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散控制光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95897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色散控制光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宽带色散控制光纤。
背景技术
如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的那样,光纤由纤芯和包层组成,其中,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的折射率要高。制造光纤基底材料的公知的方法包括改进化学气相沉积法(MCVD),气相轴向沉积法(VAD),外延气相沉积法(OVD),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PCVD)等类似方法。
为了获得超高速和大容量的通信,色散控制光纤(例如,色散位移光纤(DSF),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色散补偿光纤(DSF))已经得到应用,它们在传输容量上要优于现有的单模光纤。这样,对色散控制光纤的需求增加。如果在纤芯和包层之间插入具有低折射率的区域来形成光纤,有可能有效控制光纤的色散特性。这种光纤的一个例子公开在美国专利号No.4715679,申请人Venkata A.Bhagavatula,题目为《低色散、低损耗单模光波导》。
但是,这种类型的色散受控光纤有缺点,由于其在包层中具有严重降低折射率的区域,这种光纤的弯曲损耗高。此外,由于与普通单模光纤相比,因为具有较小的模场半径(MFD),较小的有效横截面积,发生非线性作用。此外,并不适于宽带通信,而且在长波区域和短波区域,损耗和色散特性都不好。
相比于单模光纤,色散控制光纤具有很小的芯径和高折射率。这样,如果基底材料的尺寸形成大孔,在拉牵时,相对大的应力施加于纤芯部分将会出现问题。即,将改变折射率的分布。这意味着多种光学特性依照拉牵温度具有恒定的值是很困难的。同样的,和普通单模光纤相比,如果具有相对敏感的特性,制造色散控制光纤也是不容易的。
此外,现有的色散控制光纤通过将零色散波长在1530nm附近而适用在大约1530~1565nm的波长范围,其中在1550nm处光纤的色散特性不多于5ps/nm·km且直径范围在8~9μm之间,这样对于超过10Gbps水平的通信是有问题的。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色散控制光纤具有以下问题a)现有的色散控制光纤、如色散补偿光纤、色散位移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利用位于1530nm相邻的小波长窗口作为零色散区,这样不适用于大容量的传输;b)低色散光纤存在问题是它表现出小色散特性,即在超高速传输中产生非线性作用(四波混频(FWM),以及交叉相位调制(XPM));c)普通单模光纤存在问题是在掺铒光纤(EDF)窗口中表现出过大的色散(≥17ps/nm·km)特性,因此产生非线性作用(自相位调制(SPM));以及d)如果为了控制色散特性,光纤具有高纤芯折射率和小芯径,由于具有小模场直径(1550nm有效横截面积<50μm2),非线性作用产生极大影响,将产生问题。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色散值太大或者太小,前述的非线性作用将被进一步放大,(XPM,SPM和FWM具有互相转化的关系),这样,恶化传输特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的问题以及提供一种色散控制光纤,其中,可以得到想要得到的色散特性和色散斜率特性,以及具有低损耗特性。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色散控制光纤,其中可以得到大有效横截面积,以通过大纤芯直径得到大模场直径来减少非线性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色散控制光纤,其通过将零色散波长区域设置在或低于1400nm可以保证可用波长的较宽区域(1400~1625nm),以及在1550nm处,其色散特性的范围大约为5~13ps/nm·km,因此减少非线性作用。
从而,提供一种光纤,包括中心纤芯,它形成传输光信号的通路,其折射率为N1;以及围绕中心纤芯的包层,其折射率为N0,其中光纤还包括上纤芯,其折射率的分布为从外周的折射率N2(>N0)开始增加到内周的折射率N1;以及插入上纤芯和包层之间的微低折射率区,其折射率为N3,其中折射率N3小于折射率N0。


本发明上述及其他特性和优势通过以下的描述和附图将更加清晰,其中图1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给出了色散控制光纤的折射率结构和分布图;图2给出了图1所示的色散控制光纤的色散特性;图3给出了图1所示的色散控制光纤的损耗特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为了清晰和简单,已知功能的细节描述及其相关结构将被省略,由于它们可能会使本发明的主题不明确。
图1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给出了色散控制光纤的折射率结构和分布图。如图1所示,色散控制光纤100包括中心纤芯110,上纤芯120,微低折射率区130和包层140。
中心纤芯110由硅组成,且其半径为a。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纤芯110掺杂了预定数量的锗,用于将其折射率调整为N1。
上纤芯120具有内半径a和外半径b,在内周其折射率为N1,以及在外周其折射率为N2。如图1所示,上纤芯的折射率从外周向内周线性增加。
微低折射率区130由具有内半径b和外半径c的硅材料形成。此外,微低折射率区130掺杂了预定比例的锗、磷和氟,用于将其折射率调整为N3。
包层140由具有内半径a和外半径b的硅形成,其折射率为N0,比N3高,比N2低。
根据上述结构,在低于1400nm的波长区域,色散控制光纤100中存在零色散特性t,且色散控制光纤100具有预定范围的色散值(0.1~4ps/nm·km@1400nm,5~13ps/nm ·km@1550nm,和8~16ps/nm ·km@1625nm)以及大的模场直径(MFD)或有效横截面积(8.5~10.0μm@1550nm),因此减少了非线性作用。为了这个目的,色散控制光纤遵照以下关系0.06≤a/b≤0.8,0.02≤a/c≤0.9,1.2≤N1/N2≤ 2.67和-8≤N1/N3≤1.6。在这种情况下,用632.8nm的氦-氖激光器测量的参考的玻璃折射率为1.45709。
图2给出了图1所示的色散控制光纤100的色散特性图,以及图3给出了图1所示的色散控制光纤100的损耗特性图。图2和图3中,a/b=0.206,a/c=0.0781,N1=0.4781%,N2=0.273%,N3=-0.0683%,其中,1400~1625的色散值为2~16ps/nm·km,1550nm的模场直径为9.5μm。在这种情况下,用632.8nm的氦-氖激光器测量的参考的玻璃折射率为1.45709,其中,N1、N2、N3为这个值的百分比,以及a=0.5,b=2.43,和c=6.4。
上纤芯120,具有预定的折射率斜率,与微低折射率区130一同,使其具有大的模场直径并能调谐成需要的色散值和色散斜率特性。由于微低折射率区130具有与包层140有微小差别的折射率,将引起微小的弯曲,与现有技术相比很小,因此减少了弯曲损耗。
在光学特性里,如果色散很高,光纤的传输长度将被限制,并且由于非线性作用引起的相移,自相位调制将恶化传输特性。此外,在零色散附近波长的色散值以及小色散值特性容易引起相位匹配,因此,在典型应用于扩充传输容量的多信道传输情况中,四波混频将恶化传输特性。因此,需要有适当的色散值,以允许超高速宽带传输,以及具有大的模场直径,以减少非线性作用。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色散控制光纤,通过调谐微低折射率区和上纤芯,可以得到适合于超高速宽带传输的色散值和色散斜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色散控制光纤,其损耗不超过0.25dB/km,截止波长不超过1400nm,以及在波长1550nm,色散斜率不超过0.08ps/nm2·km,在波长1400nm,其色散值不超过0.1ps/nm·km,在波长1625nm,其色散值不超过16ps/nm·km,以及在波长1550nm,其模场直径不小于8.2μm,因此,此色散控制光纤具有适合于使用1400~1625nm波带进行波分复用传输的光学特性。更好的,在波长1550nm,模场直径在8.5~10μm之间,在波长1625nm,模场直径在9.3~12μm之间,以及在波长1310nm,模场直径在7.7~8.5μm之间。
总之,如上所述,色散控制光纤具有以下优点a)具有大的有效横截面积,因此可以减少非线性作用;b)通过调谐微低折射率区与上纤芯,很容易提供适合于超高速和宽带传输的色散值和色散斜率;以及c)由于在微低折射率区与上纤芯之间折射率的微细差别,可以减少弯曲损耗。
尽管本发明已经通过参照优选实施例进行阐述,在不偏离附属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中那些技术的形式和细节的多种变化是可以理解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色散控制光纤,包括具有折射率N1、用于形成传输光信号通路的中心纤芯;具有折射率N0、用于环绕所述中心纤芯的包层;上纤芯,环绕所述中心纤芯且具有从外周的折射率N2增加到内周的折射率N1的折射率分布;微低折射率区,折射率为N3,位于所述上纤芯与包层之间,其折射率N3低于折射率N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散控制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纤芯的内周与所述中心纤芯的外周相一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散控制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纤芯的内周距所述中心纤芯的中心预定的距离。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散控制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纤芯的折射率从N2线性增长到N1。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散控制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纤芯的内半径a和外半径b,以及所述包层的内半径c满足关系式0.06≤a/b≤0.8,0.02≤a/c≤0.9。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散控制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纤芯的内半径a和外半径b,以及所述包层的内半径c满足关系式1.2≤N1/N2≤2.67,-8≤N1/N3≤1.6。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色散控制光纤,光纤具有不超过0.25dB/km的损耗,不超过1400nm的截止波长,以及在波长1550nm,具有不超过0.08ps/nm2·km的色散斜率。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色散控制光纤,光纤在波长1400nm,具有不低于0.1ps/nm·km的色散值,以及在波长1625nm,具有不超过16ps/nm·km的色散值。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色散控制光纤,其特征在于光纤在波长1550nm,具有不小于8.2μm的模场直径。
10.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色散控制光纤,其特征在于光纤包括适合于使用1400~1625nm波带进行波分复用传输的光学特性。
11.一种色散控制光纤,包括不超过0.25B/km的损耗,不超过1400nm的截止波长,以及在波长1550nm,不超过0.08ps/nm2·km的色散斜率;在波长1400nm,不低于0.1ps/nm·km的色散值;在波长1625nm,不超过16ps/nm·km的色散值;在波长1550nm,不小于8.2μm的模场直径,以致于该光纤具有适合于使用1400~1625nm波带进行波分复用传输的光学特性。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色散控制光纤,其特征在于在波长1440nm,色散值在0.1和4ps/nm·km之间,光纤在波长1550nm,具有在5和13ps/nm·km之间的色散值,以及在波长1625nm,具有在8和16ps/nm·km之间的色散值。
1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色散控制光纤,其特征在于在波长1550nm,模场直径在8.5~10μm之间,在波长1625nm,模场直径在9.3~12μm之间,以及在波长1310nm,模场直径在7.7~8.5μm之间。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光纤,包括中心纤芯,形成传输光信号的通路,具有折射率N
文档编号H04B10/12GK1448743SQ0310770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3日
发明者张允根, 都文显, 崔成旭, 韩周创, 曹正植, 杨镇成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