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除网络回音的电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6382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消除网络回音的电话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话机,特别是一种具有普通电话机功能的网络电话机。
为了消除此回音,目前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语音信号转为数码,再通过语音信号处理器及双关编程作数字处理以消除回音。但这种方法可消除回音至可接受程度,但成本比较大。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可消除网络回音的电话机。
本网络电话机的两个输出接口,一个输出接口连接电话线,另一个接口连接个人电脑。当网络电话机加上此消音电路后,可消除在拨打网络电话时所产生的回音。
采用本电路装置的网络电话机结构简单、成本轻,可完全消除回音,同时不影响一个普通电话机的功能。
附图
二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当用户电话机A3连上对方电话机A11后,对方的语音通过微音器A12、电话机A11、网络通路A10、网络A9、用户电脑A8、音频放大器A6、隔离变压器A4、用户电话机A3送至用户电话机话筒接收器A1。但,同一时间由于隔离变压器A4的关系,对方语音会反射回输至音频放大器A7,经用户电脑A8、网络通路A9、电话转接系统A10、对方电话A11送至对方话筒A13。由于A9在传输过程有延迟,故此,对方会听到自己说话的回音。
如附图二所示,其中B1为网络电话机的连接电话线的插头;B2为网络电话机电话电路的电子开关电路;B3为电话拨号电路;B4为话筒接收器放大电路;B5为话筒微音器放大电路;B6为接收器;B7为微音器;B8为继电器开关;B9为微型处理器;B10为电脑;B11为连至电脑音效卡输出的放大器;B12为连至电脑音效卡输入的放大器;B13为双音频解码电路;B14为变压器;B15为滤波电容;B16为微音器的负载电阻;B17为微音器的供电电路;B18为微音器至继电器的地线连线;B19为网络电话机地线;B20为普通电话机地线;
B21为微音器至继电器的输出连线;B22为继电器至放大器B12的连线;B23为控制继电器的控制线。
其中继电器开关B8、微音器B7、滤波电容B15、地线连线B18、网络电话机地线B19、普通电话机地线B20、输出连线B21、连线B22、放大器B12、控制线B23为组成消音电路的基本元件。现结合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当网络电话机连通对方电话机后,对方的语音会通过电脑B10、放大器B11、变压器B14、电子开关电路B2、话筒接收器放大电路B4送至接收器B6。但由于变压器B14反射回输的通道已没有连接至放大器B12,所以对方的语音没有回输至对方电话,故回音即可消除。
但本机电话的语音却由另一通道送往对方电话机,此通道由微音器B7,经输出连线B21、继电器开关B8、连线B22、放大器B12送至电脑,再经电脑转接至对方电话机。此通道电路其中的滤波电容B15,用于消除电话机电源的音频信号;此通路其中的地线连线B18经继电器开关B8开关选择普通电话机地线B20的或网络机电路地线B19,继电器开关B8的功能是将网络机电路与电话线隔离以符合各国的安全标准。
其中微型处理器B9经控制线B23控制继电器开关B8的开关。
电话机的双音频信号是通过电子开关电路B2,变压器B14送至双音频解码电路B13解码后传至微型处理器B9。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消除网络回音的电话机,包括网络电话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消音电路,该消音电路由继电器开关B8、继电器控制线B23、微音器的滤波电容B15、继电器连线B18、输出连线B21、连线B22、网络电话机地线B19、普通电话机地线B20等所组成;继电器开关B8为一双刀双掷电控开关,其中一刀经B21连线接至微音器B7的信号输出端;在网络电话状态,B8、B22连通,语音输入由B22接至B12;B8的另一刀接至网络电话机地线B19,在普通电话状态为空接点;而另一刀接至B8的普通电话机地线B20;继电器控制线B23接至微型处理器B9的控制接口;微音器B7信号输出端有3个接点,一接点接至负载电阻B16,另一接点接至放大电路B5的输入端,再一接点接至继电器开关B8;微音器地线有两个接点,一接点经B18接至继电器开关B8,一接点接至滤波电容B15的负极;滤波电容B15正极连接负载电阻B16及微音器B7的供电电路B17。
专利摘要一种可消除网络回音的网络电话机,其消音电路由继电器开关B8、继电器控制线B23、微音器的滤波电容B15、继电器连线B18、输出连线B21、连线B22、网络电话机地线B19、普通电话机地线B20等所组成。本实用新型是将用户电话机话筒送出的语音直接送至电脑,不通过电话机连接电话线的通路,使用户电话机话筒送出的语音不包含回音讯号。采用本电路装置的网络电话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完全消除回音,同时不影响一个普通电话机的功能。
文档编号H04M1/00GK2543288SQ01257909
公开日2003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9日
发明者袁国栋 申请人:袁国栋, 唐兆雄, 钟国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