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对焦方法以及电子照相机的自动对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876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对焦方法以及电子照相机的自动对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相机自动对焦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图像评价值预测焦点位置以缩短对焦时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控制照相机变焦镜头自动对焦,现有的对焦方法是利用根据图像信号所产生的评价值作为自动对焦的判断依据,这需要多次往复移动镜片组进行全程粗扫瞄以及后续的细扫描等程序,以便取得各对焦位置的评价值。接着,再根据对焦模式进行分析、对比,找出聚焦位置,然后移动镜片组到聚焦位置。由于需要反复驱动马达移动镜片组,相当耗费时间,且会增加马达及传动构件的磨损率。如果该聚焦图像不是欲拍摄的图像,则需要重复执行对焦动作,也会浪费对焦时间。
前述评价值是使图像通过带通滤波器或高通滤波器产生高频分量(High Frequency Component,HFC)而得到的。当对焦透镜移动时,在评价值曲线上存在一个相对最大(或最小)评价值,则对应该评价值的对焦位置即为对焦点。现有技术在取得评价值和与之对应的焦点时,由于评价曲线斜率不够大,使得评价值容易受外在因素变化的影响,不易取得该相对最大评价值,因而无法取得最佳对焦位置。在实际的变焦镜头中,对于不同的变焦比率(zoom ratio),其评价值分布差异很大。
当变焦镜头的位置从标准位置变为望远或广角时,如果对焦区域的窗口大小固定不变,则有下列问题产生。其一,当变焦镜头的位置从标准推向望远时,其评价值将如图1A和1B所示,形成一个很窄的峰值。其二,当变焦镜头的位置从标准推向广角时,其评价值将如图1C和1D所示,形成一个很平坦而几乎无峰值的曲线。
目前所采用的一种解决方法是设计特殊滤波器,以构建出一个特殊的硬件结构,例如中国台湾第172155号专利。在该专利中,在窗口大小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以多组高频滤波器求出图像的高频分量,利用不同的高频滤波器,通过固定评价曲线的斜率来实现对焦目的。
此外,还可以利用两组对焦控制回路,第一组控制回路先驱动至一个最大值位置(可能不是相对最大值),接着由第二组控制回路配合变焦的位置,以较小的间距寻找相对最大值的位置,例如美国第4,903,134号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或者使用评价值曲线斜率,来回切换几组不同的滤波器,配合亮度的判定,以切换两组固定的窗口,例如美国第5,235,428号专利所公开的技术。在该专利中,预先设定两个不同大小的窗口,其必须配置多个高频滤波器来求出图像的高频分量,而在对焦方面,利用评价值增加率的降低来切换不同的高频滤波器,从而实现对焦目的。
图2是登山式对焦方法的曲线示意图。“登山式对焦方法”利用渐进逼进法找到曲线的峰值,其利用不同焦距上同一张图像上的高频分量累加值(即评价值),便能获得如图1所述的曲线,而曲线上评价值最大的峰值处,即为正确的聚焦点。对焦的清晰与否,取决于是否能找到曲线上的最高点。在寻找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前述极窄或极平坦峰值的情况,将使得寻找峰值的时间变长,甚至无法找到峰值。
以下简述登山式对焦方法。如图2所示,横轴为对焦位置,纵轴为图像的高频分量。假设对焦起始位置为A点,驱动对焦马达至B点(假设此时马达移动方向为顺向)。如果B点的高频分量大于A点,则再顺向推动马达至C点。若C点的高频分量大于B点,则再顺向推动马达至D点。根据图2所示,此时D点的高频分量小于C点,表示在D点对焦取得的图像比C点模糊,因而需要逆向推动对焦马达到E点。若E点的高频分量大于C点,则再逆向驱动马达至F点。若F点的高频分量小于E点,则顺向驱动马达至G点。如此反复驱动马达并慢慢逼近高频分量以找到曲线上相对的最高点,即最大高频分量。在逼近的过程中,如果图2的曲线像图1B或图1D般陡峭或平坦,除非马达移动的步数很小,否则很难找到其最高点。此外,若马达移动的步数变小,则对焦时间会相对增加。
此外,另一种对焦方法称为“大步搜寻法”,即驱动马达以每7步为一个单位移动变焦镜头,并且在每个单位距离内取得对应的高频分量。当取得所有单位距离内的高频分量后,再针对其中包含最大高频分量的单位距离进行单步搜寻,以找出实际的最大高频分量。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将整段距离走完后才能根据其中一段距离再进行搜寻,因而相当浪费时间。
与大步搜寻法及其它以硬件方式进行对焦的方法相比,登山式对焦方法较为简单,且能快速实现对焦目的。然而,现有的登山式对焦方法必须往返驱动马达以取得焦点位置,在对焦时间上仍有改善的空间。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对焦方法,以进一步缩短对焦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对焦方法,用以缩短对焦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对焦方法,适用于电子照相机的变焦镜头,其中,图像信号通过所述变焦镜头获取,并且所述变焦镜头由一个马达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确认所述变焦镜头的起始位置;b)判断所述变焦镜头与对焦轨道中心点的相对位置,以驱动所述马达向第一或第二方向移动;c)读取与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评价值,并且令第一评价变量值等于所述评价值;d)驱动所述马达向第一方向移动K个单位距离,其中K的值大于1;e)读取与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下一个评价值,并且令第二评价变量值等于所述评价值;f)判断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g)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则令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等于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然后执行步骤d;h)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驱动所述马达向第二方向移动一个单位距离;i)读取与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评价值,并且令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等于所述评价值;j)驱动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一个单位距离;k)读取与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下一个评价值,并且令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等于所述评价值;l)判断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m)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则令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等于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然后执行步骤j;n)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驱动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一个单位距离,其中,在所述马达当前所在位置上所读取到的评价值为最大评价值。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步骤f还包括下列步骤f1)判断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并且所述马达是否到达所述对焦轨道的其中一个边界;f2)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并且所述马达未到达所述边界,则执行步骤e;f3)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并且所述马达已到达所述边界,则表示所述马达当前所在位置上所读取到的评价值为最大评价值;f4)若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则执行步骤h。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步骤c还包括通过数学公式决定所述K值,所述数学公式为K=Floor(1/FRSP)]]>其中,FR表示所述图像信号的帧速率,SP表示所述马达的行进速度,Floor表示经过除法运算后得到的商。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在读取所述评价值之前,需要先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在步骤h中,驱动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之前,清除所述第一和第二评价变量值。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所述对焦过程不执行确认镜头位置的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机的自动对焦装置,包括一个变焦镜头,用来获取图像信号一个传感器,通过所述变焦镜头感测到所述图像信号,并且将所述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数据;一个信号处理单元,耦接于所述传感器,接收所述数字图像数据,并且经过处理后产生一个亮度信号;一个数据处理单元,耦接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所述亮度信号依次产生所述图像信号的第一和第二评价值;一个马达,用来带动所述变焦镜头移动到一个聚焦位置;以及一个微控制器,耦接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和马达,判断所述变焦镜头与对焦轨道中心点的相对位置,驱动所述马达带动所述变焦镜头持续以K个单位距离向第一方向移动,并且依次取得所述第一和第二评价值,当所述第二评价值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值时,清除所述第一和第二评价值,然后驱动所述马达带动所述变焦镜头持续以一个单位距离向第二方向移动,并且依次取得所述第一与第二评价值,以及当所述第二评价值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值时,驱动所述马达带动所述变焦镜头持续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一个单位距离,使得所述变焦镜头移动至所述聚焦位置。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当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二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值时,所述微控制器令所述第一评价值等于所述第二评价值,然后驱动所述马达朝所述第一方向移动K个单位距离,以读取下一个评价值。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当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二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值时,所述微控制器令所述第一评价值等于所述第二评价值,然后驱动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一个单位距离,以读取下一个评价值。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所述微控制器还判断所述第二评价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值且所述马达是否到达所述对焦轨道的其中一个边界,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值,且所述马达未到达所述边界,则令所述第一评价值等于所述第二评价值,并且驱动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K个单位距离,以读取下一个评价值。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值,且所述马达已到达所述边界,则表示所述变焦镜头移动至所述聚焦位置。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值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值,则所述微控制器清除所述第一和第二评价值,并且驱动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所述微控制器在执行所述对焦过程中不执行确认镜头位置的操作。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数学公式决定所述K值,所述数学公式为K=Floor(1/FRSP)]]>其中,FR表示所述图像信号的帧速率,SP表示所述马达的行进速度,Floor表示经过除法运算后得到的商。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在读取所述第一和第二评价值之前,需要先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所述自动对焦装置还包括一个马达驱动芯片,根据来自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马达带动所述变焦镜头,使所述变焦镜头移动到所述聚焦位置。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所述自动对焦装置还包括一个变焦镜头传感器,将所述变焦镜头的当前位置信号回传给所述微控制器。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所述K的值大于1。
与现有对焦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对焦方法不是以固定步数驱动马达移动,且无需多次往返移动马达,在最佳状况下只需往返二次即可找到最佳对焦位置。此外,本发明自动对焦装置在对焦之前无需先执行归零动作,因而可以缩短对焦时间。


图1A和图1B是变焦镜头的位置从标准推向望远时的评价值曲线。
图1C和图1D是变焦镜头的位置从标准推向广角时的评价值曲线。
图2是登山式对焦方法的曲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对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对焦装置在对焦轨道上移动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对焦方法的详细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举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对焦方法以及电子照相机的自动对焦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相对变焦镜头中心点(Center)向左或向右逐步比对,找出欲拍摄图像的最大评价值(即高频分量),该最大评价值即为最佳聚焦点的评价值。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马达移动的步数由以下公式决定K=Floor(1/FRSP)]]>其中,K表示变焦镜头读取一帧数字图像信号时,马达需要移动的最大步数,Floor表示经过除法运算后的商,FR(framerate)表示帧速率,即每秒拍摄的帧的数量,SP(step period)表示马达的行进速度,即马达每移动一步所需花费的时间。假设FR为33/ms(每毫秒拍摄33帧,即每帧间隔1/33毫秒),S P为0.01ms/step(即马达每移动一步需要0.01毫秒),代入上述公式可得马达所需移动的最大距离为Floor[(1/33)/0.01],即K=3,由此可知马达欲读取一帧需要移动三步。此外,马达可移动的对焦轨道的中心点为(Rightboundary+Leftboundary)/2,其中,Rightboundary表示该对焦轨道的右边界,Leftboundary表示对焦轨道的左边界。
在本发明中,马达移动步数不是固定值,其主要由帧速率(FR)与马达的行进速度(SP)所决定。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对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照相机300包括一个对焦模块310、一个传感器320、一个信号处理单元330、一个数据处理单元340、一个微控制器350,以及一个变焦镜头传感器360。对焦模块310包括一个变焦镜头311、一个马达313,以及一个马达驱动芯片315。
传感器320通过变焦镜头311感测到图像信号,并且转换为数字图像数据。信号处理单元330接收该数字图像数据,经过处理后产生一个亮度信号。数据处理单元340根据信号处理单元330输出的亮度信号计算该图像信号的对焦评价值。微控制器350根据所取得的评价值判断其大小,并且根据判断结果输出一个控制信号给马达驱动芯片315。马达驱动芯片315根据自微控制器350取得的控制信号驱动马达313带动变焦镜头311,使变焦镜头311移动到一个聚焦位置。变焦镜头传感器360将变焦镜头311的当前位置信号回传给微控制器350。此外,本发明所使用的马达为步进马达。以下进一步描述各元件。
如图3所示,传感器320通过变焦镜头311感测到图像信号,并且转换为数字图像数据,然后经信号处理单元330处理后产生一个亮度信号。数据处理单元340对该亮度信号计算处理后可得到与该图像信号对应的对焦评价值,即与该图像数据对应的高频分量。该评价值的大小用来决定马达313移动的方向,并且判断变焦镜头311是否完成对焦。微控制器350是照相机300的控制中枢,它根据数据处理单元340算得的评价值和变焦镜头传感器360回传的变焦镜头311的当前位置信号,输出一个控制信号至马达驱动芯片315,从而控制马达313的驱动方向和移动步数。上述马达313的驱动方向和移动步数会影响对焦的速度和精确度。
在对焦程序开始后,微控制器350读取数据处理单元340所产生的图像评价值,并将其设为V1。接着根据前述公式与设定信息驱动马达313向一个方向(相对于中心点的左方或右方)移动三步(此时K=3)。然后,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VerticalSynchronization Signal)时间(每读取一帧,其包含两个垂直同步信号的曝光结果)后,读取下一个评价值,并将其设为V2(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是为了确保能够稳定读取V1和V2的值)。接下来,微控制器350判断V2是否大于V1(记为“条件A”)。若V2小于V1,在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后,微控制器350驱动马达313向反方向移动。在尚未移动以前,微控制器350先重置V1和V2的值,然后驱动马达313移动一步,接着读取评价值,并将其设为V1,然后驱动马达313朝同方向再移动一步并读取下一个评价值,将其设为V2。接下来,微控制器350判断V2是否小于V1。若V2大于或等于V1,则令V1的值等于V2的值,然后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后再读取下一个评价值以继续比较操作。若V2小于V1,则驱动马达313再往反方向移动一步,则该位置即为最佳聚焦点的位置。
在条件A处,若V2大于V1,则令V1的值等于V2的值,然后驱动马达313向同一方向(即获取V1和V2时马达移动的方向)移动三步,并且在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后读取下一个评价值,并将其设为V2。然后,微控制器350判断V2是否小于V1且马达313是否已经移动到对焦轨道370(如图4所示)的边界(记为“条件B”)。若V2大于或等于V1且马达313未到达边界,则驱动马达313继续朝同一方向移动三步,并且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后读取下一个评价值。若V2大于或等于V1且马达313已到达边界,则表示找到最佳聚焦点,结束对焦程序。
在条件B处,若V2小于V1,则不论马达313是否已到达边界,微控制器350在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后驱动马达313向反方向移动。在尚未移动以前,微控制器350先重置V1和V2的值,然后驱动马达313移动一步,并且在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后读取评价值,并将其设为V1,然后驱动马达313朝同方向再移动一步,并且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后读取下一个评价值,并将其设为V2。接下来,微控制器350判断V2是否小于V1。若V2大于或等于V1,则令V1的值等于V2的值,然后在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后读取下一个评价值以继续比较。若V2小于V1,则微控制器350驱动马达313再向反方向移动一步,该位置即为最佳聚焦点的位置。
图5A和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对焦方法的详细步骤流程图。
在步骤S1中,确认变焦镜头当前位置。
在步骤S2中,取得对焦信息和第一评价值。根据前述公式、帧速率以及马达每移动一步所需的时间计算出马达所需移动的最大步数,取得马达与对焦轨道(如图4所示)的中心点位置,读取当前的评价值并将其设为V1。
在步骤S3中,判断变焦镜头起始位置是否大于中心点位置(即是否在中心点位置的右方)。若是,则执行步骤S4,否则执行步骤S31。该判断步骤是为了使马达带动镜头向中心点方向进行对焦动作。
在步骤S31中,若变焦镜头起始位置在中心点位置的左方,则驱动马达向右方移动。
在步骤S4中,若变焦镜头起始位置在中心点位置的右方,则驱动马达向左方移动。
在步骤S5中,驱动马达移动三步(假设K=3,下同)并且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后,读取当时的评价值,并且将其设为V2。
在步骤S6中,判断V2是否大于或等于V1。若是,则执行步骤S7,否则跳至步骤S9,驱动马达向反方向移动。在尚未移动前,微控制器350先重置V1和V2的值,清除V1和V2的值。
在步骤S7中,若V2大于V1,则令V1的值等于V2的值,然后驱动马达以同一方向移动三步,并且在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后读取下一个评价值,并将其设为V2。
在步骤S8中,判断V2是否小于V1且马达是否已经移动到对焦轨道(如图4所示)的边界。若V2大于或等于V1且马达未移动到边界(实线表示评价值判断,虚线表示边界判断),则跳至步骤S7,驱动马达继续朝同一方向移动三步,并且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后读取下一个评价值。若V2大于或等于V1且马达已到达边界,则表示找到最佳聚焦点,故结束对焦程序。若V2小于V1,则执行步骤S9。
在步骤S9中,若V2小于V1,则不管马达是否已到达边界,在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后驱动马达313向反方向移动一步。在尚未移动前,先重置V1和V2的值,即清除V1和V2的值。
在步骤S10中,在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后,读取当时的评价值,并将其设为V1。
在步骤S11中,驱动马达朝同方向再移动一步,并且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后读取下一个评价值,并将其设为V2。
在步骤S12中,判断V2是否小于V1。
在步骤S13中,若V2大于V1,则令V1的值等于V2的值,然后跳至步骤S11,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后读取下一个评价值以继续比较。
在步骤S14中,若V2小于V1,则驱动马达再往反方向移动一步,该位置即为最佳聚焦点的位置。
与现有对焦方法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对焦方法不是以固定步数驱动马达移动,且无需多次往返移动马达,在最佳状况下只需往返二次即可找到最佳对焦位置。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对焦装置在对焦之前无需先执行归零动作,因而可以缩短对焦时间。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上,但该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应有能力对该较佳实施例做出各种更改和补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为准。
附图中符号的简单说明如下300照相机 330信号处理单元310对焦模块340数据处理单元311变焦镜头350微控制器313马达360变焦镜头传感器315马达驱动芯片370对焦轨道320传感器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对焦方法,适用于电子照相机的变焦镜头,其中,图像信号通过所述变焦镜头获取,并且所述变焦镜头由一个马达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确认所述变焦镜头的起始位置;b)判断所述变焦镜头与对焦轨道中心点的相对位置,以驱动所述马达向第一或第二方向移动;c)读取与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评价值,并且令第一评价变量值等于所述评价值;d)驱动所述马达向第一方向移动K个单位距离,其中K的值大于1;e)读取与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下一个评价值,并且令第二评价变量值等于所述评价值;f)判断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g)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则令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等于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然后执行步骤d;h)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驱动所述马达向第二方向移动一个单位距离;i)读取与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评价值,并且令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等于所述评价值;j)驱动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一个单位距离;k)读取与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下一个评价值,并且令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等于所述评价值;l)判断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m)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则令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等于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然后执行步骤j;以及n)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驱动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一个单位距离,其中,在所述马达当前所在位置上所读取到的评价值为最大评价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还包括下列步骤f1)判断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并且所述马达是否到达所述对焦轨道的其中一个边界;f2)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并且所述马达未到达所述边界,则执行步骤e;f3)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并且所述马达已到达所述边界,则表示所述马达当前所在位置上所读取到的评价值为最大评价值;以及f4)若所述第二评价变量值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变量值,则执行步骤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还包括通过数学公式决定所述K值,所述数学公式为K=Floor(1/FRSP)]]>其中,FR表示所述图像信号的帧速率,SP表示所述马达的行进速度,Floor表示经过除法运算后得到的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读取所述评价值之前,需要先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h中,驱动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之前,清除所述第一和第二评价变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过程不执行确认镜头位置的操作。
7.一种电子照相机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变焦镜头,用来获取图像信号;一个传感器,通过所述变焦镜头感测到所述图像信号,并且将所述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数据;一个信号处理单元,耦接于所述传感器,接收所述数字图像数据,并且经过处理后产生一个亮度信号;一个数据处理单元,耦接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所述亮度信号依次产生所述图像信号的第一和第二评价值;一个马达,用来带动所述变焦镜头移动到一个聚焦位置;以及一个微控制器,耦接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和马达,判断所述变焦镜头与对焦轨道中心点的相对位置,驱动所述马达带动所述变焦镜头持续以K个单位距离向第一方向移动,并且依次取得所述第一和第二评价值,当所述第二评价值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值时,清除所述第一和第二评价值,然后驱动所述马达带动所述变焦镜头持续以一个单位距离向第二方向移动,并且依次取得所述第一与第二评价值,以及当所述第二评价值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值时,驱动所述马达带动所述变焦镜头持续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一个单位距离,使得所述变焦镜头移动至所述聚焦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二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值时,所述微控制器令所述第一评价值等于所述第二评价值,然后驱动所述马达朝所述第一方向移动K个单位距离,以读取下一个评价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二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值时,所述微控制器令所述第一评价值等于所述第二评价值,然后驱动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一个单位距离,以读取下一个评价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还判断所述第二评价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值且所述马达是否到达所述对焦轨道的其中一个边界,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值,且所述马达未到达所述边界,则令所述第一评价值等于所述第二评价值,并且驱动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K个单位距离,以读取下一个评价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评价值,且所述马达已到达所述边界,则表示所述变焦镜头移动至所述聚焦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评价值小于所述第一评价值,则所述微控制器清除所述第一和第二评价值,并且驱动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在执行所述对焦过程中不执行确认镜头位置的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数学公式决定所述K值,所述数学公式为K=Floor(1/FRSP)]]>其中,FR表示所述图像信号的帧速率,SP表示所述马达的行进速度,Floor表示经过除法运算后得到的商。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读取所述第一和第二评价值之前,需要先等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装置还包括一个马达驱动芯片,根据来自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马达带动所述变焦镜头,使所述变焦镜头移动到所述聚焦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装置还包括一个变焦镜头传感器,将所述变焦镜头的当前位置信号回传给所述微控制器。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K的值大于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对焦方法以及电子照相机的自动对焦装置。该自动对焦方法由相对于变焦镜头的中心点位置向左或向右逐步比对,从而找出欲拍摄图像的最大评价值,即高频分量,而该最大评价值即为最佳聚焦点的评价值。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对焦方法,以非固定步数驱动马达移动,并且无需多次往返移动马达。此外,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对焦装置在对焦之前无需执行归零动作,因而可以缩短对焦时间。
文档编号H04N5/225GK1763624SQ200410086499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2日
发明者林毅轩 申请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