13、用于蓝牙的第二通信控制部分14、显示部分3AA和由操作按钮3B和微动拨盘3D构成的输入部分15与总线16连接,并且用于IC卡的第一通信控制部分13利用发送/接收天线部分17与接收部分18和发送部分19彼此连接,并且用于蓝牙的第二通信控制部分14和第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20利用接收部分21和发送部分22彼此连接。
然后,当IC卡2通过插卡口插入、并且包含在IC卡2中的天线(未示出)和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17能够相互通信时,CPU10通过控制第一通信控制部分13,经发送部分19和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17,向IC卡2发送读出信号3,用于从IC卡2读出存储的用户数据D1。
顺便提一下,在此,IC卡2根据读出信号S3的电磁波,随着从卡保持器3给出的数据通信同时提供能量。
这样,第一通信控制部分13通过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17从IC卡2读出存储在IC卡2中的用户数据D1,并且将其送给接收部分18。
接收部分18在对用户数据D1执行诸如数据解调的预定的输入处理之后,通过第一通信控制部分13和总线16依次将数据存入RAM 11中,用于备份该数据。
此外,CPU10控制第二通信控制部分14,以使用发送/接收天线20检索可通信接收天线5A(图1)。然后,当检测到可通信接收部分5A时,第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20接着通过接收部分21和第二通信控制部分14将其送给CPU10作为检测数据D4。
CPU10根据检测数据D4从RAM 11中读出用户数据D1,并且通过第二通信控制部分14将该数据送给发送部分22。
发送部分22在对用户数据D1进行诸如数据调制的预定输出处理之后,通过第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20将数据发送到通信部分5的接收部分5A。
此外,CPU10通过控制显示部分3AA,使显示部分3AA显示基于用户数据D1的图像。然后,CPU10从相应的RAM 11或ROM12读出对应于此时用户利用操作按钮3B和微动拨盘3D给出的操作命令S2的图像的图像数据D2和D3,并且通过总线16使显示部分3AA显示基于图像数据D2和D3的图像。
这样,在此卡保持器3中,用户数据D1被从插入的IC卡2中读出,并且选择性地发送到信息通信部分5的可通信接收部分5A。
(4)家庭基站的详细配置如图4所示,在家庭基站5AA中,CPU 30、RAM 31、ROM 32、用于蓝牙的第一通信控制部分33、用于家庭网络HN的第二通信控制部分34按照IEEE1394与总线35相互连接,并且第一通信控制部分33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36与接收部分37和发送部分38连接。
CPU 30通过控制第一通信控制部分33,使发送/接收天线部分36检索可通信卡保持器3(图1和3)。然后,当检测到可通信卡保持器3时,发送/接收天线部分36接着通过接收部分37和第一通信控制部分33将其作为检测数据D10送给CPU 30。
CPU 30基于检测数据D10控制第一通信控制部分33,并且通过发送/接收天线部分36接收从卡保持器3发送的用户数据D1,并且将数据放入接收部分37。
接收部分37在对用户数据D1进行包括数据解调的预定输入处理时,将数据送到第一通信控制部分33。第一通信控制部分33在CPU 30的控制下,通过总线35将接收部分37给出的用户数据D1送给RAM 31和第二通信控制部分34。
然后,RAM 31存入给定的用户数据D1用于数据备份。此外,第二通信控制部分34在CPU 30的控制下,通过家庭网络HN向电话5Aa、个人计算机5Ap(图1)等发送第一通信控制部分33经总线35给出的用户数据D1。
此后,电话5Aa和个人计算机5Ap通过公共电话线路TA或互联网TP将从家庭基站5AA经家庭网络HN传送的用户数据D1发送到管理部分5B。
这样,在家庭基站5AA中,通过接收从卡保持器3发送的用户数据D1并且将该数据发送到与家庭网络HN相连的电话5Aa和5Ap,用户数据D1能够通过相应的公共电话线路TA或互联网TP送到管理部分5B,并且当通过这些操作各种信息S1从信息源4提供到电话5Aa或个人计算机5Ap时,数据通过相应的公共电话线路TA或互联网TP传递到电话5Aa或个人计算机5Ap。
(5)便携式电话终端的详细配置如图5所示,在便携式电话终端5AB中,CPU 40、RAM 41、ROM 42、由操作按钮(未示出)构成的输入部分43用于操作输出呼叫和输入呼叫、终止呼叫、输入号码、选择各种功能等,显示部分44、用于蜂窝的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和用于蓝牙的通信控制部分46与总线47相互连接,用于蜂窝的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和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48与接收部分49和发送部分50连接,并且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利用音频处理部分51连接到扬声器52A和麦克风52B。
此外,用于蓝牙的第二通信控制部分46和第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53利用接收部分54和发送部分55连接。
CPU 40通过控制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使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48检索可通信基站5Ab(图1)。然后,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48检索可通信基站5Ab,并且将检索结果作为检索数据D20通过接收部分49送给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
然后,如果基于检索数据D20的检索结果是肯定的,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将表示基站是在通信范围内的在范围内信号S10送到CPU 40。此外,如果检索结果是否定的,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将表示该基站是在通信范围外的超范围信号S11送给CPU 40。
这样,CPU 40能够通过控制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管理通信状态。
此外,当用户利用输入部分43给出进行通信、选择各种功能等的操作命令S12时,CPU 40从存储在ROM 42中的各种应用程序中检索对应于操作命令S12的操作程序,并且将该程序在读出到RAM 41之后,使显示部分44显示基于操作程序的图像。
然后,如果基于显示部分44上图像的用户给出的操作是请求呼叫、数据通信等,CPU 40响应于该请求,控制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并且依次通过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48、基站5Ab和便携式网络TB,接入用户希望的对方电话。
这样,例如,在CPU 40正接入对方电话的同时,当用户的语音经麦克风52B拾入音频处理部分51时,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输入已经经过音频处理部分51的音频处理的语音作为音频处理部分51中的音频信号S13A,并且将该信号送给发送部分50。然后,发送部分50在对所给的音频信号S13A进行诸如调制处理的预定输出处理之后,在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的控制下,依次经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48、基站5Ab和便携式电话网络TB将信号发送到用户希望的对方的电话。
另一方面,当从对方电话依次经过便携式电话网络TB和基站5Ab给出音频信号S13B时,便携式电话终端5AB通过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48接收信号,并且在经接收部分49对信号进行诸如解调处理的预定输入处理之后,将其输入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
在将音频信号S13B送到音频处理部分51并且对其进行一定的音频处理之后,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通过扬声器52A输出作为语音的信号。
此外,在CPU 40正接入对方的电话的同时,当从用户通过输入部分43输入字符符号等、并且输入操作命令S12用于请求包括字符等的消息的数据通信时,CPU 40将输入的字符、符号等作为字符数据D21存入RAM 41中用于数据的备份。
然后,CPU 40通过控制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将字符数据D21经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送到发送部分50。发送部分50在对所给的字符数据D21进行预定输出处理之后,依次经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48、基站5Ab和便携式电话网络TB将数据发送到对方电话。
这样,便携式电话终端5AB能够按照用户的操作,访问指定的对方,并且对呼叫请求数据通信等进行响应。
另一方面,CPU 40通过控制第二通信控制部分46,使第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53检索可通信卡保持器3(图1和3)。然后,当检索到可通信卡保持器3时,第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53依次经过接收部分54和第二通信控制部分46,将其送给CPU 40作为检测数据D22。
CPU40根据检测数据D22控制第二通信控制部分46,并且通过第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53接收从卡保持器3发送的用户数据D1,并且将该数据输入接收部分54。
在对用户数据D1进行包括数据调制等的预定输入处理之后,接收部分54将该数据送给第二通信控制部分46。第二通信控制部分46将从接收部分54给出的用户数据D1通过总线47送给RAM 41和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
然后,RAM 41接纳所给的用户数据D1用于数据的备份。此外,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5在CPU40的控制下,将第二通信控制部分46经总线47给出的用户数据D1通过第一通信控制部分48、基站5Ab和便携式电话网络TB送给管理部分5B。
这样,便携式电话终端5AB能够接收从卡保持器3发送的用户数据D1,和通过便携式电话网络TB将数据送到管理部分5B,并且当通过这些操作各种信息S1从信息源4提供给管理部分5B时,信息通过相应的便携式电话网络TB传送到便携式电话终端5AB。
(6)管理部分的详细配置如图6所示,在管理部分5B中,CPU 60、RAM 61、ROM 62、用于信息源4的通信控制部分63、用于互联网TP的第一接口电路64、用于公共电话线路TA的第二接口电路65、用于便携式电话网络TB的第三接口电路66、用于管理从信息源4提供的各种信息(内容)S1的第一硬盘设备67、用于管理用户数据D1的第二硬盘设备68和由键盘、鼠标等构成的输入部分69与总线70相互连接,还有,第一到第三接口电路64到66分别与相应的互联网TP、公共电话线路TA和便携式电话网络TB相互连接。
当由操作者(未示出)通过输入部分69从存储在ROM 62中的各种应用程序中选择预定的操作程序时,CPU 60读出RAM 61中的程序,并且执行它。
然后,CPU 60将从接收部分5A的电话5Aa、便携式电话的基站5Ab、和个人计算机5Ap分别通过相应的公共电话线路AT、便携式电话网络TB和互联网TP传送的卡保持器3的用户数据D1,依次经过相应的第二接口电路65、第三接口电路66和第一接口电路64和总线70存入第二硬盘设备68中。
在第二硬盘设备68中,如图7所示基于用户数据D1的ID、用户数据通过其传送的路线和路线数、用于将信息传送给用户的手段(访问类型)、在接收部分5A中用户数据D1的接收灵敏度的电平(与卡保持器3的通信状态)、访问用户的呼叫方法、用户的地点(位置)等被登记入数据库。
然后,CPU 60根据第二硬盘设备68的数据库,管理到发送用户数据D1的用户的访问路线,并且同时,只有当通过以提前设定的预定时间间隔用接收部分5A相互确认接收部分5A和卡保持器3的状态访问路径有变化时,通过更新用户数据D1的数据库,才能总是选择到用户的最好访问线路。
此外,CPU 60依次通过通信控制部分63和总线70将从信息源4提供的各种信息S1存入第一硬盘设备67中。在第一硬盘设备67中,从信息源4提供的各种信息S1的内容和作为通信目标由信息源4指定的用户ID被登记为基于信息的通信信息数据库。
然后,CPU 60通过控制第一和第二硬盘设备67和68,比较在第一和第二硬盘设备67和68中登记的由用户信息源4指定的用户ID和基于用户数据D1的用户ID。
结果,只有当这些ID一致时,CPU 60从第一硬盘设备67的数据库中读出基于从信息源4给出的各种信息S1的信息,依次通过总线70、第一第二或第三接口电路64、65和66、和相应的公共电话线路TA、便携式电话网络TB或互联网TP将所述信息送给接收部分5A,并且将该信息传送给发送的目标用户。
此外,CPU 60通过预先提供对应于具有信息源4指定ID的用户的从信息源4供给的预定信息给指定接收部分5A中的电话5Aa、便携式电话终端5AB的基站等,能够节省信息传送给用户之前的时间。
这样,在管理部分5B中,CPU 60通过控制第二硬盘设备68,管理到用户的访问线路,通过控制通信控制部分63,根据各种信息S1诸如撤离命令和从信息源4提供的灾难信息,指示撤离区中的用户,并且选择到用户的最好访问线路,以确保将信息传送给用户。
(7)卡保持器和信息通信部分之间的通信息处理程序(7-1)在卡保持器中的第一通信处理程序在此,在这种信息通信系统1中,在上电的同时,IC卡2通过插卡口插入卡保持器3中时,卡保持器3的CPU 10执行图8所示的第一通信处理程序RT1,并且读出IC卡2的用户数据D1,该用户数据发送(通知)给接收部分5A中的可通信家庭基站5AA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
即,当在上电的同时,IC卡2通过插卡口插入时,在步骤SP0,CPU 10开始第一通信处理程序RT1,并且处理转移到下个步骤SP1。
在步骤SP1中,CPU 10控制第一通信控制部分13,并且使得它读出存储在插入的IC卡中的用户数据D1,将用户数据D1存入RAM 11中用于数据的备份,并且在下一步骤SP2中,使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17在第一通信控制部分13的控制下,检索可通信接收部分5A。
此后,CPU 10将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3,并且根据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17的检索结果,准备一个可通信目标列表(家庭基站5AA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等),然后将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4。
在步骤SP4,CPU 10基于目标列表将用户数据D1发送到可通信接收部分5A的所有目标。然后,CPU 10将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5,在此等待预先设定的预定时间,然后在步骤SP6确定是否完成第一通信处理程序RT1。
然后,当在步骤SP6中,获得用户通过输入部分15给出完成第一通信处理程序RT1的操作的肯定结果时,CPU 10将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7以完成第一通信处理程序RT1。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P6获得否定结果时,CPU10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P8。
在步骤SP8,CPU 10使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17在第一通信控制部分13的控制下再次进行检索可通信接收部分5A,并且将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9。
在步骤SP9,CPU 10再次根据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17的检索结果,准备可通信目标列表,并且将过程进行到下一步骤SP10而且比较该目标列表和在步骤SP3中准备的目标列表,以确定是否有任何变化。
然后,当在步骤SP10获得目标列表没有任何变化的否定结果时,CPU 10将过程进行到下一步骤SP11,此处CPU 10基于确定列表,将用户数据D1再次发送到可通信接收部分5A中的所有目标,并且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P5。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P10获得目标列表有变化的肯定结果时,CPU 10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P12,在此,CPU 10根据在步骤SP8中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17的检索结果,更新目表列表。
此后,CPU 10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P11,并且根据更新的目标列表将用户数据D1发送到可通信接收部分5A中的所有目标,然后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P5。
在步骤SP5,CPU 10再次等待固定时间,并且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P6,此后,重复步骤SP5-SP6-SP8到SP11-SP5或步骤SP5-SP6-SP8到步骤SP10-SP12-SP11-SP5的循环,直到在步骤SP6实现表示第一通信处理程序的肯定结果。
这样,在卡保持器3中,通过在第一通信处理程序RT1中不断地每隔预定时间将用户数据D1发送到可通信接收部分5A(即连续访问用户数据D1的目标),管理部分5B能够识别经过用户数据D1的目标(家庭基站5AA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能够通过访问线路进行的访问。
(7-2)在家庭基站和便携式电话终端中的第二处理程序另外,在信息通信系统1中,在信息通信部分5的接收部分5A的家庭基站5AA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中的电源分别上电时,家庭基站5AA的CPU30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的CPU 40执行图9所示的第二通信处理程序RT2,并且接收从卡保持器3发送的用户数据D1,以将数据发送到管理部分5B。
即,当电源上电时,在步骤SP20,CPU 30和40开始第二通信处理程序RT2,并且将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21,和分别控制第一通信控制部分33和第二通信控制部分46。
然后,在步骤SP21中,在第一通信控制部分33和第二通信部分46的控制下,CPU 30和40等待直到接收到相应的发送/接收天线部分36和第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53检索到的可通信卡保持器3的用户数据D1(直到接收到来自卡保持器3的通知),并且当接收到用户数据D1,将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22,并且将用户数据D1传送到管理部分5B。
在此,如果CPU 30和40已经从管理部分5B中接收到用于提前具有预定ID的用户的由信息源4给出的信息,则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P23,比较基于由卡保持器3通知的用户数据D1的用户ID与信息源4指定的用户ID,并且只有当这些用户ID一致时,将从信息源4给出的信息传送给目标用户,并且将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24。
此外,如果在步骤SP22中将用户数据D1传送到管理部分5B之后CPU30和40没有从管理部分5B接收到上述预定信息,将处理直接进行到步骤SP24。
然后,在步骤SP24中,CPU 30和40确定是否完成第二通信处理程序RT2,并且如果获得肯定结果,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P25完成第二通信处理程序RT2。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P24中获得否定结果时,CPU 30和40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P21,再次控制第一通信控制部分33和第二通信部分46,并且等待直到接收到由相应发送/接收天线部分36和第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53检索的来自可通信卡保持器3的通知,此后,重复步骤SP21到SP24,直到在步骤SP24获得肯定结果。
(7-3)在家庭基站和便携式电话终端中的用户列表更新处理程序另一方面,家庭基站5AA的CPU 30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的CPU 40执行上述第二通信处理程序RT2,并且同时,执行图10所示的通信确认处理程序RT3,及如果该卡保持器是一卡访问卡保持器3,则基于被通知的用户数据D1,确认在被通知的卡保持器3中再次在提前设定的预定时间过后,没有通知用户数据D1的卡保持器3。
即,当获得表示在第二通信处理程序RT2的步骤SP21中用户数据D1被通知的肯定结果时,在步骤SP30,CPU 30和40开始通信确认处理程序RT3,并且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31,并且根据被通知的用户数据D1,准备被通知用户数据D1的卡保持器3的列表(此后称其为卡保持器列表),以登记卡保持器3。
此后,CPU 30和40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P32,在此等待直到预定时间过去,并且在预定时间过去之后,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P33,并且确定它们是否从登记在卡保持器列表中的卡保持器3再次被通知。
当在步骤SP33中获得表示从登记在卡保持器列表中的卡保持器3再次接收到一个通知的肯定结果时,CPU 30和40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P32,并且再次等待预定时间。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P33中获得表示没有从登记在卡保持器列表中的卡保持器3再次接收到一个通知的否定结果时,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P34,从卡保持器列表中,选择没有从其获得通知(没有任何通知)的卡保持器3,并且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P35。
在步骤SP35中,CPU 30和40通过访问卡保持器3确定所选择的卡保持器3是否是可通信的,并且作为结果,如果获得表示可访问的肯定结果时,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P32,并且再次等待预定时间。
另一方面,当获得表示在步骤SP35对所选择的卡保持器3的访问是困难的否定结果时,将处理进行到步骤36,并且更新卡保持器列表,以便从卡保持器列表中删去该难以访问的卡保持器3。
此后,CPU 30和40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P37,确定是否完成通信确认处理程序RT3,并且当获得否定结果时,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P32,并且再次等待预定时间。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P37获得肯定结果时,CPU 30和40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P38,并且完成通信确认处理程序RT3。
(7-4)在信息通信部分5的管理部分5B中的第三通信处理程序另外,在信息通信系统1中的信息通信部分5的管理部分5B中,当在上电的同时,管理部分5B的CPU 60读出存储在ROM 62中的操作程序到RAM 61中时,CPU 60执行图11所示的数据库注册处理程序RT4,根据从接收部分5A的家庭基站5AA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传送的用户数据D1准备数据库,并且管理到用户的访问线路。
即,在上电的同时,当CPU 60读出存储在ROM 62中的操作程序到RAM61中时,在步骤SP40开始数据库登记处理程序RT4,将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41,并且确定用户数据D1是否已经从接收部分5A传送(通知)。
然后,在步骤SP41,CPU 60等待直到从接收部分5A传送用户数据D1,并且当获得从接收部分5A传送用户数据D1的肯定结果时,将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42,通过控制第二硬盘设备68,准备数据库,并且根据用户数据D1,登记到用户的访问线路等。
在此,如果信息源4给提前具有预定ID的用户的信息登记在第一硬盘设备67中,CPU 60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P43,比较基于从接收部分5A通知的用户数据D1的用户ID与信息源4指定的用户ID,并且只有当用户ID一致时,将信息源4给出的信息传送给目标用户,并且将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44。
此外,在步骤SP42中,在根据用户数据D1将到用户的访问线路等登记到数据库中之后,如果没有从信息源4接收到上述预定信息,CPU 60直接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P44。
然后,在步骤SP44中,CPU 60确定是否完成数据库登记处理程序RT4,并且当获得表示数据库登记处理程序RT4没有完成的否定结果时,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P41,并且再次等待直到由接收部分5A通知用户数据D1。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P44中获得表示数据库登记处理程序RT4完成的肯定结果时,CPU 60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P45,并且完成数据库登记处理程序RT4。
这样,在信息通信系统1中,如图12所示,通过在卡保持器3、家庭基站5AA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与管理部分5B之间执行第一和第二通信处理程序RT1和RT2和数据库登记处理程序RT4,由卡保持器3发送的用户数据D1由可通信家庭基站5AA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接收,并且传送到管理部分5B,从而使管理部分5B通过基于用户数据D1的数据库管理到用户的访问线路成为可能。
(8)该实施例的操作和效果在前述的配置中,在信息通信系统1中,当用户使用卡保持器3将IC卡2的用户数据D1发送到接收部分5A中的可通信家庭基站5AA和/或便携式电话终端5AB时,家庭基站5AA和/或便携式电话终端5AB通过相应的公共电话线路TA、互联网TP和便携式电话网络TB将接收的用户数据D1发送到管理部分5B,以通知可能通信。
然后管理部分5B根据传送的用户数据D1和用户数据D1经其传送的路线(即,到用户的访问路线)彼此相联系来存储用户ID。
因此,在信息通信系统1中,管理部分5B能够通过对应于指定ID的访问路线访问具有该ID的用户。
此外,在信息通信系统1中,管理部分5B以确定的时间间隔确认接收部分5A和卡保持器3之间的连接状态,并且更新到用户的访问线路。
这样,管理部分5B通过管理总能管理到用户的某条访问路线。
此外,在信息管理系统1中,当有对应于指定ID的多条访问线路时,能够同时通过所有访问线路对具有该ID的用户进行访问。在此情况下,例如,通过公共电话线路的通信信息能够在一个访问线路中给出,通过公共电话线路的家族信息能够送给一个访问线路,并且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信息能够送给一个访问线路。
此外,在如上所述存在对应于指定ID的多条访问线路的情况下,在信息通信系统1中,用户能够提前设定一个传送信息的访问路线顺序,级别较高的访问线路能够被优先选择以传送信息。
此外,在信息通信系统1中,例如,当多个用户使用在接收部分5中的电话5Aa通知管理部分5B时,每个用户能够同时使用电话5Aa等待信息通信。
此外,在信息通信系统1中,在接收部分5A中的家庭基站5AA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能够限制用户的登记,以便不接收不是事先设定ID的用户数据D1。
此外,在信息通信系统1中,管理部分5B可以限制用户的登记,以便不接收不是事先设定ID的用户数据D1。
此外,在信息通信系统1中,接收部分5A中的家庭基站5AA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能够在用户事先设定的口令被输入之后接收用户数据D1。
此外,在信息通信系统1中,在ID卡2中设定口令,并且只有当确认口令时,卡保持器3能够读出IC卡2的用户数据D1。
在前述结构中,接收部分5A通过通信线路通知管理部分5B由终端从ID卡读出的个人标识信息,并且管理部分5B对用户可访问的接收部分5A和用户的个人标识信息相关联地管理。因此,管理部分5B能够相应于指定的个人标识信息通过可访问接收部分5A确定地访问用户。于是,能够实现可显著改善信息通信的可靠性的信息通信系统1。
此外,在信息通信系统1中,用户使用卡保持器3将IC卡2的用户数据D1发送到接收部分5A中的可通信家庭基站5AA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并且通知用户处在可通信状态。
然后,已经接收用户通知的家庭基站5AA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通过相应的公共电话线路TA和便携式电话网络TB和互联网TP将发送的用户数据D1传送到管理部分5B,并且让其知道可与用户通信。
当传送用户数据D1时,管理部分5B将用户数据D1、传送路线、通信状态等登记到用户数据D1的数据库中,管理到用户的访问路线,同时,将用户数据D1的ID与由信息源4指定的信息发送的目标用户的ID比较,如果作为结果ID一致,将信息传送给发送的目标用户。
此时,如果从用户通过公共电话线路TA通知管理部分5B,则管理部分5B通过从与公共电话线路TA相连的电话5Aa的电话号码确认电话5Aa的位置,能够识别出此时用户的位置,并且如果从用户通过便携式电话网络TB通知管理部分5B,则通过确认与该便携式电话网络TB相连的便携式电话的基站5Ab的位置,能够识别出具有可与基站5Ab通信的便携式电话终端5AB的用户的位置。
然后,该种用户的位置信息也登记在管理部分5B的用户数据D1的数据库中。
因此,在信息通信系统1中,能够根据管理部分5B的用户数据D1的数据库选择在信息源4提供的信息通信目标位置的用户,这使得能够只对特定的用户确定地发送信息。
此外,在该信息通信系统1中,在通知接收部分5A用户数据D1之后,卡保持器3以事先设定的预定时间间隔再次通知接收部分5A用户数据D1。
然后,接收部分5A通过再次接收来自卡保持器3的通知,确认保持与卡保持器3的连接状态,将发送的用户数据D1传送到管理部分5B,并且通知管理部分5B与卡保持器3的连接状态。
结果,由于管理部分5B通过根据来自接收部分5的这样一个通知更新用户数据D1的数据库,能够以预定时间间隔确认接收部分5A和卡保持器3之间的连接状态,管理部分5总能选择到用户的某一访问路线。
按照上述配置,通过各种可访问终端的路线,向管理部分5B通知用户特有的ID,该ID由终端从IC卡2读出,管理部分5B管理到用户的访问路线和基于访问路线的终端的位置,并且选择在从信息源4提供的信息通信目标位置中的终端。从而,信息能够确定地传送到通信的目标人,于是,能够实现可以显著改善信息通信的可靠性的信息通信系统1。
(9)其它实施例此外,尽管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应用到信息通信系统1中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该种情况,而可以应用到其它信息通信系统,只要该信息通信系统能够相互关联地管理对用户和用户个人标识信息是可访问的管理装置,并且通过与指定的个人标识信息相对应的通信装置访问具有个人标识信息的用户。
在此情况中,例如在图13中,其中与图1中相对应的部件给予相同的标号,本发明能够应用到信息通信系统1A。该信息通信系统1A除了用户在列车上时安装在列车上的列车内无线基站5AC、用于传送从列车内无线基站5AC发送的用户数据D1的列车无线发送部分5Ac、和安装作为接受部分5A用于从卡保持器3接收用户数据D1的列车无线网络TC之外,其它全部配置与图1的信息通信系统1相同。
列车内无线基站5AC具体设置如图14所示,设有CPU 80;RAM81;ROM 82;用于蓝牙的第一通信控制部分83;和用于与总线85相互连接的列车无线的第二通信控制部分84。并且用于蓝牙的第一通信控制部分83和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86用接收部分87和发送部分88相互连接,并且用于列车无线的第二通信控制部分84和第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89利用接收部分90和发送部分91相互连接。
CPU 80通过控制第一通信控制部分83,使得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86检索可通信卡保持器3(图1和3)。然后,当检测到可通信卡保持器3时,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86依次通过接收部分87和第一通信控制部分83将其作为检测数据D30送给CPU 80。
CPU 80通过第一发送/接收天线部分86根据检测数据D30和从卡保持器3发送的用户数据D1控制第一通信控制部分83,并且将其放入接收部分87。
接收部分87在对用户数据D1进行包括数据解调等的预定输入处理之后,将数据送给第一通信控制部分83。第一通信控制部分83在CPU 80的控制下,通过总线85,将从接收部分87给出的用户数据D1送给RAM 81和第二通信控制部分84。
然后,RAM 81保存所给的用户数据D1用于数据的备份。此外,CPU 80通过控制第二通信控制部分84,使得第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89检索可通信接收部分5A(图1)。
然后,当检测到可通信接收部分5A时,第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89依次通过接收部分90和第二通信控制部分84将其作为检测数据D31送给CPU80。CPU 80根据检测数据D31从RAM 81中读出用户数据D1,并且通过第二通信控制部分84将其送给发送部分91。
然后,发送部分91在对用户数据D1进行诸如数据调制的预定输出处理之后,通过第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89将数据发送到信息通信部分5的接收部分5A。
这样,配置列车内无线基站5AC,使得从卡保持器3接收的用户数据D1发送到信息通信部分5的管理部分5B。
在此情况下,信息通信系统1A可以被配置使得管理部分5B将从信息源4给出的各种信息S1依次经过列车无线网络TC和列车无线发送部分5Ac发送到列车内无线基站5AC,并且将来自列车内无线基站5AC的各种信息S1传送到发出对应ID的用户数据D1的最近的移动电话终端5AB或卡保持器3。
这样,如图15所示,配置信息通信系统,当管理部分5B从信息源4接收各种信息S1时,它根据信息源4指定的ID,检索信息发送的目标用户,并且当通过家庭基站5AA和便携式电话基站5Ab检索ID时,管理部分5B访问家庭基站5AA和便携式电话基站5Ab,并且将来自信息源4的各种信息S1传送给可通信的电视5At和电话5Aa或便携式电话终端5AB。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卡保持器3用作终端用于从IC卡2读出用户数据D1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该情况,可以使用季票保持器,该季票保持器具有通过插入IC卡2读出用户数据D1并且将该数据通知接收装置的功能,只要季票保持器由用户携带,并且发送事先给出的用户的个人标识信息。此外,IC卡2直接插入便携式电话终端,并且接收装置能够被告知插入的IC卡2的用户数据D1。
此外,尽管本发明已经描述了接收部分5A用作通信装置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使用其它各种通信装置,只要它具有通过预定通信线路的互联网IP、公共电话线路TA和便携式电话网络TB执行与外部通信的通信功能,并且接收从一终端发送的个人标识信息。
此外,在前述实施例中,尽管管理部分5B用作管理装置,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广泛使用其它各种管理装置,只要当通信装置接收个人标识信息时,该管理装置将通过预定通信线路从通信装置发送的个人标识信息与通信装置相互联系在一起进行管理,并且根据由外部指定的个人标识信息通过可访问通信装置访问用户。
此外,尽管上述实施例描述了灾难发生时的撤离信息用作要通信的各种信息S1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该种情况,诸如广告和其它各种信息的市场信息可以广泛用作要通信的信息。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管理部分5B将从信息源4给出的各种信息S1传送给电话5Aa、个人计算机5Ap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情况,就指定信息只传送给一个特定的用户而言,通信方法可以是各种信息S1从电话5Aa、个人计算机5Ap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使用蓝牙传送到卡保持器3。在此情况下,卡保持器至少设有一个显示器,显示被传送的信息。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来自卡保持器3的用户数据D1在用户家中的家庭基站5AA中被接收、并且使用与家庭网络HN连接的电话5Aa和个人计算机5Ap传送到管理部分5B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该情况,而是可以配置使得例如通过在电话5Aa和个人计算机5Ap中提供用于蓝牙的发送/接收部分,通过电话5Aa和个人计算机5Ap直接接收从卡保持器3发送的用户数据D1。
此外,如图15所示,使用设有从IC卡2读出用户数据D1的专用驱动器的个人计算机5AP,用户数据D1可以直接从IC卡2取得。在此情况下,在个人计算机5AP中,CPU100、RAM101、ROM102、用于IC卡2的第一通信控制部分103、用于家庭网络NH的第二通信控制部分104按照IEEE1394用总线105相互连接,并且用于IC卡2的第一通信控制部分103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106用接收部分107和发送部分108相互连接。
然后,当通过插卡口(未示出)插入IC卡2、并且包含在IC卡2中的天线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106处在可通信状态时,通过控制第一通信控制部分103,CPU100通过发送部分108和发送/接收天线部分106向IC卡2发送读出信号S100,用于从IC卡2读出存储的用户数据D1。
顺便提一下,此时,根据从个人计算机5AP给出的读出信号S100的电磁波,随着数据通信IC卡2同时被提供能量(power)。
这样,第一通信控制部分103通过发送/接收天线部分106从IC卡2读出存储在IC卡2中的用户数据D1,并且将数据送给接收部分107。
在对用户数据D1进行诸如数据解调的预定输入处理之后,接收部分107依次通过第一通信控制部分103和总线105将数据存入RAM101用于备份。
此外,通过控制第二通信控制部分104,CPU100将依次经第一通信控制部分103和总线105给出的用户数据D1通过家庭网络HN发送给电话5Aa(图1)。
此后,电话5Aa将经家庭网络HN传送的用户数据D1通过公共电话线路TA送给管理部分5B。
此外,对于个人计算机5AP,用此方法从IC卡2取入的用户数据D1能够靠互联网TP送给管理部分5B。
此外,当从管理部分5B接收到信息源4的各种信息S1时,例如,如果用户具有在可使用状态的便携式电话5AB,使用蓝牙能够将来自家庭基站5AA、电话5Aa和用户家中的个人计算机5Ap的各种信息S1传送给便携式电话终端5AB。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从信息源4提供的各种信息S1被传送给电话5Aa、个人计算机5Ap或便携式电话终端5AB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该情况,通过在用户正在例如经有线电话网络观看的屏幕上叠加一个反射式电视放映机(Telop)等,可以在电视5At上显示各种信息,或者可以通过在用户正收听的收音机的声音等或音频系统的音乐上叠加信息,可以进行传送各种信息。
此外,尽管参照实施例描述了只有当经过公共电话线路TA的电话5Aa和经过便携式电话网络TB的便携式电话终端5AB和便携式电话的基站5Ab被选择为访问线路、管理部分5B才能从电话5Aa的登记地址或便携式电话的基站5Ab的位置识别用户的位置,本发明不限于此情况,可以通过给卡保持器3添加GPS(全球定位系统)功能检测用户的位置,根据该功能将用户位置信息传送给管理部分5B和管理用户的位置信息。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当通过卡保持器3、电话5Aa、个人计算机5Ap等从信息源4接收各种信息S1时,通过向信息源4回答确认接收的预定确认号,用户可以防止相同内容的信息被不必要地传送。然而,对于极其重要的信息诸如紧急撤离命令,不使用该功能。并且相同的信息可以重复传送。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当从信息源4传送信息时,如果有在相同级别(灵敏度等)的多个访问路线,则通过提前登记用户的优先选择,管理部分5B可以只选择相应于优先选择的访问线路诸如优先于家中的电话5Aa呼叫便携式电话终端5AB。在此情况下,例如,在便携式电话终端5AB中,可以进一步选择输入呼叫方法。
此外,当用此方法传送信息时,例如如果用户用个人计算机5Ap加入聊天,管理部分5B可以通过VRML(虚拟现实标记语言)传送来自信息源4的各种信息S1。
此外,尽管上述配置已经描述了管理部分5B传送信息源4给出的各种信息S1到电话5Aa、个人计算机5Ap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如果信息可以只传送给特定用户,可以应用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使用蓝牙传送来自电话5Aa、个人计算机5Ap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AB的信息到卡保持器3。
工业应用性本发明能够应用到将紧急事件中关于灾难的信息传送给必须接收的人的这样一种通信系统,和将市场信息诸如广告传送给特定客户的这样一种信息通信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通信系统,包括终端,由用户携带,并且发出被提前给定的所述用户个人标识信息;通信装置,具有通过预定通信线路与外部进行通信的通信功能,和接收从所述终端发出的所述个人标识信息;和管理装置,用于当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所述个人标识信息时,与所述通信装置相联系,存储和管理从所述通信装置通过所述预定通信线路发送的所述个人标识信息,并且其中所述管理装置根据外部指定的所述个人标识信息,通过所述可访问通信装置访问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管理装置以预定时间间隔控制所述通信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信装置以预定时间间隔控制所述终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通信系统,其中,有多个到所述用户的所述可访问通信装置;和所述管理装置根据由所述外部指定的所述个人标识信息,通过所述预定通信线路,访问每个所述可访问通信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信装置和/或管理装置只接收提前设定的所述预定个人标识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终端包括IC卡,记录所述个人标识信息;和发出装置,从所述IC卡读出所述个人标识信息,并且发出所读的个人标识信息,其中,所述IC卡使用提前设定的预定口令,保护所述记录的个人标识信息的读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通信系统,其中,当输入提前设定的预定口令时,所述通信装置通知所述管理装置所述个人标识信息。
8.一种信息通信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利用通信装置接收从用户携带的终端发出的用户个人标识信息,所述通信装置具有通过预定通信线路与外部进行通信的通信功能;第二步骤,当通信装置接收到个人标识信息时,与通信装置相联系,存储和管理从所述通信装置通过预定通信线路发送的所述个人标识信息;和第三步骤,根据由所述外部指定的个人标识信息,通过所述可访问通信装置访问所述用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通信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步骤,以预定时间间隔控制所述通信装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通信方法,其中,有多个到所述可访问通信装置;和在所述第三步骤中,根据由所述外部指定的所述个人标识信息,通过所述预定通信线路,访问每个所述可访问通信装置。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通信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步骤中,只有提前设定的所述预定个人标识信息被接收和/或存储。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步骤包括读出步骤,从所述IC卡中读出所述个人标识信息,在所述IC卡中利用所述用户携带的终端记录了所述个人标识信息;和发出步骤,发出来自所述终端的所述读取的个人标识信息,其中,通过在所述终端中输入提前设定的预定口令,读出所述IC卡中记录的所述个人标识信息。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通信方法,其中,在第二步骤,当在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所述个人标识信息的时候向所述通信装置输入提前设定的预定口令时,所述通信装置通过到所述管理装置的所述预定通信线路,通知所述管理装置所述接收到的个人标识信息。
14.一种信息通信系统,包括终端,用于发出被提前给定的用户个人标识信息;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从所述终端发出的所述个人标识信息,和通知管理部分接收的个人标识信息;和在管理部分中提供的管理装置,根据从所述接收装置给出的所述个人标识信息,管理所述相应用户的位置和到用户的可访问设备,其中所述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通过所述设备给指定区域的所述用户提供预定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管理装置提前向所述接收装置提供所述信息。
16.一种信息通信方法,其中,第一步骤,发出被提前给定的用户个人标识信息;第二步骤,接收发出的所述个人标识信息,和通知管理部分所接收的个人标识信息;第三步骤,根据所述给出的个人标识信息,管理所述相应用户的位置和到用户的可访问设备;和第四步骤,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通过所述设备,向指定区域内的所述用户提供预定信息。
全文摘要
一种信息发送系统和方法,首先,当通过通信装置接收从便携式终端发出的用户的个人标识信息时,个人标识信息与通信装置相互关联被存储并且被管理,并且按照外部指定的个人标识信息,通过可访问通信装置访问用户。其次,按照从终端发出的用户的个人标识信息管理用户的位置和能够访问用户的设备,并且按照管理信息向用户提供预定信息。
文档编号H04W8/18GK1336086SQ00802484
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9日
发明者板桥达夫, 桥本胜宪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