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及其外设、以及图像形成系统和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81799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设备及其外设、以及图像形成系统和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外部设备组合在图像形成设备上形成的图像形成系统,比如说涉及与后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相关的控制技术。
然而后处理设备给出的制约条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还需要相对于后处理设备给出的制约条件,对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改变。目前已经有若干个宣称能够回避这种制约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问世。如果举例来说,日本实开平1-159664号公报就公开了一种可以对传送至后处理设备处的纸张数目实施计数,当纸张数目超过成套处理所需的数目时,可以相应于后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而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图像形成动作中延长实施成套处理期间的等待时间的技术。在这种在先技术的实例中,作为成套处理期间的等待时间是在最开始时设定在图像形成设备处的,所以当更换后处理设备时并不能对图像形成设备的设定状态实施相应改变,而且所公开的仅仅是相对于一种后处理,仅考虑作为纸张数目的一个制约条件,对图像形成动作的等待时间实施调整的技术,并没有公开存在有若干制约条件时的调整方式。
在日本特开平11-20897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电源接通时由后处理设备处获得对呈一套形式的纸张实施后处理所需要的处理时间,并且依据该时间对纸张供给时间间隔实施调整的技术。在这种在先技术的实例中,是由后处理设备处获得实施后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的,所以对于更换后处理设备的场合,可以由更换后的新后处理设备处获得所需要的处理时间并与其相对应。然而在这种在先技术实例中,仅仅公开了在电源接通时由后处理设备处获得与成套处理所需时间相关的处理时间间隔的技术,并没有公开除了成套处理所需时间间隔之外,如何相应的对图像形成处理时间间隔进行调整的技术,比如说并没有公开在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效率(纸张处理时间间隔)比后处理设备的纸张处理时间间隔短时,如何实施调整的技术。而且在这种在先技术实例中,仅仅考虑了与装订相关的制约条件。
后处理设备通常需要具有装订、穿孔、捆扎、折叠等等各种功能,所以制约条件会比较多,而由制约条件构成的各种组合就更多。因此,如上述在先技术中的实例那样,在开始时,或者是在电源接通时将信息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处,当制约条件呈组合形式时不仅实施管理相当麻烦,而且难以使图像形成设备获得相应信息。这种问题除了后处理设备之外,对于将诸如原稿读取设备、纸张供给设备等等的外部设备与图像形成设备组合使用时也同样存在。
因此,本发明不象在先技术那样,在图像形成设备侧对外部设备给出的制约条件实施判断、管理,而是采用了由外部设备自己对外部设备的制约条件实施判断、管理,并且在外部设备与图像形成设备间实施相互通信而形成吻合的控制方式。
换句话说就是,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向外部设备传送出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外部设备可以依据这些实施处理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在外部设备侧生成出与所需要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并且将这种与其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依据所传送来的、与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在图像形成设备侧实施图像形成动作用的计时时间顺序管理。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与图像形成设备相连接的图像形成设备用外部设备,这种图像形成设备用外部设备可以具有对由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传送出的、所述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实施接收用的信息接收组件;依据由所述信息接收组件接收到的信息,生成出与外部处理设备侧的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用的信息生成组件;以及将所述信息生成组件给出的信息传送至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处用的信息传送组件。因此,可以将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控制所需要的信息由图像形成设备处传送至外部设备处,并且可以由外部设备生成出与外部设备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并且将其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处,所以相应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利用所传送来的外部设备处理时间,对图像形成控制用的计时时间实施控制,而不再需要获得与外部设备制约条件相关的信息。
一种特别有效的外部设备是后处理设备。后处理设备中的信息生成组件,可以生成出与能够接受纸张输入时间相关的信息。对于这种场合,信息接收组件可以对与实施图像形成用的第一张纸张相关的信息实施接收,信息生成组件可以生成出对位于第一张纸张之后的第二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动作所需要的信息。由于可以依据与第一张纸张相关的信息,生成出对后续的第二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动作所需要的信息,所以还可以在获得第二张纸张的信息之前,预先生成出对第二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动作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将其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因此并不需要在后处理设备与图像形成设备之间实施高速的通信联系。而且,还可以对后处理设备实施准备所需要的第一处理信息,以及除该第一处理信息之外的、实施后处理所需要的第二处理信息分别实施接收,并且可以相应于这些信息生成出实施图像形成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将其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还可以依据第一处理信息实施后处理的准备工作,并且可以将表示准备工作完成用的准备工作完成信息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处。对于后处理的准备工作所需要的时间难以预测的场合,可以进行实际的准备工作,并且对表示准备工作完成的信息实施传送,从而可以可靠地确保后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可以对第二处理信息实施接收,生成出与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并且将其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因为对于实施后处理所需要的处理时间是可以预测的,而可以相应于后处理设备的性能实施确定,所以还可以将该处理时间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更早地制作出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形成动作时间一览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了一种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的图像形成设备,这种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具有将所述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控制所需要的信息传送至所述外部设备用的信息传送组件;对依据该信息传送组件传送的信息生成出的与所述外部设备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实施接收用的信息接收组件;以及依据由所述信息接收组件接收到的信息,对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控制用的控制组件。因此,可以在外部设备侧生成出与外部设备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所以这种图像形成设备可以等待由外部设备发送来的信息,并且对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控制。对于对每一张纸张均向外部设备实施信息传送的场合,还可以对每一张纸张的信息变化状况实施监测,并且相应于该监测结果对所传送的信息实施选择。如果举例来说,可以对第一纸张信息和第二纸张信息进行比较,如果外部设备实施准备所需要的第一处理信息出现变化,则将其传送至外部设备以实施准备工作,如果无变化则仅将第二处理信息传送至外部设备,从而可以进一步简化双方间的通信。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用的图像形成设备,以及连接在该图像形成设备处的外部设备的图像形成系统,这种图像形成系统可以具有由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传送出对所述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并且由所述外部设备处实施接收用的第一信息传送组件;依据通过所述第一信息传送组件接收到的信息,生成出与外部设备侧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用的、配置在所述外部设备处的信息生成组件;由所述外部设备传送出由所述信息生成组件生成出的信息,并且由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实施接收用的第二信息传送组件;以及依据所述第二信息传送组件接收到的信息,对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控制用的、配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处的控制组件。因此,可以利用第一信息传送组件将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控制所需要的信息,由图像形成设备处传送至外部设备处,由外部设备利用信息生成组件生成出与外部设备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利用第二信息传送组件将该信息由外部设备处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处,并且由图像形成设备依据该信息,利用控制组件对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控制,所以可以由外部设备对外部设备给出的制约条件实施相应的判断、管理,由图像形成设备对该信息实施接收并对图像形成的动作实施控制。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提供了一种对具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用的图像形成设备,以及连接在该图像形成设备处的外部设备的图像形成系统实施控制用的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可以包括由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向所述外部设备传送所述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所需要信息的第一步骤;依据通过第一步骤传送来的处理信息生成出与所述外部设备侧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的第二步骤;将通过所述第二步骤生成出的信息由所述外部设备传送至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处的第三步骤;以及依据通过第三步骤传送来的信息对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控制的第四步骤。因为可以通过在图像形成设备与外部设备间相互通信的方式,获取到实施外部设备处理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和实施图像形成控制所需要的信息,所以即使图像形成设备和外部设备的组合形式发生变化,也可以可靠地获得最高的生产效率。
图4为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图像形成处理信息登录动作用的示意性流程图;图5为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图像形成处理判断动作用的示意性流程图;图6为表示使用在作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浮点输入/浮点输出(FIFO)存储器的等待序列结构用的示意性构成图;图7为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后处理设备的计时时间实例用的示意图,它表示的是最初纸张排出时的计时时间曲线图;图8为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后处理设备的计时时间实例用的示意图,它表示的是纸张信息1至纸张信息4中的第一处理信息相同时的计时时间曲线图;图9为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后处理设备的计时时间实例用的示意图,它表示的是纸张信息2和纸张信息3中的第一处理信息不同时的计时时间曲线图;

图10为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后处理设备的计时时间实例用的示意图,它表示的是对两张A4纸张实施装订设置,形成两套印刷物时的计时时间曲线图;图11为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后处理设备的计时时间实例用的示意图,它表示的是采用生产效率比图像形成设备高的后处理设备时的计时时间曲线图;图12为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后处理设备的计时时间实例用的示意图,它表示的是采用生产效率比图像形成设备低的后处理设备时的计时时间曲线图;10 图像形成系统12 图像形成设备14 后处理设备22 印刷机械组件20 纸张供给头24 感光体60 鞍型装订托盘(サド ルステ一プルトレイ)62 顶页托盘(トップトレィ)64 成套汇集托盘(コンパイラトレイ)66 穿孔部件68 装订部件80 第一叠放托盘82 鞍型装订部件84 折叠部件86 第二叠放托盘116第一处理信息118第二处理信息正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系统10可以由图像形成设备12和后处理设备14构成。如果举例来说,图像形成设备12可以具有呈三节形式的纸张供给托盘16,而且在各个纸张供给托盘16处分别设置有纸张供给头18。当选择使用一个纸张供给托盘16时,使纸张供给头18动作,而由选择出的纸张供给托盘16通过纸张供给通路20向印刷机械组件22实施纸张供给。
如果举例来说,这种印刷机械组件22可以由静电印刷组件构成,比如说可以具有感光体24,使该感光体24表面呈同样带电状态用的带电轧辊26,将潜象图像写印在感光体24上用的激光写印组件28,使调色剂图像显影在感光体24上用的显影组件30,将显影出的调色剂图像写印在纸张上用的写印轧辊32,对残留的调色剂实施收取用的清洁组件34,以及对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实施定影处理用的定影组件36。因此,可以利用带电轧辊26使感光体24的表面均匀带电,利用激光写印组件28形成潜象,利用显影组件30对该潜象图像实施显影处理,利用写印轧辊32将其写印在纸张上,利用定影组件36实施定影处理,并且通过纸张排出通路38将其排出至后处理设备14处。
但是,对于实施两面印刷的场合,可以将通过定影组件36实施一面定影处理后的纸张,由纸张排出通路38传送至反转组件40,通过该反转组件40实施反转处理后再传送至纸张反转通路41,使其返回至纸张供给通路20,从而传送至印刷机械组件22处对另一面实施印刷。
而且,在图像形成设备12处还可以配置有诸如自动文件馈入组件(ADF)等等的原稿自动传送组件42,从而可以通过该原稿自动传送组件42将原稿传送至印刷台板44处,并且通过扫描组件46对位于印刷台板44处的原稿上的图像实施读取。用户接口组件48可以与图像形成设备12形成为一体,也可以通过网络实施连接设置,并且可以对图像形成设备12和后处理设备14中的处理内容实施选择和显示。
后处理设备14可以具有与图像形成设备12中的纸张排出通路38相连接的第一纸张传送通路50,由该第一纸张传送通路50处分路形成的第二纸张传送通路52和第三纸张传送通路54,以及由第二纸张传送通路52处分路形成的第四纸张传送通路56和第五纸张传送通路58。而且,第三纸张传送通路54与鞍型装订托盘60相连接,第四纸张传送通路56与顶页托盘62相连接,第五纸张传送通路58与成套汇集托盘64相连接。
穿孔部件66设置在第一纸张传送通路50处。这种穿孔部件66可以使通过第一纸张传送通路50的纸张暂时停止运行,并且可以相应于需要实施穿孔的纸张宽度和需要穿孔的位置实施移动,从而可以在纸张预定位置处形成预定数目(两个、三个、四个等)的孔眼。
装订部件68可以设置在成套汇集托盘64处。这种装订部件68可以如图2所示,具有装订部件主体70,以及按照使装订部件主体70可以在成套汇集托盘64的后侧端部处沿左右方向自由移动的方式设置着的导向部件72。在装订部件主体70处内装有装订钉,并且可以通过沿导向部件72移动的方式,在纸张上的预定位置处实施预定数目(正面、背面、双面等等)的装订处理。成套汇集托盘64可以具有与纸张后侧端部相抵接用的后端阻挡部件74,以及与纸张的一个侧端部相抵接用的侧端阻挡部件76。而且,在成套汇集托盘64上的另一侧部处还可以设置有夯压部件78,所以可能由成套汇集托盘64处滑落的纸张,可以通过夯压部件78的拍打作用而对齐。夯压部件78可以相对于每种纸张的宽度设定其静止位置,并且可以相对于纸张宽度向左右方向移动。按照这种方式实施装订处理后的纸张,可以一套一套的由成套汇集托盘64排出至第一叠放托盘80处。
鞍型装订部件82可以设置在鞍型装订托盘60的中央部处。对于利用折叠部件84实施折叠处理后的纸张,可以利用这种鞍型装订部件82在其折曲部分处实施装订处理。按照这种方式实施装订处理后的纸张排出至第二叠放托盘86处。
在各纸张传送通路50~58处还设置有传送轧辊87,这些传送轧辊可通过传动部件与驱动电动机相连接,并且可以通过对电动机速度实施切换,或是设置离合器的方式,改变纸张的传送速度。而且,在各纸张传送通路50~58的分路部分处还设置有切换器89,并且可以通过利用电磁离合器等等部件对这种些切换器89实施驱动的方式,选择纸张排出的优先位置。在顶页托盘62、第一叠放托盘80和第二叠放托盘86的前方处,还设置有图中未示出的偏移设备,而且可以对其偏移(オフセツト)方向(向前、向后、垂直等等)实施调整。
正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设备用控制回路88可以具有通过总线相连接的图像形成设备用驱动回路90,中央处理组件(CPU)92,只读存储器(ROM)94,随机存取存储器(RAM)96,环型缓冲部件98和通信接口部件100等等。环型缓冲部件98可以由浮点输入/浮点输出(FIFO)存储器构成。可以依据写入在只读存储器(ROM)94处的程序,利用中央处理组件(CPU)92对图像形成设备实施控制。在另一方面,后处理设备用控制回路102可以具有通过总线相连接的后处理设备用驱动回路104,中央处理组件(CPU)106,只读存储器(ROM)108,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10和通信接口部件112。可以依据写入在只读存储器(ROM)108处的程序,利用中央处理组件(CPU)106对后处理设备14实施控制。图像形成设备中的通信接口部件100和后处理设备中的通信接口部件112,可以通过通信缆线114相连接,以实现相互间的通信连接。
图4为表示与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图像形成信息登录相关联的运行流程图。在步骤S200中判断是否有图像形成处理请求。图像形成处理请求可以由用户接口组件48输入,在步骤S200的判断结果为输入有图像形成处理请求之前,一直处于待机状态。当步骤S200的判断结果为输入有图像形成处理请求时,进入至步骤S201,将纸张信息登录在浮点输入/浮点输出(FIFO)存储器的等待序列中。这种纸张信息可以如图6所示,按照每一张纸张的方式实施登录。这种纸张信息包含有第一处理信息116和第二处理信息118。第一处理信息116为后处理设备实施准备工作所必需的信息,所以需要在纸张由图像形成设备排出之前获得。如果具体的讲就是,诸如纸张排出优先顺序(鞍型装订托盘60、顶页托盘62、成套汇集托盘64等),穿孔指令(没有孔、两个孔、三个孔、四个孔等),装订指令(不装订、正面装订、背面装订、双面装订、鞍型装订等等),折叠指令(不折叠、折叠),纸张宽度和纸张传送速度等等信息。第二处理信息118是除了第一处理信息116之外的、实施后处理所需要的信息,可以在图像形成开始实施时获得。如果具体的讲就是,诸如纸张长度,偏移方向(向前、向后、垂直等等),成套处理用最终信息(Yes/No)等等信息。
图5示出了与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图像形成处理判断相关的示意性运行程序图。首先在步骤S202中,对原登录在浮点输入/浮点输出(FIFO)存储器中的纸张等待序列信息实施清零处理,对新登录的纸张信息实施输入,并且将指示标识设置在纸张信息1处。随后进入步骤S203,判断本次纸张信息与前一纸张信息中的第一处理信息116是否相同。该步骤S203用于对第一处理信息116的变化实施监测。当步骤S203中的判断结果为第一处理信息116彼此不同时,进入至步骤S204,并且将第一处理信息116传送至后处理设备。这一传送可以通过通信缆线114实施。接收到第一处理信息116的后处理设备,进行实施后处理所需要的各种准备工作。换句话说就是,相应于纸张排出优先顺序信息,利用切换器89对第一纸张传送通路50至第五纸张传送通路58实施切换处理,以选择出鞍型装订托盘60、顶页托盘62、成套汇集托盘64中的一个;相应于穿孔指令信息将穿孔部件66移动至初始位置处;相应于装订指令信息将装订部件68或鞍型装订部件82移动至初始位置处;相应于折叠指令信息进行折叠部件84运行所需要的准备工作;相应于纸张宽度信息将诸如夯压部件78等等,移动至与每一张纸张宽度相对应的静止位置处;相应于纸张传送速度信息,利用传送轧辊87将设备切换至所需要的纸张传送速度。后处理设备在后处理准备工作结束时,发送出准备工作完成信息。
随后在步骤S205中,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如上所述的准备工作完成信息。在步骤S205的判断结果为已经接受到准备工作完成信息之前,不进入下一步骤S206,从而可以在接收到准备工作完成信息之前,禁止图像形成动作的实施。当接收到准备工作完成信息时,进入下一步骤S206,开始实施图像形成处理。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开始对将下一纸张由一个纸张供给托盘16中供给至印刷机械组件22,由该印刷机械组件22实施图像形成,进而供给至后处理设备14的运行过程实施控制。
当所述步骤S203中的判断结果为本次纸张信息与前一纸张信息中的第一处理信息116相同时,可以越过步骤S204和步骤S205,进入至步骤S206。这是因为对于第一处理信息116无变化的场合,后处理设备不需要实施准备工作的调整时间。
随后进入步骤S207,将第二处理信息118传送至后处理设备。后处理设备中的中央处理组件(CPU)92在接收到第二处理信息118之后,依据该第二处理信息118,以及通过步骤S204接收到的第一处理信息116(对于第一处理信息116无变化的场合,取前一次接收到的信息),计算出直至下一纸张排出之前后处理设备所需要的制约时间。这一制约时间在本实施形式中,为由排出前一纸张至排出下一纸张之间,后处理设备实施后处理所需要的最短时间,而且该时间是由第一处理信息116和第二处理信息118中的处理内容组合确定的。换句话说就是,可以通过对纸张排出优先顺序、穿孔指令、装订指令、折叠指令、纸张宽度、纸张传送速度、纸张长度、偏移方向和成套处理用最终信息等实施组合分析的方式,确定后处理设备实施后处理所需要的处理时间(从图像形成设备的角度看即为制约时间)。这一处理时间可以通过中央处理组件(CPU)92实施的计算获得,也可以将与各种组合相对应的处理时间,制作为一览表而预先储存在不挥发性存储器中。
即使第一处理信息116和第二处理信息118均相同,这一制约时间也可能会随着后处理设备的内部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果举例来说,由于如图1所示的鞍型装订托盘60和成套汇集托盘64中的纸张存放数目有一定限制,所以需要利用传感器对纸张限制数目实施计数,对于依据该计数值判断需要存放在鞍型装订托盘60和成套汇集托盘64中的存放张数,已经超过其限制张数的场合,需要将存放在鞍型装订托盘60和成套汇集托盘64中的纸张移动至第一叠放托盘80或第二叠放托盘86处,而实施这种移动所需要的附加时间应该叠加在制约时间上,并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而且,所谓的后处理设备的内部环境变化,还可以指的是诸如穿孔部件66、装订部件68、鞍型装订部件82等等可能会出现的过热现象等等变化。
随后在步骤S208中,判断是否已经对与下一纸张排出相关的制约时间实施了传送。在步骤S208的判断结果为制约时间已经实施传送之前,不进入至步骤S209,即在制约时间实施传送之前一直处于待机状态。随后由步骤S209判断由图像形成处理开始之后,经过的时间是否已经超过了制约时间。在步骤S209的判断结果为已经超过制约时间之前,不进入至步骤S210,即在已经超过制约时间之前一直处于待机状态。
在步骤S210中判断图像形成设备的停止运行条件是否成立。图像形成设备的停止运行条件,指的是环型缓冲部件98中的指示标识已经超过了最后的纸张信息,即已经没有供图像形成用纸张时的场合,或者是图像形成设备或后处理设备出现诸如纸张阻塞等等问题时的场合。对于步骤S210的判断结果为停止条件不成立的场合,返回至步骤S203,对于判断结果为成立的场合,结束本次处理。
图7至图10示出了有关图像形成设备与后处理设备之间的若干处理时间顺序实例,下面结合图5进行说明。
图7表示的是浮点输入/浮点输出(FIFO)存储器中的指示标识处于作为纸张信息1的最初状态,对于这种场合,对原纸张信息实施清零处理,当前一纸张信息与纸张信息1中的第一处理信息116不同时,需要将纸张信息1中的第一处理信息116传送至后处理设备(步骤S204)。后处理设备可以依据接收到的第一处理信息116,进行接收的准备工作。当后处理设备的准备工作完成时,由后处理设备将准备工作完成信息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在这儿也可以在后处理设备的准备工作实际上即将完成之时,就实施准备工作完成信息的传送操作。如果举例来说,可以对由图像形成开始至纸张排出间的时间实施计算,并且可以对准备工作的完成时间实施预测以对准备工作完成信息实施传送,从而可以当准备工作完成所需要的时间,进入至由图像形成开始至纸张排出之前的时间之内时,实施准备工作完成信息的传送操作。图像形成设备在接收到准备工作完成信息之前,禁止开始实施图像形成处理(步骤S205)。当由后处理设备获取到准备工作完成信息时,开始对第一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步骤S206)。第一张纸张的图像形成开始时间可以由时刻T1表示。
图8示出了纸张信息1~纸张信息4中的第一处理信息116无变化时的一个时间顺序实例。由于纸张信息1和纸张信息2中的第一处理信息116相同,所以可以越过步骤S204和步骤S205的处理,而开始对第二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步骤S206),同时将第二处理信息1 18传送至后处理设备(步骤S207)。第二张纸张的图像形成开始时间可以由时刻T2表示。而且,可以采用在第一处理信息116作为纸张信息1完成传送时,实施第二处理信息118的传送操作。后处理设备可以依据第一处理信息116和第二处理信息118,计算出制约时间y(毫秒(msec)),并将其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在已经经过该制约时间y(毫秒(msec))之前,不开始对第三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步骤S209)。对于这种场合,因为制约时间y(毫秒(msec))比图像形成设备的常规排出时间间隔更长些,所以图像处理要在超出常规时间间隔的延迟时间后开始图像处理操作,即需要在经过制约时间y(毫秒(msec))之后再开始图像形成处理,因此可以使后处理操作正常运行。虽然由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效率确定的第三张纸张的图像形成时刻由作为假象线的T3’表示,然而其需要保持至经过制约时间y(毫秒(msec))为止,而使解除处理操作禁止用的时刻T3成为实际上对第三张纸张开始实施图像处理的开始时间。对于纸张信息3和纸张信息4中的第一处理信息116相同的场合,可以按照类似的方式,由图像形成设备开始对第三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并且将纸张信息4由图像形成设备传送至后处理设备,由后处理设备计算出制约时间z(毫秒(msec)),并将其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对于这种场合,制约时间z(毫秒(msec))比图像形成设备的常规排出时间间隔更短些,所以可以在到达常规时间间隔的时刻T4时,开始对第四张纸张的图像形成处理。
图9示出了纸张信息1与纸张信息2中的第一处理信息116相同,而纸张信息2和纸张信息3中的第一处理信息116不相同时的一个时间顺序实例。由于纸张信息1和纸张信息2中的第一处理信息116相同,所以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在开始对第二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步骤S206)时,将与第二张纸张相关的第一处理信息116传送至后处理设备(步骤S207)。后处理设备可以依据第一处理信息116和第二处理信息118,计算出制约时间y(毫秒(msec)),并将其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在已经经过该制约时间y(毫秒(msec))之前,不开始对第三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步骤S209)。与图8所示的实例相类似,虽然由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效率确定的第三张纸张的图像形成时刻,可以由作为假象线的T3’表示,然而其需要保持至经过制约时间y(毫秒(msec))为止。在经过制约时间y(毫秒(msec))时,判断纸张信息2和纸张信息3中的第一处理信息116是否相同(步骤S203),由于在这种场合下两者不同,所以需要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之前,将纸张信息3中的第一处理信息116传送至后处理设备处(步骤S204)。后处理设备在对第二张纸张实施后处理的同时,进行接收第三张纸张的准备工作。后处理设备在完成接收第三张纸张的准备工作时,向图像形成设备传送出准备工作完成信息,使图像形成设备开始对第三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第三张纸张的图像形成开始时刻由时刻T3表示。对于判断结果为不需要实施接收准备工作的场合,也可以立刻传送出准备工作完成信息。因此,实施接收准备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可以由后处理设备方便地确定,而且图像形成设备仅仅需要等待至后处理设备准备工作结束时即开始运行,因此彼此间具有比较高的相互独立性。
在本实施形式中,是在经过了制约时间y(毫秒(msec))之后实施对纸张信息2和纸张信息3的比较操作的,然而在其它实施形式中,也可以在制约时间y(毫秒(msec))内进行。对于这种场合,还可以在制约时间y(毫秒(msec))的经过与接收准备时间中比较长的一个结束之时,开始对第三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操作。
图10示出了对两张纸张实施装订设置,形成两套印刷物时的一个时间顺序实例。首先,将作为纸张信息1中的第一处理信息的、由A4纸张宽度确定的装订信息,由图像形成设备处传送至后处理设备处(步骤S204)。接收到该信息的后处理设备如图2所示,将装订部件主体70和夯压部件78移动至与A4纸张相吻合的静止位置处。当这一移动结束时,后处理设备向图像形成设备传送出准备工作完成信息。接收到这一信息的图像形成设备开始对第一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步骤S206),同时将作为第二处理信息的、表示成套处理尚未结束的信息传送至后处理设备(步骤S207)。后处理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二处理信息时,计算出由开始实施图像形成处理至第二张纸张进入至成套汇集托盘64之间的制约时间,比如说为1(秒(sec)),并且将其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由于这1(秒(sec))时间位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常规排出间隔时间之内,所以可以依据第二张纸张的常规排出时间间隔,开始对第二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步骤S206),同时将作为纸张信息2中的第二处理信息的、与表示第二张纸张为成套处理结束纸张相关的信息,传送至后处理设备(步骤S207)。第一张纸张与第二张纸张之间的时间间隔,是仅仅由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效率确定的时间间隔,所以可以在常规的图像形成开始时刻T2,对第二张纸张开始实施图像形成处理。然而对于第三张纸张,需要考虑到对第一张纸张和第二张纸张实施装订的附加时间,所以计算出的后处理所需时间可以为、比如说2(秒(sec)),并且将其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由于2(秒(sec))的时间为超过常规图像形成开始时间间隔的时间,所以接收到这一信息的图像形成设备,将在超过第三张纸张的常规图像形成开始时刻T3’、而在到达下一常规图像形成时间间隔的时刻T3时,开始对第三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操作。对第四张纸张的图像形成操作与第二张纸张相类似,对第五张纸张的图像形成操作将在超过时刻T5’后实施。
在本实施形式中,是将与每一张纸张相关的纸张接收允许时间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处的,然而对于实施作业连续传送的场合,如果可以将作业中的纸张信息分解为每一张实施控制,就可以实施连续控制,除了成套处理所需要用的时间之外,还可以相应于后处理设备的内部环境变化,相应的改变后处理设备的处理时间。
而且在本实施形式中,相对于第二处理信息的时间管理是在图像形成设备侧进行的,然而也可以使后处理设备具有时间管理功能,并且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将时间经过信息由后处理设备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处。
图11和图12为表示图像形成设备与后处理设备间生产效率关系用的示意图。正如图11所示,对于后处理用的纸张处理时间间隔Y比图像形成处理用的时间间隔X短的场合,即对于后处理设备的生产效率比图像形成设备高的场合(Y<X),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按照常规的排出时间间隔X对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从而可以使系统按照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效率(处理能力)实施运行。在另一方面正如图12所示,对于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效率(图像形成处理用的处理时间间隔X)比后处理设备的生产效率(后处理用的纸张处理时间间隔Y)高的场合(X<Y),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按照后处理用的纸张处理时间间隔Y,对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从而可以使系统按照后处理设备的生产效率(处理能力)实施运行。因此不论对于哪一种场合,均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图像形成设备或后处理设备的生产效率。
而且,后处理设备可以采用与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效率相吻合的机械组件构成。正如上面的实施形式所示,对于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效率比较高的场合,可以将后处理设备中的纸张传送速度切换至比较快的速度,而且还可以如日本特公平5-41991号公报公开的那样,设置有若干个成套汇集托盘,并交替使用。
而且,在上述实施形式中是以后处理设备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在其它实施形式中,还可以按照相同的思路,将图像形成设备和原稿读取设备组合起来。对于原稿读取处理时间间隔比图像形成处理时间间隔短的场合,即对于原稿读取设备的生产效率比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效率高的场合,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按照常规的纸张排出时间间隔对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从而可以使系统按照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效率实施运行。在另一方面,对于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效率比原稿读取设备的生产效率高的场合,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按照原稿读取设备的原稿读取处理时间间隔,对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从而可以使系统按照原稿读取设备的生产效率(处理能力)实施运行。因此不论对于哪一种场合,均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图像形成设备或后处理设备的生产效率。因此,本发明可以将生产效率不同的原稿读取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组合起来使用。
而且在其它实施形式中,还可以将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图像形成处理组件与纸张供给托盘中的纸张供给处理组件组合起来使用。如果采用这种实施形式,可以通过设置图像形成设备用控制组件,以及纸张供给处理用控制组件的方式,分别独立对它们实施控制。这些控制组件间可以通过通信缆线实施着连接,以便能够在控制组件间对实施图像形成用的信息实施传送。对于纸张供给处理时间间隔比图像形成处理时间间隔短的场合,即对于纸张供给设备的生产效率比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效率高的场合,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按照常规的时间间隔对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从而可以使系统按照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效率实施运行。在另一方面,对于纸张供给设备的生产效率比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效率低的场合,又可以使系统按照纸张供给设备的生产效率实施运行。
如果采用该实施形式,将可以把生产效率不同的图像形成处理组件和纸张供给处理组件组合起来使用。
而且如果采用这些实施形式,还可以相对于所安装的纸张供给托盘,使生产效率最优化。如果更具体的讲就是,还可以相应于图像形成动作中选择使用的纸张供给托盘,使生产效率最优化。如果举例来说,对于混合安装有利用空气实施纸张分离的、具有启动时间比较长的供给头的纸张供给托盘,以及利用轧辊实施纸张分离的、具有常规供给头的纸张供给托盘的纸张供给设备,即使对于对每张纸张均需要切换纸张供给托盘的场合,也可以使生产效率最优化。
在如上所述的实施形式中,是以图像形成设备与后处理设备相组合,图像形成设备与图像读取设备相组合,以及图像形成处理组件与纸张供给处理组件相组合的实例进行说明的,然而还可以将它们进一步组合在一起。在这时,还可以对组合之后的各设备的生产效率实施比较,从而可以按照将使生产效率最优化的方式,对系统实施控制。
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发明,图像形成设备用外部设备可以由图像形成设备处获取到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所需要的信息,生成出与外部设备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所以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减轻对与外部设备生产效率不相冲突用的制约条件实施管理的负担。
而且对于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按照对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所需要的信息实施传送,对由外部设备生成出的信息实施接收的方式,对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控制,所以可以按照等待由外部设备给出信息的方式对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控制,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控制负担。
而且对于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图像形成系统,可以将实施后处理所需要的信息由图像形成设备处传送至外部设备处,由外部设备处生成出控制图像处理动作所需要的信息,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对这些信息实施接收,并对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控制,所以可以对图像形成设备和外部设备实施自由组合,并且可以对外部设备的功能实施有选择性的删减和增加,确保整个系统的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用外部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用外部设备与图像形成设备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对由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传送出的、所述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实施接收用的信息接收组件;依据由所述信息接收组件接收到的信息,生成出与外部设备侧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用的信息生成组件;以及将所述信息生成组件给出的信息传送至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处用的信息传送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用外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设备是用于对图像形成设备排出的纸张实施后处理的后处理设备,而且所述信息生成组件生成出的信息是与能够接受纸张输入的时间相关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用外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接收组件对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实施图像形成时的第一张纸张相关的信息实施接收,所述信息生成组件生成出的信息是对位于第一张纸张之后实施图像形成的第二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控制所需要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用外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接收组件对所述外部设备实施处理准备所需要的第一处理信息,以及除该第一处理信息之外的、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所需要的第二处理信息实施接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用外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生成组件生成出的信息是依据第一处理信息实施准备的准备工作完成信息,以及与由第一处理信息和第二处理信息获得的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
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连接有外部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控制所需要的信息传送至所述外部设备用的信息传送组件;对依据该信息传送组件传送的信息生成出的与所述外部设备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实施接收用的信息接收组件;以及依据由所述信息接收组件接收到的信息,对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控制用的控制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设备是用于对图像形成设备排出的纸张实施后处理的后处理设备,而且所述信息接收组件对与能够接受纸张输入的时间相关的信息实施接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送组件对与实施图像形成用的第一张纸张相关的信息实施传送,所述控制组件对第二张纸张的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控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送组件对所述外部设备实施处理准备所需要的第一处理信息,以及除该第一处理信息之外的、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所需要的第二处理信息分别实施传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接收组件对相对于第一处理信息传送的准备工作完成信息实施接收,并且对与相对于第二处理信息传送的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实施接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以所述信息接收组件对准备工作完成信息实施接收与经过的处理时间两者作为条件,对开始实施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控制。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第一处理信息的变化实施监测用的监测组件,而且对于该监测组件未监测到第一处理信息出现变化的场合,所述信息传送组件仅对第二处理信息实施传送。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第一处理信息的变化实施监测用的监测组件,而且对于该监测组件监测到第一处理信息出现变化的场合,所述信息传送组件对第一处理信息和第二处理信息实施传送。
14.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连接有外部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对与图像形成用的第一张纸张相关的信息,以及与位于第一张纸张之后的第二张纸张相关的信息的变化实施监测用的监测组件;依据所述监测组件的监测结果,选择出所述外部设备所需要的信息并传送至所述外部设备处用的信息传送组件;对依据由该信息传送组件给出的信息生成出的信息实施接收用的信息接收组件;以及依据该信息接收组件接收到的信息,对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控制用的控制组件。
15.一种图像形成系统,,所述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用的图像形成设备,以及连接在该图像形成设备处的外部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传送出对所述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并且由所述外部设备处实施接收用的第一信息传送组件;依据通过所述第一信息传送组件接收到的信息,生成出与外部设备侧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用的、配置在所述外部设备处的信息生成组件;由所述外部设备传送出由所述信息生成组件生成出的信息,并且由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实施接收用的第二信息传送组件;以及依据所述第二信息传送组件接收到的信息,对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控制用的、配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处的控制组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设备是用于对图像形成设备排出的纸张实施后处理的后处理设备,而且所述信息生成组件生成出的信息是与能够接受纸张输入的时间相关的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传送组件对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实施图像形成时的第一张纸张相关的信息实施传送,所述信息生成组件生成出对位于第一张纸张之后实施图像形成的第二张纸张实施图像形成控制所需要的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在经过由第二信息传送组件接收到的、实施所需要处理的时间结束之前,禁止实施新的图像形成动作。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传送组件对所述外部设备实施处理准备所需要的第一处理信息,以及除该第一处理信息之外的、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所需要的第二处理信息实施传送。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生成组件生成出依据第一处理信息实施准备的准备工作完成信息,以及与由第一处理信息和第二处理信息获得的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以所述信息接收组件对准备工作完成信息实施接收与经过的处理时间两者作为条件,对开始实施图像形成实施控制。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第一处理信息的变化实施监测用的监测组件,而且对于该监测组件未监测到第一处理信息出现变化的场合,所述第一信息传送组件仅对第二处理信息实施传送。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第一处理信息的变化实施监测用的监测组件,而且对于该监测组件监测到第一处理信息出现变化的场合,所述第一信息传送组件对第一处理信息和第二处理信息实施传送。
24.一种图像形成系统,所述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用的图像形成设备,以及连接在该图像形成设备处的外部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对与图像形成用的第一张纸张相关的信息,以及与位于第一张纸张之后的第二张纸张相关的信息的变化实施监测用的监测组件;依据所述监测组件的监测结果,选择出所述外部设备所需要的信息并传送至所述外部设备处用的第一信息传送组件;依据通过所述第一信息传送组件接收到的信息,生成出与外部设备侧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用的、配置在所述外部设备处的信息生成组件;由所述外部设备传送出由所述信息生成组件生成出的信息,并且由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实施接收用的第二信息传送组件;以及依据所述第二信息传送组件接收到的信息,对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控制用的、配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处的控制组件。
25.一种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方法,为对具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用的图像形成设备,以及连接在该图像形成设备处的外部设备的图像形成系统实施控制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向所述外部设备传送所述外部设备实施处理所需要的信息;依据所传送来的处理信息生成出与所述外部设备侧处理时间相关的信息;将生成出的信息由所述外部设备传送至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处;以及依据所传送来的信息对图像形成动作实施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按照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图像形成设备和外部设备生产效率的方式实施柔性对应控制的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可判断与前一纸张信息中的第一处理信息是否相同,两者不同则将第一处理信息传送至后处理设备。后处理设备依据该第一处理信息,实施处理所需的准备工作,结束时将准备工作完成信息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设备接收到该信息时,开始对下一纸张实施图像形成处理,同时将第二处理信息传送至后处理设备。接收到该信息的后处理设备可计算出实施后处理所需处理时间,并将其传送至图像形成设备。通过采用对后处理设备的制约条件实施管理的方式,可以在两者间实施自由组合,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G03G21/14GK1407499SQ0214601
公开日2003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30日
发明者濑户刚 申请人:富士全录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