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警示无线联系状况的无线外设与相关无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083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警示无线联系状况的无线外设与相关无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外设及相关的无线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自动提示无线讯号交换状态的无线外设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低功率短距离无线讯号传输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系统也开始运用无线技术,以主机搭配无线外设来建构其存取接口,让使用者不再受到主机与无线外设间实体传输线的限制。举例来说,手机的使用者可使用无线耳机组(像是蓝牙无线耳机组,Bluetooth wireless headset)来存取手机所提供的通讯功能;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者则可通过无线键盘、无线鼠标等来控制计算机系统主机的操作,等等。
由于无线讯号传输与讯号交换的特性,当使用者在使用上述这些无线系统时,只要随身携带无线外设,就能在无线讯号传输的范围内自由活动,随时随地存取主机提供的系统服务。然而,正因为在无线系统中主机与无线外设之间没有实体传输线的连接,即使主机与无线外设间的无线讯号交换已经因故中断,不仅使用者本身无法察觉(例如无法判断是刚好没有讯号要交换或是二者已经无法交换讯号),而在已知技术中,无线外设也无法向使用者警示其无线讯号传输发生了问题,进而导致系统数据的漏失或操作错误。
举例来说,当使用者使用无线耳机组搭配手机时,使用者不必携带手机,只要随身携带无线耳机组就能通过手机进行语音通讯;但使用者可能会不自觉地移动到手机与无线耳机组能有效进行无线讯号交换的范围之外,而已知的无线耳机组又无法警示其与手机之间的无线讯号交换已经中断,即使使用者的语音无法经由无线耳机组传输至手机,使用者也无法马上察觉,导致语音通讯上数据的漏失。另外,若是手机本身的电力不足以正常维持与无线耳机组间的无线讯号交换,使用者本身可能因为未随身携带手机而无法马上察觉此种状况,而使用者随身携带的已知无线耳机组又无法主动将此种状况通知使用者,同样会为使用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能自动警示与主机间无线讯号交换状况的无线外设与无线系统,当该无线外设与主机间已经无法正常进行无线讯号交换时,该无线外设即可自动以声波、震动或光线等作为警示讯号而提示使用者,让使用者能及时排除主机与无线外设间无线讯号交换的问题,避免数据漏失或操控失误,克服已知技术的缺点。
在实际实施本发明时,可以使主机与对应的无线外设之间以一定的周期定时地交换预设格式的无线联系控管讯号,以确认两者间无线讯号交换的情形。若无线外设在连续数个周期中都未接收到主机传来的无线联系控管讯号,本发明的无线外设即可认定其与主机间已无法正常进行无线讯号交换,进而将此无线讯号中断的状况警示使用者。
另外,在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中,当主机与无线外设的无线讯号交换中断时,主机本身也可主动以声波、震动或光线的方式来发出警示讯号,其目的之一是向使用者显示主机本身的位置,让使用者能更容易找到主机,进而排除主机这一端的问题(像是因为主机电力不足而无法正常维持无线讯号交换的状况)。


图1至图3分别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10、50、70无线系统 12、42、62主机14通讯无线模块 16显示面板18人机接口 20控制电路22A-22B、46A-46B、66A-66B无线模块24A-24B扬声器26A-26B麦克风 28、48、68警示模块30、60、80无线外设 32、52、72判断模块34无线通讯网路 54、74接口模块
56、76处理模块M1-M2、Mc1-Mc2、McA-McB联系控管讯号S1-S2、S1r-S2r、S1p-S2p、S1h-S2h、S1w-S2w音讯讯号Sc、Sc1-Sc2控制讯号Sv1-Sv2、SvA-SvB服务讯号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技术实现于一手机无线系统10的功能方块示意图。手机无线系统10中包括有一手机作为一主机12,并以一无线耳机组作为其无线外设30。手机12中设有一控制电路20、一通讯无线模块14、一用来与无线外设交换无线讯号的无线模块22A、一手机扬声器24A、一手机麦克风26A、一显示面板16以及一人机接口18。无线外设30作为一无线耳机组,其内则设有一无线模块22B、一扬声器24B、一麦克风26B;为了实现本发明,无线外设30中还另外设有一判断模块32及一警示模块28。
在手机12中,人机接口18电连于控制电路20,其可设有多个按键,用来接受使用者按动所输入的控制指令、数据,并产生对应的电子讯号,以使控制电路20能根据使用者输入的控制指令、数据操控手机12的运作。通讯无线模块14用来发射、接收无线讯号以存取一无线通讯网路34;手机扬声器24A用来将电子讯号转换为声波播放出来,手机麦克风26A则用来将声波转换为电子讯号。在无线外设30中,无线模块22B能与手机12中的无线模块22A配合以交换无线讯号,也就是建立无线联系(wireless connection)。一般来说,通讯无线模块14存取无线通讯网路34的资源时,其使用的频带可以是位于900MHz(1MHz为一百万Hz)及1800MHz、1900MHz等等频率的频带(或其它可应用的频带),其无线通讯网路的联系可采用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等方式;为了要与距离较远的基站交换无线数据,通讯无线模块14无线发射功率通常也较大。相对地,无线模块22A、22B间的无线联系则可采用ISM(工业、科学及医学,industrial、scientific andmedical)频带(或其它适用的频带),其主频大约在2.5GHz(1GHz=1000MHz),两者间的无线联系则可采用蓝牙(bluetooth)等规格下的无线联系。
另外,无线外设30中的扬声器24B能将无线模块22B传来的电子讯号转换为声波,麦克风26B则能将声波转换为电子讯号传输至无线模块22B中。另外,本发明在无线外设30上增设的判断模块32则可依据无线模块讯号接收的情形判断其与主机12间的无线联系是否正常,警示模块28则能根据判断模块32所判断的结果,产生使用者能察觉得到的声波、光线或者震动等等来作为警示讯号。
使用者以无线系统10进行语音通讯的情形可描述如下。在无线通讯网路34中,由远程另一手机经过基站传输至手机12的无线音讯讯号S1w会由通讯无线模块14接收,并将其解调、译码为电子的音讯讯号S1。若不使用无线外设30,音讯讯号S1会成为音讯讯号S1h,由控制电路20传输至手机本身的扬声器24A播放出来;而使用者的语音声波会由麦克风26A接收为电子音讯讯号S2h,由控制电路20将其以电子音讯讯S2传输至通讯无线模块14,再由通讯无线模块14编码、调制为无线的音讯讯号S2w而回传至无线通讯网路34。另一方面,在使用无线外设30的情形下,控制电路56则会将音讯讯号S1传输至无线模块22A,由无线模块22A将其编码、调制为无线的音讯讯号S1r,通过其与无线模块22B间的无线联系传输至无线外设30。
无线外设30的无线模块22B在接收无线的音讯讯号S1r后,会将其解调、译码为电子的音讯讯号S1p,再由扬声器24B将其转换为声波播放出来。而使用者的语音声波则能由麦克风26B接收,转换为电子的音讯讯号S2p,传输至无线模块22B。无线模块22B会将音讯讯号编码调制为无线的音讯讯号S2r而回传至无线模块22A。无线模块22A在将音讯讯号S2r解调、译码为电子讯号后,就成为音讯讯号S2而由控制电路56传输至通讯无线模块14,再由通讯无线模块14将其编码、调制为无线的音讯讯号S2w,传输至无线通讯网路34。藉由无线模块22A、22B间的无线联系,使用者就可使用无线外设30的扬声器24B、麦克风26B作为语音传讯的接口,通过通讯无线模块14对无线通讯网路34的存取能力,接收、回应无线通讯网路34的来电。换句话说,在图1的实施例中,主机12提供的系统服务就是语音通讯,而音讯讯号S1r、S2r就可视为传输系统服务的服务讯号,无线外设与主机交换服务讯号,就能存取主机的系统服务。
正如前面讨论过的,当使用者在使用无线外设30来存取主机12提供的系统服务(像是无线通讯网路34)时,即使无线外设30与主机12间的无线联系已不正常地中断,使用者本身也难以察觉(例如难以判断是主机12刚好没有讯号要传送过来给无线外设30或是主机12与无线外设30二者间已无法进行无线联系)。而本发明设于无线外设30中的判断模块32就可根据其与主机12间无线讯号交换的情形,来判断两者间的无线联系是否正常;若判断模块32发现主机12与无线外设30间的无线联系已中断,判断模块32就会发出一控制讯号Sc,触发警示模块28开始发出声音、光线或震动等等警示讯号(至少触发某一种警示讯号)来主动警示使用者,让使用者能察觉到主机12与无线外设30间的无线联系已经发生问题。警示模块28中可包括有可发出震动的震动器、可以用光线、灯号显示警示讯号的光源(像是发光二极管)或显示器(像是小型的液晶面板),或是可发出特殊警示声音的扬声器。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警示模块28可以直接使用无线外设30中的扬声器24B来发出警示的声音。
在实际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时,有数种方法能使判断模块32得以判断主机12与无线外设30之间的无线联系是否正常。举例来说,判断模块32能根据音讯讯号S1r、S2r收发的情形来判断主机/无线外设之间的无线联系;当无线外设30的无线模块22B能持续地接收到主机12发送的音讯讯号S1r时,判断模块32就可据此判断主机/无线外设间的无线联系尚维持于正常状态。举例来说,当主机/无线外设间不交换音讯讯号S1r、S2r时,(举例来说,像是使用者启动了无线外设但未有来电,或是在语音通讯中发生了短暂的沉默),主机/无线外设间可以开始交换无线的联系控管讯号(connectioncontrol/managing signal)M1、M2(见图1),藉以确认两者间无线联系的状况。又例如,可以在主机/无线外设之间在交换音讯讯号S1r、S2r时,便同时在主机/无线外设间同时交换无线的联系控管讯号,亦及将两个用途用两个不同讯号进行,以减少发生混淆或处理用硬件/固件/软件必须在两种讯号之间切换的麻烦。此种无线联系控管讯号有别与主机12所提供的系统服务,基本上只是用来确认主机/无线外设间是否能进行正常的无线联系。像在图1的实施例中,无线联系控管讯号M1、M2就不会像音讯讯号S1r、S2r一样带有语音的声讯数据。一般来说,主机/无线外设所使用的无线规格下都会制订有对应的联系控管讯号,像是蓝牙规格中就规定有特定数据规格的联系控管数据包来当作联系控管讯号;而本发明就可直接利用这种联系控管讯号的交换,来确认主机/无线外设间无线联系的状况。在此,本发明只需要让主机/无线外设间有联系控管讯号在传送,至于联系控管讯号的格式并不需限制,也不是本发明的重点,例如可以是内容为空白的音讯讯号。而若是主机/无线外设间已经无法正常交换联系控管讯号,本发明判断模块32就会判断无线联系已经不正常,进而触发警示模块30开始向使用者示警。
另外,在另一种实施技术下,当使用者开始使用无线外设30时,主机12、无线外设30间就会开始周期性地定时交换联系控管讯号M1、M2,不管主机是否开始提供系统服务。也就是说,即使主机12、无线外设30之间没有开始传收音讯讯号S1r、S2r,主机12、无线外设30间都会开始定时地交换联系控管讯号。而即使主机12开始提供系统服务而与开始与无线外设30间交换音讯讯号S1r、S2r,主机12与无线外设30之间还是会持续地交换联系控管讯号M1、M2。一般来说,联系控管讯号M1、M2可以是数据量很少的短数据包,故可穿插于音讯讯号S1r、S2r间传送而不影响音讯讯号S1r、S2r的交换。像是在蓝牙规格中,就能够以此方式同时维持音讯讯号及联系控管讯号的交换。
在实际实现联系控管讯号的交换时,也可以有数种实施的方式。举例来说,可由主机12周期性地于不同时间主动发出联系控管讯号M1做为确认讯号,在无线外设30的判断模块32只要依据其收到各笔联系控管讯号M1的时间间隔,就可判断主机/无线外设间的无线联系是否正常。举例来说,若主机12应该每隔一周期T就发出一笔联系控管讯号M1,但无线外设30已经连续有多个周期T的时间都未接收到联系控管讯号M1,代表主机/无线外设间的无线联系已经发生问题,而判断模块32就能据此触发警示模块28开始示警。一般来说,在使用者使用无线外设时,由于主机/无线外设间的无线传播环境可能较为复杂(像是在办公室中有桌椅陈设的障碍)或者会随时间改变(像是环境中有人车移动),主机/无线外设间即使能维持正常的无线联系,也可能会偶尔遗失一两笔联系控管讯号;但若是连续多笔联系控管讯号都遗失而未收到,就可确定主机/无线外设间的无线联系已经发生问题了。故在实际实施本发明时,可适当地设定判断模块32的判断标准,使其能正确地判别出无线联系的状况。在以主机12主动发出联系控管讯号M1的实施方式下,无线外设30也可以不必发出任何联系控管讯号M2,让判断模块32仅依据无线外设30对联系控管讯号M1接收的情形来判断主机/无线外设间无线联系的状况。当然,本方法也可以扩展到主机12只需在一段时间内有发出多数个讯号到无线外设30即可,而不必限定是周期性发出或不定期发出,而此时无线外设30的判断标准仍是一段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讯号便认定是二者间的无线联系出问题了,唯一的变化是这段预定时间不再是某个周期的倍数。
进一步地,本发明也可以不是根据多少时间(如一段预定时间)内有没有收到确认讯号来判断是否无线联系出了问题,而是根据据在某一段时间内收到的确认讯号数目是否不大于一个预定值来判断是否无线联系出了问题。若在某一段时间内收到的确认讯号数目小于一个预定值,便代表主机与无线外设间的无线联系已无法达到基本品质(在一段预定时间内可以进行多少讯号的交换),此时可能是不稳定、不能有效地进行无线传输、或甚至是无法进行无线传输,都应该要主动通知使用者。
另外,在实际实施本发明时,也可由主机12主动(可以是周期性地)发出联系控管讯号M1做为一要求讯号,以要求无线外设30做出响应。当无线外设30接收到联系控管讯号M1后,就会对应地发出联系控管讯号M2做为一确认讯号,以向主机12确认两者间无线联系的状况。同样地,判断模块32也是依据无线外设30接收联系控管讯号M1的情况来判断两者间无线联系的状况。在别的实施方式下,也可由无线外设30主动(可以是周期性地)发出联系控管讯号M2做为要求讯号,而主机12在接收联系控管讯号M2后才对应地发出联系控管讯号M1做为响应的确认讯号。若无线外设30连续发出的数笔联系控管讯号M2都不能得到主机12对应的确认讯号响应,判断模块32就能判断出两者间的无线联系已经失常,进而使警示模块28开始发出警示讯号。
请继续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广泛应用于各种无线系统时的功能方块示意图。在图2中,无线系统50内有一主机42及一无线外设60;主机42内设有一处理模块56及一无线模块46A;无线外设60中则设有另一无线模块46B、一接口模块54及用来实现本发明的判断模块52、警示模块48。其中,处理模块56用来主控主机42的运作,使主机42得以提供系统服务;无线模块46A、46B则能建立无线联系,以在主机42与无线外设60之间交换无线的服务讯号Sv1、Sv2。利用服务讯号Sv1、Sv2的交换,主机42就能以无线方式将系统服务传输至无线外设60。而无线外设60上的接口模块54则做为人机接口,其可将无线模块46B所接收到的服务讯号Sv1以光线、声波或震动等方式播放出来,或者是接收使用者的操控,让使用者能通过无线外设60实际地存取主机42所提供的系统服务。就像在图1的实施例中,主机12是以通讯无线模块14、控制电路20来实现处理模块的功能以提供系统服务(也就是无线语音通讯);无线外设30则以扬声器24B、麦克风26B来实现接口模块54的功能。另外,图2中的主机42也可以是计算机主机,而无线外设60则可以是无线键盘或鼠标等无线指针装置,甚至是无线的显示器,让使用者能通过无线外设60来存取主机42。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图2中的主机/无线外设也能交换无线联系控管讯号Mc1、Mc2,而判断模块52就能依据主机/无线外设间联系控管讯号交换的情形,判断两者间无线联系的状况。若无线联系因故中断,判断模块52就能以一控制讯号Sc2来触发警示模块48发出声波、光线或震动等警示讯号来提示使用者。就像前面讨论过的一样,警示模块48可以与接口模块54共享接口来显示警示讯号。举例来说,若接口模块54本来就有一显示器来向使用者显示主机提供的系统服务,则警示模块48也能利用同一显示器,以显示特殊的警语、符号等方式来实现警示讯号。至于主机/无线外设间以无线联系控管讯号的交换来验证两者间无线联系的工作原理,以及判断模块52判断的依据,在图1及相关论述中皆已有所讨论,在此不再赘述。
除了在主机/无线外设间的无线联系中断时触发警示模块之外,本发明判断模块还可以在无线联系恢复时以警示模块适当地提示使用者,像是以某种类使用者可察知的讯号来通知使用者。举例来说,当主机/无线外设两者间的无线联系中断时,警示模块可以发出短促、频繁的哔声代表无线联系中断;当无线联系再度恢复时,判断模块就能再度触发警示模块发出一长声的哔声,来代表无线联系已经再度恢复。或者,在无线联系中断时,警示模块是以快速闪动的灯号来代表中断的情况,而在无线联系恢复时,警示模块就能用稳定不变的灯号来表示正常的无线联系。这样一来,使用者就能更方便地了解主机与无线外设之间无线联系的状况。另外,判断模块以及警示模块上也可设置操控的接口(像是按钮),让使用者能手动停止警示讯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也可在主机端设置判断模块及警示模块,以在主机/无线外设间的无线联系中断时,从主机端发出警示讯号。关于此情形,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系统70的功能方块示意图。无线系统70设有主机62以及无线外设80。无线外设80设有接口模块74以及无线模块66B,主机62则设有无线模块66A以及处理模块76;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主机62还另外设有判断模块72以及警示模块68。主机62的处理模块76主控主机62并提供系统服务,无线模块66A、66B之间可藉由无线服务讯号SvA、SvB的交换来将主机62的系统服务传输至无线外设80,并通过接口模块74让使用者能实际存取主机62的系统服务。
类似于图2的实施例,图3中的无线模块66A、66B也能通过无线联系控管讯号McA、McB的交换来确认两者间无线联系的情形;而本发明中的判断模块72即可根据联系控管讯号交换的情形判断主机/外设装置间无线联系的状况。若两者间的无线联系无法正常维持,判断模块72就能发出一控制讯号Sc3来触发警示模块68,使得警示模块68能以声波、光线或震波的形式发出使用者察觉得到的警示讯号。类似于图1、图2的实施例,警示模块68也可共享主机62本身的接口来发出警示讯号;举例来说,若主机62为一手机,其本身就具有一扬声器,而警示模块68就可以利用此扬声器来发出警示讯号。
如前面曾讨论过的,无线外设的方便处之一,就是使用者不需随身携带主机,只要随身携带无线外设,就能存取主机提供的系统服务。然而,在此情况下,当主机/无线外设间的无线联系不正常地中断时,使用者也往往一时无法找到主机的位置,不能实时排除无线联系的问题。本发明能在主机端发出警示讯号,一方面让使用者能由主机端得知无线联系的问题,一方面也能让使用者循着主机端警示讯号而更容易找到主机所在的位置,进而排除无线联系的问题。举例来说,当使用者使用无线耳机组来存取手机提供的语音通讯时,由于手机本身的体积不大,当手机/无线耳机组间的无线联系有问题时,使用者可能一时无法找到手机的位置。此时,本发明的技术就可在手机端主动发出警示讯号,协助使用者确认手机的位置。在图3的实施例中,可以仅由无线外设主动(可以是周期性地)发出确认的无线联系控管讯号;而主机只要在一定期间未收到无线外设的无线联系控管讯号,即可发出警视讯号。或者,主机/无线外设也可以由一方发出要求的联系控管讯号,另一方则响应以确认的联系控管讯号,以此来确认双方无线联系的状况。
当然,本发明在图2、图3中的实施例还可进一步合并,使得主机、无线外设两端都各自设有判断模块以及警示模块。当主机/无线外设间的无线联系发生障碍时,无线外设的警示讯号可自动让使用者察觉无线联系已发生问题;主机端的警示讯号则能协助使用者定位主机的位置,进而协助使用者能更快地排除无线联系的问题。举例来说,主机/无线外设间无线联系中断可能是因为两者间距离已经超过无线传输的有效距离,此时使用者可由无线外设端的提示察觉到无线联系的问题,并可循主机端警示讯号的提示向主机位置移动,就能恢复主机/无线外设间的无线联系。另外,无线联系的中断也可能是因为主机的电力不足以维持正常的无线联系,此时使用者就可循着主机端警示讯号找到主机,以排除其电力问题。
在已知技术中,使用者通常无法察觉主机/无线外设间无线联系的状况,在无线联系出问题时,也就无法及时予以排除,往往造成数据的流失或运作上的错误。相较之下,本发明披露的技术可在无线联系出问题时自动以无线外设的警示讯号来提示使用者,并以主机端的警示讯号来协助使用者排除无线联系的问题,避免无线系统中的数据流失或运作错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系统,其包含有一无线外设;该无线外设包含有一无线外设端的无线模块;以及一主机,该主机包含有一主机端的无线模块,其可与该无线外设端的无线模块以无线的方式进行诸如确认讯号等的交换;而该主机或该无线外设中还包含有一警示模块,可接收一控制讯号的触发而发出警示讯号;以及一判断模块,电连于该警示模块与该无线模块间;当该无线模块与该主机间的无线讯号交换中断,该判断模块向该警示模块提供该控制讯号,以触发该警示模块开始发出警示讯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系统,其中,未设有该判断模块端的无线模块可于不同时间分别发出一个该确认讯号;而该判断模块所在端的无线模块是在该无线模块于一预定时间内未收到该无线确认讯号时,向该警示模块提供该控制讯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系统,其中,未设有该判断模块端的无线模块可于不同时间分别发出一个该确认讯号;而该判断模块所在端的判断模块,是在该无线模块在一预定时间内时所接收到的该无线确认讯号的数目小于一预定值时,向该警示模块提供该控制讯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系统,其中该主机或该无线外设只有在并没有其它讯号要传送至另一端时,才进行所述确认讯号的交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系统,其中该主机还可发出一服务讯号,而该无线外设还包含有一接口模块,用来将该无线模块接收到的服务讯号转换为声波、震波或影像播放出来;而该主机是在未发出该服务讯号时才会发出该确认讯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系统,其中该无线外设可于不同时间分别发出无线的要求讯号,而该主机于接收该要求讯号后发出该确认讯号做为响应。
7.一种应用于一无线系统的方法,该无线系统中包含有一主机与一无线外设,该主机与该无线外设可以用无线的方式进行讯号交换;而该方法包含有使该主机与该无线外设进行无线讯号交换;以及当该无线外设与该主机间的无线讯号交换中断后,触发该无线外设发出警示讯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有使该主机于不同时间分别发出一无线的确认讯号;以及当在一预定时间内时未收到该无线确认讯号时,判断该无线外设与该主机间的无线讯号交换已经中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有使该主机于不同时间分别发出一无线的确认讯号;以及当在一预定时间内时所接收到的该无线确认讯号的数目小于一预定值时,判断该无线外设与该主机间的无线讯号交换已经中断。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有使该无线外设于不同时间分别发出无线的要求讯号;以及使该主机在接收该要求讯号后发出该确认讯号做为响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警示无线联系状况的无线外设及相关的无线系统;该无线系统包含有一主机及一无线外设,像是一手机与搭配的无线耳机组。当使用者使用该无线系统时,若主机与无线外设间的无线讯号交换中断,则该无线外设可利用发声、发光或震动等方式提示使用者其与主机间已无法正常地交换无线讯号。另外,该主机也可在无线讯号交换中断时,以发声、发光或震动等方式提示使用者,方便使用者找到主机。
文档编号H04B5/02GK1564477SQ20041003020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2日
发明者石健毅 申请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