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便携终端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047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便携终端仪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终端仪器,特别是涉及折叠结构的便携电话机。
背景技术
图13是现有的折叠结构的便携电话机的轴测图,图14是将现有的便携电话机折叠起来而从背面看到的轴测图。便携电话机,是将具有表示信息的显示板91的第1腔室9和具有操作按钮92的第2腔室90用铰链5可折叠地连接构成的(参照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第3093727号)。
第1腔室9具有安装有显示板91的第1内侧机身1和覆盖该第1内侧机身1的背面的第1外侧盖3。第2腔室90具有安装有操作按钮92的第2内侧机身2和覆盖该第2内侧机身2的背面的第2外侧盖4。
图8是现有的两内侧机身1、2及两外侧盖3、4的分解轴测图,未图示操作按钮92,图示了嵌入操作按钮92用的通孔93。在第1外侧盖3内设置了可改变显示板91的图象用的图象控制电路80,在第2外侧盖4内配备了系统控制电路81,用于接受来自操作按钮92的信息,并向图象控制电路80发出改变图象的旨意的信号。图象控制电路80和系统控制电路81通过柔性基板或电线等连接部件8连接起来,该连接部件8收装在铰链部5内。
图9是现有的第1、第2内侧机身1、2的分解轴测图,图10是在图9的含有F-F线的垂直面处剖开后的断面图。两内侧机身1、2及两外侧盖3、4是通过用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的。在第1内侧机身1的端部设有第1嵌合部10,在第2内侧机身2的端部设有用于嵌合在第1嵌合部10上的第2嵌合部20。由第1嵌合部10和第2嵌合部20构成铰链部5。
第1嵌合部10是具有贯穿中心的小孔14的第1筒体11和第2筒体12相互分离地设在同一线上。第2嵌合部20具有位于第1筒体11的外侧的第3筒体21、位于第1筒体11与第2筒体12之间的第1覆盖体23、位于第2筒体12的外侧的第4筒体22。从第2筒体12上设有向第1筒体11延伸的第2覆盖体13。该第2覆盖体13形成断面呈大致圆弧形的形状(参照图12),与上述第1覆盖体23并列地配置,第1、第2覆盖体23、13的下侧敞开。
从第3筒体21和第4筒体22的外侧插入枢轴51。枢轴51沿着向两筒体21、22插入的插入方向具有大直径部51a、中直径部51b、及小直径部51c。
如图10所示,在第3筒体21和第4筒体22上开设有嵌入大直径部51a的大孔26和嵌入中直径部51b的中直径孔27。小直径部51c嵌入上述第1筒体11和第2筒体12的小孔14内。
将枢轴51、51从第2内侧机身2的外侧穿过第3筒体21和第1筒体11、及第4筒体22和第2筒体12的大孔26和中直径孔27,将固定垫片52嵌在该枢轴51的小直径部51c的前端部,这样,两内侧机身1、2便由铰链5连接起来。
图11是图8的两内侧机身1、2的后视图。在图11中斜线所示的第1、第2覆盖体23、13的下侧可以通过连接部件8。即,该斜线部分形成铰链部5的缺口50。
如图8所示,从第1外侧盖3的下端部突出有第1突片35,从第2外侧盖4的上端部突出有第2突片45。第1突片35覆盖着第2覆盖体13的下方、第2突片45覆盖着第1覆盖体23的下方而形成铰链部5的外周面,并且,连接部件8装在铰链部5的内侧。
在现有的结构中,不仅两内侧机身1、2,而且第1外侧盖3的第1突片35和第2外侧盖4的第2突片45构成铰链部5的外周面(参照图14)。因此,在铰链部5的背面侧,两内侧机身1、2和两外侧盖3、4的构成部分相并配置。现在,为了防止成为条纹模样,常常两内侧机身1、2和外侧盖3、4全部用相同的色彩来统一。
但是,为了谋求设计的多样化和商品的差别,产生了用不同的颜色形成两内侧机身1、2和外侧盖3、4的要求。在现有的结构中,如果要用不同颜色的材质形成内侧机身1、2和外侧盖3、4,则会产生以条纹模样形成铰链部5的不合适情况。具体地说,如果要用粉红色形成内侧机身1、2,用白色形成外侧盖3、4,则第1突片35和第2突片45用白色形成,第1-第4筒体11、12、21、22、第1覆盖体23、第2覆盖体13用粉红色形成,故图14所示的铰链部5的外周面成为粉红色和白色的条纹模样,从外侧看铰链部5的美观性差。
在此,若将第1突片35和第2突片45用与外侧盖3、4不同的颜色进行着色,则费工夫。另外,若用喷涂等方法对第1突片35和第2突片45进行着色,则第1突片35和第2突片45的涂漆剥落而露出基体表面时,反而会产生美观性变差的问题。
在用不同的质感和花样的材质形成内侧机身1、2和外侧盖3、4的场合,也产生铰链部5成为条纹模样的同样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便携终端仪器,该仪器即使是用视觉或触感相互不同的材质形成内侧机身和外侧盖,也可以用具有相同视觉或触感的材质统一铰链部。

发明内容
便携终端仪器的第1腔室9和第2腔室90的铰链部5是使设在第1内侧机身1上的第1嵌合部10和设在第2内侧机身2上的第2嵌合部20嵌合起来构成的,在两嵌合部10、20之间开设有插入连接部件8的缺口50。
其中一个嵌合部10是将第1筒体11、第2筒体12相互分离地设置,从第1筒体11上向第2筒体12延伸出断面呈大致圆弧形的第2覆盖体13,该第2覆盖体13的里侧敞开,缺口50被第1舌片6和第2舌片7覆盖,其中第1舌片与第2覆盖体13相配合而呈大致圆筒形,第2舌片安装在外侧盖3、4的任一个上。
在第1腔室9和第2腔室90的铰链部5上开设有插入连接部件8用的缺口50,但该缺口50被与嵌合部10、20或外侧盖3、4分开形成的第1、第2舌片6、7覆盖。以往,由外侧盖3、4构成铰链部5的一部分,但在本发明中,可以用与外侧盖3、4不同的材质或颜色形成第1、第2舌片6、7,故易于用具有相同的视觉或触感的材质统一形成铰链部5,不会成为条纹模样。这样,可以用视觉或触感不同的材质形成内侧机身1、2和外侧盖4,可实现产品的差别。


图1是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分解轴测图。
图2是两内侧机身的分解轴测图。
图3是从里侧看第1内侧机身的轴测图。
图4是从里侧看两内侧机身的分解图。
图5是从里侧看两内侧机身连接起来的状态之图。
图6是表示第2舌片向第2外侧盖上安装的轴测图。
图7是将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折叠起来,从背面看到的轴测图。
图8是现有的两内侧机身、两外侧盖的分解轴测图。
图9是现有的第1、第2内侧机身的分解轴测图。
图10是用含有F-F线的垂直面剖开图9后的断面图。
图11是图8的两内侧机身的后视图。
图12是用含有B-B线的垂直面剖开图9后的断面图。
图13是现有的便携电话机的轴测图。
图14是将现有的便携电话机折叠起来,从背面看到的斜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用图对本发明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外侧盖3、4不构成铰链部5。
图1是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分解轴测图,省略了操作按钮等。另外,图7是将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折叠起来,从背面看到的轴测图。便携电话机与现有的一样,是将第1腔室9和第2腔室90用铰链5可折叠地连接起来构成的。
第1腔室9具有安装有显示板91的第1内侧机身1和覆盖该第1内侧机身1的背面的第1外侧盖3。第2侧体90具有第2内侧机身2和覆盖该第2内侧机身2的背面的第2外侧盖4。后述的第2舌片7装卸自如地安装在第2外侧盖4上。将第2舌片7向第2外侧盖4上安装的结构有各种各样的,例如如图6所示,是在第2外侧盖4上形成凹槽40,将从第2舌片7的下侧突出的压入片70压入凹槽40内,用粘结剂等进行固定的结构。在图1中,第1外侧盖3和第2外壳南4不覆盖铰链部5,仅第2舌片7覆盖铰链部5。
第1外侧盖3内设有可改变显示板91的图象用的图象控制电路80,在第2外侧盖4内配备有系统控制电路81,用于接受来自操作按钮92的信号,并向图象控制电路80发出改变图象的旨意的信号。图象控制电路80和系统控制电路81由柔性基板或电线等连接部件8连接起来,该连接部件8收装在铰链部5内。
图2是两内侧机身1、2的分解轴测图。在第1内侧机身1的端部设有第1嵌合部10,在第2内侧机身2的端部设有与第1嵌合部10嵌合的第2嵌合部20。由第1嵌合部10和第2嵌合部20构成铰链部5。
第1嵌合部10是将第1筒体11、第2筒体1 2相互分离开且横向地设置。第2嵌合部20具有位于第1筒体11的外侧的第3筒体21、嵌在第1筒体11与第2筒体12之间的第1覆盖体23、位于第2筒体12的外侧的第4筒体22。将枢轴51、51从第2内侧机身2的两侧穿过第1筒体11和第3筒体21、以及第2筒体12和第4筒体22而进行嵌合,将固定垫片52(参照图10)嵌在该枢轴(51)的前端部上,这样,两内侧机身1、2便进行铰链连接。将该枢轴51穿过第3筒体21和第1筒体11、以及第4筒体22和第2筒体12的结构与图10所示的现有的结构相同。
如图2、图3所示,从第1筒体11上向第2筒体12延伸出断面呈大致圆弧形的第2覆盖体13,第2覆盖体13的里侧敞开。可以从第2覆盖体13的里侧插入连接部件8。
图3是从里侧看第1内侧机身1的轴测图。在第2筒体12与第2覆盖体13之间突出地设有托片24,在该托片24上开设有卡止孔25。
断面呈圆弧形的第1舌片6安装在第2覆盖体13上。第1舌片6具有向侧向突出的臂片62和嵌在第1筒体11的侧面的定位突起61,在臂片62上设有爪片60,该爪片用于对着卡合孔25、从其下方勾挂在卡合孔25的周缘上。第2覆盖体13里侧的敞开部分被第1舌片6覆盖。第1舌片6配合在第2覆盖体13上,第1舌片6和第2覆盖体13便形成连续的一个筒体。定位突起61嵌在第1筒体11侧面的缺口(未图示)内,限制第1舌片6随便回转。
图4是从里侧看两内侧机身1、2的分解图,图5是从里侧看将两内侧机身1、2连接起来的状态的仰视图。将第1覆盖体23嵌在第2筒体12与第2覆盖体13之间。如上述那样,将枢轴51、51穿过第1筒体11和第3筒体21、以及第2筒体12和第4筒体22内进行嵌合(参照图2),便使两内侧机身1、2回转自如地连接起来。
如图5所示,第1覆盖体23的里侧D和第2覆盖体13的里侧C敞开,从而形成铰链部5的缺口50。
(便携电话机的组装)组装便携电话机时,首先,如图5所示,将两内侧机身1、2连接起来,将外侧盖3、4安装在两内侧机身1、2上。
从缺口50将连接部件8插入第2覆盖体13的内侧后,如上所述,将第1舌片6安装在第2覆盖体13上,则第2覆盖体13里侧C的连接部件8被掩盖起来。
图1所示的第2舌片7形成断面呈圆弧状的形状,配合在第1覆盖体23的里侧D内。第2舌片7与第1覆盖体23和臂片62相配合,呈大致筒状的外观而覆盖连接部件8。这样,使铰链部5的外周面连续地形成。
缺口50被与第2内侧机身2分开形成的第1舌片6、和与第2外侧盖4分开形成的第2舌片7覆盖(参照图7)。以往,由外侧盖3、4构成铰链部5的一部分,但在本发明中,不是由外侧盖3、4,而是用第1、第2舌片6、7覆盖缺口50。第1、第2舌片6、7可以用与第1外侧盖4不同的材质形成,故易于用具有相同的视觉或触感的材质,具体地说,用相同的颜色和花样的材质、相同质感的材质统一地形成铰链部5。例如,在用粉红色形成内侧机身1、2,用白色形成外侧盖3、4的场合,若用粉红色形成两舌片6、7,则铰链部5成为粉红色。这样,即使用视觉或触感不同的材质形成内侧机身1、2和外侧盖3、4,也可防止铰链部5成为条纹模样的不合适情况。因此,可以用视觉或触感不同的材质形成内侧机身1、2和外侧盖3、4,可使产品有差别和设计多样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将第2舌片7安装在第2外侧盖4上,但也可以安装在第1外侧盖3上。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终端仪器,该便携终端仪器的具有显示信息用的显示板(91)的第1腔室(9)和具有操作按钮(92)的第2腔室(90)用铰链部(5)可折叠地连接起来,两腔室(9、90)通过设在铰链部(5)内的连接部件(8)在电连接,第1腔室(9)具有第1内侧机身(1)和覆盖该第1内侧机身(1)的背面的第1外侧盖(3),第2腔室(90)具有第2内侧机身(2)和覆盖该第2内侧机身(2)的背面的第2外侧盖(4),铰链部(5)是凡使设在第1内侧机身(1)上的第1嵌合部(10)和设在第2内侧机身(2)上的第2嵌合部(20)嵌合起来构成的,在两嵌合部(10、20)之间开设有用于插入连接部件(8)的缺口(50),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嵌合部(10)是将第1筒体(11)、第2筒体(12)相互分离地设置,从第1筒体(11)上向第2筒体(12)延伸出断面呈大致圆弧形的第2覆盖体(13),该第2覆盖体(13)的里侧敞开,缺口(50)被第1舌片(6)和第2舌片(7)覆盖,其中第1舌片与第2覆盖体(13)相配合而呈大致圆筒形,第2舌片安装在外侧盖(3、4)的任一个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仪器,用具有相同的视觉或触感的材质统一形成第1嵌合部(10)、第2嵌合部(20)、第1舌片(6)、第2舌片(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仪器,第1舌片(6)设有勾挂在第1内侧机身(1)上的爪片(60),和限制第2覆盖体(13)随意回转的定位突起(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仪器,第1舌片(6)和第2舌片(7)呈现在铰链部(5)的外侧上。
全文摘要
便携电话机是将第1腔室(9)和第2腔室(90)可折叠地铰链连接起来,两腔室通过设在铰链部(5)内的连接部件(8)电连接。铰链部(5)是将设在第1内侧机身(1)上的第1嵌合部(11、12)和设在第2内侧机身(2)上的第2嵌合部(20)嵌合在一起构成的。在两嵌合部(11、12及20)之间开设有插入连接部件(8)的缺口(50)。缺口(50)被安装在第1嵌合部(10)上的第1舌片(6)和安装在第2盖(4)上的第2舌片(7)覆盖。
文档编号H04M1/02GK1507543SQ0280959
公开日2004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9日
发明者野中启介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三洋电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