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493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执行近场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蜂窝网电话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笔记本计算机之类的便携式终端的功能正在发展之中,许多便携式终端已配备有无线电数据通信功能。本发明的一个发明人松尾隆史(Matsuo T.)在CQ出版株式会社2003年3月的接口(Interface)中的“Overview of Non-contact IC Card Technology‘FeliCa’”(《非接触式IC卡技术‘FeliCa’综述》)第66页至75页中提出了将用于非接触式IC卡技术中的近场无线电通信接口用于这种便携式终端中。在便携式终端中使用近场无线电通信接口向便携式终端提供了与非接触式IC卡的功能类似的功能。此外,配备有近场无线电通信接口的便携式终端能够按照读出器/写入器工作来与其它装置通信。
当便携式终端充当读出器/写入器时,与IC卡不同的是,为了与其它装置通信,便携式终端必须置于其它装置的附近,并且必须执行某些操作输入。然而,小型的便携式终端难于操作。特别是,当便携式终端接近于其它设备时执行操作,这对于用户来说可能是非常不便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能够通过电磁波向外部装置进行数据发射,以及通过相对于从外部装置发射的电磁波进行的负载调制来进行数据传送,并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读出和写入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通信装置,能够通过电磁波向外部装置进行数据发射,以及通过相对于从外部装置发射的电磁波进行的负载调制来进行数据传送,该通信装置包括天线;接收和解调单元,用于检测流入天线的电流和用于解调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接收信号;调制和发射单元,用于根据要发射到外部装置的发射信号来调制载波,以及用于通过天线发射经调制的载波;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接收和解调单元对接收信号的接收,以及调制和发射单元对发射信号的发射;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以及操作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用户的操作。
所述操作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有选择地设置成发射状态和获取状态的状态设定部。当所述状态设定部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发射状态,且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时,所述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发射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当所述状态设定部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获取状态,且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时,所述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获取从外部装置发射的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在所述通信装置中,为了发射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发射状态,并移近外部装置,从而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同样,在通信装置中,为了获取从外部装置发射的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获取状态,并移近外部装置,从而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从而,可以清晰地切换将信息写入外部装置和从外部装置读出信息。并且,由于当通信装置接近于外部装置时,不进行输入操作,因此可容易地进行信息的写入和读出。
状态设定部可包括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发射状态的第一按钮,以及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获取状态的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设置在所述通信装置的外壳的外部。
在通信装置中,为了发射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通信装置移近外部装置,从而能够在按压第一按钮时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并且,在通信装置中,为了获取从外部装置发射的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通信装置移近外部装置,从而能够在按压第二按钮时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从而,可以清晰地切换将信息写入外部装置和从外部装置读出信息。并且,例如即使用户在一个手中手持通信装置,也能够进行写入和读出操作。
状态设定部可包括显示第一软件按钮和第二软件按钮的显示部,以及用于操作第一软件按钮和第二软件按钮的输入部。所述第一软件按钮可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发射状态,而所述第二软件按钮可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获取状态。
所述状态设定部可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通信装置的运动的运动检测器。当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之后,当所述通信装置在第一方向中移动时,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发射状态,并发射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当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之后,当所述通信装置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中移动时,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获取状态,以获取从外部装置发射的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能够通过电磁波向外部装置进行数据发射,以及通过相对于从外部装置发射的电磁波进行的负载调制来进行数据传送,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天线;接收和解调单元,用于检测流入天线的电流和用于解调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接收信号;调制和发射单元,用于根据要发射到外部装置的发射信号来调制载波,以及用于通过天线发射经调制的载波;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接收和解调单元对接收信号的接收,以及调制和发射单元对发射信号的发射;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以及操作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用户的操作。
所述操作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有选择地设置成允许状态和禁用状态的状态设定部。当所述状态设定部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允许状态时,所述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接受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获取请求或数据写入请求,并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将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发射到外部装置,或根据数据写入请求将从外部装置发射的数据写入存储单元。当所述状态设定部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禁用状态时,所述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拒绝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获取请求或数据写入请求,并禁止对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的发射,或禁止将从外部装置发射的数据写入存储单元。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数据传送系统的概图;图2是示出数据传送系统的框图;图3解释了写数据操作;
图4解释了读数据操作;图5示出了NFC系统的配置;图6是示出NFC设备的框图;图7解释了数据传送系统的第一使用实例;图8解释了数据传送系统的第二使用实例;图9解释了数据传送系统的第三使用实例;图10示出了配备有软件按钮的便携式终端;图11解释了将便携式终端从主面方向移动到背面的动作;图12解释了将便携式终端从背面方向移动到主面的动作;图13示出了相对于信息提供装置,便携式终端执行传送动作的状态;图14示出了相对于信息提供装置,便携式终端执行接收动作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将描述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传送系统1。
图1是数据传送系统1的概图。图2是示出数据传送系统1的框图。
参考图1和图2,数据传送系统1包括诸如电视接收机的信息提供装置2,以及诸如蜂窝网电话机的作为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的便携式终端3。
参考图2,信息提供装置2包括用于输出图像、声音等的内容输出单元2-1,用于执行与其它装置的NFC的近场通信(NFC)设备2-2,用于存储信息的信息存储单元2-3,以及用于控制这些单元的控制器2-4。便携式终端3包括诸如电话功能单元的充当便携式终端3的主功能单元的信息处理单元3-1,用于执行与其它装置的NFC的NFC设备3-2,用于存储信息的信息存储单元3-3,以及用于控制这些单元的控制器3-4。在此,NFC指的是装置之间的最大可允许的通信距离是预定值(例如大约10cm)的无线电通信。将在后文描述NFC。
便携式终端3还具有将便携式终端3经NFC通信的通信状态设置成信息传输状态的写入按钮(或按压按钮)3-5,以及将便携式终端3经NFC通信的通信状态设置成信息接收状态的读出按钮(弹出按钮)3-6。
例如,如图1所示,在便携式终端3的壳体的主面上提供了写入按钮3-5和读出按钮3-6。写入按钮3-5和读出按钮3-6是瞬时按钮开关,并配置成用户在手持外壳时能用他/她的拇指来执行按压操作。例如,写入按钮3-5和读出按钮3-6成一排地布置在外壳上提供有各种其它操作按钮的面的接近中央的位置处。从而,用户能够在按压写入按钮3-5和读出按钮3-6之一的同时,将手中所持的便携式终端3移动到所需的位置。
在数据传送系统1中,可通过NFC将信息从便携式终端3的信息存储单元3-3传送到信息提供装置2的信息存储单元2-3。换言之,便携式终端3能够通过NFC将信息写入信息提供装置。同样,在数据传送系统1中,可通过NFC将信息从信息提供装置2的信息存储单元2-3传送到便携式终端3的信息存储单元3-3。换言之,便携式终端3能够通过NFC从信息提供装置2中读取信息。
如图3所示,为了将存储于便携式终端3中的信息写入信息提供装置2,用户将便携式终端3放置在信息提供装置2的附近,同时按压写入按钮3-5。将便携式终端3放置在信息提供装置2的附近,这是指将便携式终端3放置在它能够通过NFC与信息提供装置2进行通信的地方。用户可以在按压写入按钮3-5之后,将便携式终端3移动到信息提供装置2附近。可选的是,用户可在将便携式终端3移动到信息提供装置2附近之后,按压写入按钮3-5。
因此,必要的信息就自动地从便携式装置3传送到信息提供装置2。可在执行上述操作之前在便携式终端3设置要传送的信息。可选的是,可预先在信息提供装置2设置要被获取的信息。如果预先在信息提供装置2设置了要被获取的信息,仅把存储在便携式终端3的信息存储单元3-3中的信息中的必要信息写入信息提供装置2。
为了将存储在信息提供装置2中的信息读出到便携式终端3,如图4所示,用户将便携式终端3放置在信息提供装置2的附近,同时按压读出按钮3-6。用户可在按压读出按钮3-6之后,将便携式终端3移动到信息提供装置2的附近。可选的是,用户可在将便携式终端3移动到信息提供装置2的附近之后,按压读出按钮3-6。
因此,必要的信息就自动地从信息提供装置2传送到便携式终端装置3。可在执行上述操作之前,在便携式终端3设置要被传送的信息。可选的是,可在信息提供装置2预先设置要被发送的信息。
如上所述,便携式终端3配备有一个用户接口,即用于将便携式终端3经NFC通信的通信状态设置成信息传输状态的写入按钮3-5,以及另一个用户接口,即用于将便携式终端3经NFC通信的通信状态设置成信息接收状态的读出按钮3-6。从而,由于便携式终端3能够在便携式终端3接近于一外部通信装置之后立即写入或读出信息,因此可通过简单地操作来读取和写入信息。特别是,由于可通过使用写入按钮3-5和读出按钮3-6的非常简单的操作,来设置通信装置,因此,能减少给用户带来的不便。
将描述信息提供装置2和便携式终端3中分别提供的NFC设备2-2和NFC设备3-2,以及作为用于NFC设备2-2和NFC设备3-2中的通信方法的NFC。
图5示出了用于NFC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例子。
如图5所示,NFC是NFC设备10和20之间的双向无线电通信。
如图5所示,在NFC中,当NFC设备10和2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最大可允许通信距离(例如10cm或50cm)时,NFC设备10和20能够互相通信。所述可允许通信距离是当用户主动地试图将NFC设备互相接近时而得到的两个NFC设备之间的距离。可允许通信距离以及用户作出的主动将两个NFC设备互相接近的动作是根据安装有NFC设备的装置的功能和特征来确定的。例如,如果NFC设备安装在用户能够手持的足够小型且轻便的便携式装置中,那么主动地将NFC设备互相接近的动作可以是将NFC设备互相接近到NFC设备之间的距离为10cm或更小的动作。如果当用户通过安全门时,NFC设备用于用户携带的卡和安全门的安全设备之间的通信,则主动地将NFC设备互相接近的动作可以是将NFC设备互相接近到NFC设备之间的距离为50cm或更小的动作。
同样,NFC是一种无线电通信,其中传送使用数字数据调制的预定电磁播载波,传送的电磁波由天线接收,并且接收信号上调制的数字数据被解调。NFC可以是半双工通信,其中两个设备传送公共频率的电磁波。可选的是,MFC可以是全双工通信,其中两个设备传送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例如,用于NFC中的载波频率是13.56MHz工业、科学及医药设备频带。
NFC还能够进行两种模式的数据传输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在主动模式中,通过向天线提供电源,发射机发送使用数字数据调制的电磁波,接收机接收经调制的电磁波。在被动模式中,接收机从其自己的环形天线产生预定频率的电磁场(磁场中的信息不被解调),而发射机根据数字数据改变其自己的环形天线的负载值。负载值中的变化引起接收机的环形天线中流过的电流改变,使得发射机将数字数据发送到接收机。换言之,在被动模式中,数据是基于负载调制而被发送的。在NFC中,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使用相同的数字调制,并在它们之间共享解调器。换言之,在NFC中,使用了甚至能够在被动模式(如幅移键控(ASK)、相移键控(PSK)或正交幅度调制(QAM))中调制的数字调制。
并且,在NFC中,当以被动模式发送信息或者当以主动模式接收信息时,由于接收的电磁波引起的电磁感应而提供的电源使内部电路运转。从而,当以主动模式发送信息时,就确保了足够量的发射电功率,使得在接收机不具有内部电源的情况下,可在上述的可允许的通信距离内提供足够量的电功率。
NFC的物理特征已在上面进行了描述。
NFC通信可用于各种装置,如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大规模计算机、蜂窝网电话机以及笔记本计算机。在NFC通信中,由于通信装置之一不备有电源(因为可以被动模式进行发送,并且可基于接收到的电波功率来提供电功率),因此,例如NFC设备可用于各种对象,如卡类型的存储介质、壁装式广告、以及悬挂式广告。
NFC设备10的结构将参考图6进行描述。
NFC设备10包括环形天线11。
环形天线11由闭环线圈形成。流经闭环的电流中的变化引起从环形天线11向外辐射电磁波。同样,在环形天线11中,由于受磁场和外部入射的电磁波的映象而引起的通过闭环的磁通密度中的变化,对应于所述电磁波的密度和所述磁场的电流流入闭环。
NFC设备10还包括接收和解调单元12,用于调谐和检测流入环形天线11的电流以及用于将检测的信号解调成编码串;以及解码器13,用于对所述接收和解调单元12获得的编码串进行解码。
接收和解调单元12接收流入环形天线11的电流,并调谐和检测接收信号。接收和解调单元12还根据预定的调制方案(如ASK、PSK或QAM)对调谐的和检测的信号进行解调,以产生编码串。从接收和解调单元12输出的编码串提供给解码器13。解码器13根据例如曼彻斯特(Manchester)码、改进的密勒(Miller)码、或不归零(NRZ)码来对输入的编码串进行解码,以产生接收数据。生成的接收数据提供给安装有NFC设备10的装置的数据处理单元或类似单元。
NFC设备10还包括用于对输入的发射数据进行编码以产生编码串的编码器14;用于根据编码串进行调制和发射的调制和发射单元15;用于根据编码串进行负载调制的负载调制器16;以及用于生成载波信号电功率的载波输出单元17。
要发送到外部通信装置的发射数据从安装有NFC设备10的装置的数据处理单元或类似单元输入到NFC设备10。编码器14根据曼彻斯特码、改进的密勒码、或NRZ码来对输入的发射数据进行编码,以产生编码串。生成的编码串提供给调制和发射单元15以及负载调制器16。
调制和发射单元15根据输入的编码串,通过预定的调制方案,如ASK、PSK或QAM,以预定的频率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并放大经调制的信号以通过电流驱动环形天线11。从而,调制和发射单元15致使在其上调制有信息的电磁波从环形天线11辐射到外部通信装置的环形天线,使得可将信息传送到外部通信装置。
当把环形天线11看作是线圈时,负载调制器16根据输入的编码串,通过改变环形天线的阻抗来进行负载调制。从而,当在外部通信装置的环形天线周围生成预定频率的磁场且环形天线11位于该磁场内时,负载调制器16就能够通过改变外部通信装置的环形天线中的电流来将信息传送到外部通信装置。
载波输出单元17将对应于预定频率的载波的信号进行放大,以通过电流驱动环形天线11,该预定频率的电磁波从环形天线11辐射出去,该电磁波上没有调制有信息。因此,在环形天线11周围生成了该预定频率的磁场。从而,当外部通信装置的环形天线位于该磁场中,且负载调制是通过外部通信装置进行的时候,就改变了流入环形天线11的电流,使得可接收到来自外部通信装置的信息。
NFC设备10还包括电源18和控制单元19。
电源18向NFC设备10的各个单元以及安装有所述NFC设备10的整个装置提供直流电压。如果从电池之类进行供电,电源18根据电功率生成直流电压。如果不是从电流之类进行供电,则电源18从环形天线11检测电功率,以根据该电功率生成直流电压。换言之,如果不是从电池之类进行供电,则电源18根据从外部通信装置辐射的电磁波的电功率来生成直流电压。
控制单元19控制构成NFC设备10的各个单元。
在发射和接收期间,NFC设备10如下述进行操作。
对于主动模式的数据发射,发射数据输入到NFC设备10。在NFC设备10中,在编码器14编码输入的发射数据之后,调制和发射单元15驱动环形天线11。对于主动模式的数据发射,编码器14以及调制和发射单元15工作,而接收和解调单元12、解码器13、负载调制器16以及载波输出单元17不工作。
对于被动模式的数据发射,发射数据输入到NFC设备10。在NFC设备10中,在编码器14编码输入的发射数据之后,负载调制器16改变环形天线11的阻抗。对于被动模式的数据发射,编码器14和负载调制器16工作,而接收和解调单元12、解码器13、调制和发射单元15以及载波输出单元17不工作。
在NFC设备10中,可通过有选择地在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之间改变,来进行发射。可选的是,可把NFC设备10配置成仅以主动模式或仅以被动模式进行发射操作。如果仅以主动模式进行发射操作,由于负载调制器16是不必要的,因此可以总是暂停负载调制器16的功能或可以省略负载调制器16。如果仅以被动模式进行发射操作,由于调制和发射单元15以及载波输出单元是不必要的,因此,可以总是暂停调制和发射单元15以及载波输出单元17的功能,或可省略调制和发射单元15以及载波输出单元17。
对于接收从外部通信装置以主动模式发射的数据来说,从外部通信装置辐射的电磁波引起电流流入环形天线11。在NFC设备10中,接收和解调单元12根据流入环形天线11的电流来接收和解调经发送的信号,解码器13对解调的信号进行解码以输出接收数据。对于接收从外部通信装置以主动模式发射的数据来说,接收和解码单元12以及解码器13工作,而编码器14、调制和发射单元15、负载调制器16以及载波输出单元17不工作。
对于接收从外部通信装置以被动模式发射的数据来说,载波输出单元17引起从环形天线11生成预定电功率的预定频率的电磁波(磁场)。从而,对应于外部通信装置的负载调制的电流流入环形天线11。在NFC设备10中,接收和解调单元12根据流入环形天线11的电流,接收和解调经发送的信号,解码器13对解调的信号进行解码以输出接收数据。对于接收从外部通信装置以被动模式发射的数据来说,接收和解调单元12、解码器13以及载波输出单元17工作,而编码器14、调制和发射单元15以及负载调制器16不工作。
NFC设备10可配置成能够进行接收从外部通信装置以主动模式发射的数据和接收从外部通信装置以被动模式发射的数据。可选的是,NFC设备10可配置成仅能够接收从外部通信装置以主动模式发射的数据,或仅能够接收从外部通信装置以被动模式发射的数据。如果外部通信装置仅以主动模式工作,由于载波输出单元17是不必要的,因此可以总是暂停载波输出单元17的功能或省略载波输出单元17。
上述的NFC设备和用于NFC设备的NFC用于信息提供装置2和便携式终端3。
将描述用于数据传送系统1的具体使用实例第一使用实例;第二使用实例;第三使用实例。
图7示出了第一使用实例的概图。
在第一使用实例中,便携式终端3(在本例中是蜂窝网电话机)从宣传海报20获得电视节目信息,所获得的节目信息反映在具有NFC功能的电视接收机21上。
街道上的海报20上提供了电视节目的广告,海报20上提供了存储有NFC设备和电视节目信息的存储器(步骤S11)。
看见海报20的用户将便携式终端3移近海报(或将其与海报相接触),同时按压便携式终端3的读出按钮3-6。然而,存储在海报20上的节目信息就通过NFC传送到便携式终端3(步骤S12)。
然后,在回到家之后,用户将便携式终端3移近电视接收机21(或将便携式终端3与电视接收机相接触),同时按压便携式终端3的写入按钮3-5。这就使得存储在便携式终端3中的节目信息通过NFC传送到电视接收机21(步骤S13)。
然后,用户显示节目信息,例如作出记录预约,或将节目添加到包含要由视频服务器22每周自动记录的节目的节目列表中(步骤S14)。
图8是第二使用实例的概图。
在第二使用实例中,便携式终端(在此例中是蜂窝网电话机)获得经来自第三方的蜂窝网电话机23的邮件而传送的电视节目信息,获得的节目信息反映在电视接收机21上。
电视节目信息通过邮件从蜂窝网电话机23传送到便携式终端3,节目信息存储在便携式终端3中(步骤S21)。
用户将便携式终端3移近电视接收机21(或将便携式终端3与电视接收机相接触),同时按压便携式终端3的写入按钮3-5。随后,存储在便携式终端3中的节目信息通过NFC传送到电视接收机21(步骤S22)。
然后,用户显示节目信息,例如作出记录预约,或将节目添加到包含要由视频服务器22每周自动记录的节目的节目列表中(步骤S23)。
图9是第三使用实例的概图。
在第三使用实例中,便携式终端3(在此例中是蜂窝网电话机)经NFC从具有NFC功能的第三方蜂窝网电话机23获得电视节目信息,获得的节目信息反映在电视接收机21上。
电视节目信息存储在具有NFC功能的蜂窝网电话机23中(步骤S31)。
用户将便携式终端3移近蜂窝网电话机23(或将便携式终端3与之接触),同时按压便携式终端3的读出按钮3-6。这使得存储在蜂窝网电话机23中的节目信息通过NFC传送到便携式终端3(步骤S32)。
然后,在回到家之后,用户将便携式终端3移近电视接收机21(或将便携式终端3与电视接收机相接触),同时按压便携式终端3的写入按钮3-5。这就使得存储在便携式终端3中的节目信息通过NFC传送到电视接收机21(步骤S33)。
然后,用户显示节目信息,例如作出记录预约,或将节目添加到包含要由视频服务器22每周自动记录的节目的节目列表中(步骤S34)。
如在第一至第三使用实例中所述,数据传送系统1能够非常方便地写入和记录数据。
将描述便携式终端3的变型。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写入按钮3-5和读出按钮3-6提供在便携式终端3的外壳的主面上,但是没有必要将写入按钮3-5和读出按钮3-6限制为这种实际的按钮。显示在显示屏上的软件按钮可以实现与写入按钮3-5和读出按钮3-6的功能相同的功能。
例如,在图10所示的便携式终端30中,软件写入按钮32-1和软件读出按钮32-2分别实现了与写入按钮3-5和读出按钮3-6的功能相同的功能。更具体来说,例如,软件写入按钮32-1和软件读出按钮32-2显示在液晶显示屏31的底边附近。便携式终端30还备有操作输入单元,包含转轮按压开关(jogdial)33、右移按键34、左移按键35等。为了移动显示在液晶显示屏31上的光标或高亮区域,操作这种操作输入单元。在便携式终端30中,当通过使用操作输入单元来移动光标或高亮区域来选择液晶显示屏31上显示的软件写入按钮32-1或软件读出按钮32-2时,就进行了与按压写入按钮3-5或读出按钮3-6时执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
此外,作为提供图1所示的写入按钮3-5和读出按钮3-6的代替,可以提供用于检测移动方向的传感器,如角速度传感器,使得根据位于NFC的可允许通信区域中的便携式终端的动作,来实现与写入按钮3-5和读出按钮3-6的功能相同的功能。
例如,在图11和12所示的便携式终端40中,根据用户的动作实现与写入按钮3-5和读出按钮3-6的功能相同的功能。便携式终端40包括角速度传感器41,位于便携式终端40的外壳内的上部。角速度传感器41检测便携式终端40的上部是以预定的加速度或更快的加速度以图11所示的X1方向移动,还是以预定的加速度或更快的加速度以图12所示的X2方向移动。X1方向是垂直于备有显示部和操作输入单元的主面42的方向,并且它从主面42向背面移动。X2方向是与X1方向相反的方向。并且,X1方向和X2方向可以是角速度传感器41围绕底面43的旋转方向。
当便携式终端40接近于信息提供装置2(便携式终端40与信息提供装置2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NFC的可允许通信距离)并且便携式终端40的外壳的背面面对着信息提供装置2时,便携式终端40根据角速度传感器41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进行了将便携式终端40的外壳移动到更接近信息提供装置2的动作(发射动作),如图13所示。如果进行了发射动作,便携式终端40将存储在便携式终端40内的数据传送到信息提供装置2。当便携式终端40接近信息提供装置2(便携式终端40和信息提供装置2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NFC的可允许通信距离)且便携式终端40的外壳的背面面对着信息提供装置2时,便携式终端40根据角速度传感器41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进行了将便携式终端40的外壳移离信息提供装置2的动作(接收动作),如图14所示。如果进行了接收动作,便携式终端40接收来自信息提供装置2的数据。
因此,由于信息的读出和写入可按照用户的动作来进行,因此可以不用复杂的操作而实现简单的信息传送。
例如,如果当便携式终端3接近于信息提供装置2时,意外地按下了写入按钮3-5或读出按钮3-6,则就违背用户的意愿而进行了读出或写入信息的操作。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可以在便携式终端3中提供一种保护功能。例如,可通过提供软件开关或实际按钮来实现保护功能。
当保护功能打开时,即使便携式终端3移近信息提供装置2,并且按下写入按钮3-5或读出按钮3-6,则获取来自信息提供装置2的信息的请求或将信息写入信息提供装置2的请求也将遭到拒绝,并且信息的发射和接收从而被禁止。相反,当保护功能关闭时,如果便携式终端3移近信息提供装置2,并且按下写入按钮3-5或读出按钮3-6,则获取来自信息提供装置2的信息的请求或将信息写入信息提供装置2的请求将被接受,且信息的发射和接收是可允许的。
便携式终端3中提供的保护功能禁止了违背用户意愿的信息读出和写入,这提高了安全性。这种保护功能的应用没有必要局限于便携式终端3。这种保护功能可用于使用NFC设备的任何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能够通过电磁波向外部装置进行数据发射,以及通过相对于从外部装置发射的电磁波进行的负载调制来进行数据传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天线;接收和解调单元,用于检测流入天线的电流和用于解调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接收信号;调制和发射单元,用于根据要发射到外部装置的发射信号来调制载波,以及用于通过天线发射经调制的载波;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接收和解调单元对接收信号的接收,以及调制和发射单元对发射信号的发射;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以及操作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用户的操作,所述操作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有选择地设置成发射状态和获取状态的状态设定部,其中当所述状态设定部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发射状态,且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时,所述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发射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当所述状态设定部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获取状态,且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时,所述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获取从外部装置发射的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设定部包括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发射状态的第一按钮,以及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获取状态的第二按钮;以及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设置在所述通信装置的外壳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设定部包括显示第一软件按钮和第二软件按钮的显示部,以及用于操作第一软件按钮和第二软件按钮的输入部;以及所述第一软件按钮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发射状态,而所述第二软件按钮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获取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设定部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通信装置的运动的运动检测器;在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之后,当所述通信装置在第一方向中移动时,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发射状态,并发射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以及在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之后,当所述通信装置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中移动时,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获取状态,以获取从外部装置发射的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5.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能够通过电磁波向外部装置进行数据发射,以及通过相对于从外部装置发射的电磁波进行的负载调制来进行数据传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天线;接收和解调单元,用于检测流入天线的电流和用于解调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接收信号;调制和发射单元,用于根据要发射到外部装置的发射信号来调制载波,以及用于通过天线发射经调制的载波;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接收和解调单元对接收信号的接收,以及调制和发射单元对发射信号的发射;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以及操作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用户的操作,所述操作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发射状态的状态设定部,其中当所述状态设定部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发射状态,且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时,所述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发射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
6.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能够通过电磁波向外部装置进行数据发射,以及通过相对于从外部装置发射的电磁波进行的负载调制来进行数据传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天线;接收和解调单元,用于检测流入天线的电流和用于解调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接收信号;调制和发射单元,用于根据要发射到外部装置的发射信号来调制载波,以及用于通过天线发射经调制的载波;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接收和解调单元对接收信号的接收,以及调制和发射单元对发射信号的发射;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以及操作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用户的操作,所述操作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获取状态的状态设定部,其中当所述状态设定部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获取状态,且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时,所述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获取从外部装置发射的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7.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能够通过电磁波向外部装置进行数据发射,以及通过相对于从外部装置发射的电磁波进行的负载调制来进行数据传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天线;接收和解调单元,用于检测流入天线的电流和用于解调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接收信号;调制和发射单元,用于根据要发射到外部装置的发射信号来调制载波,以及用于通过天线发射经调制的载波;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接收和解调单元对接收信号的接收,以及调制和发射单元对发射信号的发射;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以及操作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用户的操作,所述操作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有选择地设置成允许状态和禁用状态的状态设定部,其中当所述状态设定部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允许状态时,所述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接受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获取请求或数据写入请求,并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将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发射到外部装置,或根据数据写入请求将从外部装置发射的数据写入存储单元;以及当所述状态设定部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禁用状态时,所述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拒绝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获取请求或数据写入请求,并禁止对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的发射,或禁止将从外部装置发射的数据写入存储单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设定部包括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允许状态的第一按钮,以及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禁用状态的第二按钮;以及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设置在所述通信装置的外壳的外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设定部包括显示第一软件按钮和第二软件按钮的显示部,以及用于操作第一软件按钮和第二软件按钮的输入部;以及所述第一软件按钮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允许状态,而所述第二软件按钮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禁用状态。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设定部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通信装置的运动的运动检测器;当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之后,当所述通信装置在第一方向中移动时,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允许状态,以发射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以及当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之后,当所述通信装置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中移动时,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禁用状态,以拒绝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获取请求和数据写入请求。
11.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能够通过电磁波向外部装置进行数据发射,以及通过相对于从外部装置发射的电磁波进行的负载调制来进行数据传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天线;接收和解调单元,用于检测流入天线的电流和用于解调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接收信号;调制和发射单元,用于根据要发射到外部装置的发射信号来调制载波,以及用于通过天线发射经调制的载波;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接收和解调单元对接收信号的接收,以及调制和发射单元对发射信号的发射;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以及操作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用户的操作,所述操作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允许状态的状态设定部,其中当所述状态设定部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允许状态时,所述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接受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获取请求或数据写入请求,并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将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发射到外部装置,或根据数据写入请求将从外部装置发射的数据写入存储单元。
12.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能够通过电磁波向外部装置进行数据发射,以及通过相对于从外部装置发射的电磁波进行的负载调制来进行数据传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天线;接收和解调单元,用于检测流入天线的电流和用于解调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接收信号;调制和发射单元,用于根据要发射到外部装置的发射信号来调制载波,以及用于通过天线发射经调制的载波;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接收和解调单元对接收信号的接收,以及调制和发射单元对发射信号的发射;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以及操作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用户的操作,所述操作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禁用状态的状态设定部,其中当所述状态设定部将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成禁用状态时,所述发射和接收控制单元拒绝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获取请求或数据写入请求,并禁止对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的发射,或禁止将从外部装置发射的数据写入存储单元。
全文摘要
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通过近场通信进行信息通信的近场通信(NFC)设备;写入按钮;以及读出按钮。为了将存储在便携式终端中的信息写入信息提供装置,用户将便携式终端移近信息提供装置,使得便携式终端和信息提供装置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10cm,同时按压写入按钮。为了将存储在信息提供装置中的信息读入到便携式设备,用户将便携式终端移近信息提供装置,使得便携式终端和信息提供装置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10cm,同时按压读出按钮。
文档编号H04W92/08GK1578185SQ20041005893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2日
发明者松尾隆史, 藤井邦英, 坂本和之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