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469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中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移动通信中,通过携带电话装置来存储电话号码簿、电子邮件地址、收发信息声音等的个人信息,各个用户对这些个人信息进行管理。
作为这样的管理方法,例如可列举出披露于(日本)特开平5-259929号公报(无线接收机及其自适应地控制其操作参数的方法)的方法。在该管理方法中,在第1误差基准超过规定的误差基准时,接收指定的接收模式,可以自适应地控制无线接收机的交调失真,改善其工作特性。
但是,携带电话机作为商品,机械寿命短(1、2年左右),频繁更换的用户多,每次更换时将个人信息人工存储在装置中,或者需要使用专用的数据重写装置来存储在装置中等的部件,所以非常麻烦。而且,在使用专用数据重写装置来写入个人信息时,会错误地遗漏不少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人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个人信息的保存管理,容易进行伴随携带电话装置的更换等的个人信息的转移。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案,移动台装置包括存储部件,存储个人信息和本身的用户识别信息;判断部件,判断用户的操作输入是将所述存储部件中存储的个人信息传送到外部保存的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还是接收在外部暂时保存的个人信息并再次存储到所述存储部件中的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以及控制部件,在用户的操作输入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存储部件中存储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而在用户的操作输入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在外部暂时保存的与本身的用户识别信息对应的个人信息,并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案,基站装置包括存储部件,将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对应存储;判断部件,判断接收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还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以及控制部件,在接收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的情况下,使与该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一起接收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并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而在接收信号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的情况下,从所述存储部件中读出与该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一起接收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个人信息,并发送到该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的发送源。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案,控制站装置与多个基站装置相连接,该控制站装置包括存储部件,将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对应存储;判断部件,判断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还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以及控制部件,在基站装置接收的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的情况下,使与该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一起接收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并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而在基站装置接收的信号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的情况下,从所述存储部件中读出与该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一起接收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个人信息,并发送到该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的发送源。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方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通过将移动台装置中存储的个人信息暂时存储在基站装置和/或控制站装置,进行保存管理,可容易地进行伴随移动台装置的更换等的个人信息的转移。
(实施例1)下面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图1是实施例1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1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由移动台装置100和基站装置200构成。
移动台装置100由与用户进行信息交换的用户接口110、在基站装置200之间通过天线150进行通信的发送接收部120、存储个人信息和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的存储器130、以及控制上述各部操作的控制部140构成。
另一方面,基站装置200包括在移动台装置100之间通过天线210进行通信的发送接收部220;配有与预先注册的用户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号码的存储区,将个人信息与用户识别号码相对应存储的存储器230;以及控制上述各部操作的控制部240。
下面,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分成用户存储个人信息的情况和用户调出个人信息的情况来说明其工作情况。
在用户存储个人信息的情况下,首先,用户使用按键等的用户接口110来进行与‘存储个人信息’相当的操作。然后,控制部140产生与‘存储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从存储器130中读出预先存储的个人信息和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在发送接收部120对与‘存储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个人信息和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进行编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后,向基站装置200发送。
发送的信号通过基站装置200的天线210由发送接收部220接收,进行解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如果控制部240识别出接收的信号是包含与‘存储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那么从接收的信号中取得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号码,从存储器230内检测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的号码,将个人信息存储在该存储区域中。
控制部240在可以将个人信息正常地存储在存储器230中、产生与‘存储成功’相当的信号、发送接收部220进行了编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后,向移动台装置100发送。
控制部240在从存储器230内不能检测具有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号码的存储区域的情况下,产生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在发送接收部220进行了编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后,向移动台装置100发送。
从基站装置200的发送接收部220发送的与‘存储成功’或‘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通过移动台装置100的天线150由发送接收部120接收,进行解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如果控制部140识别出接收的信号是与‘存储成功’相当的信号,那么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等用户接口110向用户通知可以正常地存储个人信息。
如果控制部14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那么从存储器130中再次读出个人信息和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从发送接收部120发送。以后,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移动台装置100接收与‘存储成功’相当的信号。
在用户调用个人信息的情况下,首先,用户使用按键等用户接口110来进行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操作。然后,控制部140产生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同时从存储器130中读出预先存储的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发送接收部120对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和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进行编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后,向基站装置200发送。
发送的信号通过基站装置200的天线210由发送接收部220接收,进行解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如果控制部24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包含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那么从接收的信号中取得用户识别号码,从存储器230内检测具有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的号码的存储区域,从该存储区域读出个人信息。控制部240对读出的个人信息由发送接收部220进行编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后,向移动台装置100发送。
控制部240在从存储器230内不能检测具有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的号码的存储区域的情况下,产生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在发送接收部220进行了编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后,向移动台装置100发送。
从基站装置200的发送接收部220发送的个人信息信号或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通过移动台装置100的天线150由发送接收部120接收,进行解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如果控制部14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个人信息信号,那么存储在存储器130中,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等用户接口110,向用户通知可以正常地接收存储个人信息。
如果控制部14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那么从存储器130读出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一起从发送接收部120发送。以后,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移动台装置100接收个人信息。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由于用户可以将自身的携带终端中存储的电话号码和邮件地址等个人信息暂时存储在基站中,所以能够可靠并且容易地进行伴随着携带装置的更换等的个人信息的转移。
(实施例2)下面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例2的特征在于,将从移动台装置子发送的个人信息存储在控制站装置中。图2是实施例2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方框图。在图2所示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中,对于与图1所示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相同的部分附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2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由移动台装置100、基站装置200a和控制站装置300构成。
基站装置200a包括在移动台装置100之间通过天线210进行通信的发送接收部220;在控制由发送接收部220发送接收的信号的控制站装置300之间有线传输的外部接口250;以及控制上述各部操作的控制部240a。
控制站装置300包括在基站装置200a之间进行有线传输的外部接口310;配有与预先注册的用户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的号码的存储区域,将个人信息与用户识别号码相对应存储的存储器320;以及控制上述各部操作的控制部330。
下面,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分成用户存储个人信息的情况和用户调用个人信息的情况来说明其工作情况。
在用户存储个人信息的情况下,首先,用户使用按键等的用户接口110来进行与‘存储个人信息’相当的操作。然后,控制部140产生与‘存储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同时从存储器130中读出预先存储的个人信息和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在发送接收部120对与‘存储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个人信息和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进行编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后,进行发送。
发送的信号通过基站装置200a的天线210由发送接收部220接收,进行解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如果控制部240a识别出由发送接收部220接收了信号,那么将规定的无线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外部接口250,从外部接口250向控制站装置300有线传输。
有线传输的信号由控制站装置300的外部接口310接收。如果控制部33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包含与‘存储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那么从接收的信号中取得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号码,从存储器320内检测具有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的号码的存储区域,将个人信息存储在该存储区域中。
如果可以将个人信息正常地存储在存储器320中,那么控制部330产生与‘存储成功’相当的信号,从外部接口310向基站装置200a有线传输。
控制部330在从存储器320中不能检测具有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的号码的存储区域的情况下,产生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从外部接口310向基站装置200a有线传输。
从控制站装置300的外部接口310有线传输的与‘存储成功’或‘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通过基站装置200a的外部接口250来接收。如果控制部240a识别为由外部接口250接收了信号,那么将该信号输出到发送接收部220。然后,控制部240a在发送接收部220对该信号进行了编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后,向移动台装置100发送。
从基站装置200a的发送接收部220发送的与‘存储成功’或‘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通过移动台装置100的天线150由发送接收部120接收,进行解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如果控制部14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与‘存储成功’相当的信号,那么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等用户接口110,向用户通知可以正常地存储个人信息。
如果控制部14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那么从存储器130中再次读出个人信息和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从发送接收部120发送。以后,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移动台装置100接收与‘存储成功’相当的信号。
在用户调用个人信息的情况下,首先,用户使用按键等用户接口110来进行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操作。然后,控制部140产生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同时从存储器130中读出预先存储的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发送接收部120对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和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进行编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后,向基站装置200a发送。
发送的信号通过基站装置200a的天线210由发送接收部220接收,进行解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如果控制部240a识别为由发送接收部220接收了信号,那么将规定的无线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外部接口250,从外部接口250向控制站装置300有线传输。
有线传输的信号通过控制站装置300的外部接口310来接收。如果控制部33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包含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那么从接收的信号中取得用户识别号码,从存储器320内检测具有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号码的存储区域,从该存储区域中读出个人信息。控制部330将读出的个人信息从外部接口310有线传输到基站装置200a。
控制部330在从存储器320内不能检测具有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的号码的存储区域的情况下,产生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从外部接口310有线传输到基站装置200a。
从控制站装置300的外部接口310有线传输的个人信息信号或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通过基站装置200a的外部接口250来接收。如果控制部240a识别为由外部接口250接收了信号,那么将该信号输出到发送接收部220。然后,控制部240a在发送接收部220对该信号进行了编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后,向移动台装置100发送。
从基站装置200a的发送接收部220发送的信号通过移动台装置100的天线150由发送接收部120接收,进行解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如果控制部14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个人信息信号,那么存储在存储器130中,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等用户接口110,向用户通知可以正常地存储个人信息。
如果控制部14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那么从存储器130中读出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一起从发送接收部120发送。以后,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移动台装置100接收个人信息信号。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由于用户可以将自身的携带终端中存储的电话号码和邮件地址等个人信息暂时存储在基站中,所以能够可靠并且容易地进行伴随着携带装置的更换等的个人信息的转移。
而且,由于将个人信息存储在控制站装置中,所以可以使更多的用户得到服务。
(实施例3)下面说明本发明实施例3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例3的特征在于,将从移动台装置发送的个人信息存储在基站装置和控制站装置两者中。图3是实施例3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方框图。在图3所示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中,对于与图1和图2所示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相同的部分附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3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由移动台装置100、基站装置200b、以及控制站装置300构成。
基站装置200b包括在移动台装置100之间通过天线210进行通信的发送接收部220;配有与预先注册的用户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号码的存储区域,将个人信息与用户识别号码对应存储的存储器230;将发送接收部220发送接收的信号在控制站装置300之间有线传输的外部接口250;以及控制上述各部操作的控制部240b。
下面,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分成用户存储个人信息的情况和用户调用个人信息的情况来说明其工作情况。
在用户存储个人信息的情况下,首先,用户使用按键等的用户接口110来进行与‘存储个人信息’相当的操作。然后,控制部140产生与‘存储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同时从存储器130中读出预先存储的个人信息和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在发送接收部120对与‘存储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个人信息和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进行编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后,进行发送。
发送的信号通过基站装置200b的天线210由发送接收部220接收,进行解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如果控制部240b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包含与‘存储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那么从接收的信号中取得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号码,从存储器230内检测具有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的号码的存储区域,将个人信息存储在该存储区域中。
控制部240b将规定的无线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外部接口250,从外部接口250向控制站装置300有线传输。
然后,如果控制部240b可以将个人信息正常地存储在存储器230中,产生与‘存储成功’相当的信号,而在从存储器230内不能检测具有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的号码的存储区域的情况下,产生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
另一方面,有线传输的信号通过控制站装置300的外部接口310来接收。如果控制部33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包含与‘存储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那么从接收的信号中取得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号码,从存储器320内检测具有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号码的存储区域,将个人信息存储在该存储区域中。
如果控制部330可以将个人信息正常地存储在存储器320中,那么产生与‘存储成功’相当的信号,从外部接口310向基站装置200b有线传输。
控制部330在从存储器320内不能检测具有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的号码的存储区域的情况下,产生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从外部接口310向基站装置200b有线传输。
从控制站装置300的外部接口310有线传输的与‘存储成功’或‘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通过基站装置200b的外部接口250来接收。控制部240b比较外部接口250接收到的信号和存储器230中存储个人信息时产生的与‘存储成功’或‘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
在该比较的结果为双方的信号是与‘存储成功’相当的信号的情况下,控制部240b在发送接收部220对与‘存储成功’相当的信号进行了编码等无线处理后,向移动台装置100发送。
在从控制站装置300有线传输的信号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控制部240b产生的信号与‘存储成功’相当的情况下,控制部240b判断为在基站装置200b和控制站装置300之间的有线传输上产生了问题,读出存储器230中存储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号码,从外部接口250再次发送。以后,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基站装置200b接收与‘存储成功’相当的信号。
在控制部240b产生的信号是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的情况下,与从控制站装置300有线传输的信号的内容无关,控制部200b判断为在移动台装置100和基站装置200b之间的无线通信上产生了问题,在发送接收部220对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进行了编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后,向移动台装置100发送。
从基站装置200b的发送接收部220发送的与‘存储成功’或‘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通过移动台装置100的天线150由发送接收部120接收,进行解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如果控制部14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与‘存储成功’相当的信号,那么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等用户接口110,向用户通知可以正常地存储个人信息。
如果控制部14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那么从存储器130中再次读出个人信息和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从发送接收部120发送。以后,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移动台装置100接收与‘存储成功’相当的信号。
在用户调用个人信息的情况下,首先,用户使用按键等用户接口110来进行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操作。然后,控制部140产生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同时从存储器130中读出预先存储的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发送接收部120对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和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进行编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后,向基站装置200b发送。
发送的信号通过基站装置200b的天线210由发送接收部220接收,进行解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如果控制部240b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包含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那么从接收的信号中取得用户识别号码,从存储器230内检测具有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的号码的存储区域,从该存储区域读出个人信息。控制部240b对读出的个人信息由发送接收部220进行编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后,向移动台装置100发送。
控制部240b在从存储器230内不能检测具有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的号码的存储区域的情况下,将发送接收部220中的进行了规定的无线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外部接口250,从外部接口250向控制站装置300有线传输。
有线传输的信号通过控制站装置300的外部接口310来接收。如果控制部33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包含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那么从接收的信号中取得用户识别号码,从存储器320中检测具有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的号码的存储区域,从该存储区域中读出个人信息。控制部330将读出的个人信息从外部接口310向基站装置200b有线传输。
控制部330在从存储器320内不能检测具有与取得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的号码的存储区域的情况下,产生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从外部接口310向基站装置200b有线传输。
从控制站装置300的外部接口310有线传输的个人信息信号或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通过基站装置200b的外部接口250来接收。如果控制部240b识别为由外部接口250接收了信号,那么将该信号输出到发送接收部220。然后,控制部240b在发送接收部220对该信号进行了编码等无线处理后,向移动台装置100发送。
从基站装置200b的发送接收部220发送的个人信息信号或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通过移动台装置100的天线150由发送接收部120接收,进行解码等规定的无线处理。如果控制部14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个人信息信号,那么存储在存储器130中,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等用户接口110,向用户通知可以正常地接收个人信息。
如果控制部140识别为接收的信号是与‘重发用户识别号码’相当的信号,那么从存储器130中读出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与‘发送个人信息’相当的信号一起从发送接收部120发送。以后,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移动台装置100接收个人信息信号。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由于用户可以将自身的携带终端中存储的电话号码和邮件地址等个人信息暂时存储在基站中,所以能够可靠并且容易地进行伴随着携带装置的更换等的个人信息的转移。
由于将个人信息存储到基站装置和控制站装置中,所以更多的用户可以得到服务,不易造成个人信息的丢失。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通过个人信息的保存管理来容易进行伴随携带电话装置的更换等的转移个人信息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本说明书基于2000年7月24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00-222589。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移动通信中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台装置,包括存储部件,存储个人信息和本身的用户识别信息;判断部件,判断用户的操作输入是将所述存储部件中存储的个人信息传送到外部保存的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还是接收在外部暂时保存的个人信息并再次存储到所述存储部件中的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以及控制部件,在用户的操作输入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存储部件中存储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而在用户的操作输入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在外部暂时保存的与本身的用户识别信息对应的个人信息,并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中,还包括第2判断部件,判断接收信号是否是用户识别信息重发指令,所述控制部件在接收信号是用户识别信息重发指令的情况下,对所述存储部件中存储的本身的用户识别信息进行重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中,还包括第3判断部件,判断接收信号是否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成功信号,所述控制部件在接收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成功信号的情况下,将该情况通知用户。
4.一种基站装置,包括存储部件,将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对应存储;判断部件,判断接收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还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以及控制部件,在接收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的情况下,使与该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一起接收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并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而在接收信号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的情况下,从所述存储部件中读出与该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一起接收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个人信息,并发送到该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的发送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还包括第2判断部件,判断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是否预先注册,所述控制部件在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未预先注册的情况下,将用户识别信息重发指令发送到该用户识别信息的发送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还包括第3判断部件,在接收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的情况下,判断接收到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是否正常地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所述控制部件在接收到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正常地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的情况下,将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成功信号发送到该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的发送目的地。
7.一种控制站装置,与多个基站装置相连接,该控制站装置包括存储部件,将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对应存储;判断部件,判断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还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以及控制部件,在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的情况下,使与该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一起接收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并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而在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号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的情况下,从所述存储部件中读出与该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一起接收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个人信息,并通过基站装置发送到该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的发送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站装置,其中,还包括第2判断部件,判断基站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是否预先注册,所述控制部件在基站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未预先注册的情况下,将用户识别信息重发指令发送到该用户识别信息的发送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站装置,其中,还包括第3判断部件,在基站接收的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的情况下,判断基站接收到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是否正常地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所述控制部件在基站接收到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正常地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的情况下,将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成功信号经基站发送到该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的发送目的地。
10.一种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存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本身的用户识别信息的移动台装置;以及使所述移动台装置中存储的个人信息与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并暂时存储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移动台装置包括存储部件,存储个人信息和本身的用户识别信息;判断部件,判断用户的操作输入是将所述存储部件中存储的个人信息传送到所述基站装置进行保存的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还是接收在所述基站装置中暂时保存的个人信息并再次存储到所述存储部件中的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以及控制部件,在用户的操作输入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存储部件中存储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而在用户的操作输入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在所述基站装置中暂时保存的与本身的用户识别信息对应的个人信息,并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所述基站装置包括存储部件,将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对应存储;判断部件,判断接收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还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以及控制部件,在接收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的情况下,使与该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一起接收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并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而在接收信号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的情况下,从所述存储部件中读出与该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一起接收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个人信息,并发送到所述移动台装置。
11.一种个人信息管理方法,用于具有存储个人信息和本身的用户识别信息的存储部件的移动台装置,该方法包括判断用户的操作输入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还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的步骤;以及在用户的操作输入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存储部件中存储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而在用户的操作输入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在外部暂时保存的与自身的用户识别信息对应的个人信息,并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的步骤。
12.一种个人信息管理方法,用于具有对应存储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的存储部件的基站装置,该方法包括判断接收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还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的步骤;以及在接收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的情况下,使与该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一起接收到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并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而在接收信号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的情况下,从所述存储部件中读出与该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一起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个人信息,并发送到该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的发送源的步骤。
13.一种个人信息管理方法,用于与多个基站装置连接的、具有将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对应存储的存储部件的控制站装置,该方法包括判断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还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的步骤;以及在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号是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的情况下,使与该个人信息外部保存模式信号一起接收到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并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而在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号是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的情况下,从所述存储部件中读出与该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一起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个人信息,并经基站装置发送到该个人信息再存储模式信号的发送源的步骤。
全文摘要
一种个人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个人信息的保存管理来容易进行伴随携带电话装置的更换等的个人信息的转移。移动台装置100由与用户进行信息交换的用户接口110、在基站装置200之间通过天线150进行通信的发送接收部120、存储个人信息和自身的用户识别号码的存储器130、以及控制上述各部操作的控制部140构成。另一方面,基站装置200包括:在移动台装置100之间通过天线210进行通信的发送接收部220;配有包括与预先注册的用户的用户识别号码相同的号码的存储区域、将个人信息与用户识别号码对应存储的存储器230;以及控制上述各部的操作的控制部240。
文档编号H04M1/274GK1386359SQ01802023
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4日
发明者梶田邦之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