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用段保护监测点转移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762689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用段保护监测点转移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用段保护(MSP)监测点转移的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SDH(同步数字系列)通信中以查表方式实现MSP监测点转移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SDH通信已经成为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在某些重要应用如军事、商业等领域要求传输的业务得到比已往更为可靠的保护,而同时配置复用段保护MSP保护和子网连接保护SNCP保护是一个选择(当两个保护都被触发时,MSP比SNCP保护优先)。而MSP保护和SNCP保护都依赖于光接口板对业务的监测(对某一个光端口、通道,称作监测点),当监测到业务失效后,经过适当的处理,然后倒换业务。根据MSP倒换的原理,如果发生了MSP倒换,一般的业务就不再在原来的光端口及通道上了,如果光接口板仍在原来的SNCP的监测点上监测,则显然是错误的。所以要根据MSP倒换来进行SNCP的监测点转移。实际上,监测点转移的工作包括两部分,首先是转移操作中对原有监测点和新监测点的处理;其次是确定往何处转移(即另在哪个光口、那个通道上监测原来的业务)。现有软件的实现中,没有将两者很好的分离开来,而是一起处理的。因此在现有的技术实现中,因为没有将上面提到的两部分工作区分,导致软件的可维护性、可读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用段保护监测点转移的控制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方便地实现监测点转移,从而使整个监测点转移处理过程变得易于维护管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用段保护监测点转移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设置一个二维表,其中存有根据通道在复用段中位置、复用段倒换状态确定的监测点所处的页面号及要屏蔽的监测点;在发生复用段倒换时,根据光接口板上各通道在复用段中位置及复用段倒换状态从二维表中获得转移后监测点所处的页面号及屏蔽的监测点,得到转移后的监测点,对其进行监测。
预配置时,主机下发主页面监测点的配置。
环页面和区段倒换页面上工作通道和非复用段内的通道的监测点是由单板软件拷贝主页面的本位置监测点形成;保护通道上的监测点由主机根据对板主页面上的对应工作通道上的监测点下发。
所述二维表是一个二维矩阵。
所述复用段倒换状态是上层主机软件下发的。
所述监测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业务好时,使能中断;监测到业务变坏时,硬件上报中断,通知软件马上屏蔽中断;上报上层的保护模块。
将监测点转移情况用二维表管理后,使整个监测点转移处理过程变得简洁明了,易于维护,可读性强。


图1是本发明的光接口板对SNCP监测点进行监测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的对4站点的双向复用段倒换环的监测点转移过程示意图;图3是一个二纤双向复用段环的监测点转移过程示意图的例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光接口板对SNCP监测点进行监测,由于在复用段倒换发生后,监测点会发生变化。为简化处理,将监测点按照复用段倒换页面来管理。即页面相当于容器,软件需要监测点时都是从容器里面取。监测点是按照光口和页面来组织的,发生复用段倒换后,由于监测点转移,所以不同页面的监测点是不同的。当业务状态由好变坏,或者由坏变好时,就上报保护模块进行处理。这个监测可以以两种方式进行,1巡检模式;2中断模式。其中巡检模式的处理速度较慢,达不到SDH网络倒换时间的要求(一般SDH网络的倒换时间要求<=50ms),并且比较耗CPU资源。而中断模式有速度快,对CPU占用率低等特点。所以大多数应用都采用中断模式来进行监测。我们现有的处理流程见图1,其具体过程是首先,初始化主任务。然后,业务好时,使能中断;当业务变坏时,这时硬件上报中断,通知软件,软件就马上屏蔽中断,因为业务变坏时,很可能出现抖动,即,业务不是处于很稳定的坏状态,而时好时坏。如果不屏蔽中断,就可能造成软件中断服务程序被频繁调用,进而造成软件复位;然后上报上层的保护模块。而巡检的任务就是监测业务变好,等持续一段时间后仍好,就使能中断,并上报给上层的保护模块。因为业务由坏变好对时间没有严格要求,所以巡检是能够胜任的。
图2为一个4站点的二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考虑从网元A上到网元C业务。为讨论的方便,设业务在1通道上,设C网元的左边光口为东向,右边为西向,主业务是东向发西向收。如果在网元C上对该业务进行了SNCP监测(这时它所对应的光口通道就是一个SNCP监测点),那么其SNCP监测点就在西向1通道上。这时,在网元B、C之间发生断纤,复用段保护就开始起作用。由复用段协议,我们知道,该业务转到从A->B->A->D->C。对网元C来说,就不能在西向1通道上监测业务了,而应该到东向1通道上监测。在复用段协议中,主要有三种状态正常态、穿通态、倒换态。而复用段又分为二纤单向、二纤双向、四纤双向等协议。原来监测点所处的复用段方向不同,或者协议不同,或者状态不同,那么监测点的转移情况也不相同。
本发明将各种复用段倒换状态中,监测点情况列成一个二维矩阵结构,矩阵的下标分别为通道在复用段中所处位置、复用段倒换状态,然后由这两个参数可以获得转移后监测点所处的页面,以及对哪些监测点进行屏蔽。根据页面号,软件可以知道有哪些监测点,以及屏蔽哪些监测点。页面分主页面、环页面和区段倒换页面,通道分工作通道,保护通道和非复用段内的通道。
这样在整个监测点转移处理过程中,可以专心处理中断的使能、屏蔽,而对具体转移到哪里,则在矩阵结构中实现。提高了软件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下面是结合二纤双向复用段环的例子进行说明,详见附图3两块线路板A,B。分别有一个光口,速率为2.5G,即分为16个VC4通道(以后通道都指VC4通道)。用户配置复用段保护,使得A板1光口的1-4通道处于复用段的东1(E1)位置,B板1光口1-4通道处于复用段的西1(W1)位置。然后用户配置SNCP保护,使得A板1光口上第1、5个通道,B板1光口上第1、5通道各有一个SNCP监测点,相关配置存储在主页面中。
在线路板软件启动时,上层主机软件先下发了SNCP监测点的配置给线路板软件,包括主页面、环页面、区段倒换页面的监测点。其中主页面就是直接由用户下发的监测点信息A、B板的1光口的1、5通道各有一个SNCP监测点,共4个监测点。而环页面和区段倒换页面要做一个运算处理,环页面和区段倒换页面上工作通道和非复用段内的通道的监测点是由单板软件拷贝主页面的本位置监测点形成;保护通道上的监测点由主机根据对板主页面上的对应工作通道上的监测点下发。以环页面为例,工作通道上的监测点应该在本位置和对应保护位置拷贝主页面的监测点;在本例中,A、B板上的1通道都属于复用段上的工作通道,所以应该在本位置拷贝一份,而且应该在对应保护通道上拷贝一份(对A板1光口1通道而言,就是在B板1光口9通道上拷贝一份与A板1光口1通道同样的监测点;对B板同理)。这样,在环页面上就有A板1光口1通道、9通道,B板1光口1通道、9通道4个监测点。
下面这个矩阵是发生复用段倒换后,线路板所做的操作 以发生复用段东倒为例,按照图2的分析,应该得到监测点是4个A、B板1光口的5通道都不在复用段中,所以仍存在,A板光口1通道的监测点因为业务转移,被转移到B板1光口9通道上,而B板1光口1通道仍保留。
按照该矩阵表,考察B板1光口上的监测点,因为B板1光口是西向,复用段东倒,所以应是进入环页面,环页面上的B板1光口有两个监测点1通道和9通道。考察A板1光口上的监测点,因为A板1光口是东向,所以应是进入主页面,主页面是有1、5通道两个监测点,然后屏蔽东1监测点(即1通道),所以只剩下板5通道1个监测点。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矩阵的计算与开始的分析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描述,详细说明和以上提到的附图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进行各种相应的修改而不会超出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这种变化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复用段保护监测点转移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设置一个二维表,其中存有根据通道在复用段中位置、复用段倒换状态确定的监测点所处的页面号及要屏蔽的监测点;在发生复用段倒换时,根据光接口板上各通道在复用段中位置及复用段倒换状态从二维表中获得转移后监测点所处的页面号及屏蔽的监测点,得到转移后的监测点,对其进行监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用段保护监测点转移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预配置时,主机下发主页面监测点的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用段保护监测点转移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环页面和区段倒换页面上工作通道和非复用段内的通道的监测点是由单板软件拷贝主页面的本位置监测点形成;保护通道上的监测点由主机根据对板主页面上的对应工作通道上的监测点下发。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用段保护监测点转移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表是一个二维矩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用段保护监测点转移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段倒换状态是上层主机软件下发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用段保护监测点转移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业务好时,使能中断;监测到业务变坏时,硬件上报中断,通知软件马上屏蔽中断;上报上层的保护模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用段保护监测点转移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设置一个二维表,其中存有根据通道在复用段中位置、复用段倒换状态确定的监测点所处的页面号及要屏蔽的监测点;在发生复用段倒换时,根据光接口板上各通道在复用段中位置及复用段倒换状态从二维表中获得转移后监测点所处的页面号及屏蔽的监测点,得到转移后的监测点,对其进行监测。将监测点转移情况用二维表管理后,使整个监测点转移处理过程变得简洁明了,易于维护,可读性强。
文档编号H04L12/24GK1553635SQ03140558
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9日
发明者谢良, 谢 良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