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通信终端及图像显示方法

文档序号:755459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通信终端及图像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通信终端等无线通信终端及通信终端中的图像显示方法,例如涉及使利用拍摄功能等拍摄的图像与电话号码等联络对方信息同时显示的功能。
背景技术
以往,分类属于无线通信终端的便携通信终端,具备与通话要求时将由本终端发信或从交换局接收的电话号码进行显示的呼叫者ID系统对应的显示功能。
并且,也有终端具备将发信或接收的电话号码与本终端的地址簿(Phone Book Memory电话簿存储器)对照,当一致时,将成为发信地址或接收源的终端使用者的姓名等显示出来的地址簿功能、发信记录显示功能及接收记录显示功能。
详细地讲,该地址簿功能,显示电话号码、与该电话号码对应保存的姓名等、与由该电话号码特定的联络对方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发信记录功能及接收记录功能,是将在本终端中发信或接收的电话号码与发信、接收日时一起存储,根据使用者的操作按一览表状进行显示。
另外,近年来,也有移动电话通过具备图像显示功能,用地址簿功能显示数据时,显示与电话号码对应的终端使用者的头像等图像。(例如,专利文献1)。
进一步,也有终端通过具备摄像功能,显示发信记录或接收记录等过去的通信记录时,作为与通信对方的终端使用者对应的信息,显示拍摄的图像。(例如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4776号公报(第5页、图8)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41339号公报(第3-4页、图2、图4)然而,这样,在显示地址簿数据与通信记录时显示图像,虽然在对于使用者来说可以直观认识联络对方使用者的方面是有效的,但另一方面,象移动电话那样的具备小型显示画面的终端设备,在一览显示来确认多个联络对方的情况下,这种图像占据了显示面积,在显示画面的利用上是没有效率的。
还有,在使联络对方使用者等不想被他人看到图像的情况下,必须预先设定不显示图像之后才显示地址簿或通信记录,对于使用者来说并不是使用方便的好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联络对方信息的显示或通信记录的显示时可以灵活切换图像的显示/非显示的便携通信终端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为了解决课题,有关本发明的便携通信终端,具备显示机构;存储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机构;将至少1个的联络对方信息与该联络对方信息相关联的各种信息对应并进行存储的地址簿数据存储机构;存储上述地址簿数据存储机构的特定数据和存储于上述图像存储机构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地址之间的关联的存储机构;将从该便携通信终端发信与/或该便携通信终端接收的联络对方信息作为通信记录存储的通信记录存储机构;指示通信记录向上述显示机构显示的第1指示机构;若检测出该第1指示机构的指示,将存储于上述通信记录存储机构的联络对方信息一览显示在上述显示机构中的第1显示控制机构;由上述第1显示控制机构一览显示时,指示附带图像的通信记录向上述显示机构显示的第2显示机构;若检测出该第2指示机构的指示,对应于显示在上述显示机构上的联络对方信息,参照上述存储机构判断图像数据是否相关联的第1判断机构;和在判断为该判断机构的判断结果图像数据相关联且被存储的情况下,读出该图像信号并调整大小,与上述联络对方信息一并一览显示的第2显示控制机构。
另外,为了解决课题,有关本发明的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是具备显示部、存储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及地址簿数据存储器的便携通信终端的图像显示方法,由使上述地址簿数据存储器的特定数据和存储于上述图像存储器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地址之间的关联存储于规定的存储器内的存储步骤;使从该便携通信终端发信与/或该便携通信终端接收的联络对方信息作为通信记录存储的通信记录存储步骤;指示将上述通信记录存储器的存储内容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的第1指示步骤;若检测出该第1指示步骤的指示,则使存储于上述通信记录存储器的联络对方信息一览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的第1显示控制步骤;用上述第1显示控制步骤一览显示时指示附带图像的通信记录向上述显示部显示的第2指示步骤;若检测出该第2指示步骤的指示,则对应于显示在上述显示机构上的联络对方信息,参照上述规定的存储机构判断图像数据是否相关联的第1判断步骤;和在判断为该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图像数据相关联且被存储的情况下,读出该图像信号并调整大小,与上述联络对方信息一并一览显示的第2显示控制步骤;所构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便携通信终端)的构成例的俯视图与后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移动电话的电路构成例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RAM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图像存储器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发信记录数据存储区域的内容例的图,(a)表示从地址簿数据开始发信的示例,(b)表示由拨号键输入,存储发信号码的示例。
图6是表示图3所示的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的内容例的图。
图7是表示图3所示的连接信息存储区域的内容例的图。
图8是表示将图像登记在图1所示的移动电话的地址簿上的动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将用图1所示的移动电话拍摄的图像存储于图像存储器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将发信对方的头像显示在图1的显示部所显示的发信记录显示画面上的动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被显示在图1的显示部上的发信记录显示画面(一览显示)的图。
图12是表示被显示在图1的显示部上的详细显示画面的图。
图13是表示被显示在图1的显示部上的附带照片的发信记录画面例的图。
图14是表示被显示在图1的显示部上的图像数据的放大显示画面例的图。
图15是说明被显示在图1所示的显示部上的发信记录显示画面的切换动作的图。
图16是表示被显示在图1的显示部上的接收记录的详细显示画面的图。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将用图1所示的移动电话拍摄的运动图像(运动图像文件)存储于图像存储器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由显示在图1的显示部上的详细显示画面播放显示运动图像的动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显示在图1的显示部上的运动图像的播放显示画面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便携通信终端的移动电话的构成例的俯视图与后视图。移动电话1是对折式的,图1(a)表示打开盖状态的表面侧,图1(b)表示打开盖状态的背面。
在图1(a)中,移动电话1具备显示图形或图像等各种信息的液晶显示部11、进行各种信息的输入或功能指示等的按键操作部12、收集传话声音的麦克风13、输出接听声音的扬声器14及与移动电话用无线协议中使用的频带对应的通信用天线15。
在图1(b)中,具有即使在盖闭合的状态下,也可以向使用者通知简单信息的辅助显示部16、通知来电或警告等的通知用LED17、拍摄被摄体的拍摄镜头18、输出来电音或警告音等的通知用扬声器19。
另外,在图1(a)中,在按键操作部12上,配置有在各功能中使特定的功能启动或使照相机功能启动时所操作的照相机键121;在各功能中使特定的功能启动或使地址簿功能启动时所操作的地址簿键122;在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地址簿功能)中指示决定时操作的确认键123;在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地址簿功能)中进行选择操作用的光标键124;使邮件功能启动用的邮件键125;指示因特网连接用的网站(web)键126;解除锁定键127;实现锁定键128;清除键129;拨号键130;留言存储/录音键131;和静音键132。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移动电话的电路构成例的电路图。
移动电话1的电路,控制移动电话1的个别动作及全部动作的控制部21;在该控制部21的控制下,存储各功能中的按键操作部12的操作记录的缓冲器211;及检测出发信操作的情况下,抽出被存储于后述的RAM22的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中的电话号码并暂时存储的缓冲存储器212;作为移动电话存储各种必要的数据且存储控制部21动作上所必需的数据的RAM22;存储对控制部21进行控制的各种程序等的系统ROM23;输入按键操作部12的键按下信息的按键输入部24;驱动显示部11使各种信息显示的显示驱动器(缓冲器)25;生成各种声音信号并由通知用扬声器19输出的音源电路部26;驱动通知用LED17及用振动通知来电的振动发生器27的驱动器28;通过天线15采用无线与基地局(图中未示出)传送声音或数据的无线收发部29;进行将用无线收发部29接收的声音或数据解调,或者将从无线收发部29发出的声音或数据调制等的无线通信中必需的处理的无线信号处理部30;将从麦克风13输入的声音信号编码处理或将受话声音信号编码处理的声音信号处理部31;存储使用者的各种设定信息等的可改写ROM(flash ROM)32;驱动辅助显示部16,使其显示简单的信息的显示驱动器33;用CCD等将由拍摄镜头18拍摄的图像转变为电信号的摄像部34;将从摄像部34得到的电信号转变为图像信号的DSP35;存储由摄像部34摄取的图像的图像存储器36;及若图像信号为静止图像则压缩编码为JPEG形式,若图像信号为运动图像则压缩编码为AMC形式(按照MPEG-4形式的运动图像文件形式),另外在读入JPEG形式的图像数据或AMC形式的数据时进行解压缩处理的图像处理部37,这些部件由总线50互相连接。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RAM22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在RAM22中除了控制部21的工作区域以外,还有存储过去的通话记录的发信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1与来电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2,另外,除此以外,设定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连接信息存储区域224。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图像存储器36的构成例的示意图。该图像存储器36的存储区域构成,是将作为图像数据的存储地址的记录号区域361、文件名存储区域362、存储图像数据是静止图像文件还是运动图像文件的文件属性的文件属性存储区域363、表示图像数据上是否设定有连接信息的连接有无的标记A区域364用1组来存储的构成,标记A为“1”时,表示有连接。
图5(a)是表示图3所示的发信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1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在该图中,1件发信记录数据由作为存储地址的记录号区域2211、发信日时区域2212、表示是否有与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对应的数据的标记B区域2213、在标记B区域2213中为“0”即作为无连接的区域设定的情况下所存储的发信时的发信对方电话号码区域2214、在标记B区域2213中为“1”即作为有连接的区域设定的情况下存储与所存储的对应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的记录号的区域2215、在不让由使用者的误操作而导致该发信记录消去的情况下设定为“1”的标记C1区域2216及在该发信并不是声音发信而是利用短信服务(SMS)的数据传送的情况下设定为“1”的标记C2区域2217构成。
作为这些数据的存储状态,例如,在4月19日9时52分从地址簿读出“秋元洋子”的数据,拨打对应的电话号码“09012345678”,关闭消去键的情况下,在记录号01的发信日时区域2212中存储“4月19日9时52分”,在标记B区域2213中设定为“1”,在发信对方电话号码区域2214中什么也不设定,在区域2215中存储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的“秋元洋子”的记录号,标记C1区域2216中设定为“1”。另外,在12月23日9时27分直接检测出拨号键130的操作,拨打09020001234的情况下,记录号02的发信日时区域2212中存储“12月23日9时27分”,标记B区域2213中设定为“0”,在发信对方电话号码区域2214中设定为“09020001234”,区域2215中什么也不设定,标记C区域中设定为“0”。
再有,在发信时,即使是由拨号键130直接输入的电话号码,之后检测与该电话号码相同的电话号码是否存在于后述的图6中所示的地址簿存储区域223中,若有则存储相应的记录号,标记B区域2213中设定为“1”。
例如,虽然图5(b),是在12月14日16分通过检测拨号键130的直接操作,表示拨打电话号码“08020005678”之后的发信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1,但拨打操作后与该电话号码08020005678一致的号码存在于地址簿数据中的情况下,该对应的地址簿数据的记录号替换拨打的电话号码被存储,标记B区域中被设定为“1”。而且,结果是,成为图5(a)的存储状态。再有,虽然图3中的来电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2的构成例也是按照拨打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1的顺序,但替换了拨打的电话号码,而将来电时接收的拨打者号码首先与来电时间对应被存储,之后,检索与该拨打电话相同的电话号码是否存在于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中,若有则存储对应的记录号,标记被设定为“1”。
图6是表示图3所示的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在该图中,1件记录数据由作为存储地址的记录号区域2231;姓名区域2232;作为通信对方信息的电话号码区域2233;显示该电话号码属性(移动电话还是固定电话,私人用的还是工作用的)的属性区域2234;对应于该属性区域2234的属性内容而被设定的属性图标区域2235;存储作为通信对方信息的邮件地址的邮件地址存储区域2236;地址簿数据中根据属于何组而被设定为“1”或“0”的标记D区域2237;在该标记D区域2237被设定为“1”的情况下设定明显地表示组别的显示图标的图标区域2238;该记录为保密数据的情况下被设定为“1”的标记E区域2239;及在地址簿功能中并未被限定为必需的数据的,存储与移动电话1的使用者的关系例如友人、亲属等的数据或生日数据的其他信息区域2240构成。
图7是表示图3所示的连接信息存储区域224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在本图中,被登记在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中的记录号区域2241与存储图像存储器36内的记录号的记录号区域2242对应。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
图8是说明在待机状态中通过检测到地址簿键122的操作而转移到地址簿功能时的登记图像的动作顺序的流程图。想在拨打、来电记录显示画面上显示拨打对方的头像等图像的情况下,或想显示来电对方的头像等图像的情况下,首先,使用者设定将拨打对方或来电对方相关的图像显示的方式。
移动电话1,若检测出地址簿键122的操作,则显示在地址簿功能中准备的各功能菜单(图中未示出)。这样,使用者通过看到该菜单显示,操作光标键124,选择所希望的功能,压下确认键123确定。因此,若检测出由使用者的操作从菜单显示向地址簿登记功能的转移,则转移到地址簿登记功能。控制部21,在步骤S1中判断是否已成为地址簿登记功能,在已成为地址簿登记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2中,将登记画面显示在显示部11上,将由使用者输入的电话号码或姓名等与联络对方相关的信息登记在RAM22的图3的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中。
在这里,使用者想将登记过姓名的人物的头像等图像显示在拨打、来电记录画面上时,进一步选择图像登记。由此,若控制部21在步骤S3中判断为图像登记,则在步骤S4中,访问图像存储器36,显示图像选择画面。该图像选择画面,将被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6中的图像数据例如以缩略图(thumbnail)形式显示。若使用者看到该画面,选择显示的图像,则控制部21在步骤S5中判断为图像选择,在步骤S6中将图像显示在地址簿登记画面的相应的栏中。
使用者看到该画面,认为可以时进行确定操作,认为不好时进行返回操作,再度返回图像选择。接受该操作,控制部21在步骤S7中判断为确认图像的登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8,不是时则返回到步骤S4的处理。
在步骤S8中,生成使地址簿的记录号和相关登记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号连接的连接信息(后述),登记在RAM22的图7所示的连接信息存储区域224中,进一步将图4中所示的图像存储器36的标记A区域364设定为“1”,完成处理。
接着,对将利用移动电话1的拍摄功能而得到的图像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6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将拍摄图像存储在图像存储器36中的顺序的流程图。使用者想拍摄被摄体时,操作移动电话1的按键操作部12,转移到照相机功能。若控制部21在步骤S21中判断移动电话1已成为照相机功能,则在步骤S22中,将用摄像部34拍摄被摄体而得到的电信号由DSP35变换为图像数据后,通过驱动器25,直接显示在显示部11上。
之后,控制部21在步骤S23中判断是否检测出照相机键121的操作,在未检测出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2的处理,检测出的情况下,在步骤S24中将按压照相机键121时从DSP35输出的图像数据存入RAM22的工作区域220中暂时存储。与此同时,通过显示驱动器25将此时由DSP35得到的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部11上。
接下来,在步骤S25中,使用者将文件名输入指示显示在显示部11上之后,在步骤S26中判断是否检测出文件名的输入确认,检测出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8的处理,未检测出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7,判断是否检测出取消操作,未检测出取消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5的处理,检测出取消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2的处理。
在步骤S28中,将存入的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37中压缩编码为JPEG形式的静止图像文件,附带文件属性·静止图像,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6中。
再有,以上虽然对利用移动电话1的拍摄功能得到图像数据,在将其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6中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6中的图像数据可以是通过无线收发部29、无线信号处理部30,从其他的移动电话用邮件等传送的接收图像数据,或者也可以是利用WWW(WorldWide Web)连接功能访问互联网上的网站(site),从该网站下载喜好的图像数据而得到的图像数据。
接着,参照图10的流程图,说明将拨打对方的头像显示在发信记录显示画面上的动作顺序。该动作顺序中的按键操作部12的操作记录直到检测出该功能的完成,依次记录在图2的缓冲器211中。若用移动电话1打电话,则控制部21将拨打对方的电话号码与拨打日时一起按顺序存储在RAM22的发信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1中。再有,由地址簿功能选择所希望的电话号码进行发信时,在发信记录中存储保存了已发信的电话号码的地址簿数据的记录号,操作拨号键130直接输入电话号码进行发信的情况下,电话号码首先被存储。之后,控制部21将存储于发信记录存储区域221中的电话号码与存储于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中的电话号码对照,若存在与地址簿数据一致的电话号码,则替换发信了的电话号码,保存地址簿数据的相应的记录号。
然后,使用者操作按键操作部12进行呼出发信记录显示画面的操作。若控制部21在步骤S31检测出发信记录的呼出,则清除缓冲器211,在步骤S32中,检索图3所示的发信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1内,按发信日时顺序呼出,在步骤S33中,一览显示图11所示的发信记录。
在这里,图11是一览显示日时及发信对方(电话号码或姓名)的画面。在本图中,在显示部11上显示表示电波接收状态的图标1101;表示电池剩余量的图标1102;目前时刻1103;“来电记录”标签(tab)1104;“发信记录”标签1105;使一览表顺方向显示移动用的图标1106;使一览表反方向显示移动用的图标1107;与图5的记录号区域2211的存储内容对应显示的记录号1108;与图5的发信日时区域2212的存储内容对应显示的发信日时1109;与图5的发信对方电话号码区域2214的存储内容对应显示的电话号码1110;在该电话号码被存储于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的情况下表示图6的属性图标区域2235的内容的图标1111;在该电话号码被存储于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的情况下表示对应的姓名区域2232的内容的姓名1112;有附带图像的发信记录画面的显示指示时,作为相应键促使操作照相机键121用的显示区域1113;详细数据的显示指示时作为相应键促使操作确认键123用的显示区域1114;反转显示的数据的编辑/删除/登记等的数据编辑指示时促使操作地址簿键122用的显示区域1115;根据图5的标记C2区域2217的设定内容显示的图标1129;及显示图6的图标区域2238的内容的图标1120。
还有,“来电记录”标签1104、“发信记录”标签1105、图标1106及图标1107,借助光标键124的左右操作检测更换指示内容,在一览显示发信记录的图11的状态中,例如,若检测出光标键124的右方向操作,则在发信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1中存储有记录号05以后的数据的情况下,进行记录号05~08的数据的一览显示,若检测出光标键124的左方向操作,则进行来电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2的记录号01~04的数据的一览显示。
在该发信记录的一览显示画面中,在步骤S34中通过检测出光标键124的上下方向的操作,让使用者所希望的数据反转显示,若检测出确认键123的操作,检测出详细显示的指示,则在步骤S35中,如图12所示,显示与发信记录的被选择的发信信息部分(反转显示部分)对应的详细发信信息。
在这里,图12是只将在图11的一览显示画面中已选择的发信信息部分的1件全屏显示在整个画面上的状态,即表示详细信息的显示状态的图。在本图中,在显示部11上显示表示电波接收状态的图标1101;表示电池剩余量的图标1102;目前时刻1103;“详细”标签1116;“照片”标签1117;使详细信息按照一览表顺序顺方向显示移动用的图标1106;使详细信息按照一览表顺序反方向显示移动用的图标1107;与图5的记录号区域2211的存储内容对应显示的记录号1108;与图5的标记C1区域2216的设定内容对应显示的图标1118;与图6的标记E区域2239的设定内容对应显示的图标1119;表示图6的图标区域2238的内容的图标1120;作为通信状况显示相同的电话号码过去发信几次的数据1121;显示图6的姓名区域2232的内容的1112;显示图6的电话号码区域2233的内容的电话号码1123;被存储于发信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1的该发信对方的过去的发信内容1124;将该发信记录新登记在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中时作为相应键促使操作照相机键121的显示区域1125;再度拨打该电话号码时作为相应键促使操作确认键123的显示区域1126;及反转显示的数据的编辑/删除/登记等的数据编辑指示时促使操作地址簿键122的显示区域1115。
再有,“详细”标签1116、“照片”标签1117、图标1106及图标1107,借助光标键124的左右操作检测更换指示内容,在显示详细信息的图12的状态中,例如若检测出光标键124的右方向操作,则对于该显示信息,进行与图7中相关的图像存储器36的记录号对应的图象数据的全屏显示,若检测出光标键124的左方向操作,若发信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1中存储有下一个数据,则进行该数据的详细显示。
接下来,在上述显示了的详细显示画面中,若通过使用者的光标键124的左右操作检测而检测出画面右上方的“照片”的选择,则在步骤S36中判断为与该发信信息相关的图像显示的指示,与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的该被显示的信息的记录号对应,检索图像数据的连接登记(有登记为“1”)是否进行。
其检索结果是,被连接登记的情况下,控制部21检索连接信息存储区域224,将与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的记录号对应连接的图像存储器36的记录号作为关键词,检索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6中的图像数据。
即,控制部21判断发信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1的连接登记的有无,并参照连接信息存储区域224,对应于该连接登记的地址簿数据的记录号,判断图像存储器36的记录号是否相关,有关系的情况下,根据对应登记的图像存储器36的记录号检索文件名。
接着,控制部21将图像存储器36的记录号作为检索关键词由图4所示的图像存储器36的立有标记的存储信息栏检索,读出图像数据。
控制部21在步骤S37中读出被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6内的上述文件中的图像数据并调整大小,如图14所示的显示。没有的情况下,在步骤S39中,判断有无检测到清除键129的操作,在检测出清除键129的操作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33的一览显示,未检测出的情况下,维持步骤S35的详细发信信息的显示。
另外,由步骤S37的图像数据的显示状态,在使用者的光标键124的左右操作检测中检测到选择了画面的左上方的“详细”时,向步骤S35的详细发信信息的显示转移,在未检测出的情况下,维持图像数据的显示。
另一方面,在步骤S34中未检测出详细显示的指示的情况下,在步骤S40中,判断有无检测到照相机键121的操作。在检测出照相机键121的操作的情况下,向步骤S41转移,在未检测出的情况下,在步骤S49中判断是否检测出清除键129的操作。
若检测出照相机键121的操作,则在步骤S41中,对于一览显示的全部的发信记录数据,参照标记B区域的设定内容判断是否存在与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的数据。而且,对于具有连接信息的数据,由于判断对应的图像数据是否存在于图像存储器36中,故将地址簿数据的记录号作为检索关键词,检索连接信息存储区域224。
检索的结果是,对于图像数据存在的情况,从图像存储器36中读出其图像数据并调整尺寸,同时,对于没有的情况,读出预先准备的代用图像,在步骤S42中,显示如图13所示的附带图像的发信记录画面。
图13是表示步骤S42中的附带图像的发信记录画面。在本图中,显示表示电波接收状态的图标1101;表示电池剩余量的图标1102;目前时刻1103;“来电记录”标签1104;“发信记录”标签1105;使一览表顺方向显示移动用的图标1106;使一览表反方向显示移动用的图标1107;与图5的记录号区域2211的存储内容对应显示的记录号1108;与图5的发信日时区域2212的存储内容对应显示的发信日时1109;与图5的发信对方电话号码区域2214的存储内容对应显示的电话号码1110;在该电话号码被存储于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的情况下显示图6的属性图标区域2235的内容的图标1111;在该电话号码被存储于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的情况下显示对应的姓名区域2232的内容的图标1112;从图像存储器36中读出并已被调整尺寸的图像数据1127;代用图像1128;与图5的标记C2区域2217的设定内容对应显示的图标1129;图11所示的发信记录的一览显示指示时,作为相应键促使操作照相机键121用的显示区域1130;详细数据的显示指示时作为相应键促使操作确认键123用的显示区域1114;反转显示的数据的编辑/删除/登记等的数据编辑指示时促使操作地址簿键122的显示区域1115。
还有,图13的显示形式,是类似于上述步骤S33中的一览显示的形式,减少了在一个画面上显示的发信记录的数据。即,由于使各发信记录数据与图像数据对应显示,虽然每个画面上的数据数与步骤S33比较减少,但对图像数据进行调整大小时,由于将其调整为最低限度可以辨认的显示范围内,故即使是一览显示,对于各数据,一眼就可以确认向谁发信的事情。
在该附带图像的发信记录画面上,在步骤S43中通过检测光标键124的上下方向的操作,可以让使用者所希望的数据反转显示,若检测出确认键123的操作,检测出详细显示的指示,则在步骤S44中如图12所示显示与发信记录的已被选择的发信信息部分(反转显示部分)对应的详细发信信息。
接下来,在上述显示的详细显示画面中,若在使用者的光标键124的左右方向操作检测中检测到选择了画面右上方的“照片”,则在步骤S45中,判断与该发信信息相关的图像显示的指示,应该将在附带图像的发信记录画面中被调整大小显示的图像数据放大显示,再度进行调整大小。而且,在步骤S46中,在显示部11上显示如图12所示的已被调整大小的图像数据1131。
另一方面,在未检测出上述操作,而是在步骤S48中检测出清除键129的操作的情况下,向步骤S33的一览显示转移,在未检测出操作的情况下,维持详细显示。再有,对于在附带图像的发信记录画面中显示代用图像的发信记录数据,即使检测出由使用者的光标键124的操作检测进行的画面右上方的“照片”的选择,及检测出由确认键123的操作进行的确认,也判断为NOP(No Operation无操作)。
由该图像数据的显示状态,在步骤S47中,在使用者的光标键124左右方向操作检测中检测到选择了画面左上方的“详细”时,向步骤S44的详细发信信息的显示转移,在未检测出的情况下,维持图像数据的显示。
另外,在步骤S49中,检测出清除键129的操作的情况下,判断为已删除该发信记录的显示形式,虽然清除缓冲器211,但在未检测出的情况下,维持步骤S33的一览显示。
在这里,对于上述发信记录显示画面的切换,如图15所示可以更加灵活相互切换显示画面。然而,图15(a)、(b)、(c)(d)与上述的图11、图12、图13、图14相当。
例如,由图15(a)的发信记录显示状态操作为图15(c)→图15(b)→图15(d)的情况下,若从图15(b)操作清除键129,则按照缓冲器211所存储的操作记录,不返回到图15(a),而显示图15(c)。另外,在由图15(a)的发信记录显示状态操作为图15(b)→图15(d)的情况下,若从图15(b)操作清除键129,则按照缓冲器211所存储的操作记录,显示图15(a)。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在室外使用该移动电话1,极不想让他人看到图像的情况下,若操作为图15(a)→图15(b)→图15(d),则不显示图15(c)的附带图像的发信记录画面,可以一眼辨认多个发信记录。另外,在想用附带图像辨认的情况下,若操作为图15(a)→图15(c)→图15(b)→图15(d),则在图15(c)的附带图像的发信记录画面上可以直观地辨认多个发信记录。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过去的通信记录虽然详细阐述了发信记录的显示形式,但对于显示来电记录的功能,除了替换拨打的电话号码,存储来电时接收的发信者号码(特定发信源的电话号码)以外,由于来电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2的构成与上述发信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3是相同的,故可以实现相同的显示形式。
图16是例示来电记录内容的详细显示的图。在本图中,在显示部11上显示表示电波接收状态的图标1101;表示电池剩余量的图标1102;目前时刻1103;“详细”标签1116;“照片”标签1117;使详细信息对应于一览表顺序顺方向显示移动用的图标1106;使详细信息对应于一览表顺序反方向显示移动用的图标1107;与来电记录数据的记录号区域对应显示的记录号1141;作为通信状况在来电时未检测出应答或在来电时取消应答的情况下,明示从来电检测到取消所花费的时间用的图标1132;与图5的标记C1区域2216的设定内容对应显示的图标1118;与图6的标记E区域2239的设定内容对应显示的图标1119;显示图6的姓名区域2232的内容的姓名1112;显示图6的电话号码区域2233的内容的电话号码1123;存储于来电记录数据存储区域222中的过去的来电内容1133;从来电检测到取消所花费的时间1134;将该来电记录重新登记在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中时激励作为对应键的照相机键121的操作的显示区域1125;再度拨打该电话号码时作为对应键促使操作确认键123的显示区域1126;及反转显示的数据的编辑/删除/登记等的数据编辑指示时促使操作地址簿键122的显示区域1115。
另外,即使在地址簿数据显示功能中,由于参照存储于连接信息存储区域224中的相关信息,故与发信记录的情况相同,可以灵活进行图像数据的显示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详细阐述了发信记录显示时进行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显示,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显示运动图像数据。以下,对该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第2实施方式)以下,虽然利用图17~图19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对于电路构成及在发信记录显示画面上显示发信对方的头像的动作顺序,基本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故省略说明。
首先,对将用移动电话1的拍摄功能得到的运动图像存储在图像存储器36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将拍摄到的运动图像存储在图像存储器36中的顺序的流程图。使用者想拍摄被摄体的影视(movie)时,操作移动电话1的按键操作部12,向照相机功能转移。而且,转移到照相机功能之后,在步骤S51中通过检测照相机键121的操作,判断是否进行过功能选择,在检测出的情况下向进行运动图像拍摄的影视功能转移。再有,在未检测出照相机键121的操作的情况下转移到图9的照相机功能的处理中。
在步骤S51中,若检测出向影视功能的转移,则控制部21在步骤S52中,将用摄像部34拍摄被摄体而得到的电信号利用DSP35转变为图像数据,通过驱动器25,直接全显示在显示部11上。
之后,控制部21在步骤S53中,判断是否检测出照相机键121的操作,在未检测出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52的处理,在检测出的情况下,在步骤S54中,从压下照相机键121的时刻开始在规定时间内使进入拍摄图像用的定时器启动,在步骤S55中,将从DSP35顺次输出的图像数据顺次存入RAM22的工作区域220中。另外,与此同时,在步骤S56中,对于被顺次输入工作区域220中的图像数据,为了做成AMC形式的运动图像文件,在图像处理部37中进行压缩编码处理。
对于运动图像摄影是否完成的判断,首先在步骤S57中根据是否检测出再度操作照相机键121而产生快门(shutter)操作来进行。
在步骤S57中,若检测出快门操作,则在该时刻使摄像部34、DSP35的动作停止,在步骤S59中使被压缩编码的运动图像文件再度暂时存储于工作区域220中。另一方面,在步骤S57中,即使没有检测出快门操作,在步骤S58中判断步骤S54中启动的定时器是否时间已到,在时间已到的情况下,在该时刻使摄像部34、DSP35的动作停止,在步骤S59中使被压缩编码的运动图像文件再度暂时存储于工作区域220中。在未检测出快门操作,且时间未到的情况下,再次返回步骤S55的处理。
在步骤S60中通过由步骤S59的状态检测出确认键123的操作,判断是否检测出该运动图像文件的保存,在检测出保存的情况下,在步骤S61中附加文件属性·运动图像,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6中。
在步骤S60中未检测出保存的情况下,进一步在步骤S62中通过检测出清除键129的操作判断有无检测到取消。在检测出取消的情况下,在步骤S63中删除暂时存储在工作区域220中的运动图像文件,返回步骤S52。另外,在未检测出取消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59。
接下来,利用图18的流程图,详细阐述在发信记录显示状态中,图17中做成的运动图像文件与地址簿数据存储去223的规定记录号相对应。
在本流程图中,对于图10中的步骤S36及直到步骤S45的动作,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是相同的。即,由图12的详细显示状态,在步骤S36中判断为与该发信信息相关的图像显示的指示,与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的该被显示的信息的记录号对应,检索图像数据的连接登记(有登记为“1”)是否进行。
作为连接登记地址,存在图像存储器36内的运动图像文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71中读出对应的运动图像文件,在图像处理部37中进行解压缩处理,在步骤S72中如图19所示,在显示部11上进行运动图像的播放显示。
而且,在步骤S73中,判断播放是否终了,若检测出终了,则自动返回到步骤S35的详细发信信息的显示。另外,在播放中,在步骤S74中判断是否检测出确认键123的操作,若检测出操作,则接着在步骤S75中暂时停止在该检测出时刻的播放画面上。而且,由该暂时停止状态,在步骤S76中再次判断是否检测出确认键123的操作,若检测出操作,则从该时刻再次进行播放显示。
在步骤S76中,在再度未检测出确认键123的操作的情况下,在步骤S77中判断是否检测出清除键129的操作。
在步骤S77中,检测出清除键129的操作的情况下,停止运动图像的播放处理,返回到步骤S35的详细发信信息的显示上。另外,在未检测出操作的情况下,维持步骤S75的暂时停止状态。再有,在步骤S74及步骤S76中,都未检测出确认键123的情况下,继续运动图像播放显示。
另外,对于由步骤S45的照片显示指示检测来施行本流程图的动作的情况下运动图像播放显示及暂时停止显示状态,虽然与上述动作相同,但在播放终了的情况下,向步骤S44的详细信息显示转移。还有,运动图像文件与发信记录信息对应的情况下,在图13中的显示状态中,取代已被调整大小的图像数据1127,将对应的运动图像文件中的最前帧(1幅picture)的图像数据调整大小,进行显示。
再有,图19是表示步骤S72中的显示形式的图。在本图中,在显示部11上显示表示电波接收状态的图标1101;表示电池剩余量的图标1102;目前时刻1103;“详细”标签1116;“图像”标签1117;使详细信息对应于一览表顺序顺方向显示移动用的图标1106;使详细信息对应于一览表顺序反方向显示移动用的图标1107;表示播放显示的指示1136;运动图像播放画面1137;全部的播放时间1138;目前显示的播放时间进度尺1139;将该来电记录重新登记在地址簿数据存储区域223中时作为对应键促使操作照相机键121的显示区域1125;指示暂时停止时励作为对应按键促使操作确认键123用的显示区域1140;及数据的编辑/删除/登记等的数据编辑指示时促使操作地址簿键122的显示区域1115。
这样,根据第2实施方式,对应于发信记录的规定的数据存在运动图像文件的情况下,除了可以从该发信记录数据直接进行运动图像播放以外,也可以在任意时刻内使其暂时停止。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未详细阐述,但在附带图像的发信记录显示或放大显示中显示图像数据时,虽然将图像存储器36中存储的图像数据调整为可以最佳地显示的大小,但也可以将在摄像部34中拍摄的图像按照DCF(Design rule for Camera File system)规格存储,将此时做成的缩略图像在附带图像的发信记录显示或放大显示中使用。
还有,可以通过将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动作程序化,由计算机来进行实施。此时,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软磁盘或硬盘等盘式记录介质、半导体存储器或卡片式存储器等各种存储器,或者通信网络等各种程序记录介质向计算机供给。
另外,本发明并未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在具体的构成、功能、作用、效果中,可以根据其他各种形式实施,本发明适用于具有摄影功能的PDA或便携式个人电脑等各种形式的通信终端,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机构;存储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机构;将至少1个的联络对方信息与该联络对方信息相关的各种信息对应并进行存储的地址簿数据存储机构;对上述地址簿数据存储机构的特定数据和存储于上述图像存储机构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地址之间的关联进行存储的存储机构;将从该便携通信终端发信与/或该便携通信终端接收的联络对方信息作为通信记录进行存储的通信记录存储机构;指示通信记录向上述显示机构显示的第1指示机构;若检测出该第1指示机构的指示,将存储于上述通信记录存储机构的联络对方信息一览显示在上述显示机构中的第1显示控制机构;由上述第1显示控制机构一览显示时,指示附带图像的通信记录向上述显示机构显示的第2显示机构;若检测出该第2指示机构的指示,对应于显示在上述显示机构上的联络对方信息,参照上述存储机构判断与图像数据是否相关联的第1判断机构;和在判断为该判断机构的判断结果图像数据相关且被存储的情况下,读出该图像信号并调整大小,与上述联络对方信息一并一览显示的第2显示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与上述通信记录存储机构中存储的联络对方信息相同的信息是否存在于上述地址簿数据存储机构中的第2判断机构,而且上述第1显示控制机构,在由该第2判断机构判断为存在的情况下,替换联络对方信息,使与该联络对方信息相关的各种信息显示在上述显示机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一览显示在上述显示机构上的联络对方信息中选择特定的联络对方信息的第1选择机构;若由该第1选择机构选择联络对方信息,则使利用该联络对方信息进行通信时的通信状况显示在上述显示机构上的第3显示控制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一览显示在上述显示机构上的各种信息中选择特定的各种信息的第2选择机构;若由该第2选择机构选择各种信息,则使该各种信息与通信时的通信状况显示在上述显示机构上的第4显示控制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种信息包括多个联络对方信息,上述第4显示控制机构,显示该多个联络对方信息和表示该联络对方信息属性的图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包括根据上述第3显示控制机构进行的显示,判断是否检测出一览显示的指示的第3判断机构;由该第3判断机构指示一览显示时,在经过上述第1显示控制机构所进行的一览显示,而未成为由上述第3显示控制机构进行的显示的情况下,或在经过由上述第1显示控制机构进行一览的显示,及由上述第2显示控制机构进行的一览显示,而未成为由第3显示控制机构进行的显示的情况下,使由上述第2显示控制机构的一览显示进行的第5显示控制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上述第4显示控制机构进行的显示判断图像数据的显示是否被指示的第4判断机构;由该第4判断机构指示图像数据的显示时,根据与上述存储机构对应存储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地址,读出图像数据并调整大小,代替上述第4显示控制机构的显示,从而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的第6显示控制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显示控制机构,将上述通信记录分为发信记录与来电记录进行显示,还包括指示发信记录的显示的第3显示机构;指示来电记录的显示的第4显示机构;和在检测出上述第3指示机构及第4指示机构的指示后,切换发信记录与来电记录进行显示的第7显示控制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由无线信号进行通信,还包括始终使该无线信号的接收状态显示在上述显示机构上的第8显示控制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数据包括运动图像数据,上述第6显示控制机构,在上述图像数据为运动图像数据时,使基于该运动图像数据的运动图像播放显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机构;使利用该摄像机构拍摄的图像数据存储在上述图像存储机构中的存储控制机构。
12.一种图像显示方法,是具备显示部、存储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与地址簿数据存储器的便携通信终端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上述地址簿数据存储器的特定数据和存储于上述图像存储器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地址之间的关联存储于规定的存储器内的存储步骤;使从该便携通信终端发信与/或该便携通信终端接收的联络对方信息作为通信记录进行存储的通信记录存储步骤;指示将上述通信记录存储器的存储内容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的第1指示步骤;若检测出该第1指示步骤的指示,则使存储于上述通信记录存储器的联络对方信息一览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的第1显示控制步骤;用上述第1显示控制步骤一览显示时指示附带图像的通信记录向上述显示部显示的第2指示步骤;若检测出该第2指示步骤的指示,则对应于显示在上述显示机构上的联络对方信息,参照上述规定的存储机构判断图像数据是否相关联的第1判断步骤;和在判断为该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图像数据相关联且被存储的情况下,读出该图像信号并调整大小,与上述联络对方信息一并一览显示的第2显示控制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与存储于上述通信记录存储器中的联络对方信息相同的信息是否存在于上述地址簿数据存储器中的第2判断步骤,而且,第1显示控制步骤,在由该第2判断步骤判断为存在的情况下,替换为联络对方信息,使与该联络对方信息相关的各种信息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一览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的联络对方信息中选择特定的联络对方信息的第1选择步骤;若由该第1选择步骤选择联络对方信息,则使根据该联络对方进行通信时的通信状况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的第3显示控制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一览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的各种信息中选择特定的各种信息的第2选择步骤;若由该2选择步骤选择特定的各种信息,则使根据该各种信息进行通信时的通信状况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的第4显示控制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种信息包括多个联络对方信息,上述第4显示控制步骤使这些多个联络对方信息与显示该联络对方信息属性的图标进行显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由上述第3显示控制步骤的显示判断是否检测出一览显示的指示的第3判断步骤;由该第3判断步骤指示一览显示时,在经过上述第1显示控制步骤所进行的一览显示,而未成为由上述第3显示控制步骤进行的显示的情况下,或在经过由上述第1显示控制步骤进行一览的显示,及由上述第2显示控制步骤进行的一览显示,而未成为由第3显示控制步骤进行的显示的情况下,使由上述第2显示控制步骤的一览显示进行的第5显示控制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上述第4显示控制步骤的显示,判断是否指示图像数据的显示的第4判断步骤;由该第4判断步骤指示了图像数据的显示时,根据对应于上述规定的存储器存储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地址,读出图像数据并调整大小,取代上述第4显示控制步骤所进行的显示,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的第6显示控制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数据包括运动图像数据,上述第6显示控制步骤,在上述图像数据为运动图像数据时,使基于该运动图像数据的运动图像播放显示。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便携通信终端还具备摄像部,该方法还包括使利用该摄像部拍摄的图像数据存储在上述图像存储器中的存储控制步骤。
全文摘要
在移动电话(1)的发信记录显示中,由图中(a)操作为图中(c)→图中(b)→图中(d)的情况下,若从图中(b)操作清除键(129),则按照缓冲器(211)所存储的操作记录,不返回到图中(a),而直接显示图中(c)。另外,在由图中(a)的发信记录显示状态操作为图中(b)的详细显示状态→图中(d)的图像数据放大显示状态的情况下,若从图中(b)的详细显示状态操作清除键(129),则按照缓冲器(211)所存储的操作记录,显示图中(a)的发信记录显示状态。
文档编号H04Q7/38GK1503593SQ20031011644
公开日2004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2日
发明者古田进一, 本间敦 申请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