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7676767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在无线公用网络上使用行动电话SIM卡,以内置或内置加外插卡的方式,在无线公用电话上达成通信。
但是,插卡式公用电话1a的缺点为一旦IC电话卡4a的计费单位扣除完后即无法使用,且不能再补充储值,因此需再往商店购买新的IC电话卡4a,此外,当使用者临时忘记携带IC电话卡4a且又找不到有贩售IC电话卡4a的商店时,即使看到插卡式公用电话1a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再者,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行动电话5a(如图2所示)至今已成为大众普及的产品,由于其体积愈来愈小,携带及操作上皆很方便,且通信质量佳,因此几乎人手一机。行动电话5a是借由内部插置的SIM卡6a配合硬件电路的运作来达成无线传输通信的功能,在接通时会予以计费并记录至使用者的电信帐单上,因此,只要按时缴费便不会有卡片失效的问题。
此外,为了防止行动电话5a被盗用,每张SIM卡6a都可设置密码来对该SIM卡6a上锁,只有当用户输入正确的密码时,该行动电话5a才会进入正常使用状态,且当连续输入3次错误后,会立即将该SIM卡6a锁住,必须使用解锁码才可将密码肢解,因此,具有安全保密的作用,且该SIM卡6a内部亦可用来登记用户的重要数据及信息。
但是,该SIM卡6a一般仅限于行动电话5a来使用,鲜少应用于其它通信装置上,相当可惜,且市面上亦未见有能插置该SIM卡6a于该公用电话1a上的用途来达成通信者,因此,经常会发生处于户外但行动电话5a没电时,即使附近设置有公用电话1a,也只能感叹SIM卡6a毫无用武之地的情形发生。
进者,继续讨论现有公用电话1a的用途,亦有提供IP专用网络电话的服务者,目前在台湾仅能先向信用卡业者办理此项功能,在使用时不用插卡置于公用电话1a,只须输入指定的速拨码,待进入系统后再输入卡号及密码,待正确时再输入用户号码即可与受话方通话。
另,在有些国家则是直接向IP网络业者购买IP电话卡,在使用时不用插卡,只须在指定的电话网络(如GSM公用网络、有线电话网络等)输入指定的速拨码,待进入系统后再输入卡号及密码,若正确时再输入用户号码即可与受话方通话。
但,前述CSM公用网络公司、有线电话网络并未提供使用者本身SIM卡功能于公用电话上及建立IP速拨键,供使用者方便使用。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采用内置SIM卡方式,通过现有无线公共网络架构,使用内部SIM卡打IP专用网络电话。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采用内置加外插SIM卡方式,除可使用内部SIM卡打IP专用网络电话外,并可通过外插卡方式来使用各种不同电信门号的SIM卡直接拨打电话。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提供网络公司监控各公用电话机台使用状况的功能且认证便利。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借由高速传输速率形成无线的多媒体信息站。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是在提供一种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是包括一话机本体、一电源输入部及一天线,其中,话机本体用以负责接收与传送语音信号,该电源输入部连接于该话机本体,用以负责提供该话机本体本身所需要的电力供应,该无线设于该话机本体上,用以负责与基地台进行信号的接收或发送。
本发明并提供一种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首先,电源开启,之后依序执行电路状态及内部存储器初值设定、GSM系统初值设定程序、执行电路状况显示处理程序、卡片阅读机插卡检查程序以及执行取卡判断程序等。
图3是本发明的外观图;图4是本发明话机本体的电路方块图;图5是本发明内置型话机本体的内部架构图;图6是本发明内置加外插卡型话机本体的内部架构图;图7是本发明软件系统的架构图;图8是本发明主程序架构程序的操作流程图;图9是本发明自我测试处理程序的操作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SIM卡拨号程序的操作流程图;图11是本发明卡片阅读机插卡检查程序的操作流程图;图12是本发明切换外部SIM卡处理程序的操作流程图;图13是本发明切换内部SIM卡处理程序的操作流程图;图14是本发明取卡判断程序的操作流程图。
兹配合参阅图3及图4所示,该话机本体1是进一步由一外部卡片阅读机(含锁卡装置)11、一LCD图形模块12,一按键模块13、一话筒14、一话机外壳机构15(含外壳。挂钩开关与开门检测开关等),一备用电池组16及一电源供应器17分别与一主控制电路18等连接组成。
该主控制电路18更进一步包括一微处理器(以下简称CPU)18-1、一程序系统装置(Program System Device以下简称PSD)内存及控制电路18-2、一EEPROM内存18-3、一硬件重置电路18-4、一微处理监视电路18-5、一内存备份与锂电池电路18-6、一备用电池低电压检测电路18-7、一充电电路18-8、一电源检测电路18-9、一GSM模块控制电路18-10、一电源供应电路18-11、一GSM模块18-12、一天线接口电路18-13、一通话接口电路18-14。一卡片阅读机控制电路18-15、一内部卡片阅读机18-16、一外围接口控制电路18-17、一蜂鸣器接口电路18-18,其中该CPU18-1是用以控制整部话机本体1的运作。
该PSD内存与控制电路18-2连接于该CPU18-1,是存放程序代码及控制电路信号。
该EEPROM内存18-3连接于该CPU18-1,是存放该话机本体1的版本、IP速拨码、自测进入密码。话机本体1型态及其它较永久性的数据。
该硬件重置电路18-4连接于该CPU18-1,是当维修者要重置该话机本体1时,只需按下重置(Reset)键,便可强迫该CPU18-1及其它电路进入重置状态。
该微处理监视电路18-5分别连接于该CPU18-1及硬件重置电路18-4,是防止该话机本体1可能因程序错误而造成当机的现象发生。
该内存备份与锂电池电路18-6分别连接于该CPU18-1及PSD内存与控制电路18-2,是提供该话机本体1的内存自保持电力的供应,让该话机本体1于无电力时,其内部设定及费率表等数据不会因而消失。
该备用电池低电压检测电路18-7分别连接于该备用电池组16及CPU18-1,是检测该备用电池组16的电压,并提醒该话机本体1更换电池时机。
该充电电路18-8分别连接于该备用电池组16及电源供应器17,是作为备用电池充电用。
该电源检测电路18-9分别连接于该电源供应器17及CPU18-1,是检测商用电源是否供电。
该GSM模块控制电路18-10连接于该CPU18-1,是作为接口电路接线、电位转换与网络信号灯指示。
该电源供应电路18-11分别连接于该电源供应器17及电源检测电路18-9,是经由外部商用电源提供该话机本体1的电力供应,并通过外接的电源变压器(图略)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以提供+3.3V与+5.0V给该话机本体1用。
该GSM模块18-12分别连接于GSM模块控制电路18-10及该电源供应电路18-11,是与该CPU18-1的串行数据端口作接收及传送命令,以传送拨号、通话及来话告知。
该天线接口电路18-13连接于该天线3及GSM模块18-12,是用来转换该天线3接线头并防止雷击破坏。
该通话接口电路18-14分别连接于该话筒4、CPU18-1及GSM模块18-12,是作为该话筒14与该GSM模块18-12通话的接口,并具有检测该话筒14存在与否的功能。
该卡片阅读机控制电路18-15分别连接于该外部卡片阅读机11、CPU18-1及PSD内存与控制电路18-2,是转换内外SIM卡,并作为SIM卡的输出入控制端口、SIM卡工作电源供应控制以及卡片所用的时脉(clock)产生电路与选择信号。
该内部卡片阅读机18-16连接于该卡片阅读机控制电路18-15,是用来存放内部SIM卡。
该外围接口控制电路18-17分别连接于该LCD图形模块12、按键模块13、话机外壳机构15、CPU18-1及PSD内存与控制电路18-2,是作为接口控制用。
该蜂鸣器接口电路18-18连接于该PSD内存与控制电路18-2,是用以进线振铃音及退卡音鸣响,且其内含一蜂鸣器。
由上述电路方块可知,该话机本体1因具有一内部卡片阅读机18-16及一外部卡片阅读机11,故在操作上可分为内置型及内置加外插卡型,是分别将其操作方式说明如下(一)内置型其话机本体1的内部架构如图5所示,是由GSM公用网络公司先行置入SIM卡于内部卡片阅读机18-15内,使用者再向GSM公用网络公司购买IP专用卡,使用时先按IP速拨键(依照网络公司设定的特定码),拨通后,再依指示输入卡号、密码及受话端号码等相关数据,待网络公司确认后,便可与对方通话。
(二)内置加外插卡型其话机本体1的内部架构如图6所示,是于未使用外插卡时,使用者可通过该话机本体1内置的SIM卡通过一定的手续认证后使用(方法同上述的内置型),插卡时则是由使用者插入GSM公用网络公司的用户卡(该卡上须具有SIM卡),此时,网络公司会直接确认用户数据,并由使用者直接拨号通话。
再者,讨论本装置的软件系统4,其是由该CPU18-1全权负责,该话机本体1在未使用状态时,是不断地检测是否有人提起该话筒14使用或插入外部SIM卡,若有事件要处理时,基本处理流程与后续动作皆由该软件系统4来处理,诚如图7所示,该软件系统4是包括一主程序架构程序4-1、一自我测试处理程序4-2、一SIM卡拨号程序4-3、一卡片阅读机插卡检查程序4-4、一切换外部SIM卡处理程序4-5、一切换内部SIM卡处理程序4-6及一取卡判断程序4-7等的架构,兹分别对各程序说明如下请参阅图8所示,是为本发明主程序架构程序4-1的操作流程图,是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00首先,电源开启;步骤102执行电路状态及内部存储器初值设定;步骤104执行GSM系统初值设定程序;步骤106是否有挂上该话筒14再拿起该话筒14?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108;若否,则跳至步骤112;步骤108GSM初值是否设定成功?若是,则跳至步骤112;若否,则直接进入步骤110;步骤110执行GSM系统初值设定程序;步骤112执行电路状况显示处理程序;步骤114是否进入自我测试模式?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116;若否,则跳至步骤118;步骤116跳至自我测试处理程序4-2(公开于图9),并于结束后进入步骤118;步骤118是否拿起话筒14?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120;若否,则跳至步骤126;步骤120判断来电(Incoming Call)旗标?若为1,则直接进入步骤122;若为0,则跳至步骤124;步骤122执行来电处理程序,并于结束后跳至步骤126;步骤124跳至SIM卡拨号程序4-3(公开于图10),并于结束后进入步骤126;
步骤126跳至卡片阅读机插卡检查程序4-4(公开于图11),并于结束后进入步骤128;步骤128跳至取卡判断程序4-7(公开于图14),并于结束后进入步骤130;步骤130是否挂上话筒14?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132;若否,则回到步骤106;步骤132执行来话电话显示处理程序;步骤134跳至卡片阅读机插卡检查程序4-4(公开于图11),并于结束后进入步骤136;步骤136跳至取卡判断程序4-7(公开于图14),并于结束后进入步骤138;步骤138是否拿起话筒14或有电路障碍发生?若是,则回到步骤106;若否,则直接进入步骤132。
请参阅图9所示,是为本发明自我测试处理程序4-2的操作流程图,是包括下列步骤步骤200自我测试处理程序4-2开始;步骤202显示进入自我测试画面及版本并要求输入密码;步骤204密码输入6码;步骤206是否输入超过5秒、或机门关闭、或话筒14提起?若是,则跳至步骤246;若否,则直接进入步骤208;步骤208是否输入正确?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210;
若否,则回到步骤202;步骤210显示“自我测试按压(1-3)”;步骤212,按键选择?若选择1,则跳至步骤214;若选择2,则跳至步骤224;若选择3,则跳至步骤234;步骤214显示“硬件测试按压(1-3)”;步骤216按键选择?若选择1,则跳至步骤218;若选择2,则跳至步骤220;若选择3,则跳至步骤222;若选择退出键或超过时间,则回到步骤210;步骤218系统电路状态码显示处理,并于测试完后回到步骤516;步骤220该LCD图形模块12测试黑白闪烁二次,并于测试完后跳回步骤516;步骤222电路开关与键盘测试,并于测试完后回到步骤216;步骤224显示“SIM测试按压(1-3)”;步骤226按键选择?若选择1,则跳至步骤228;若选择2,则跳至步骤230。
若选择3,则跳至步骤232;若选择退出键或超过时间,则回到步骤210;步骤228GSM模块18-12测试,并于测试完后回到步骤226;步骤230SIM信号质量询问测试,并于测试完后回到步骤226;步骤232GSM注册询问测试,并于测试完后回到步骤226;
步骤234显示“参数设定按压(1-4)”;步骤236按键选择?若选择1,则跳至步骤238;若选择2,则跳至步骤240;若选择3,则跳至步骤242;若选择4,则跳至步骤244;若选择退出键或超过时间。则回到步骤210;步骤238速拨号码设定处理,并于测试完后回到步骤236;步骤240自我测试密码设定处理,并于测试完后回到步骤236;步骤242EEPROM初值填入处理,并于测试完后回到步骤236;步骤244话机本体1型态设定处理,并于测试完后回到步骤536;步骤246自我测试处理程序4-2结束。
请参阅图10所示,是为本发明SIM卡拨号程序的操作流程图,是包括下列步骤步骤300SIM卡拨号程序4-3开始;步骤302拨号初值设定;步骤304跳至卡片阅读机插卡检查程序4-4(公开于图11),并于结束后进入步骤306;步骤306声音调整显示处理;步骤308是否有插卡或按键?若是,则跳至步骤312;若否,则直接进入步骤310;步骤310是否有故障或切线?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312;若否,则回到步骤304;
步骤312是否有送码拨号?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314;若否,则跳至步骤316;步骤314该GSM模块18-12将拨号送出;步骤316是否通话中要送DTMF码?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318;若否,则跳至步骤320;步骤318以GSM模块18-12拨出DTMF;步骤320拨码是否大于显示码?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322;若否,则跳至步骤324;步骤322将拨码显示输出;步骤324是否已经接通?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326;若否,则跳至步骤328;步骤326显示通话时长;步骤328检查所按拨码是否允许拨出?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330;若否,则跳至步骤332;步骤330设定允许拨出;步骤332声音调整显示处理;步骤334检查通话是否有断线或错误?若是,则跳至步骤338;若否,则直接进入步骤336。
步骤336是否有故障或切线?
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338;若否,则回到步骤312;步骤338GSM模块18-12挂断此通电话;步骤340是否故障或挂上该话筒14?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342;若否,则回到步骤302;步骤342SIM卡拨号程序4-8结束。
请参阅图11所示,是为本发明卡片阅读机插卡检查程序4-4的操作流程图,是包括下列步骤步骤400卡片阅读机插卡检查程序4-4开始;步骤402判断是否有插拔过且目前为有插入卡片?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404;若否,则跳至步骤410;步骤404跳至切换外部SIM卡处理程序4-9(公开于图12),并于结束后进入步骤706;步骤406判断外部卡片是否有误?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408;若否,则跳至步骤410;步骤408跳至切换内部SIM卡处理程序4-10(公开于图13),并于结束后进入步骤410步骤410卡片阅读机插卡检查程序4-4结束。
请参阅图12所示,是为本发明切换外部SIM卡处理程序4-5的操作流程图,是包括下列步骤步骤500切换外部SIM卡处理程序4-5开始;步骤502设定切线及GSM未设定的状态旗标;
步骤504判断是否交流电源过低?若是,则跳至步骤508;若否,则直接进入步骤506;步骤506锁住SIM卡处理;步骤508关闭GSM模块18-12电源,切换到外部SIM卡路径并打开GSM模块18-12电源。
步骤510检测外部卡片阅读机11是否有问题?若是,则跳至步骤516;若否,则直接进入步骤512;步骤512打开外部SIM卡电源;步骤514执行GSM系统初值设定程序;步骤516切换外部SIM卡处理程序4-5结束。
请参阅图13所示,是为本发明切换内部SIM卡处理程序4-6的操作流程图,是包括下列步骤步骤600切换内部SIM卡处理程序4-6开始;步骤602设定切线及GSM未设定的状态旗标;步骤604关闭该GSM模块18-12电源及切换到内部SIM卡路径;步骤606判断交流电源是否正常或是否有锁卡?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608;若否,则跳至步骤610;步骤608打开SIM卡锁住处理;步骤610打开GSM模块18-12电源。
步骤612执行GSM系统初值设定程序;步骤614切换内部SIM卡处理程序4-6结束。
请参阅图14所示,是为本发明取卡判断程序4-7的操作流程图,是包括下列步骤步骤700取卡判断程序4-7开始;步骤702是否为外部SIM卡路径?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704;若否,则跳至步骤714;步骤704卡片是否取出?若是,则跳至步骤708;若否,则直接进入步骤706;步骤706是否按了取卡键?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708;若否,则跳至步骤714;步骤708跳至切换内部SIM卡处理程序4-6(公开于图13),并于结束后进入步骤710;步骤710是否内部SIM卡坏了而外部SIM卡正常且未取卡?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712;若否,则跳至步骤714;步骤712跳至切换外部SIM卡处理程序4-5(公开于图12),并于结束后进入步骤714;步骤714取卡判断程序4-7结束。
据此,将该软件系统4烧录至该主控制电路18内,再配合其它电路组件等加以规划,便得以实现一可使用内部SIM卡拨打IP网络与可使用外部SIM卡/内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
另,上述亦可以GPRS、CDMA等无线传输模式来取代,经由更高速的无线传输,再加大该LCD图形模块12,便形成一多媒体信息站。
权利要求
1.一种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话机本体,用以负责接收与传送语音信号;一电源输入部,连接于该话机本体,用以负责提供该话机本体本身所需要的电力供应;以及一天线,设于该话机本体上,用以负责与基地台进行信号的接收或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输入部是由交流电源插头及电源线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话机本体是由一外部卡片阅读机、一LCD图形模块、一按键模块、一话筒、一话机外壳机构、一备用电池组、一电源供应器及一主控制电路连接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制电路更进一步包括一微处理器,用以控制该话机本体的运作;一程序系统装置内存与控制电路,连接于该CPU,用以存放程序代码及控制电路信号;一EEPROM内存,连接于该微处理器,用以存放该话机本体的版本、IP速拨码、自测进入密码、话机本体型态及其它较永久性的数据;一硬件重置电路,连接于该微处理器,用以被激活时强迫该微处理器及其它电路进入重置状态;一微处理监视电路,分别连接于该微处理器及硬件重置电路,用以防止该话机本体回程序错误而造成死机;一内存备份与锂电池电路,分别连接于该微处理器及程序系统装置内存与控制电路,用以提供该话机本体的内存自保持电力的供应;一备用电池低电压检测电路,连接于该微处理器,用以检测备用电池电压,并提醒该话机本体更换电池时机;一充电电路,分别连接于该备用电池组及电源供应器,用以当作备用电池充电;一电源检测电路,分别连接于该电源供应器及微处理器,用以检测商用电源供电情形;一GSM模块控制电路,连接于该微处理器,用以接口电路接线、电位转换与网络信号灯指示;一电源供应电路,分别连接于该电源供应器及电源检测电路,是由外部商用电源提供该话机本体的电力供应,并通过外接的电源变压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以提供给该话机本体用;一GSM模块,分别连接于该电源供应电路与GSM模块控制电路,是与该微处理器的串行数据端口作接收及传送命令,用以传送拨号、通话及来话告知;一天线接口电路,连接于该天线及GSM模块,用以转换该天线接线头并防止雷击破坏;一通话接口电路,分别连接于该话筒及GSM模块,是作为该话筒与该GSM模块通话的接口,并检测该话筒是否存在;一卡片阅读机控制电路,分别连接于该外部卡片阅读机、微处理器及程序系统装置内存与控制电路,用以转换内外SIM卡,并作为SIM卡的输出入控制端口、SIM卡工作电源供应控制以及卡片所用的时钟产生电路与选择信号;一内部卡片阅读机,连接于该卡片阅读机控制电路,用以存放内部SIM卡;一外围接口控制电路,分别连接于该MD图形模块、按键模块、话机外壳机构、微处理器及程序系统装置内存与控制电路,是作为接口控制用;以及一蜂鸣器接口电路,连接于该程序系统装置内存与控制电路,用以进线振铃音及退卡音鸣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鸣器接口电路内含一蜂鸣器。
6.一种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包括下列步骤首先,电源开启;执行电路状态及内部存储器初值设定;执行“M系统初值设定程序;执行电路状况显示处理程序;执行卡片阅读机插卡检查程序;以及执行取卡判断程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行电路状况显示处理程序前若有挂上话筒再拿起话筒时,则设定GSM初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SM初值若设定不成功,则执行GSM系统初值设定程序。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状况显示处理程序执行完后,尚可选择执行自我测试处理程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我测试处理程序尚包括下列步骤显示进入自我测试画面及版本,并要求输入密码;输入密码;密码输入正确后,LCD图形模块显示讯息,要求按键选择;以及可经由选择执行硬件测试、GSM测试及参数设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件测试包括系统电路状态码显示处理、LCD图形模块测试及电路开关与键盘测试。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SM测试包括GSM模块测试、GSM信号质量询问测试及GSM注册询问测试。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数设定包括速拨号码设定处理、自我测试密码设定处理、EEPROM初值填入处理及话机本体型态设定处理。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密码后,若输入超过5秒、或机门关闭、或话筒提起的情形,便结束自我测试处理程序。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状况显示处理程序执行完后,若有拿起话筒,则判断来电旗标,若为1则执行来电处理程序,若为0则执行SIM卡拨号程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SIM卡拨号程序尚包括下列步骤拨号初值设定;执行卡片阅读机插卡检查程序;声音调整显示处理;插卡或按键;有送码拨号,则GSM模块将拨号送出;通话中要送DTMF码,则GSM模块拨出DTMF以送DTMF码;拨码是否大于显示码,则将拨码显示输出;接通后,显示通话时长;检查所按拨码,并设定允许拨出;执行声音调整显示处理;以及通话有断线或错误时,GSM模块挂断此通电话,并于故障或挂上话筒后结束此流程。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片阅读机插卡检查程序尚包括下列步骤判断到有插拔过且目前为有插入卡片时,便执行切换外部SIM卡处理程序,在判断到外部卡片有误时,便执行切换内部SIM卡处理程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外部SIM卡处理程序尚包括下列步骤设定切线及SIM未设定的状态旗标;当交流电源过低时,便关闭GSM模块电源,切换到外部SIM卡路径并打开GSM模块电源;检测外部卡片阅读机,若无问题则打开外部SIM卡电源;以及执行GSM系统初值设定程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流电源若未过低,则将SIM卡锁住处理。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内部SIM卡处理程序尚包括下列步骤设定切线及GSM未设定的状态旗标;关闭GSM模块电源及切换到内部SIM卡路径判断到交流电源不正常或未锁卡,则打开GSM模块电源;以及执行GSM系统初值设定程序。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判断到交流电源正常或锁卡,则打开SIM卡锁住处理。
2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卡判断程序尚包括下列步骤外部SIM卡路径;按压取卡键将卡片取出;执行切换内部SIM卡处理程序;以及若内部SIM卡坏了而外部SIM卡正常且未取卡,则执行切换外部SIM卡处理程序。
2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卡判断程序后,若直接挂上话筒,则执行来话电话显示处理程序,执行卡片阅读机插卡检查程序,并执行取卡判断程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使用SIM卡的无线公用电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装置包括一话机本体,一电源输入部及一天线,其中,话机本体负责接收与传送语音信号,以便让双方使用者能进行语音互通,电源输入部连接于话机本体,由交流电源插头及电源线组成,负责提供话机本体本身所需要的电力供应,天线则设于话机本体上端,作为无线电波接收与传送的接口,而负责与基地台进行信号的接收或发送,其使用方法是借由内置型SIM卡模式,利用现有无线公共网络架构,使用内部SIM卡打IP专用网络电话,或借由内置加外插卡模式,除使用内部SIM卡打IP专用网络电话外,并利用外插卡使用各种不同家门号的SIM卡直接拨打电话。
文档编号H04M1/66GK1437372SQ0210341
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4日
发明者黄毅然, 陈家富, 曾建文 申请人:台湾通信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